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舟棹拔破乌江月
作者:七弦儿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618

慕容运想得清楚,菊会中的这些文人们都是不可信的!比试诗词文赋,自己做得再出色,也未见会得到认同。.

一番计较后主意乃定,他缓步走近众人身前,微微一笑:

“不才素喜诗赋中的骈俪之韵,不若就与李公子对上几句何如?”

对句?

一众名士们均有些无语。

本朝骈赋盛行,文人间闲时以对句为趣却也平常,只是这些实属小戏,面前这位慕容大才子自信满满地站出来,立意挑战,不想要比试的竟然是对句!

李青筠闻言笑道:“便依慕容公子所言好了。但不知怎样规则?”

本来依照士子间的惯例,比试的方式既是慕容运所提,规矩就该由李青筠来定,这样才示之以公平。

慕容运并不了解这些,既然李青筠让他提规则,他就提呗!于是想了想说道:“也无需太过麻烦,你我二人轮番出题即可。便以一柱香时为限,一柱香内未能应对者即为负,至于对仗工整贴切与否,就请在场诸位给予点评如何?”

“就是如此罢。慕容公子远来是客,还请先行出句!”李青筠也不计较。

“如此不才有僭了!”慕容运当下也不推辞。

揖手为礼,环顾了一周,将头微微仰起,目光遥向天际:

“天边白日悠悠逝~”

一旁观战的文士们容色稍霁,这个胡人也不是完全不知礼。

所谓“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会文的宗旨在于以文会友,即使要分个高下也不可有失君子之风。若是慕容运一上来就为了取胜出个难句,不免有失礼数。

“篱畔黄花淡淡香。”李青筠也依礼应对,轮到他出题了,看了看案上新成的画作,吟道:

“墨菊不为春色动~”

“白梅偏欲斗雪开!”

如此就有些意味了。慕容运唇角的笑意带着一丝傲然:

“不容牡丹称前辈~”

“只许寒梅步后尘。”

看来这个慕容运确有几分急才,应该给他加点料了。李青筠笑了笑:

“上旬上,中旬中,朔日望日~”

这个题目就出得有些难度了,朔日望日就是指初一十五,正好是每月上旬之初,中旬之中。

慕容运还在苦苦思索,在场的众文士大多已经心中明了,互相含笑点头,以示对李青筠的赞许之意。

这份赞许其中自有缘故。

此题若是在其他时候说出,自然不易想到,然而今日恰逢重阳,不难联想到恰当之对:

“五月五,九月九,端阳重阳。”

因此李青筠这一题目出的只在巧,却算不得多难。

如此出题正合了君子之风,以文会友,不为已甚。否则他大可以“五月五,九月九,端阳重阳日”作为上联,那对句的难度可就成倍大增了!

“五月五,九月九,端阳重阳。”

果然,慕容运沉思良久,终于想到了下句的应对。李青筠的这一题却也提醒了他,于是他出题道:

“端阳才过,又逢九九重阳日~”

小子不地道啊!李青筠暗道,好在如此级数的句子于他并不难为:

“元夕未临,莫望七七巧夕节。”

既然如此,也不必与他客气了,李青筠目光在园子中扫了一圈,落在不远处的一张棋坪之上:

“昨夜敲棋寻子路~”

好句,四周立时一片赞叹之声。

此题非但意境尽有,还嵌入了孔子高弟“子路”的名字,端的巧妙!

一时间众人也陷入了思索。

慕容运以手托颊,苦思不得其解。

他身子弱,站得久了不免有些疲倦,在园中走了两步,稍觉有些头晕。

这时从园外仆从的人堆里跑过来一个人,看衣着也是读书人打扮,只见他搬了把椅子过来摆在慕容运身前,朝着众人点头哈腰:

“诸位大人见谅,并非我们王爷无礼,只是王爷贵体欠安,此次从关外老远赶路过来,到今日也不曾好好休息!”说着扶着慕容运坐了下来。

这个人显然就是慕容运的门下清客,对于这些子篾片儿相公,在场的名士们自然很是瞧不起,实觉这些人丢了读书人的脸面,也没人去理他。不过慕容运的虚弱样子众人也见到,并不怪他失礼。

来人扶慕容运坐下后,又小跑着取了一壶热茶过来,倒了一杯送到慕容运手边,“王爷喝点儿热茶,消消寒气!”

慕容运早觉得寒意袭人了,能不冷吗?

秋意正浓的时节,他为了展现翩翩风仪,穿的是夏季的薄衫,也幸而这一日阳光充沛,不然他这身子骨怎吃得消。

众人一旁看得清楚,那名清客在慕容运喝茶之时,低声不知道又说了些什么,想来是暗中支招吧!

