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复杂的“民主”
作者:易砵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9861

“叨叨…”,连续九声午炮响过,标志着午时三刻的到来。在古代,“九”代表阳,“六”代表阴,这最早是从上古奇书《易》中来的[注一]来的,后来被广泛使用。比如古代的皇帝称“九五之尊”,就是因为九六代表乾坤,也就是天地,而皇帝受命于天,因此要低上一等,故称“九五”。另外,还珠楼主大师在《蜀山》中多次提到的“四九天劫”实际上指的就是年月日时这四格都是至阳(从干支角度说就是甲子)的那一时刻,按照作者的计算,这种时辰大约三千年才能有一次。因正因为以上的原因,所以古代人在遇到重大祭祀庆典需要在特定的时辰鸣炮祭天或祭地时,一般是在正午或祭天时鸣九响,而在子夜或祭地时鸣六响,峨嵋派这一次就是引用了这一惯例来摆排场,只是宋代时虽然火药技术已经很成熟了,但火炮还很粗陋(文献中有关于宋代火炮的记载,不过一般认为那时的“火炮”大概就跟后世的“火铳”差不多,而且这个火炮也是南宋以后才有的,在《江湖》这个历史背景下是不存在的,因此峨嵋派不得不用烟花来代替,顺便表现出点喜庆的气氛。

听到午炮响起,飞来峰不再跟清一罗嗦,将他引到了座位上,然后走到了大殿正中的台阶上(这次峨嵋并没有安排座北朝南的席位,因此飞来峰这就等于是面对着全部与会者在说话),朗声道:“各位巴蜀武林同道和其余各派来的嘉宾,大家好!多谢大家来为这‘第三次峨嵋斗剑’捧场,有很多朋友可能会问为什么是第三次而不是第一次或者第二次,这是因为根据我峨嵋的典籍记载,在此之前,曾经举办过两次峨嵋斗剑,只是那至少都是二百年前的事情了,因此大家不知道也是正常的。”

说到这里,他扫了一眼台阶下,道:“那么,闲话少说,先有请我峨嵋派的掌门和各位长老们向大家致礼!”

“哗!”他的话刚说完,底下便是一片议论纷纷,大体不外乎是:“什么!峨嵋派的掌门也要出手,那可是二转高段的NPC呀!恐怕没人对付得了!”“峨嵋的人太卑鄙了,只怕硬给这次贯上‘峨嵋斗剑’的名头,就是要把他们的NPC高手也请出来的原因!”等等,不一而足。

飞来峰却不管下面的人怎么议论,一挥手,在一片鼓乐声中,三男两女五个人就缓步的走了出来。峨嵋虽然是剑宗的代表门派,但这五个NPC高手却都是一副道家打扮。五人来到了台正中站定,飞来峰已经退到一旁,指着正中的一位须发皆白的老道士道:“这位就是我峨嵋派的现任掌教祖师(在江湖世界中,掌教和掌门一般是不一样的,掌教是指系统分配的NPC,有权调用门派的一切资源和权力,而掌门则是玩家推举出来的,只掌管所有的玩家事务,和少量一些非玩家的资源,而其使用大多数非玩家资源时,需要向掌教申请,因此,一般掌教会加以祖师的后缀,而掌门一般要加的后缀来称谓),也是江湖八十一家总门长的普渡普群生,与昆仑的姜子牙仙师、少林的达摩祖师、武当的张三丰祖师、墨家的墨霆家主,合称江湖五大宗师!”

