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分说北地中原事
作者:七弦儿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375

且说凤栖阁中赵、张两名看客闲聊之时,一位名叫刘正源的弱冠少年上前攀谈,并细细打听李府亦筠公子之事。。

此系何人也?

这一说,却不是三言两语可以道来——

自秦皇统一天下,到大汉朝兴代至今,在华夏广袤的帝疆之邻,还曾经有一个强大的王朝,那就是始于冒顿单于的匈奴帝国!

早在商周时期,中原与北地的游牧民族就纷争不断。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后,曾派蒙恬率兵十万北却匈奴,当时匈奴的首领便是冒顿单于的父亲头曼。

头曼与冒顿这对父子之间的纠葛如同演绎的故事,充满着阴谋与鲜血,毫无亲情可言!

冒顿的后母极受头曼宠爱,头曼有心废长立幼,改立后母所生之子,又恐群臣反对、为人诟病,就设计将长子冒顿送往西北当时强大的月氏国为人质,其后便派兵攻打月氏。

而冒顿在月氏国盛怒之下欲杀其以泄愤之时,机智地盗取宝马逃离出来,回归匈奴后则决心弑父篡位。他训练骑射以“鸣镝为号”,不从者斩。其先鸣镝指向自己的宝马,左右不从者立斩之;而后射向自己的爱妻,不从者亦斩之。此后士无不凛令以从,当冒顿再次鸣镝指向自己的宝马时,诸军更不犹豫,箭矢皆射向宝马,冒顿知事已成。于是,在一次出猎之时鸣镝射死了自己的父亲,并将后母及其儿子、连同反对的大臣一并诛杀!

……

冒顿即位之初,当时有东胡强盛,派使者前来索要千里马,群臣皆曰:“千里马,匈奴宝马也,勿与。”冒顿曰:“柰何与人邻国而爱一马乎?”遂与之。东胡以为冒顿可欺,又派使者过来索要冒顿的一名妻室,群臣皆怒,欲杀使者,冒顿又说了:“柰何与人邻国爱一女子乎?”于是将女人也送给了东胡王。

东胡更是骄盛,又过了一段时间,东胡西侵,疆域与匈奴相邻。在东胡与匈奴之间有千里缓冲之地,是为弃地,无人居住。东胡又派使者来说了,这块地方你们也过不来,不如给我们吧!群臣议论纷纷,有人认为这是一块弃地,就给了东胡也无所谓。

这时候冒顿大怒道:“地者,国之本也,柰何予之!”凡言给予者,皆斩之。于是起兵东袭,大破东胡!

匈奴在头曼以前千多年中,大小各部时散时离,至冒顿为单于后,征服了大漠南北,北夷尽归,建立了与秦并世、军事强大的匈奴帝国!

≈≈≈≈≈≈≈≈≈≈≈≈≈≈≈≈≈≈≈≈≈≈≈≈≈≈≈≈≈≈≈≈≈≈≈≈≈≈≈≈≈≈≈≈≈≈≈≈≈≈≈≈≈≈≈≈

(注:上面这段故事见于《史记-匈奴列传》,本来不该在这里太多笔墨,不过近日心中颇有感触,既写到冒顿,不得不提起这句经典之语:“地者,国之本也,柰何予之!”捍卫国土,守护的是国之根本,奈何以弃地妥协?其言豪壮,发人深省,谨以敬之!)

