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荣府探病叹炎凉
作者:雨若菲彤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7113

一时来到贾母的上房,见王夫人邢夫人以及李纨宝钗等正奉汤侍药,黛玉忙与众人见了礼,贾母见是黛玉来了,神情微微一松。

挥挥手道:“有事你们去忙罢,我和玉儿说会儿话,你们且下去忙罢!”众人答应着起身,王夫人看了看黛玉,脸上不易觉察地闪过一丝冷笑,极快地敛下眸子,恭敬地退了出去。

见贾母面色有些晦暗,不似从前那般精神,眸子微浊,也不似往日光亮有神,黛玉心头一酸,急步来到榻前:“老太太,身子怎么样了,玉儿来看你了!”

贾母上下打量了黛玉一番,眼窝微润叹道:“玉儿,你在王府可好?”黛玉轻声道:“老太太放心,一切安好,太妃对玉儿疼爱有嘉。”贾母点点头,看了看身边的人,轻轻一摆手,鸳鸯等会意悄悄地退了出去。

贾母遂拉了黛玉的手道:“玉儿啊,姥姥是有年纪的人了,虽说听到你父亲将你托付给北静王府心里不大受用,但是细想想,其实还是你父亲考虑得周全长远。朝中的事,我也知晓了一些,只可惜你父亲一世清名,没想到最后竟~”

话到此处稍微顿了顿复叹道:“这宦途荣辱非人力可为。唉,这府里个个全是一个富贵势利眼,如果你再回府,只怕私下里更得落人褒贬。所以这么一想,你在王府未尝不是件幸事。姥姥能护得你,但你那二舅母只怕~”想到王夫人,贾母不觉微微摇摇头:“所以,你父亲的安排竟是妥当得很。”

黛玉见贾母深明大义,不觉心内感佩,轻声道:“难得老太太明白这其中的深意,太妃还让玉儿转告您呢,看来老太太已经深谙父亲的意思了。玉儿这几年在府中,蒙老太太疼爱,恐怕早已惹得众人心里不服了,明里不敢,只怕暗里嚼说得不少,只是碍着老太太的面不敢露形罢了。如今玉儿在王府,老太太尽可省心,也没必再担心那起小人们多嘴犯嘀咕了不是!同在京城,玉儿还能经常回来看望老太太呢。”

贾母闭了闭眼,神情似有疲惫:“想起来心里便愧疚得很,如今这府里花销大,也不知就中节俭,外面看着尚可,其实已经是个空架子了,盖园子时借你林家的银子,要不是你父亲念及亲戚情分,还不定何时能还上呢。”

黛玉听了不语,见贾母犹自自责,不得不安慰道:“老太太何必如此,您是有年纪的人了,以后只管好好地养着身子,享享福才是,不要总为这些事操心!”贾母阖着双眼,黛玉见其神情倦怠,便轻声告退。

贾母睁开双眸道:“玉儿,好容易回来一次,多陪陪我这老婆子罢。我已经命人把潇湘馆收拾出来了,你在此多住几日罢。”黛玉微一沉吟,只好点点头,一面复安慰着贾母.

贾母微笑道:“没什么大碍,不过是一点子风寒罢了,只是上了岁数,有个风吹草动的,便爱瞎想。对了,凤丫头倒是身子也不大好,你一会儿去看看她罢,难为她倒一直惦记着你,虽说凤丫头对下人们严厉些,但对你,我看还是不错的,至少比别人要好多了!”黛玉答应着立起身来,一时扶了雪雁出来。

园内草木已然凋零,望去满目萧飒,有股悲凉之感。拐过蘅芜院,见那垂蔓上果实磊磊,但是空寂无人,须臾路过怡红院,亦是人迹稀少,黛玉便知,宝玉和宝钗成亲后并未住在园子里,想必新房该在别处罢。

如此想着,一时来到潇湘馆,院内更觉清幽,那一丛青竹即使在冬季,也依旧翠绿浓郁,黛玉环顾了一下,对紫鹃道:“一会儿命人回王府送个信儿罢,老太太有岁数了,我想留下来多陪老人家几日!”