“哗!”下面又是一片议论声。其实江湖中风头盛极一时的什么侠义帮、屠龙帮、自由帮、武当四正以至现在的天下四绝,都是玩家中的大势力,而这个世界最原始的设定中,力量最强的势力应该是五大宗的代表门派,而除了神仙以外,最强的高手自然是这五大宗的掌教,也就是刚才飞来峰所说的五大宗师(天星时代是例外,主要是管理者们最初对资质的作用没有准确的概念而滥赠资质造成的,后来系统采用了“天魔降世”的手段修正了这一错误,才使世界回复到正轨,江湖上这十几年的安宁,与其说是天星创建的“江湖规矩”造成的,还不如说是因为玩家的力量不再超出官方的力量而使玩家本身要收敛一些的结果),只是由于NPC高手很少介入江湖事务,而使大多数武林人物在大多数时间里忘记了他们的存在而已。这一次经飞来峰一提醒,这些人才醒起原来峨嵋竟然还是剑宗的掌宗门派,而他们派中还有超级的NPC高手存在的这一事实。

等底下的议论略微安静了一些,飞来峰才继续介绍道:“台上这四位是我峨嵋的四大长老,普渡祖师的亲传,这位是白云剑客夏侯仁(在这个世界中中他不是武当派的掌门了,向听过评书的朋友们说明一下),这位是白衣神童小剑魔白衣子,这位女剑客是寒江孤雁尚云凤,而这边这位也是女剑客是一字娥眉马凤姑。”

听完介绍,底下的人都打量起了这四大长老,比起峨嵋掌门普渡来说,这四大长老的名气更是不显,包括线铃在内大多人只是在评书中听过他们的名字,如今细看之下,那貌似童子的小剑魔等级最高,有一转顶峰的实力,白云剑客跟他也就相差仿佛,也是一转顶峰,但大约是更过顶峰的样子,两个女剑客的等级略低一些,但也有一转高段的实力。

“峨嵋的NPC力量很强呀!”线铃对旁边的天玉两女低声道:“华山派掌教风清扬这么有名气的人才只是二转中段,这个普渡居然已经达到了二转高段,还真是了不起呀!”

“没错!”两女还没接声,倒是旁边的文猛接道:“看起来就算是最近在江湖上风头正盛的逍遥派,他们破得了华山派,但在这个阵容面前恐怕也讨不了好去!”

飞来峰却不管底下的人怎么想,他先请普渡讲了些没什么养分的欢迎致辞,并率领四大长老坐上了峨嵋派最中间的那五个座位上后,才再次跳到了台中,大声道:“众位不必担心,掌教祖师和四位长老这一次只是为彰显隆重才出关助兴的,他们是不会参与具体的斗剑的。那么,下面我来说一下这次斗剑的意义和宗旨!”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才又道:“众位可能也都清楚,这么多年来我巴蜀武林可以说是一盘散杀,各自为战。有不少门派依附于中原势力参与他们的争霸斗争,最终的结果除了损失惨重外好象什么也没得着!”说到这里,飞来峰还分别但了一眼清一和冲冠一怒,意思自然是不言而喻。

“但是,我巴蜀武林难道就真的一直这样下去吗?不,不应该!前一段我峨嵋派人统计过,眼下大宋境内经常活动的一转高手也就是四五百人,我巴蜀所占的比例虽然不大,但也足足有六十多人!”说到这里,他将手向周围划了一圈,道:“别的不说,只怕眼下在这里的就有四五十位,而且不少无门无派的散高手还没到吧?”

“不是吧!大宋难道就只有四百多一转高手?”线铃一脸疑惑掰着手指头算道:“我怎么觉得一转高手遍地都是,根本就不值钱呢?”

“啊?”听了线铃的“大话”,别人知道他的底细还不怎么样,文猛却是很吃了一惊,愣了半晌才道:“这个,峨嵋的统计可能是保守了一些,有些长时间不曾现世但也未确定死亡的高手他们便没统计在,但就算加上这一部分,最多也就能再增加一百人吧!这点人在我大宋数百万活跃玩家中,应该算不上遍地都是吧?”

“是吗?”线铃兀自有点不信,因为自打他进入这个世界以来,打过交道的一转以上的高手仿佛比一转以下的还要多(只是见过但深交的小兵们不算),到现在连敌带友的差不多也有百八十个的了,就连一贯以缺少高手著称的日本,也见到了十几个(当然,日本这些家伙里有一半是以上是NPC的高手,问题是日本就连一转的NPC高手都是没有几个的),而且这还不算他见过的一转以上的异兽。就算…,可是…,总归是没道理!

