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扬州叛乱
作者:肖木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909

由于骆宾王的作用,裴炎鬼迷心窍,决定破釜沉舟,要与武则天决裂,建立自己的王朝。为了与南方的徐敬业联络,他派去自己的外甥――时任监察御史的薛仲璋到扬州去。薛仲璋临走时,他出门相送,面授机宜。

这一天深夜,从裴府里走出来两个人,一个是裴炎,另一个便是薛仲璋。他们来到府门口,裴炎一再交待着:此去干系重大,务必处处小心。

薛仲璋答着:知道了,舅舅请回。

裴炎:要常有书信来往。

薛仲璋:是,舅舅。

裴炎目送薛仲璋上马,仍旧依依不舍地望着他上马,消失在夜幕中。

薛仲璋到了扬州,住在扬州的驿馆里。他见了徐敬业等人,说明了舅舅裴炎的意思,高兴得徐敬业欣喜若狂。徐敬业大笑着说:高明!裴相国谋高一筹,郭齐宗、陈敬之一免,我们凭空得了扬州的兵马,义旗高举,聚者四野,何愁大业难成!

骆宾王一再交待着:莫忘了打着匡复李唐王室的旗号,此乃胜之法宝。

魏思温夸着:老夫子真是老成谋国啊。

徐敬猷大吼着:到了那个时候,天下便是老子的天下!

徐敬业纠正着:不,是裴相国的天下!

众人:是。

众人说罢,得意忘形地笑着。

第二天,薛仲璋带着人马向扬州府衙进发,一路上浩浩荡荡,好不威风。他们在府衙前下马,一面大旗上写着“南巡钦差”四个大字。扬州大都督郭齐宗、扬州长史陈敬之闻知之后,不敢怠慢,慌忙出门迎接。

薛仲璋高深莫测地站在门口,郭齐宗、陈敬之毕恭毕敬地一揖:下官郭齐宗、陈敬之迎接钦差大人。

薛仲璋双眉一横喝道:郭齐宗、陈敬之接旨。

郭齐宗、陈敬之一齐跪下:臣在。

薛仲璋宣道:郭齐宗身为大都督,不知报效朝庭,勾结陈敬之,套购国库存粮,免去二人职务,送京查办。扬州大都督一职由英国公李敬业接任。钦此!

郭齐宗、陈敬之瘫在地上,一副丧魂落魄的样子。他们叫着:大人……

薛仲璋喝着:尔等大胆,敢不领旨谢恩?

郭齐宗、陈敬之:臣领旨谢恩。

薛仲璋吼着:与我拿了,押入大牢!

几个如狼似虎的士兵将郭齐宗、陈敬之拖入衙内。

天阴了,扬州大狱的院里又黑又暗,已是过午时分,还不见有人来送饭,大牢里的犯人大喊大叫,闹成一团。

这时,徐敬业进了门,他穿一件四品的大红官衣,脸上泛着红光地在大牢过道里走着,徐敬业一走三摇,心里得意极了。犯人们从牢笼里探头探脑地看。有人不断地喊着:大人,冤枉啊!

徐敬业吼着:本督知道你们冤枉,要放你们出来,还你们自由之身,愿不愿跟着本督去打仗!

众呼:愿意!

徐敬业对狱吏说:把牢门打开,将他们统统放出来!

狱吏:大人,这如何使得?

徐敬业拔剑在手吆喝着:你放也不放?若不放,明年的今日,就是你的忌日。

狱吏吓得面如土色,他慌忙说:放,我放!

犯人出了牢门,喜出望外,徐敬业挥着宝剑吼:跟我走啊!

这些牢犯便跟着徐敬业呼叫着出门而去。院里只剩下狱吏一人。那狱吏像是傻了,木呆呆地站在那里。

大街的一片空地上,搭着一座高台,巍巍的高台上四周旌旗如林,台下站满了民众。

魏思温滔滔不绝地讲着:老少爷们,武氏无道,?朝谋政,她改变大唐的旗帜,在东都建立武氏宗庙。诸位知道,只有皇帝才能在京都修建宗庙,她这样做的目的不是昭然若揭了吗?只有伐罪武氏,才能匡复大唐!你们是大唐的子民,能眼看着大唐危亡吗?

众人高呼:不能,不能!

魏思温煽动着:要想拯救大唐,就请参军参战,若立下战功,你们就是大唐的功臣。

薛仲璋呼喊着:*武则天!匡复大唐社稷!

众人:*武则天,匡复大唐社稷!

徐敬业站在台下看着,不禁喜形于色。

这时,骆宾王来报:大都督,楚州司马来投,带来三千军马。

徐敬业喜形于色地叫着:好啊,走,看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