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九分龙腾九式
作者:易砵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0597

“唔!”在一座小山洞中,线铃痛苦的捧着脑袋呻吟着,自从那一天收服了朱雀的身体后,他们几人就开始了躲藏逃亡的生活。这倒不是他们不敢与大理各派作对,而是一想到被几万人围攻就头疼(当初冷凌杀自己还能仗着刺客匿形的技能搞偷袭,但带着线铃等三人肯定不行),更何况上一次夏遂良铩羽而归,这次一定会惹出于和为首的各派二转掌门级的高手来,眼下线铃这拨人中可没有能对付这个级数的高手的人存在。

因此,线铃和冷凌杀研究了一阵,决定了一条新的路线,他们并不是直接向东走,经过大理和建昌返回大宋境内,而是掉过头去顺着怒江向西北走,进入吐蕃后再折向东边,越过大渡河和岷江到达成都府,成都府就有传送点了,虽然不能直达开封汴梁,但中转几次就能达到,虽然这要花不少钱,但钱这东西除了冷凌杀在被囚禁之前便被搜光外,对线铃和天、玉两女来说都不是什么问题。

这一路上经过的都是荒山野地,线铃自然不会浪费时间,便开始着手对他提出的“九分龙腾九式”进行研究,有时为了节省时间,他甚至将趴蝮召出来驮着他前进,而他本人则进入梦境修炼新剑法。

但是,还没等他钻研出什么“九分龙腾九式”,他便先领教了原版“龙腾九式”的威力,只是这威力是极大的杀伤性威力。

在传授线铃龙腾九式的时候,冷凌杀便声明过,大侠龙经天从来没有限制过这一顶尖剑法的外传,甚至经常鼓励他的将这剑法传给外人,前提是你传授的人得能学得会。开始线铃还对这种大方的态度赞赏不已,可真正学了龙腾九式后,他才发现龙经天这么做实在是怕这耗尽了她半生精力的绝学失传而已。

龙腾九式不愧为两大天才合力才能创出的剑法,如果说九分剑法胜在思想和创意的话,那么龙腾九式就是在技巧和变化上走到了极致。线铃原本就比较喜欢这种技术流而不是靠属性和等级优势压倒对方的蛮力型打法的,但这一次,他却实在是感觉到将技术发展到极致也许是种错误因为这种方法不但要耗费远比九分剑法那类创意型功法多得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它也实在是太难传下去了,当然,从另一方面说,这种技术型的功法一旦被创造出来,其本身的威力是毋庸置疑的。

按照冷凌杀的说法,龙腾九式共有九的九次方,也就是四亿多种变化,但是,这只是从第一式按顺序使到第九式的变化数,实际上,龙腾九式还可以打乱顺序使用,这样,就还要在九的九次方前面乘上一个全排列次数,也就是九的阶乘,这样一来,龙腾九式其实是有一百四十多万亿种变化,如果对龙腾九式的核心思想,也就是其变化规律没有极深刻的理解,单凭记忆,任何人也记不下这么多变化的。这也是为什么冷凌杀钻研了这套剑法十多年,也无非才能发挥出其三成威力的原因。

也正因为如此,直到几人花了近一个多月的时间绕到大渡河畔,线铃才只学会了龙腾九式的前六式,并且仅能够对其前三式运用自如,再加上他的九分剑法实际上还只能使出三分,因此,他提出的“九分龙腾九式”,最多还只能算是“三分龙腾六式”。不过,这个速度已经很令冷凌杀惊讶了,从理论上说,龙腾九式每多学一式就要花前一式九倍的时间,但由于一理通百理通的原因,实际上花不了那么长时间,冷凌杀自己练时大约只花三倍的时间而已。如此算来,就算线铃也是这个倍数的话,他最多再用三年半的时间就可以全部掌握龙腾九式的全部变化,至于什么时候能灵活运用,就看他的悟性高低了。冷凌杀知道,自己可是从江湖历六年开始便学习龙腾九式,直到三四年前才基本掌握,整整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比线铃差得可是不可以道里计了。