这时,台上的飞来峰已经又接着道:“若是我们巴蜀武林能团结一致,那绝对可以成为一股令整个江湖都侧目的力量,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要象现在一样各自为政呢?”

“恰好前不久,我们峨嵋和巴蜀另外五个大的帮派偶然得了一件仙器,这件事情我想大家都知道了吧?这是上天给我们巴蜀武林的契机呀!因此,我们六个帮派一起商量了一下,决定将这件仙器拿出来,归由整个巴蜀武林所共有,只要是我巴蜀的武林门派,无论是多么小的小派,只要理由正当,都可以申请使用这件仙器!”

听到这个决定,底下又是一片大乱。线铃却从飞来峰的话中听出了端倪,低声笑道:“峨嵋派这话说起来冠冕堂皇,实际上什么是‘正当理由’?这个是由谁说了算的?还不是他们峨嵋?”

“没错!”刚才和谐号和文猛等人由于切关自身的利益,因此略微有些激动,如今听了线铃的话,才醒悟到这是一个大大的却看得见吃不着的馅饼。

“不过,到底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这件仙器,却是件很麻烦的事情。”飞来峰接下来的话中显然印证了线铃的猜想,只听他道:“因此我们研究了一下,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推举出六个仙器的执掌人,分别执掌这件仙器的六个部分。如果遇到我巴蜀武林公认的需要使用仙器的事情,这六个人没有表决权,必须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凑齐并发动仙器,但如果各派对使用仙器的事情有争议的话,那么这六个人便是仲裁者的身份,由他们表决是否使用仙器,如果六人中有超过三分之二,也就是四人或四人以上同意使用仙器,那么就可以使用,而如果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反对,那么就不能使用。另外,还有一件事情我也要声明一下,那就是既然这件仙器是为了我巴蜀武林的团结才拿出来共同使用的,那么有权利使用它的门派自然也要尽些义务,那就是团结,如果遇到需要仙器解决的事情,那便是所有我们这些有仙器使用权的门派的共同事情,因此必须要用一个声音说话,而这个话语权,暂时也就先委托给六个仙器执掌人,对这个问题如果还有争议的话,我们可以事后再讨论。怎么样,众位是否可以考虑一下我的建议?”

他这话说完,广场之上一反刚才喧哗嘈杂的情况,反而一片寂静,各派的当权人物都在考虑如果按照峨嵋这个建议行事的话,对自己会有什么利弊得失。过了好一阵,才有人开始三三两两的交换意见,开始是在门派内部的当权人物之间,接着是比较友好的两个或几个门派之间,而这时喧哗声也重有逐渐的大了起来,甚至不时伴随着争吵声。

“那么,这六个执掌人由什么条件选出呢!”忽然不知哪里有人大声问出了这么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峨嵋派刚才的意见实际上就是推举武林盟主,稍有差别的是一次推举了六个,这六个人对巴蜀武林实行集体领导制,就有点象现在的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只是这六个盟主的权力要比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大,但他们没有一票否决权。既然如此的话,那么这六个盟主到底如何产生,就是很关键的问题了,如果产生方式能对自己有利,倒不妨加入峨嵋倡议的这个联盟试试。