也没人会与之计较,说到底大家还是对这些胡人心怀歧视,与他较真不免有**分。

不出意料,慕容运呷了一口茶后,终于对出了下句:

“今朝对镜见颜回。”

那位清客品行虽为人不值,却有那么几分才气啊,这个句子对得甚妙,只可惜这样的人竟称“对镜见颜回”,真是羞煞了圣人!

这时慕容运精神好多了,唇边微笑又现:

“关西春暖难存雪~”

“塞北秋风不住楼!”李青筠接口回敬道,紧接着出句:

“北雁南飞,双翅东西何须分上下~”

其实比到这会儿,高下已经分晓了!

士子会文不一定最后非要有个输赢,一般差不多的时候总会有自知之明,李青筠这一句应该和比武之时“承让了!”有些类似,只是更为含蓄些,对方明知不敌正好可借着台阶而下,双方相对一笑,和气收场,方不失以文会友的真意。

慕容运哪懂得这些?况且就算知道他也不肯轻易认输的,凝思了一会儿回道:

“前车后辙,两轮左右自要走高低。”

观者不由皱眉,此人好不知趣!

说什么“关西春暖难存雪”这样的暗讽之句也就罢了,怎么还不晓得进退?

许是从小身子弱的缘故吧,慕容运其人实有几分多愁善感,对周围人的反应却看在了眼里。

他脸色苍白,抿了抿嘴,心中颇觉委屈,不知自己哪里不对了。

慕容运自幼娇生惯养,有谁曾给过他脸色看过?“这些中原人果然心眼多得很,大哥说得一点儿不错!”

想到这里,慕容运轻“哼”一声:

“屑小欺大乃谓尖~”

这回连李青筠都皱眉了,他本来是不想欺负人,否则肚子里现成的千古绝对,随便来一条就足够了。

李青筠当即冷笑一声:

“愚犬称王即是狂!”

慕容运所出的是一条拆字联,小大上下为尖字,李青筠回敬的则同样为拆字联,这一次却丝毫没留情面的骂了他一句。

场内有几人已忍不住笑出声来,这位鲜卑王爷的身分原本就有些好笑,被李青筠这一骂更是令人忍俊不禁。

“你!”慕容运气得站起身来,面色铁青。

他也不待李青筠出题,抢先开口道:

“马蹄踏开旱地沙,何风来复合?”

满座哗然,众皆怒目以视。

旱地,谐音汉地也,其语可恨,其心可诛!

一方面讥讽中原皇权旁落,九州四郡各行其是的现状;一方面鲜卑乃马上民族,此语之狂妄不言自明!

李青筠却不动怒,只悠悠说道:

“舟棹拔破乌江月,有水定还原!”

“好!”

一众士人齐声喝彩。

这里的乌江指的并非楚地乌江,而是鲜卑人族居之地的河流“乌桓水”,汉人多以乌江称之。

此句同样有两层含义,一者是回敬慕容运的马蹄之语,二者鲜卑部族曾经为大汉的附庸,“还原”的用意也是不言而喻。

慕容运气得身子发抖,呼吸急促,但觉这里的所有人都如此可恶,那哗然的彩声都似在对自己无情地嘲弄!

他深吸了两口气,努力调匀呼吸,早忘了按照规矩根本不该自己出题,重重“哼”了一声,眼睛微微眯起,出言相讥道:

“群龙无首,安在乾坤用九乎,果然吉否?”

他反正已经激起众怒了,索性图个痛快。果然立时压住了周围那一片喝彩的声音!

此句是为用典联,语出《易经》中的“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此为乾卦之坤,故而慕容运有“乾坤”之语。

用九可理解为爻卦的变化标志,群龙无首,在易经中原本并无贬意,象辞呈吉。(这里不细表了,易辞最是众说纷纭,不想被拍砖。)

而慕容运这一句的含意是:

“中原如今呈群龙无首之势,莫非就是易经中所言的卦象吗?难道真的会是好事吗?”

可说为**裸的嘲讽了!狠狠戳到了中原士子们的痛处。

用典联须以用典对之,李青筠又该如何应对呢?

若仅仅以典对仗,不理这样的挑衅之意,即便对上来也如同输了一筹!

———————————————————————————————————————————————————————————

注:本章中大多的对句借用现有的对子,就不一一标注了。其中七弦儿应对的部分或有不工,大家一笑而过吧!至于最后这一句的下联,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先猜一猜,不是很难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