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鏖战(四)
作者:天外天fps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657

郭怀看着僵持不下的局面便向胡长海请示道:“营长,我带两百人去打龟儿子的冷枪吧。”郭怀他们的中正步枪六百米为有效射程,这个距离秦军的远程武器已经无法到达。而这对老兵而言虽不能保证枪枪十环,至少平均七环的成绩还是问题不大的。

因此只要以瞄准秦人身体为准心,那么等于在城头替赵军又增添了一直劲旅。郭怀的话那可是说到胡长海心窝里去了,他早就看得心痒痒了,便马上对杨再继说:“杨连副,你选几百有准头的战士来,跟我一起去干一票,郭怀,你去请示你哥一下。”

胡长海的话还在耳边,人却已经向前去了,郭怀在心里暗想:你人都拉去了,我还去请个啥示?当下操起一把步枪也跟了上去。

郭新华见天色渐沉,便对赵括说:“大将军,是否由我部前去支援一下?”

“不,秦军还未拼死力,你部留在关键时候出击。”赵括自己也未用上全力,他没有同意郭新华的请战。

“大将军,冥兵一部约两三百人奔前阵去了。”赵军一名督战副将前来回报,因为冥兵部不在赵军编制,因此他也没有阻拦他们的突然出阵。

“嗯,退下吧。”赵括没有询问郭新华,但郭新华却闹了个大红脸,他心里猜想多半是胡长海和郭怀这俩闲不住的宝器。

“小狗子,咱们的人都上去了,你躲在我后面一起上。”大老李拉起小狗子,手里提着一把弩箭爬上了云梯。

本就不宽的寨墙上已经挤满了双方将士,大老李瞅着空子便跃上了墙头,一名秦卒刚将一赵兵刺了下去,便看到了半蹲在地的大老李。

大老李也早发现了对手,还没等他长枪招呼过来,一箭就射中了秦兵的咽喉,他把弓弩交给了趴在梯子上的小狗子说:“你在这里盯着点,看到没防备的就招呼他一下。”

大老李也没等小狗子出声,拿起刚才秦兵的长矛就加入了混战,不过依旧是猫着腰,他那是在躲墙下的暗箭。小狗子呆呆拿着弩,直到大老李走远才想起他根本就没把弩囊给自己。

小狗子拿着一把空弩真是欲哭无泪,正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一名秦人百将居然发现了他,二话不说就一脚踩住了小狗子的弓弩,手中长剑说话就要下劈,正在小狗子魂飞魄散的当口,那秦将居然两眼翻白,自己翻到了墙下,小狗子没有看见的是他眉心处新添的一颗血痣。

“嘿!营长,我报销了一个当官的,我打的可是脑袋啊。”郭怀洋洋得意地冲胡长海嚷嚷道。

“别臭美了,这比打鬼子容易多了,都不带缩头的,等会儿我给你穿一葫芦。”胡长海嘴上和手上都没有闲着,转眼就开了两枪。

如果是胡长海自己在上面刺刀见红,有人隔着六百米放冷枪,要能活下来他绝对跟那人没完,这也玩得太大发了,万一走眼不把自己给穿了才怪。

不过赵卒没有这种心里负担,枪在他们脑海里还没有那么清晰的印象,虽然对手突然在眼前离奇死亡,但这难道真需要什么理由嘛?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己是否还活着。

远程武器发展到步枪这个阶段,肉搏就成了考验勇气的对决,可在这个时代,刀对肉,矛对血,那是最常见不过的事情。

不过也还别说,赵卒没有束手束脚,胡长海他们也打得格外顺手,基本没有误伤友军的情况。那墙头的秦卒渐渐被压下了气势,但天色终于全黑了,墙上墙下到处是燃烧物,这倒也省了火把照明。

多数战士已经收起了枪,墙头的人影大多模糊的难分敌我了,胡长海、郭怀等还瞅着个亮就放上一二枪。赵军没有收兵,秦军自然也只能奉陪。

好不容易在墙头站住的地盘,一收兵就要从头开始,不是从头爬上爬下,而是重新死伤那么多士卒,换了谁都必须咬牙硬挺。

双方都已经逐步发展成了添油战术,围绕大营近千米的寨墙,两军逐次比拼着兵力,双方伤亡都已上万,但王?与苏射仍不断将砝码推上了赌局。

“车械营换石丸!”赵括的军令被传到了一辆辆巨大的抛石机旁,赵兵士卒将沉重的石丸换成了份量只有一半的混合弹丸,这些丸体发射前都会点燃类似引信的东西,因为本身质量轻,那些火丸飞入了秦军的纵深处。