他们这一路上也许是因为晓行夜宿,隐迹匿踪,也许是因为所过直处人烟稀少,难以追查,也许是因为大理诸派根本没想到他们会往这个方向逃跑的缘故,总之是顺顺利利,除了跟高级野兽打了几仗外,没有遇到任何骚扰便到了大渡河畔。

“这里便是所谓‘金沙拍岸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大渡河了吧?”望着前面奔腾汹涌的河水,线铃感叹道。川藏边区是长江落差最大的地区,在这里,长江从平均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青藏高原直落到平均海拔不到一千米的四川盆地,虽然拐了个大弯,增加了不少距离,但水流湍急的险滩峡谷仍是比比皆是,是我国水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不亲身到过这里是绝对无法感觉到其险峻的,也正是因为如此,着名的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才折戟于大渡河畔,而之后的老蒋同志也曾梦想依靠这天险阻挡工农红军,若不是四川军阀与老蒋的矛盾,使他们防备中央军还在防备红军之上,若不是红军有一个昼夜能急行军三百华里的神兵天将的话,也许现在中国的崛起还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不错!”冷凌杀曾在大理混过一段日子,藏边地区因为多奇兽自然也是他经常光顾之所,因此他对这一带的地理还是满熟的,因此他答道:“当年大宋太祖皇帝玉斧划界,给了南诏一片安身之所,因此大理与大宋的边界还有比较准确的,大吐蕃和大宋西南边疆的界限,却一直不太清晰,一般认为便是以这大渡河为界了,渡过大渡河再往东走上不到二百里的直线距离便是岷江了,岷江上有着名的都江堰,江畔有川西大派青城派,哦!对了,十年前曾经成为全国人民焦点核心的汶川县也是在岷江上游河谷之中。在眼下这个时代,汶川还没有立县,而是归属茂州唯一设的县汶山县管辖,但再过几十年宋室南渡之后,便增设了汶川县,依然是属于茂州,茂州除了这两个县外,还有十个羁縻州和若干军事上的城砦,其间这些城砦也有改为州县的,但到了最后剩下的,却仍是这一州两县。”

为了防止大理诸派猜到他们会走这条路线而事先安排眼线,冷凌杀并没有选择最常用的百丈渡口(就是现在的泸定渡口),而是再往北走,到达大小金川交汇处一个属于吐蕃的小渡口(大约在现在的丹巴渡口附近)渡河。从百丈渡口渡过大渡河后,便是大宋的雅州境内,而向东南也可达大宋的黎州,属于人烟相对稠密的地区,而从丹巴渡口渡河后东行,还有很长一段是威州的地盘(实际上大宋对其也没有控制力,只是零散的分布着一些羌人的小部落,属于两不管区域),这一段路都是山路,十分难走,然后才能到达邛崃山,邛崃山上有一个归属大宋管辖的中型门派邛崃派,到了这里,才算进入大宋境内。从邛崃派下山后有东与东南两条路,东路出卧龙关,可至永康军与茂州的交界之所(大约就是这次汶川地震中受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的映秀镇);东南路下山后即是邛州大邑县的思安砦,从那里向东南可至临邛,而折向东北经崇庆府则可达成都。

“冷兄,既然要隐藏形迹,我们为什么非要走渡口而不是直接从河上飞过去呢!我有飞行类梵兽的!”线铃对冷凌杀策划的路线觉得有点奇怪,提醒他道。线铃这一路上没少使用趴蝮,因此料想冷凌杀对这点还是知道的,只是有可能忘记了而已。

“哦?你们难道没有注意吗?这一路来我们都是沿着大路走,连走小路抄近道都很少,至于离开道路直接从山林间穿越更是一次都没有。”

“没错!”线铃想了想,果然如此,不免奇道:“为什么?”