紫鹃心知水溶必不大同意,但既然黛玉有此心也只得答应着。贾母已吩咐下去,故此时已经收拾得煦暖如春,一个硕大的炭盆灿红莹亮,帐幔锦褥皆是新换了的,便知是贾母的意思,心里一暖。

黛玉和雪雁一面收拾着东西,这时外面传来一个沉着的清声,闻声知人,黛玉便知道是宝钗,忙来到外间,却见宝钗已经走了进来。

此时已做少妇妆扮,一件蜜合色棉裙,暗桔红底绣着牡丹的衫子,外罩一件紫羯皮褂,颈间的那块金锁仍金灿灿明晃晃的,髻上插了两只金步摇,颤微微地。几个月不见,只觉得宝钗整个人平和了许多,看上去越发内敛稳重,只是眸底总隐隐地有些黯然。

宝钗见了黛玉微微一笑,黛玉不动声色地忙让坐,一面命雪雁去倒茶。宝钗打量了黛玉一眼,微微一蹙眉:“妹妹看上去似乎又娇弱了些,身子又瘦了似的,不过倒是越发飘逸了!知道你来了,方才正忙着分派这个月的月钱,所以一时没去招呼你,刚喘口气,所以便过来看看你。”

说着环顾了一下屋内的陈设:“妹妹如有什么需要的尽管说,如今凤丫头病着,家时的一应诸事,太太已经命我打理着,暂时由我来操持着,所以妹妹不必客气外道。”一张银盆似的脸上杏眸闪动,一举手一投足尽显示大家子主妇的风范。

黛玉心内一叹,想到她从前的那份志向,看看眼前的宝钗,不觉微笑道:“有劳二嫂子了,黛玉此次不过是小住,如有需要定不会客气的!”

二嫂子!听到黛玉的称呼,宝钗愣了愣,似是对这个称呼很是陌生和不习惯,随即苦笑算是默认了,眉间聚拢,微叹道:“林妹妹,想起当日在宫中侍读的时光,真是恍然如昨。时过境迁,还真是各安天命,看来人真得随分从时,争不过命的!”

黛玉默然不语,一时复说了一会儿话,但二人的话题始终避开宝玉,似乎他是一个不能触及的话题。

半晌,宝钗方收起笑容,神色一敛,郑重道:“林妹妹,今儿人们姐妹坐在一起,不妨说句休已话。如今我和宝玉成了亲,算是贾家的人了,旁的我不多说,只怕这辈子也就如此了。所以我也不做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了,从前的风花雪月,诗情画意,都是些不着边际的点缀罢了,如今唯有踏踏实实地过日子,尽好自己的本分罢了!”

见黛玉神色如常,不置可否,宝钗继续道:“以前年纪小,对妹妹有点成见,那些嫌隙,希望妹妹不要放在心上,自从妹妹在宫中仗义相助,我这心里便早已有愧了!以前的事,倒是自己有些小肚鸡肠,争强好胜罢了,处处与妹妹计较,总想暗里争个高低,如今想来真是好笑,心里犹觉惭愧,亏了妹妹不计较。”

见宝钗态度恳切,字字发自肺腑,黛玉倒不觉感慨,嫣然一笑:“凡事说开了便是,你我均是知礼之人,何况姐妹多了,脾气禀性不同,哪有个不磕磕碰碰的事,真计较起来倒没意思了。”

见宝钗似松了口气,黛玉便笑道:“想必宝姐姐管起家来肯定是把好手,肯定比凤姐姐还要能干罢。宝姐姐如今管起这些俗务,更加务实了呢!”

