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汉奴
作者:醒狮冲天吼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554

今天忙了一天签约的事情,银行卡和打印问题浪费了大部分时间,所以没写,晚上就写了一章,大家海涵吧,不好意思了,不过签约问题结束,以后就没事情了,可以放心去写了,请大家多支持吧,兄弟顿首了。。c

********************

此时被他愤恨的宋启明刚刚在空中停下,不停不行了,一路飞来,他的感觉根本跟不上速度狂飙的感觉,所以他不知道外面有什么景色,自己飞到了哪里,方向如何?只是一路猛赶,等他感觉自己寄身的血团已经快耗干的时候,才不得不停下力量的输入,让法术消失。

等他的身体顺着惯性在前冲中逐渐停止,然后从浑身发紧、头脑晕晕的飞行感觉中逐渐恢复正常后,四外看了看,见空中只有罡风吹荡,连个鸟都没有,更是云彩都不见,四外空落,碧蓝天空就在头上,而自己竟然不知道自己的所在,极目茫茫,孤独无依的感觉涌上心头。

好一会收拾了情怀,再看看自己的身体,他不禁无语了,刚才破禁的时候用了一半的血液,这次飞行又用的大约四成,如今真的就剩拇指大的一小团血液了,而自己的身体也只有不过两厘米长,在空中漂浮毫不显眼,罡风一吹,立刻就飘飞出老远,显然是毫无重量,他不禁一阵叹息。

总算是逃出来了,可以后呢?想来想去他都想不出来个路数,总是呆在空中不是个事,他开始控制身体向地上落去,迷茫了好一会后,他才收拾心情,将血神经又回想了几遍,最后看来看去也只有自己当初挑选的九个法术中,那个‘血影化身**’可以用用。

但问题是一但附身,以自己的力量,恐怕就出不来了,这个‘血影化身**’本来是一种速成的方法,只是冥河老祖给修罗族指出的一个修炼方向,就是须得先将自己的皮肤全部完整的活剥下来,再用特殊的骨针刺入身体的三百六十五个大**中。

然后以阴火符篆化炼肉身,那份痛苦根本就不是人能受的,就是修罗族那么凶悍的个性也罕有选炼此法的,因为这样的苦不是一次就完,而是日日如此,刚生的血皮第二日修炼的时候就再剥去,必须保持无皮状态,九年时间均是如此,直到阴火将全身炼化,成了一条血影,方始成功。

虽然修炼痛苦无比,但它有两个好处,一个是修炼速度快,只有九年就能成功,成功后就有元婴期的修为,而第二个好处就是对敌时,也无须再用什么法宝,只要将自己身体化的血影朝对方一扑,立时透身而过,不论多高功力的修道之士,元神和精血立刻全被吸去,使其助长功力。

如果不想就此放弃对方的肉身,就将那血影顶着对方的肉身,再去害他人,所伤的人越多,吸收的魂魄、精血、元气的力量越强,他的功力凶威也越强盛。

当用血影顶着那被吸收的肉身时候,因为对方的灵魂记忆已经被吸收掉,对方的一切自然都知道,模仿起来维妙维肖,根本就是和真人一样,纵然是对方至亲也无法发现他的不同,而宋启明想用的就是这个法术,他就是把自己寄身的血元珠当血影子,然后扑人去。

因为修炼这个法术的目的,就是将肉身炼成类似半实半虚的存在,而‘血元珠’正是如此之物,但问题是,现在他的‘血元珠’血量不足,这个法术发动的话,估计也就没什么根本血液了,这样进去一个身体后就出不来了,因为血液不足,就是靠这个身体吸收其他生命的精血,也不行。

主要是因为组成这个‘血元珠’的血液是三十六个处女和四十九个童男,不说这些五阴五阳的童身男女哪里去找,就是找到了宋启明也不忍心下手,他虽然现在没了身体,可还是有一个人的心,人的思维,让他去杀那些无辜的小孩子来养活自己的存在,他是从心地反感的。

而吸收其他生命的精血,根本无法补充这个血元珠,主要就是那些精血不如那些五阴五阳的童身男女血液纯净强大,这让他很挠头。

在他思来想去的时候,身体飘飘荡荡的落了下来,等到接近地面的时候,他才发现,原来自己处在地方似乎是北方草原,这里的阔野千里,不见高山,大地上草黄水浅,一派秋天的肃杀之色,看情形应该是九十月的天色,他不禁迷惑,自己到底是在什么世界?