“嗯!”冷凌杀点了点头,道:“这南诏蛮荒之地不比中原。山间溪流多有瘴气,碰到了诸多麻烦,特别是一些大河里,还会不定期的产生超强瘴气,因此走路时一定要在路上走而且路越大越好,若非非常熟悉情况,知道瘴气出没的规律,那是连小路都尽量不要走的,就更别提飞越大河了。”

“原来如此!”线铃点了点头,另一边的玉生香却兀自不服,跟线铃交往几个月来,她已经把线铃的家底都研究透了,因此道:“线铃有百毒珠的,百毒不侵,又何惧什么瘴气?”

“呵呵!这世上避毒宝物不少,有不少特殊职业者也能不受瘴气之害,但你们知道为什么在这边真的陷入瘴气之中的人无论是有宝物还是有技能的十有都回不来是因为什么吗?”

说到这里,他也不等线铃等人回答,便自顾自的道:“那是因为瘴气不但是毒气,还能遮蔽人的视线,使人失去方向感,陷入瘴气的人一旦迷失了方向,最终结果也便只有死路一条了,若是不小心误入了一些看起来跟森林或草地无异的沼泽,就更惨了,别的不说,单是成千上万的毒蛇毒虫噬体之痛,想想就已经令人不寒而栗了。”

“呀~~~!”被冷凌杀说得浑身发冷,想到全身缠满毒蛇的样子,便是线铃都有点寒毛发乍,就更别提两个女孩子了,玉生香几乎立刻便叫停了冷凌杀,道:“别,别说了!我看我们还是走大路好一些!”

“嘿嘿!”冷凌杀偷偷的奸笑了一下,为自己故意夸大的恐吓得手得意了一下。

几人边走边聊,又转过几道山坳,便已经能看到前面的渡口了,这个地方说是小镇,可实际上还没有中原的一个村落大,只有一条不到五十步长的竖街,街的这一头是篱笆墙,另一头便是渡口码头了,街两侧有十几间茅草屋,是摆渡之人的住所,另外就是靠码头的一边有一座极简陋的小酒肆,也是茅草建筑,里面有四五张桌子二三十个座位。

线铃等人进入这间小酒肆落脚的时候,发现里面已经有两张桌子边坐了十几个人,从这十余人穿的服饰来看,应该是同一个门派的江湖人士。

“咦?”线铃用疑惑的眼光看了一眼冷凌杀,却见冷凌杀摇了摇头,用他特有的一种刺客技能传音(线铃很羡慕这种技能,但这技能对职业有严格要求,只有第一职业是刺客且要一转以上,或者第二职业是刺客但要三转以上的人才能学习)道:“这不是大理各派的人,从服饰上来看,应该是邛崃派的,只是不知道他们这么拉帮结队的到这里做什么,附近好象没有什么好的打怪点呀?而且他们等级也是参差不齐,不象是组队出来打怪的。”

不管这些人是来干什么的,既然不是大理诸派的,线铃他们就没必要藏头露尾的,在线铃的带领下,四个人大摇大摆的进了酒肆,也找了张桌子坐下,让店家拣好的吃食尽快上一些来。

这种边野小店,又哪里有什么好东西,不过他们从河中打出的鱼倒是满新鲜的,吃起来味道不错,只是酒就没有什么好的了,又酸又涩,玉生香只喝了一口就喷了出来,而天青澜看着浑黄的酒液,根本就没有下口。

对于这种劣酒,线铃也提不起什么兴趣,有心拿万花万灵酒出来喝,但附近还有其他武林人物,他也不愿意太过张扬,因此只能有一口没一口的喝些下菜,倒是冷凌杀被囚禁了十余年,嘴里不沾荤腥已酒,出来后这些天又是尽量隐匿踪迹,防备被大理诸派发现,因此大多几在野外路边露宿,也没吃过什么好东西,如今好容易有了酒菜,他吃喝得倒是津津有味。

他们旁边两张桌子上的邛崃派门人们显然都不是爱清净的主,吆五喝六的大喊大叫,不是谈些江湖轶闻,便是讲些打怪心得,浑没将旁人放在眼里。不过线铃等对此倒也不太反感,反正他们这桌便只有冷凌杀一个人在吃喝,剩下三人闲着没事儿将那些邛崃们谈的东西当饭后消遣来听也不错。