因为弹药是用火油混合木屑、松脂等易燃品,落地时往往变成了四散的火引子,粘到人和物体就会贴着快速引燃,秦人的不少帐篷都冒出了烟火。

王?的肩头也被火星扫中,皮甲上烧出了焦臭的味道,赵兵的坚韧超出了他的想象,这毕竟是已经积蓄了近三年的暴戾之气,战争之魔正在喷发着他的欲火。

一辆巨大的冲车在几百名赵兵的推动下由慢到快向寨门进发,一声巨响后车前的铁刺深深扎入了木门之中,十几个强健士卒爬上冲车,合力将一根巨大的木锥像荡秋千般砸向寨门。

木门包着铁皮的身躯发出巨大的碰撞音,仿佛一个上了年纪的巨人在黑夜里喘息、呻吟。里面的秦兵用装有沙石的布袋死死顶在门后,可大门还是忍不住般在颤抖,圆木、滚石、甚至是尸体,只要能够搬起的都被堵了上去。

冯亭在箭楼上从早晨一直站到了深夜,这里可以望见远处映红的天空,那下面的惨烈不用眼睛他也可以想到,他身后的大粮山上是自廉颇任将以来就一直堆积的粮草,这些军粮可供大军消耗数月。

但冯亭知道赵括只带了不到七天的军粮,如果不能尽快击破秦军大营,那么他就必须后退,而这也是他最担心的,这大营里只有五万上党军,原本便是弱旅,一旦情况有变,能固守大营便是万幸,除此之外是难以分兵支援赵括的。

“武安君!武安君?……”王?掀开大帐招呼道,中军帐里一个人都没有,只有一种起伏的声音在回荡。王?一看后也是哭笑不得,那白起靠在椅背后酣然入睡了,这没打前看了一夜军图,打起来反倒睡上了,王?也不知是否该叫醒这位主将。

“左庶长,赵括还在攻寨嘛?”王?转身刚想出帐,身后的白起终于发话了。

“报大将军,这帐外震天的喊杀声已经响了一天了,那赵军一点间歇都没停过啊。”王?的话里带着几分怨气。

“哈,老夫也做了一天的好梦,本将不要你杀退赵军,就那么黏着最好啊!”白起起身伸了一个懒腰。

“武安君,你……我倒是想杀退赵人,可……唉,赵括把力气都留在了晚上,现在正死命撞着大门呢。”王?一脸的有苦难言,一屁股坐到了一边的椅子上。

“暗夜发力,乱而取之,这赵括果也深通军法,大营内还有六十余万兵马,借着高墙深壑,就是一个抵一个我们也顶的住吧。”白起给王?倒了一杯茶水道。

“大将军,那些冥人也在赵括军中,用那怪弩射杀了我部不少士卒。”王?想起了刚才墙头冷枪的一幕。

“嗯,意料之中,可惜这些人助赵不助秦。”白起话里隐隐带着些许恨意。

“可大将军……”王?本想说当初又何必赶尽高明部呢?但转念一想,武安君最恨反复之辈,这些冥人终非本族之人,料他也难以深信不疑。

深夜里一条黑色的长龙在慢慢蠕动,那是人含草、马衔枚的秦军,这支人马由司马错、司马梗率领去丹朱岭切断赵国和长平的联系,此处已经进入赵国腹地,他们一直到夜晚才偷偷行军。

山岭上两个化妆成樵夫的斥候在这里等了两天了,他们是冯亭特意派遣此处,监视隘口山道,以防秦军偷袭的细作。看到山下的大军,两人暗暗心惊,连忙缩回脑袋,抄捷径翻山回大营去禀报了。

“爷爷,大将军让我们一万五千人去断赵军后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情呢?”司马梗一直想不通为何白起要如此安排,丹朱岭并非险地,仅凭这些人马,是难以长期固守的。

司马错是秦人老将,在老秦军时期就已经南征北战,那秦人锐士便是在他打下的底子上发展而来,如今已是年过六旬,满头染霜了。

“梗儿啊,我们只是大将军的一颗棋子,棋到意到,只需明白大将军切断赵人内援的用意就可了,守是我们要考虑的,守不住是大将军要考虑的,我们尽忠到底便无愧于心了。”司马错虽不知道白起是否有后招,但他已经打算将丹朱岭作为自己军旅的最后一站。

“孙儿明白了!梗儿愿与爷爷战死丹朱岭,无愧我司马家风。”司马梗乃是司马错的长孙,此战司马错次孙司马靳也在军中,在白起身边为将,便是那个力能搏虎的贴身近侍,此人乃后世《史记》作者司马迁的六世祖,在此聊做叙述。

<font color=#ff0000>阅读最新章节请访问,小说网更新最快</fon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