“这个嘛——,仙器虽然分为了六件,但毕竟还是仙器,难保不会有人眼红觊觎,因此,这六个人首要具备的条件应该就是保住仙器的能力,因此,我们峨嵋派的意思就是采用我们武林人物最简单的办法,那就是——比剑夺帅,这也是为什么这件事情要放在这个峨嵋斗剑的大会上提出的原因,正好两件事情一起解决了。当然,说是比剑,但也不一定非得是武者职业才可以参加,我们只是设置六座擂台,分别放上一件仙器,登擂者可以是剑士、刺客、道士、战士等等等等,甚至可以是小的团队,因为大家都知道,战士就是要靠团队作战吃饭的,而有很多阵法也要多人才能施展,因此,团队作战我们也是允许的,只是要限制团队人数,就是不得超过十二个人,我想一般的小阵法也不会多于这个人数吧?还有,对于登擂者使用的作战方式,也完全不加限制,你可以使用兵器甚至赤手空拳的去打擂,也可以使用暗器、毒药、法术、巫蛊之术甚至直接用钱财收买,只要你能收买得了,而战斗期间的死伤概不负责,甚至门派内斗也不会红名,当然,你们门派是否会对你做出处罚我们就不管了,大家可以放心大胆的发挥自己的特长。另外,还是有几个小规矩的。首先登擂后要连胜两场才能下去休息,但两场之间允许补给药品和简单的疗伤。其次是是每个人登擂前要登名挂号,然后这个人能且仅能登一座擂台。一个人只要在一座擂台上被打败,就失去了在整个斗剑中继续挑战的权力,而未被打败者则可以在他原本登台的那座擂台上继续登擂。当然,如果你自觉实力不济也可以主动弃权。至于最后的胜负嘛——老规矩,谁能最后站在擂台上连续叫擂三次而无人应擂者,那么他便是该擂台最后的擂主了。嗯!我的话就这么多了,大家对我的建议有什么问题吗?尽管提,希望大家能够畅所欲言!”飞来峰笑着道。

“没有问题!”还没等别人表达意见,四派两帮中的巴山派席位中已经有人嚷道:“峨嵋派的意思就是我们四派两帮所有成员的意见,大家说是吧?”

“嗯!”其余几派的掌门或帮主之类的负责人虽然不象巴山这般唯峨嵋马首是瞻,但也都面无表情的点头表示同意,显然在这个问题上他们之前是取得过默契的。

这一下,底下各派没有什么不同意见了,姑且不论这些小帮派中有多少是依附于四派两帮的,就是那些真正有意见的,也不愿意同时冒犯这六大组织,否则以后还想不想在巴蜀这一亩三分地上混下去了?

“这就是所谓的民主集中制了!”线铃笑道:“表面是民主,实际是集中,民主只是集中的幌子而已,这个世界上,拳头大才是硬道理呀!”

“没错!没错!”文猛简直已经成了线铃等人的应声虫了,这会儿工夫“没错”这两个字已经说了不下十次了,只听他皱着眉头道:“这下问题严重了,看来他们六大势力已经达成一致意见了,现在只能指望他们六家没有结成利益联盟了。至于说一家控制独占六件神器,我不相信包括峨嵋在内有哪家有这个实力。”

“看来我巴蜀武林同道是没有不同意见了,诸位嘉宾们的意思呢?”飞来峰接着道,不过,他的眼光却只是落在了冲冠一怒和壮山河身上,毕竟最近有了新兴的逍遥派风光无比,但主要话事的还是四绝,在四绝中,东绝雪盈天和北绝刘中书对西南武林是鞭长莫及,因此这次根本就没派人来,真正能够施以影响力的还是西绝琰戊和南绝容彼鸥,实际上,就连容彼鸥的影响力也是有限的,他们只能控制极少数的一些小门派。

“我…”,想到临行前的奇怪的嘱咐,冲冠一怒张嘴刚要说什么,却难得的被壮山河抢去了话头:“这是巴蜀武林的内政,只要巴蜀武林的朋友们没意见的话,我们外人没什么好插手的地方!”