就在线铃三人开始用牙签剔牙,而冷凌杀还在埋头猛吃的时候,那边邛崃派的声音陡得降了下去,很快便全无声息,酒肆内只剩下冷凌杀“吧唧吧唧”的大嚼之声,与刚才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一来,便是一心沉浸在吃食中的冷凌杀也感受到了不同,暂时停了下来,抬头向外面望去。

只见一页小舟箭一般的从河对岸飞来,舟上除了撑舟的船工外,还有四个人,都是七十级以上的人物,领头一人更是已超过了九十级,在藏边这等偏远地区已经是相当少见的了。

“是他?”冷凌杀低声嘀咕了一句,又埋下了头吃喝,同时传音给线铃诸人道:“都别抬头,就当没看到来的这几个人。”

他的愿望是好的,可是那小船靠岸以后,四个人跳上岸来,直奔这小酒肆而来,还没进门,刚才那两桌的十几个三十到六十级的低等便迎了出去,纷纷施礼,从他们对新来四人的态度和言语来看,那四人虽没有穿明显的门派制服,但显然也都是邛崃派的。

那四人进了酒肆,领头那个九十级的人放眼一扫,这么小的地方根本就是一目了然,线铃等四人虽然都低着头,但那人身躯一振,显然发现了什么,连忙紧走几步上来,向冷凌杀一拱手,很恭敬的道:“这位莫非是冷老前辈?”

长叹了一口气,冷凌杀抬起头来,道:“‘老’就省了,没错,我就是冷凌杀,没想到十几年后还有人能一眼便认出我。”

“冷前辈说笑了!”那人果然省了个“老”字,道:“当初冷前辈助我邛崃对抗青城大派,风采英姿,文猛至今想起犹在眼前,又怎会忘记?”

“呵呵!”那自称文猛的人这几句话说得很中听,便是冷凌杀脸上也略略有些得色,道:“原来你叫做文猛?我对你还有点印象,当初你还只是你新收的一个小徒弟,如今也成了能独当一面的高手了!”

“前辈过奖了!在前辈面前,文猛怎敢当‘高手’二字!”那文猛听得冷凌杀夸赞,连忙恭身逊谢道。他彬彬有礼的样子,使得颇有复古之风的线铃和天青澜对他都心生好感,只有玉生香低声嘀咕了一句:“哼!假正经!”

文猛说完逊谢的话,却不完全直起身来,低头又道:“不知前辈这是何往,若是方便,不知可否往我邛崃一坐,文猛和家师也好一尽地主之谊!”

“哦!我近些年一直在大理居住,这次是想回大宋看看,倒也没什么特别的事情,从此东行,必会路过邛崃,到时候去你那里看看倒也无妨,倒是你等这样大张旗鼓的西去是准备去哪里?”

“不瞒前辈,我等这是要去吐蕃的匹播城。”文猛道:“大约半月之前,峨嵋派忽然散下武林贴,广邀成都府路、梓州路、夔州路三路的大小门派帮会,于九月初九重阳之日齐聚峨嵋,说是要举行第三次峨嵋大斗剑,以争夺刚由峨嵋、青城、巴山、雪山四大派和岷江、巴西两大帮联手得到的仙器风雷六宝。靠!峨嵋派仗着名门大派早有一统我巴蜀武林之心,这次所谓的第三次峨嵋斗剑更是司马昭之心,也不知道第一次第二次都是什么时候举行的?这不,我派人丁虽然还算旺盛,但高手稀少,我恰好又跟匹播城的十方王交好,这才派我去请他老人家,不过前辈若是要去我邛崃的话,我立刻通知专程来接您老人家。”

“不必了!我们自己过去也不麻烦!”冷凌杀道:“不过你刚才说的什么风雷六宝…?”

