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以死赴国
作者:东来顺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850

啥叫做守株待兔?就现下我这般模样!

太原失守的消息传回来没两天,姜家、鲁家原本许下来的一千两银子便送到了府上,顺带着讨要回去几个教师帮着操演乡兵。牟平张家专门差遣大少爷张翼,便是原本登州学堂里的同窗前来府上,也没说旁的啥,单说牟平知县大人已然叫张家给摆平了,王家甭管是啥事儿只若是牟平地界里头的,畅通无阻!

不理会这些个,有啥好理会的,这些没哪个比得上王家四老爷的书信叫人欢气。四叔才刚传回来的书信,日向国那边动了刀兵,没留一个漏网之鱼。现下就剩下来几个将军啥的,留着好撑住日向国门面,日向国这边田地全落在了王家手里,但凡是带把的连条狗都没给留下。四叔正四下整治隘口防备着日本国寻事儿,李昭正谋划着上下疏通叫这小林道元当个傀儡日向国将军。

有啥好猜的,使唤屁股都猜得出,李昭的诡计加上四叔的狠辣,日向国这边带把的只怕全这般给折腾没的,还单单把些个能干的倭国土著婆娘给留下来。弄得现下柱子、猛子这些王村、南登州两下跑着的,全都是家外有家的上等人,搁哪边都有个暖和被窝的。

不管这些个,南登州现下人丁兴旺,只若是熬过今年冬天,明年便算是缓过神来了,急眼了咋说三万、五万兵丁都凑得出来。便敢这般说道,有这三五万兵丁,日本国地界莫说是旁人招惹咱,咱不去找旁人的晦气便算是好的了。

时间,时间是站在咱这边的,拖得时候越久便越是不怕!你姜家、鲁家、张家不成吧,越往后拖延越麻缠,时间没站你那边帮你忙!可就是那啥,眼下收留的流民有些多,家里吃不消。

“平少爷,南登州那头再不要人手了,这流民得了消息全朝登州涌来,挡都挡不住。现下这节气眼瞅着快下雪了,连点瓜果都栽种不了,一冬天全得家里头使唤粮食白白养活,还干赔柴火钱,划不来!要不,叫六老爷把大庄头隘口关上大门,要收赶明年开春再收咋样?”得宝沉不住气,不住嘴嘟囔道。

也不怨得宝,少的时候一天千多人,多的时候一天便是几千人,还一天不拉全有流民过来,没边没头的啥人不打怵?

“收,咋不收?哪有白养活的,该筑路筑路,该修隘口修隘口,该开荒开荒,该忙活啥忙活啥,哪有白养活的?便算是大雪封山全家被窝里头窝着也没白养活的,人么都有个良心,这当口帮扶一把都能感念你几辈子,能把自家性命都卖给你,早些年收留下来的不就是这般?”低声呵斥道:“战乱将至,多一个人都算是好的,这道理你不是不知道。那啥,盘算盘算家里头能吃的,连一口敷面都不许给放出去,能多养活一口便算一口,便是家里头的吃食也就管饱不管好!”

这段工夫登州几个大家除开鞠家不算,隔三岔五便过来个府上拜访,愣是一个都没见。一来呢整日价满登州安置下的流民地界四下转悠,四下给强化王家大少爷济世救人的光辉形象。二来呢没心思见这几家,都大家哪家心里打得啥心思全门清,这些个大家不给逼急了眼是断断不会当真齐心协力,现下见也白见!

真定陷落,都钤辖刘?战死。汾州陷落,知州张克戬、兵马都监贾?战死。麟州建宁砦陷落,知砦杨震战死。平阳府陷落,威胜、隆德、泽州陷落。国之支柱种师道病死。当真是屋漏偏逢连阴雨。

还有趁火打劫的,夏军攻陷怀德军,知军事刘铨、通判杜翊世战死。

宣抚副使折彦质领兵十二万对阵金兵,大败而归。知河阳燕瑛、西京留守王襄弃城而逃。金兵渡黄河,折彦质全军覆没,提刑许高兵战败于洛口。知泽州高世由以城降金,河东诸郡,或降或破,折损殆尽。

十一月,雨雪交作,赵官家亲披战甲登城守卫,数次退敌。

金兵攻陷怀州,霍安国、林渊及其钤辖张彭年、都监赵士?、张谌尽皆战死。

拱州陷落,南壁陷落,张叔夜、范琼大败而归。

亳州陷落。

嘿嘿,东京汴梁北边就没剩下个啥州县。

不由得感叹连连,这都腊月了眼瞅着快过年了,王家有头有脸的各路主事正在王家大少爷的统领下满世界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挨家挨户骚扰呢,这是正经大事儿。

一骑快马飞奔而至,马上跳下来个护院,塞了手里一封书信低声道:“有财刚打西边回来,一路跑死了两匹快马传回来的消息,少夫人叫您赶紧回!”