“你…”,听到壮山河这么说,冲冠一怒虽然口才堪称江湖第一,但一时却也找不出话来辩驳。这飞来峰和壮山河显然是串通好了的,否则飞来峰也不会先问巴蜀武林内部的意见,再问嘉宾的意见,否则,冲冠一怒只要一表态,绝对会有不少不甘被峨嵋控制的中小门派反对这个一揽子计划,那时就不是巴蜀武林的“内政”了。而先问了巴蜀武林内部意见后,若再有人反对,那就是出尔反尔的小人了,冲冠一怒他们支持这种“小人”本身就已经失去了“法理”上的正义性。若是冲冠一怒强行插手的话,还有壮山河牵制,虽然江湖上公认论功夫南绝不如西绝,但论势力可不见得不及,更何况那样做的话,就会给人留下西绝意图强行控制巴蜀武林的印象,这不但会引起巴蜀武林的反感,而且可能招致江湖上其他势力的干涉。有了如上的利害因素,冲冠一怒此时能做的只有不再发言,只是不知峨嵋派为了让壮山河,或者说应该是容彼鸥的江东势力如此配合,究竟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

“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飞来峰见挤兑住了冲冠一怒,面上颇有得色,也不管坐下后冲冠一怒怎样蹂躏壮山河,便要宣布斗剑开始。

“慢!”忽然传来的阻止声令所有人都是一愣,这个时候竟然还有人胆敢出面阻止峨嵋吗?顺着声音找去,却意外的发现阻止飞来峰的正是峨嵋的掌门普渡。

“见到众人都投来疑惑的眼光,普渡双眉微挑,道:“我只是觉得还应该问一下其余四宗掌宗同道的意见比较合适,不是吗?”

“哦!”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在NPC心目中,有问题首要要问的还是五大宗的意见,而刚才飞来峰却只是关心西南两绝的意见,这在NPC眼中是本末倒置的事情,而且他也很怕其余四宗的代表挑理,这才出言转圜一下。

“是!”虽然心里不以为然,但飞来峰还是尊重了掌教祖师的意见。原本他其实还是很关注四宗中武当代表的意见的,毕竟武当辉煌的时期在西南还是有很大影响力的,但见到武当只是派了个无足轻重只负责外务杂务的清一来,显然是对此并不重视,因此也便懒得在看他们的反应了。这就好比我们中国举办奥运会,邀请各国政要,但布什普京什么的都没来,只是派了个外交部长来的意思一样。

不过,令他气愤的是,自己的祖师爷给他们面子,这几大派自己却是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这五大宗中剑宗的掌宗就是峨嵋,他们自然不会自己反对自己,而其余几个剑宗大派青城是早就达成过默契的,华山、黄山等派也没有太大的厉害关系,自然也不会反对。除了剑宗以外的四宗中,游宗的那些刺客没照例没派人来,按照飞来峰的想法,僧道仙三宗中,最有可能反对的是武当,因为武当虽然衰败,但在西南还是有很大利益的,而且不少门派至今仍与他们藕断丝连;而少林也极有可能反对,因为少林与琰戊近几年走得很近,少林要靠琰戊的影响力抵制承志帮的南下,因此这一次极有可能会自愿为琰戊当枪使,强力反对自己合并西南武林的行动。至于仙宗的两个代表大派昆仑和蓬莱,一个在西夏,一个在海外,应该不会找自己的麻烦。

不想结果与他想象的大为不同,少林来的那个一转的定字辈大师定成,从大一落座便开始闭目养神,就连他带来的十几个僧俗也是一般模样,仿佛不如此不足以表明对佛祖的诚心一样。而且无论飞来峰问他什么,他都是一句佛号,然后跟个“嗯”字。虽然是个不会说话的泥菩萨,少林好歹还派了个一转高手,与之相比,武当却只派了个说话不好使的九十级的人物来,而这个清一虽然没有向定成一般扮佛像,却也是一坐下来便老神在在的喝着茶跟身边的人聊起天来,根本便没注意过飞来峰在讲什么,而飞来峰问他的时候,他也是哼哼哈哈,一句“武当的事情我做不了主,还要回去研究,我这次来只是观礼的”这样的屁话就推了个一干二净。反而是当他问到以为不会有问题的昆仑派时,破空子提了一个比较尖锐的问题,就是如何保证巴蜀以外各派的现有利益。这个问题比较棘手,因此飞来峰只能推脱等选出六位仙器执掌者后会商决定。不过他还是保证了如果峨嵋能够获得那六个话事名额的话,他们将尽量保证各派在西南的利益不受侵害。