思虑漫卷,身随风飘,他不知道自己飘荡了多久,对这个枯黄的草原秋景再无一丝欣赏之意,反是厌烦起来,这时候就听见呼啸的风中有人声传隐隐传来,宋启明精神不禁一震,有人啊,有人就好,有人就了寄托之人,他打起精神,发动飞行符,辨了下方向,加速度顺声音的来路飞了过去。

在广阔的草原上飞行了一会,就见前面有零星的马匹出现,远处更是洁白的一片,应该是羊群,许多人正在照料它们,宋启明看了一会不禁皱起了眉毛,他发现这些照顾牲畜的竟然都汉服之人,一个个蓬头垢面,衣服虽然破碎凌乱,可是那汉人衣服的样式还是很明显的。

而宋启明之所以判断他们是汉人,就是因为他们的衣服是襟是向右掩的,所谓‘衽左蛮夷之,衽右中国也。’所谓的‘衽’在古代泛指的东西很多,比如说‘衽席’是指床塌,有时候这个词也被用来称呼妇女的下裳,但通常指的乃是衣襟。

《周礼》中就有‘再拜稽首以衽受’的记载,《左传》中也有‘楚必敛衽以朝’的典故,这里的衽指的就是衣襟,所谓‘衽左’就是衣襟向左掩,衽右就是衣襟向右掩。

衣襟向左向右本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问题的根源是在蛮夷,当西周时期的中国人接触到北方的游牧民族的时候,发现这些游牧民族的人的穿着打扮全部是衣襟向左掩,与当时的中国人普遍的衣襟向右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于是一个新的意识形态产生了:衣襟向左者夷狄,向右者中国。

所以,孔子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

这话的意思就是‘要是没有管仲,那么今天我就要披着头发,把衣襟向左掩当夷狄去了’。这个意识形态的诞生后,竟然不论战乱还是改朝换代,竟然都没改变过,纵然是满清时代,汉人穿衣服依旧的右掩,民国时候长袍也是如此,只有新国建立后才用西化衣服彻底消亡了这一习惯。

而古人说的夷狄就是东夷、北狄、西戎、南蛮中的两支,因为他们最接近中国,所以对比最多,在宋启明的印象中,还没有汉人放牧的说法,他只记得古代有汉农胡牧之说,而且这些放牧的汉人怎么看都是那么寒酸,仿佛是奴隶一样。

他的身体现在只有不到两厘米,在空中飘飞,速度不快,基本没人注意,所以他也不隐藏自己什么,只是在离地百米的地方悬浮,看着下面的人,很快他从这些人发现了几个身穿干净齐整的胡服,头发和面色都不类中原人的胡人,不禁证实了自己的猜想。

也许在现代宋启明是个半愤清,真要让他抛头颅的话,立刻会躲的,但这不能让他止住,看见自己同胞被人奴役时,那从心底涌现的愤怒,虽然这里不知道是什么时代?什么世界?但只凭衣服的样子,他就直觉认为,那些人一定是汉人。

但他还是压制了自己的愤怒,努力转变注意力,在他考虑自己是应该找什么人附身的时候,就听见下面有人呼喊起来,然后马群和羊群开始移动起来,许多人高喊起无数的号子,呼喝着牲畜,他疑惑的看了看,才发现原来天色已经开始有些昏沉,他们要回营地了。

宋启明刚才思考过,既然只有一次机会,一定要找个身份高的,这样才能在以后的生活中更顺畅,如果附个奴隶的话,那就杯具了。

于是他决定跟随这些人回去,看看他们的头领如何?

跟随在这些人身后,宋启明见识了牧人晚归的景象,那些放牧的汉人虽然眼神有些呆滞,眉宇紧锁,但当回归营地的时候,他们的脸色中仍然有一丝真心的笑容涌现,那是将见到自己的亲人,能和家人团聚的由衷高兴,淡淡的,却真实无比。

宋启明正在体味这温馨感觉的时候,一阵急促的叫骂和哭喊声打破了这一切,那些牧归的汉人听见难叫骂声,脸上那丝笑容也不见了,眼色中的麻木更重了起来,一个个仿佛没看见,没听见一样,宋启明不禁有些奇怪,就寻声飘了过去。

飞了不远,就能在空中看见,下面的帐篷有上百座,围成一个个大小的圈子,然后许多大小圈子组合成一个大圈子,形成一个大牧营地,而在营地的中心部分,有五座巨大干净的帐篷,叫骂和哭喊的声音就是从其中靠左边的一座大帐篷前发出了。

宋启明飞进一看,刚才因为汉人被奴役放牧的怒火再次涌起,就见一个穿着华贵胡服,二十左右的胡人壮实青年,正一边叫骂,一边用鞭子抽打着地上一个独臂的男子和一个半裸的女子,那男人穿着破烂的汉服,双脚和独臂都带着镣铐,正拼命地用自己一个胳臂抱住那个女子。

用自己的后背去抵抗那胡人青年的鞭子,他的后背已经被抽烂了,衣服早就被抽飞了,肌肉贲起的后背上纵横交错的血檩子触目惊心,而那女子则是在他怀里哭喊着,宋启明仔细听了听,那胡人青年说什么他不明白,可那女子说的是汉话,似乎让那青年放自己,不要打自己丈夫了,他们会多干活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