“哦,这件事情在江湖上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据说一年多以前,峨嵋联合另外两帮三派不知从哪里得了这件组合仙器。说是组合,其实每一件都有神器的水准,只是组合起来威力更是强大而已,甚至可以与五大宗的开宗仙器想媲美,因此江湖中人自己猜测这有可能是系统公布的大宋十二大仙器之一(读者在这里请不要误会,系统公布的所谓仙器其实只是各国的‘准仙器’,真正的仙器全世界加起来也只有五件而已,详见八十三章)。论理这六件宝物正好四派两帮各得一件,也不枉他们费这一番气力了,可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得了宝物这六家都想着能一家得齐所有的六件宝物,特别是峨嵋派,他们身为五大宗的剑宗之首,本就有一套仙器,也就是紫青双剑,若是真得了这件仙器,便是真的一统巴蜀武林也绝非不可能。因此,六家议定借着这次峨嵋斗剑的机会,把六件宝物都拿出来立一下威,然后各凭本事确定其归属,为了能让更多的门派来捧场,他们还假惺惺的宣布宝物有德者居之,其余门派只要是巴蜀的,就都可以参加争夺。当然,这一句话也绝了巴蜀以外那些真正称霸一方的大势力争夺这件仙器的念头,因为显然,他们如果出手的话,那就等于是在跟整个巴蜀武林作对,姑且不论他们有没有这种本事,单是用一件仙器换整个巴蜀武林的仇视,估计大多数势力是不愿意做的,更何况西南三路武林人物的后面站着的可是西绝琰戊,那更是个难缠的对手。”

“行了!行了!我只是让你说一下那件仙器,可没让你说当今的武林形势。”这段时间跟线铃在一起,冷凌杀已经大致知道了大宋当前的江湖形势,至少是线铃等人西行前的江湖形势,因此他没心情听这些有的没的,而是道:“话归正题,我问你,那仙器到底加些什么属性,或者有什么特殊功能?”

“这个——,这个我也不大清楚!”文猛有点尴尬的道:“四派两帮从没公布过这六件宝物的属性,只是有小道传闻说这六件宝物中分别蕴涵着风、雨、雷、电、雾、雪的力量,而且都达到了神器级别,组合起来更是可达仙器,至于具体有些什么属性外人就不清楚了!”

“好了!我知道了!你还是请你的十方师去吧,匹播城可远着呢!照这个走法重阳之前你可赶不回来,我自己去你们邛崃就是了!”

见到冷凌杀要走,文猛倒也不再罗嗦,只是帮忙跑前跑后的安排好了船只,又恭送四人上船,这才回到酒肆里充充吃了几口饭,便有几个到前边边军中打点的骑着几匹好马赶来,冷凌杀说得不错,单靠走的话,重阳之前是绝不能从匹播城赶回来的。

※※※

“这邛崃派其实不算是小门派!”踏上了大渡河的东岸,冷凌杀给线铃等人介绍道:“它虽然没有排进十三大派中,但其人数规模在中等门派中也算是顶尖的了,只是一直以来都缺少高手,因此最近混得有点惨。当初我远赴大理前曾经路过过邛崃,当时他们正和青城发生冲突,那时还是江湖上高手如云的年代呢!他们门派中都没个非NPC的一转高手,因此被青城派欺负得很苦,我一时看不过去,帮了他们一把,这才结了刚才文猛说得那一段因果。”

“那个,我们真的要去什么邛崃派吗?”见他告一段落,线铃问道。

“去呀!为什么不去?”冷凌杀十分肯定的答道:“我对那个什么仙器很有兴趣,可是我们不是巴蜀人,也不属于巴蜀门派,这个只要一检查基本资料就能知道,因此恐怕没那么容易混进这个峨嵋斗剑,因此我想不到比借助邛崃派力量更好的办法。”

“嗯!”线铃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冷凌杀却忽然想到了什么似的,继续道:“对了,线铃,我看你们最近好象也没什么事情,怎么样,有没有兴趣一起去凑凑热闹?”