宝钗见黛玉揶揄,便知她已不再计较,心内也是一松,不由面带笑容道:“女孩子的好时光就那么两三年而已,妹妹别笑话我,将来你出了阁,也会接触这些实务,我不信妹妹就能免俗!看到时候你还说不说嘴。”

说得黛玉脸色一红,如桃花初绽,想到自己在府里理帐的情形,不觉莞尔一笑。宝钗笑着立起身来告辞,黛玉送到院中,宝钗回首示意阻止,一面款款离去。

回首,见紫鹃望着宝钗的背影沉吟,不觉好笑道:“愣什么神呢,把那盒人参拿了,去看看凤姐姐去!”

紫鹃笑道:“宝姑娘成了亲,似乎人变了许多啊,有些认命的感觉了,倒真是随分从时了呢!不象从前,似乎处处针对姑娘,有意争着比着似的。”

黛玉手里抱着手炉,笑道:“此一时彼一时,人随境迁,岂能不变。”说着叹道:“其实她倒是个能干之人,薛家有生意,自小便接触这些俗务,想必比凤姐姐更要精明一些。”

主仆二人一面说着穿过大观园角门,转过影壁,来到凤姐的院子。院子里静悄悄的,冷清得很,远非凤姐管事时人来人往的热闹情形可比,紫鹃高声道:“平儿姐姐在家吗”

话音刚落,见棉帘一挑,一张俏丽的脸露了出来,肤色嬾白,容长脸,一双杏眸恰如汪着两弯春水,正是平儿。见是黛玉二人,平儿面上一阵惊喜:“林姑娘,快进来罢,二奶奶在屋里歇着呢!”忙让进二人。

一面引着黛玉来到凤姐的房间,黛玉一面走一面问着:“你家奶奶情形怎么着了?”平儿低声道:“身子已好了很多了,只是精神上不大好,一会儿姑娘帮着劝劝,我们也不好多劝,姑娘也知道二***脾气,一劝反而倒劝上气来了!”一面越发将声音压低了道:“二***病一多半是心病,所以~”黛玉会意,点点头,一时进到房间。

见凤姐正拥被半倚着,一张俏脸已失却了往常的神采,面色有些晦暗,病恹恹的迥非往日神采辉煌,挥洒自如的样子。竟有些美人迟暮,失意憔悴的况味。

凤姐阖着眼,听到动静睁了眼,见了黛玉,一双丹凤三角眼不觉一亮,忙欲起身一面嘴里问道:“林妹妹,你几时回来的,我才和平儿还念叼呢,也不知道你的情形怎么着了,如今天又冷,幸好,依旧回来了!”一面纳闷道:“是谁接了妹妹回府的,我竟不知道。”一面脸上复有些落寂道:“也是,如今我也不管家了,这些事便不知道了,每天只养着,竟成了聋子瞎子了!”眸底闪过一丝失落和不甘。

黛玉看在眼里忙来到榻前:“凤姐姐别动,只管倚着罢。知道你身子不好,特来看看!”一面复道:“此次是北静王接了妹妹回京的,如今我也不在府里了,以后只会待在王府。今天是来看老太太和凤姐姐的。所以,也就住上几日罢了!”

凤姐眸子一闪,沉吟了一下方道:“这样更好,听说北静太妃对妹妹很是疼爱,如此倒是妹妹的福气!”

说着打量着黛玉笑道:“看妹妹的精神很是不错,出落得越发飘逸水灵了!难怪北静王爷要接了妹妹去府里,妹妹这样的俏人儿,也唯有王爷那般的人才配得上。我先听着老太太还想促成此事呢,只怕太妃也是这个意思罢,如此看来,老太太倒委膛用操心了!”

黛玉脸一红笑道:“凤姐姐说的什么话,你这张嘴病了还这么着不饶人,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病成这样还想着打趣妹妹!”凤姐一挑眉,脸色复恢复了往日的那股子爽利活泼。

平儿递了茶过来,在一旁笑道:“林姑娘的嘴碴子,和二奶奶有得一拼,不过姑娘一肚子的学问,说起话来更清雅一些。还是林姑娘嘴巧,姑娘不知道,二奶奶这些日子都不见笑模样儿了。”

黛玉看了一眼凤姐笑道:“你家奶奶是贫嘴贫惯了的,再改不过来这臭毛病!”凤姐笑而不语,平儿道:“不瞒姑娘,奶奶也只是在姑娘面前逗个嘴说笑罢了,主要还是和姑娘脾气相投,别人面前,奶奶可曾取笑打趣过不曾?奶奶喜欢姑娘,故才会如此放肆呢!”