展开书信看看,有财的笔迹,连汉语拼音都懒得使唤了:闰十一月二十七,金兵登城,众皆披靡。金人焚南薰诸门。姚仲友死于乱兵,宦者黄经国赴火死,统制官何庆言、陈克礼、中书舍人高振力战,与其家人皆被害。秦元领保甲斩关而逃,京城陷。

不由得叹口气,该来的总是要来的,看起来我这只蝴蝶的翅膀晃悠不出来那大小的能量。

喝令道:“彪子,四下里传话,叫家里各路主事不管手头有啥事儿全撂下,今儿下黑家里头议事!有福,赶紧差人姜家、鲁家、连家、鞠家、牟平张家、文登王家传过去书信,赶明儿下黑登州“蓬莱春”馆子里王家做东,有大事相商!等等,那啥,鞠家老太爷那边的书信我亲自写!”

一时之间当真觉得风雨欲来,没来由便有些胆怯,胆怯过方才觉得四叔英明。自个给自个鼓气,怕啥,归置了十年的南登州退身步早预备妥当了,甭管哪个胆怯都轮不到自家胆怯!

嗯,不成,单单就一条退路,好似那啥,有点儿不保险!看起来得跟四叔、李昭计议一番,若不成干脆琉球国那边守着林丝的兔子洞边上再归置块地界?你金国再能耐还不是只占了大宋半壁江山,江南总还是大宋朝地界吧,你金兵再能耐总不成迈过江南直接便打到琉球国吧。

这南宋咋说都是百多年的寿行,再往后,再往后那是俺家小赖跟王法的事儿。儿孙自有儿孙福,后头的事儿他哥俩看着掇弄去,俺不管!

嘎嘎地怪笑几声,冲身边跟着的猴子、穆大壮道:“打得过咱就打,打不过咱就跑,嘿嘿!”

猴子边上陪着笑却不言语,这穆大壮脸上倒是颇有鄙夷之色,干啥?

上前踹一脚喝道:“三十六计懂不,三十六计走为上懂不?真是的,连这个都不懂,白在平少爷跟前厮混这几年了,滚远!”

“滚远?这些年不见,却不知为何,方一见面王兄便叫小弟滚远,有这般待客的没有?”身后个似曾相识的动静放声笑道。

转身看看,嗯,挺熟悉个人模样,咋偏偏一下子想不起来?

赵二公子?

惊喜道:“莫不是赵兄?这咋,这些年未曾谋面,今儿是刮得啥风,咋把赵兄给刮过来了?”

赵二公子神采飞扬道:“承圣上恩典,家父多年为官,现下却得了个推恩任子的差事,这便去泽州赴任!小弟一来不耐车马劳顿,二来也是当真念及昔日同窗好友,便搭了海船绕道登州赴任。前几日登州城寻不到鞠邦彦,旁人言道多半在王兄这边,小弟这便登门拜访,不成想半路上遇上,当真是凑巧!”

啥,老子英雄儿好汉?咱这大宋朝不是以文立国么,不是全靠着自个科考谋个出路么,咋也弄出来个子承父业?

叹口气,把手里头书信递了赵二公子手里,道:“赵兄只怕去不得泽州!”

赵二公子拿了书信匆匆一看,不由得大惊失色,连声道:“不曾想局势糜烂如斯……”

又叹口气,道:“赵兄,此去必定凶险异常,倒不如先在登州呆上些时日以观其变。如若不然,便是留在登州帮衬着小弟也成。实不相瞒,登州这几大家子老早便通过音信,便是小弟也断断不能坐以待毙。明儿下黑便要跟几大家的家主盘算起义军的事儿,帮扶着小弟守住登州不好?”

赵二公子沉吟半晌,断声道:“不妥,赵家几辈子萌受君恩,现今我大宋风雨飘摇之际,在下岂能束手不前?便是有个甚么凶险,便算是舍弃了这条性命却又如何,尽忠报国也好名留史册!”

叹口气,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算是愚蠢之至,却又算是忠心之至,搁了赵二公子身上倒也合情。

放我身上那是断断不会做这等没用的傻事儿,可若是全我这样的,没些个舍生取义的志士,只怕华夏子孙也断不能数千年来源远流长。可若是全赵二公子这样的,只怕没哪个朝代能任由外族欺凌。

这事儿没法奉劝,叹口气,低声道:“赵兄此去,若是事尤可为自该大展身手。若事不可为,能退回江南便退回江南,能退回登州便退回登州。便算是失手被擒也断断不可以死报国,便算是自家没了性命也保不住家国,顺势降了金国倒也没啥。不求旁的,一来佑护一方百姓免受生灵涂炭,二来若能当个啥大官儿,撺掇着金兵莫要骚扰登州,好歹帮小弟腾挪出来十年光景,好叫小弟整军备战不是!这个叫做曲线救国,比着以死报国更有用,待回头小弟兵指黄龙府之时,当世之人自会夸赞赵兄忍辱负重的报国之心!细作,不是当真降敌,算是我大宋登州派出去的细作,旁的啥事儿都莫要过问,登州这边也不去寻你,就一个事儿便是莫要叫金兵打我登州主意!”

没法子,不忍心赵二公子为了愚忠送命,说道这些也不知道管用不管用,单求能保住这傻同窗一条性命也是好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