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深远虑贾母提亲
作者:雨若菲彤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186

一时,贾琏亲自来来请林如海,贾政回府了,已经准备好了家宴,请姑老爷过去。

贾府自贾敏出阁后,因林如海生性淡泊,无意官场,没有了攀附的希望,后又夫妻二人南下姑苏,这些年一直来往不密。

后见其被点了巡盐御史,这是个肥缺,故见风使舵的贾府便又紧着巴结来往。

林如海虽不耻这种小人行径,但毕竟是贾敏的兄长,况且如今女儿寄居于此,虽不情愿,但也少不得做些应酬工夫。

林如海向女儿微微一笑,父女俩一同往前面而来,自有贾琏请了林如海去了,黛玉便去了贾母处。

贾政兄弟二人当晚极尽主人之谊,设宴款待,席间公筹交措,人人端着笑脸,嘴里说着奉承的话,闭口不谈这些年的冷淡与粗疏。林如海心中冷笑,但表面亦是虚与应酬,言语间仍是一团和气。

黛玉来到贾母处,与贾母及姐妹们一同用饭,因几日不见,姐妹几人互相寒喧客气了一番。探春笑看着黛玉道:“林姐姐不过是去了王府几日,这风采便自不同,脸色也红润了不少,想必是心情舒畅的缘故罢!”

惜春也觑了觑黛玉,笑道:“果真呢,那以后林姐姐要是再去王府,把我也捎了去罢,我也也去王府见识一番,逛逛王府的园子如何?”

在三春面前,黛玉是最轻松的,见惜春天真率性,黛玉不由绽开笑颜:“一言为定啊,下次如果再有机会,姐姐一定要带上四妹妹!北王府的园子比咱们的要大,只要你别嫌逛得腿酸了就成。”

惜春讨巧地乖笑道:“我就知道林姐姐最好了!”

迎春见状,恬静地一笑:“四妹妹还是象个小孩子似的一天价尽贪玩,再长不大的,如今还是这个性子,这园子里难道还玩不开逛不过来吗?”

惜春扭头道:“二姐姐,虽说园子里风景好,可是看久了也就没什么新意了,既然有这样的机会,那为何不去随喜随喜呢,不然把这大好春光也辜负了!你说是不是啊林姐姐?”

黛玉嫣然一笑,宝钗适时地接过话碴道:“北静王府,自然是更气派堂皇的,四妹妹的提议确是好的。妹妹何时带了姐妹们一同去逛逛,让我们也见识一下世面!”

黛玉闻言,淡然一笑:“姐姐此言说差了,妹妹在王府也是客,主人没有邀请,我这当客人的怎敢逾越?”

黛玉的话让宝钗一怔,方才惜春要黛玉带了姐妹们去王府玩,黛玉一口答应,自己也不过凑个趣,黛玉却一口回绝,杏眸微微一转,心内虽不悦,但仍面带笑意。

一时见宝玉来了,黛玉想到方才的情形,不觉微微一笑,冲他眨眨水眸。宝玉便知黛玉为方才的事揶揄他,不免脸色犹有些讪讪地。

旁边探春不知情由,笑着道:“二哥哥,你这次淘的胭脂确是好的,方才我和二姐姐试了用了用,齿颊生香,颜色也鲜亮滋润呢。”

黛玉笑而不语,宝钗也笑夸道:“这次宝兄弟可是用了不少的心思,光用料听袭人说就收集了半个月,倒难为他这么用心。”

贾母听着几个姐妹随意说笑,脸上一片欣慰,笑着嗔怪道:“这个玉儿啊,难怪你老爷着急生气,只是要这份心有一半用到读书上,有多少书不成的呢!”

宝玉扭股糖似地粘着贾母:“老祖宗,你又逼我看书,也怪了,我一看那些书本,头就大,就犯困,哪还有心思看进去呢!”