黛玉看看平儿,向凤姐笑叹道:“凤姐姐哪辈子修来的,平儿姐姐竟如此维护,这张嘴竟是得了凤姐姐的真传,你主仆二人一唱一和的,这要是心里没丘壑的,只怕招架不住呢!”

平儿笑容一敛,压低了声音认真道:“我这是说的真心话,如今的宝二奶奶,为人不苛言笑,人前总是一副公事公办稳重内敛的模样,我们奶奶在人家面前想说个笑话,可人家不回应,让人看着好生没意思!”一面轻轻地摇摇头。凤姐却一挑眉:“平儿,你怎么也学那么不成器的,嘴也这么碎起来了。

黛玉便知说的是宝钗,也不说破,觑了觑凤姐的面色道:“姐姐什么也不要多想,身子可是自个的,其他的都不重要!”

凤姐笑容一敛拉了黛玉叹道:“难为妹妹知道我的难处和委屈,如今我是有心无力了,自己的身子不争气,想争强好胜也不能了。只是枉我痴心傻意了那么多年!”

黛玉低声道:“大嫂子曾说凤姐姐是水晶心肝玻璃人,女人堆里的脂粉英雄。凤姐姐为人精明,妹妹不信你一点也看不出来!为何就不知道未雨绸缪,替自己打算打算,不然也不至于没有退身之步。”

一句话说得凤姐眸子一闪,脸上蓦地闪过一丝神采:“看来还是林妹妹聪慧,你凤姐姐我岂是那等没计较之辈,自小我可是当男儿养的,为后手虽留着。但终是这心里过不去罢了,这些年谁又在利用谁呢,只是没想到自己被利用得如此彻底,到头来不声不响地便被夺了权。只是心里有些不甘罢了,一家子骨肉也是有亲疏远近的!”

见凤姐如此,黛玉心里放了心,因深恐凤姐失意,故想激她几句,凤姐不是糊涂这辈,此时听来似乎也有早有计较,黛玉微微一笑,不再多言。

回过身,紫鹃会意,忙将手中的锦盒递与黛玉,黛玉接过来道:“此次来也没别的好送,凤姐姐,这是妹妹的一点心意,这盒参用来补身子罢!服了妹妹的参,身子可得争口气快点好起来才是!”一面促狭地向凤姐眨眨水眸。

凤姐倚着被一挑眉笑道:“借妹妹吉言,这阵子也没几个人过来陪我说话,所以心里觉得闷得无趣。今你几句话我这心里就轻松了些,不瞒林妹妹,我这是心病,方才妹妹一番话,我心里松快了不少。”

黛玉见状,心里欣慰了不少,一时又说了些闲话方道:“妹妹来了有工夫儿了,不敢多打扰,凤姐姐还是好好养着罢,妹妹且去了!”

凤姐忙道:“我这身子如今也养了半个月了,敢没什么大碍了,妹妹这几日如有闲且再过来陪我说会话,如今说得下话来的还真没几个人!”黛玉一面答应着,一时辞了凤姐,凤姐忙命平儿送了出来。

平儿回来,见凤姐看着那盒人参出神,忙笑道:“奶奶还是躺会儿罢,方才说了这么一大会儿子话,可别又劳了神!”

凤姐瞥了她一眼叹道:“把参收起来罢,这人哪,这时候才显出谁对你真心谁是假意,枉我为太太太卖命这么多年,到头来竟被她一脚踢开了!”

说着一挑眉,哼了一声,暗道谁利用谁呢,要不是自己这些年在府里管着事,自己的休已又如何攒得下呢,如此一想,心里便有些后快,阖了凤眸,慢慢地靠着榻,闭目养着神。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fon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