第三十四章 变故
作者:东来顺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311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在下没念过几年书,请教吴兄,这几句该当是圣人教诲?”

“既如此,王平先护住登州百姓乡亲,再去征讨金邦又有何错?就算王平满眼之间毫无天子,只若王平胸中装的全是登州百姓乡亲,难不成就能说王平不尊圣人教诲不成?”

“天底下历朝历代天子多了,古有圣君尧舜禹,后有始皇帝,再后便是大汉、大唐的天下。这些都是在前,吴大人忠君却如何不去效忠始皇帝,不去效忠汉唐?若说吴大人深受大宋赵官家大恩无以为报,便想着做个大宋朝的忠臣,不也是一样哪个给了你好处便忠心于哪个?若是当真如此,王平深受登州乡亲的好处,只想着忠心于登州百姓又有何错?道理上跟吴大人是一般无二,只怕比吴大人更合着圣人教诲!须知,圣人可没教诲天底下读书人俱当效忠于大宋朝,哦,那时候还没大宋朝呢!大宋开国之君,若也是个忠君之人,又何来陈桥之变、黄袍加身?”

看得出来,就说这些把个吴给说得面色大变。看得出来,就我说这些只怕全盘颠覆了吴给的世界观,偏生我说的还全都是引经据典有据可查。就说这些,只怕但凭吴给这个愤青,一时半会儿是说不过我!

老半晌,吴给方才苍白着脸色低声问道:“莫非王大将军是想拥兵自立,亦或是自立为王?”

苦笑道:“吴大人,在下说道了半晌,咋你就是不信呢?拥兵自立这个在下不说,外人看来王平拥兵自立那是跑不了的,其实不过是在下为了自保罢了!说到自立为王,登州这些年也没个皇帝,不也过得挺好?王平说啥都不当这个天子,当天子还能多块肉咋的?莫非吴大人便从没想过,好似登州这般,天底下便没高高在上、执掌生杀大权的皇帝,便当真不成,天还能塌下来不成?”

吴给眼珠子都直了,老半晌方才一抖袖子,沉声道:“久闻登州王平见识过人,口舌之便本官说不过你!道不同不相为谋,本官告辞!”

啥,别价啊!

你走不打紧,叫旁人看起来倒好似登州容不得人一般,往后还咋叫各地流民、名士、能吏来投?

赶紧伸手给拦住,轻声笑道:“不同心不打紧,只若是同力便成!其实吴大人跟登州军还是颇有相同之处,一个是拾掇金狗,再一个便是安抚百姓,对?吴大人不是钦赐的兖州知州么,原本不叫这个名号,不打紧!打今儿起兖州民政便交由吴大人打理,在下与你击掌为誓,他日若是大势有变,兖州百姓若是多半心向大宋,吴大人只管把兖州带回大宋治下,在下绝不阻拦!若是兖州百姓大多心向山东,吴大人大可孤身回返大宋,在下绝无二言!”

嘿嘿,没这个把握哪个肯平白吐出去一州之地?

等兖州百姓见了登州律令的好处,还不信照旧能死心塌地跟着吴给过去?

就算有这个过去的心思也不打紧,嘿嘿,乱世之中能保住性命便是天大小的事儿。大宋官军保得住兖州不能,登州狼骑保得住兖州不能?天下事儿自有天下人的公论,嘿嘿!

吴给终究还是没走,几回看起来预备着走,却不知道为啥,终归留下来接手兖州知州。毕竟是大宋朝御史出身,毕竟是经验丰富的干练之人,这打理民政的路数压根不是野路子能比的,虽说兖州诸事繁杂,可搁吴给手里数日间却给梳理得井井有条,虽说照旧看起来繁忙却丝毫不显得混乱。

没工夫搭理吴给,一门心思猫在孙大头的中军,一门心思跟胡丁辰、许大治等一干参军推演海州战事。不过两日,兵学院多年的积累,家里学上辈子德意志陆军的法子,推行多年的参谋制总算崭露头角。海州之战拢共调动数支精锐,王保的九千赤骑、猴子跟穆大胆的两千龙骑、孙大头的三千狼骑、衣有花的一千五百火铳手外带五百火炮手、密州三千精锐步军、沂州七千精锐,拢共六路兵马两万余人便给梳理的有条不紊。

各路兵马哪天动身开拔,沿途粮草补给,如何瞒天过海欺瞒过对面的金军、贼军,哪一天到达何地,哪一天开始动手,动过手之后如何归还原来的编制,胡丁辰、许大治引领着一干参军给谋划了个一清二楚,就等我点头拍板。

这一战也是好大的风险,风险倒不在于能不能拾掇得了刘益,能不能打胜这一战,风险在于断断不能叫对阵的金军识破登州军的虚实。譬若说,若是济南府那边对阵着的刘鳞看出来九千赤骑已然是尽数南下,指不定折腾出来多大小的浪花呢!