“呵呵!我对那什么仙器也满有兴趣的,你不说我也会去看的。”

从大渡河东岸继续向东,是二百余里的几乎不见人烟的荒山老林,沿着小金川河谷倒是有一条道路,可是二百余里下来,中间也只有一座歇脚的小镇,镇上人口还不足五十户,足见一斑了。

对于线铃他们几个脚程很快而且关键地方还有飞行类梵兽辅助的江湖人物来说,二百里路不过是一天的行程,到了第二天中午的时候,几人已经来到了邛崃山下。

邛崃山是延绵数百里的一座西北-东南走向的大山,主峰是海拔六千二百五十米的四姑娘山,邛崃派总部虽然没有座落在这座也算是川西名胜的主峰上,但就在离它不远的一座山势比较平缓的小山之上。

刚刚来到这座山脚下,便听得礼炮齐鸣,数十人在山门下排成两列,夹道欢迎几人,显然是对他们的到来早有准备,论理线铃一行人这一天的脚程已是极快,从后面是几乎不可能追上他们的,而且即使追上,他们也应该能看到才对,可这一天多的时间里,线铃他们根本就没见到过有人从后面赶上自己的,这说明即使在这不通短信的边疆地区,作为地区性大门派的邛崃派也有特殊的快速传递讯息的办法。

从夹道欢迎的两排人中间穿过,到能看到山门的时候,只见三座山门中间的那座忽然大开,一个看上去有三十余岁穿白袍留长须的人迎了出来,后面跟着十来个九十级的普通高手。

“冷兄!”那人刚一迎上来,便一把拉住冷凌杀的手叫道,语气中透着亲热和兴奋。

“和兄!”冷凌杀也露出了笑脸,拍着来人道:“十几年不见,你也成一转高手了,好厉害呀!”

“得了,冷兄,你就不要取笑我了,十几年前我就九十级了,这些年下来,虽然俗务缠身,但再怎么笨也该达到一转了吧?哪比你,当年就是二转高手,现在更不知到什么境界了。”

“哎!退步了!退步了!”冷凌杀说得是实话,但别人听来好象是他在谦虚一样。只见冷凌杀拉过了线铃,先对他介绍道:“这家伙叫做‘和谐号’,曾经是邛崃的当家人之一,看现在的情形好象已经变成唯一的了,当年跟我有过一段交情!”说完,他又将线铃三人介绍给了这个什么和谐号。

“冷兄!”在从山门山上而行的路上,线铃耐不住,拉了拉冷凌杀的衣服,小声的问道:“这个人的名字怎么这么怪?”

“哦?怪吗?”冷凌杀想了一下,笑道:“是挺怪的,不过我觉得你这个线铃的名字更怪。其实他着名字也是后改的,是为了与另外两‘号’想并列的。”

说到这里,他忽然又想起了什么似的,对正在前面引路的和谐号问道:“和兄,我记得你还有两个铁哥们,和你一起共称三‘号’的,我想想,一个叫做什么‘集结号’,一个更怪,叫做‘长江七号’,若不是大宋的名字最多只能有四个字的话,说不定你们还要搞出个‘泰坦尼喀号’出来!对了,那两个家伙哪里去了?”

附:为了纪念汶川大地震,本章中插入了一些汶川及川西地区的历史地理知识,文中说得可能比较乱,这里总结一下,总体来说大宋的边界是在大金川至大渡河一线上,从南到北的州依次为威州、茂州(严格说茂州不算边境州,因为邛崃山至大渡河一线名义上是归大宋管的,茂州设为军事州主要是防备这一带少数民族的)、永康军(同茂州)、邛州、雅州、黎州,其中永康军和邛州以汉人为主,没有羁縻州,威州有两个羁縻州,茂州有十个羁縻州,这两个州中的少数民族多以北羌人为主,而雅州和黎州则有大量的少数民族聚居,因此都有很多羁縻州,其中雅州四十四个,黎州五十四个,这两个州中的少数民族什么族的都有,既有北羌人(羌人分支众多,其实吐蕃人也是羌人,因此这里用北羌以区分川西北直至甘陕地区的羌人分支),又有吐蕃人,还有蛮苗民族(这个是主体),即使是现代史学家也难以将其族系归属详尽析分。

</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