众姐妹见状,均笑开了。贾母抚摸着怀中的宝玉,复看了看姐妹们,叹道:“咱们这等人家,虽不说窗书苦读,但毕竟也是礼乐簪缨的门第,仗着祖上的功勋,一直到如今。竟是没有一个从科第出来的,玉儿的资质要是不好好地读书,岂不可惜了的!”

宝玉只不吭声,黛玉一时促狭道:“老太太,俗话说安身立命,二哥哥会淘胭脂,将来自己开个胭脂店,也够他自己养活自己的了!”

众姐妹均哄笑不止,和宝玉玩笑起来,气氛一片活跃轻松。看着黛玉如花的娇颜,心里暗暗思忖,她早存了这个私心,正好林如海进了京,何不就此机会~

如此想着,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

当晚林如海便在荣府住了一晚,翌日一早,用罢早膳。复进园与女儿叙谈,准备第二日便辞京回扬州。因离别在际,故父女俩格外珍惜二人相处的时间。

复叮嘱了女儿些话语,黛玉一一记下,父女二人正说着话儿,便见院内传来一声娇语:“林姑娘在屋里吗?”

紫鹃忙出来一看,是老太太房中的丫鬟琥珀,不觉笑道:“是琥珀姐姐,一大早的有什么事吗?”

琥珀忙道:“是老太太,要请姑老爷过去有事相商呢!”

紫鹃忙回明了黛玉,黛玉看了看了父亲,略微收拾了一下,便欲随了父亲一同前往。

刚出院门,却被琥珀笑着拦住了:“姑娘,老太太说有私事与姑老爷商量,姑娘就不必过去了,自在家里等着便是了!”

黛玉疑惑不解地回头看看父亲,何事老太太还需要瞒着自己吗。

林如海笑道:“玉儿,既然老太太吩咐,你且等着爹回来便是了!”

黛玉眨眨水眸,只得罢了,目送着父亲与琥珀去了,方回到屋里,一边独自纳闷。

且说贾母此次请林如海前来,是打定了主意要向林如海提亲的。

贾母此举公私各半,于私来讲,黛玉是自己的亲外孙女,当年因女儿出阁后离自己千里迢迢,母女不得相见,虽想念亦是无可奈何,心中喟叹不已。

今黛玉居于此,与宝玉相处,彼此脾气也知晓,其容貌出众,比当年贾敏还胜三分,林家世代书香门第,门当户对,是堪配宝玉的。

于公来讲,贾母身为贾家的媳妇,眼看着贾家的儿孙享乐挥霍,自己教导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冷眼旁观竟是无一个能承断祖业者。

宝玉从小跟了自己在身边,其脾气禀性虽有些懦弱温柔,但才情却是贾府诸子弟中的翘楚,将来哪怕袭不了爵位,或许可从功名上为贾府争得个一官半职的也说不定。

如今林如海承袭巡盐御史之职,职位早不高,却是个肥缺,元春省亲时便从林家借了二十万两银子使,可见其家底不是一般的深厚,只是平时不显山露水而已。

如能让这两个玉儿作了亲,不仅林家这笔借款不用还了,而且二人是亲上加亲,林家只会更加贴补和帮衬荣府的,这于荣府是大有裨益的。

虽黛玉看着身子娇弱了一些,多半的原因是想念老父所致,整日里忧思过甚,府里这等人家,加以悉心调养,身子骨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贾母满怀希望地向林如海提出来,她信心满满,这么好的亲事,两家门当户对,如宝玉这般的人才心地,于女儿家是最温柔体贴的,肯定不离十的。

没想她话音刚落,林如海却是一口给回绝了。

倒闹得贾母一怔,久经风霜的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的神情,须臾恢复如常,笑问道:“若水,这是为何,难道你觉得是宝玉配不上林丫头不成?”

说着象想起什么似的,恍然道:“你还没见过宝玉吧,这样吧,不如唤了他前来,你看看这孩子再决定不迟!”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fon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