至于说打过之后,打过之后倒好说,满打满算就打算打一天,便算是刘益醒悟过来,这年头又没个电话、电报啥的,也就能差遣信使飞马报急,比我的骑军归位快不了多少。等到旁处的金军、贼军醒过味来,未及重新排兵布阵我的骑军早就杀回去了,打得就是这个时间差!

一道道号令悄无声息传出去,我引领着苏云、郝定也早挪到沂州靠近指挥,兖州那边孙大头找了个面目相仿的弟兄冒充我一天两回四下巡城,我这一队人马也是改换了行装,打着运粮的旗号悄无声息潜到了沂州。

一道道战报、一道道消息传过来,全好消息。且不说各路兵马进展顺利,就是刘益那边也是叫人稀罕!原本贼军便算不得精锐之师,若不是刘益麾下孔彦州、京超委实彪悍,只怕刘益的贼军不比着乌合之众强多少。几个月乱战下来,虽说海州魏胜已然是勉力支撑,可贼军也当真杀成了疲军。

都不说旁的,便是原本的好人,荒郊野外住上几个月,住没好帐篷住,吃也就是勉强填饱肚皮饿不死人,又是日日厮杀。战阵上伤了的十有七八那是等死,冻伤了的、病了的更是无人看管,这士气已然是比脚板子还低。

咋看着都是个一战破敌、大获全胜的结局!

有一个算一个全这般的心思,便是一向老成持重的胡丁辰也都是志得满满。这一战如若是得偿所愿,当真算得上是登州义军的诸位参军、登州兵学院的经典之作、得意之作!

越是大战将至越是揪心,没道理啊,难不成老天爷当真眷顾登州军,咋啥事儿看起来都这般顺当?

紧皱着眉头,地图上、沙盘上来来回回又踅摸一遍,看起来委实没啥破绽,方才展颜一笑,道:“这些日子都辛苦了,今儿下黑好生歇息一宿,明儿一早开拔,后日便是刘益这路贼军的末日!”

话音未落,有福打外边飞身进来,低声道:“平将军,海州斥候飞马来报!”

冲有福微微一点头,屋子外边闪身进来个风尘仆仆、满面倦色的斥候,高声道:“禀报平将军,海州魏胜大事不妙,若再没援军只怕便得全军覆没!”

嗯,啥意思?

低声呵斥道:“说仔细,海州魏胜也是个能征惯战之人,海州已然厮杀了几个月了,咋会就差这几日?”

斥候高声道:“回平将军,海州守军只怕已然到了强弩之末。昨日贼军攻城已然城破,若不是魏胜率亲卫舍命堵住了豁口,只怕昨日便以全军覆没。就是这般,昨日海州城上尚且点着火把厮杀了俩时辰,今日贼军攻城还不知道咋样呢!”

你个魏胜真是的,说你不成,你引着海州义军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硬生生跟五万贼军死扛了几个月。说你成,咋偏偏到了我预备着出手相助时,你就顶不住了?你若是顶不住也成,你早几天顶不住啊,早几天顶不住我自然会另有打算。现下我的诸路大军已然是箭在弦上,你咋这个时候掉链子啊?

不是心疼你魏胜,你海州城若是一旦有失,我的六路大军杀上去刘益却能据城而守,这不就成了穿半条裤子么?伤敌十指不如断敌一指,这道理你不懂啊?

“平将军,海州只怕咱是不得不救!”许大治低声道。

废话,这个还用得着你说?关键是拿啥救,沂州到海州一百五六十里地,沂州步军昨儿何桓便引领着悄无声息开拔了,便是传信也赶不到啊!骑军,现下也都各按照各的路数跑路,能指望上的就是跟前苏云、郝定这点儿人手,拢共不足一千骑,里头还有我的二百亲卫。

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唤过苏云、郝定,低声吩咐道:“你两个以苏云为主将、郝定为副将,没多余的人给你俩,引着自个麾下这些弟兄驰援海州。记好,海州那边若是魏胜抵挡得住,你俩万万不可呈血气之勇,只管悄莫声躲在边上观战便是。若是魏胜实在抵挡不住,你俩便得入城助魏胜杀敌,记好,便是战至一兵一卒,也得给老子顶住一天一宿!一天一宿过后,你俩干啥都成,便是突出重围杀回沂州都成,记好,就一天一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