至此,这场强权下的民主闹剧终于告一段落,前戏唱完,接下来就将进入这次峨嵋斗剑的正戏中了,不过,在此之前,还有一个小插曲不得不唱,那就是——摆酒。也是说不上是不是种陋习,中国的喜庆总要跟吃喝挂钩,仿佛不吃饱喝足就算不上“喜事”一般。这一次峨嵋自然也不能免俗,随着飞来峰一声令下,上千桌酒席被流水般的传了上来。在这件事上峨嵋终于做到了“平等”,不管大小门派,只要是一席,那么席面上的东西就都是一样的,不存在大派上山珍海味,而小派只能吃糠咽菜的情况,而且这上千桌菜肴都十分丰盛,显然仅这一项峨嵋的开销就不是一笔小数目。

或许秉持着吃饱饭才有力气的原则,或许是认为不吃白不吃,反正在这一刻,有资格进入广场的各派人等都很默契的埋头狂吃。不过随即,峨嵋在宴席间穿插安排的另一项节目便又吸引了人们的视线——这便是歃血为盟仪式,只见在四派两帮的带领下,巴蜀大小各几百个门派的负责人,在一个装满了酒的大海碗中每人用刀子割破了手指滴了一滴血进去。然后分而饮之,看得线铃等人差点没吐出来。要知道,中国古代可是有不少有龙阳之癖的家伙存在,若是这些人中有个有这种嗜好而且恰好得了AIDS的人的话,那所有割手指的人岂不是要一同挂掉(有不少人割开手指是直接伸到酒里蘸一下的,这样就不必既疼又难看的将手指上的血挤进碗中)。就算这个游戏中没人得病,但只要一想到要把这么一大碗恶不拉心的东西喝下肚,也足够线铃反胃的了。

在这边歃血的时候,那一边几百峨嵋也开始了在广场中间搭建擂台的工作。这种擂台的台基事先已经打好并利用一种阵法埋在地下,用时只要启动阵法,台基就会从地下浮起,而峨嵋只要完成台基上的木工就可以了。这便省下了大半的时间,在几百的共同努力下,只用了大约半个时辰,六座气势相当恢弘的擂台便已经完工了。

看到血也歃了,擂台也搭好了,而场中除了几个饕餮之徒其余众人酒饭也用的得差不多了,飞来峰终于认为这个插曲休闲的时间可以结束了,于是他再次跳到了大殿平台上,大声的宣布道:“大家都准备好了吧?那么我宣布,第三次峨嵋斗剑正式开始!”

[注一]作者认为《易》(这里是指古《易》而不是周《易》)可不单单是一本算命的书,而是一本研究世界万事万物变化规律的奇书,这从它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来。也可以说,它是从史前文明或者地外文明流传下来的一本古代的《量子力学》,因为现代量子力学的几大核心思想,比如概率论和测不准关系,在其中都有体现。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粒子(其实也包括宏观物体,只是宏观物体量子效应很小,可以忽略不计罢了)在某些段时间和某些处空间出现的几率以及这个几率波变化的规律,而《易》中由于采用了更复杂的三向复变函数作为波函数,因此它所能涵盖的内容也更广,它是研究某一事件(这种事件甚至包括人类活动这种主观意识很强的事件)在某些段时间和某些处空间发生的几率以及这个几率波变化的规律,古代人虽然在偶然的机会里得到了这本书,但限于他们的理解,这本奇书在那个时代只能发挥算命看相的作用。作者的这些观点在以前写的一篇《论古代科学中与现代科学的联系》一文中有详尽论述,只是这篇文章是作者选修课的成绩评定论文,因此未在网上发表过,因此查找起来可能有些困难。

</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