≈≈≈≈≈≈≈≈≈≈≈≈≈≈≈≈≈≈≈≈≈≈≈≈≈≈≈≈≈≈≈≈≈≈≈≈≈≈≈≈≈≈≈≈≈≈≈≈≈≈≈≈≈≈≈≈

自秦公子高得位始(历史这里开始分岔了),与匈奴之间一直纷争不断,到汉高祖刘成夺取中原之后,恰逢匈奴内乱,趁隙大败匈奴。而后,匈奴因遭遇自然灾害、内部争权夺利而南北分裂,开始走向衰落。

后几十年,南匈奴归附于汉,漠北匈奴无法抵御大汉与南匈奴及的夹击,加上连年自然灾害被迫西迁,淡出了华夏的视野。

为了更好地控制归降的南匈奴,大汉将南匈奴划分五部、分而制之,南匈奴众多部众徙居内地,逐渐融入了中原的生活。

近年来,汉室衰落,豪门林立,居住于大汉北部的匈奴部落并不稳定,时有叛乱发生。

这里就说到了前面出现的弱冠少年刘正源,此人恰为大汉钦封匈奴北部都尉刘昭之子,正是一位血统纯正的匈奴贵族!

刘昭,字宗先,自称冒顿单于之后,其之所以姓刘乃因匈奴贵族曾有从母姓的习俗,当年大汉收归南匈奴之时,以公主下嫁单于,其后代则姓刘,此后南匈奴受汉化影响愈深,而这个刘姓就这样延续至今。如今匈奴贵族自幼学汉语、习汉文,从外表言谈举止来看,与中原的士子们并无两样。

只是刘正源一个匈奴人怎么会出现在长安呢?

此事暂且按下不表,还是先回到这凤栖阁中来吧!

话说刘正源与赵、张两位闲聊了一阵,突然起身笑着说道:“今日正源得与两位相识,言谈甚欢,实觉幸事!只是现下还要往赴苏先生的琴会,只得先行告退了!”

“永明兄弟竟受邀苏先生的琴会?”赵、张两人不由惊呼失声。

周围立时无数道艳羡的目光射过来。

刘正源只微微一笑,并未因此面现得意之色。

直到刘正源离去许久,附近之人依旧在猜测此系何方人物……

刘正源由凤栖阁二楼出了棋阁,步入游廊,却并未去往琴会的方向,而是由此直行进入了剑阁,下到一楼大堂。

剑阁中同样是人满为患,只是这边的人比棋阁要混杂了许多,亦没有棋阁中那座风雅别致的“寒食台”。

因剑阁主旨是以剑会友,故而不拘来者身分,平日出入于此的并不仅仅是士人,常有一些身怀武艺的流浪武者、破落军户,希图到此崭露头角,或可得人赏识录用,甚至偶尔还会有江湖人出没于此!只要谨守剑术比试的规矩,掏得起在剑阁中的昂贵花费,尽可出入于此!

此刻,便有一名江湖人独自而坐,面前只摆着一杯酒。一般到此的平民泰半如此,故少有人多看一眼。

刘正源闲庭信步,看似随意地走到这名江湖人面前。

江湖人起身拱了拱手,刘正源略点点头,就在他对面坐了下来,此正是士人招揽闲佚武者的平常之举。

然而两人之间的话题,完全与招揽全无关系。

“这位就是江湖中赫赫有名的郭大侠了?失礼勿怪!”刘正源表情平淡,声音放得极低,说出的话却很是客气。

“不敢当公子称呼,在下正是河东郭志雄,见过刘公子了!”江湖人的声音略带沙哑,同样将声音压得很低。

河东郭志雄,莫看他貌不惊人,其在江湖上可说是远近驰名,便是士人中也多有听闻,不过他这个名声在士人中可并不好听。

此人心狠手辣、胆大妄为,手底下有不少兄弟,做的多是无本钱买卖,只要给钱就可以雇佣其行事,不问雇主来历,不问善恶黑白!尝因使人刺杀南郡张氏后人而名噪一时!南郡张氏天下豪门,乃是大汉朝开国功臣玄良真人的后裔,足见其行事之无忌!此种道上豪强原与布衣游侠大不相同,刘正源尊称其大侠,却是当面客气之语,因郭志雄本人最喜旁人如此称呼。

当此之时若有人在这剑阁之中高喊一句“郭志雄在此!”不知会有多少正义之士愤然以对、拔剑而起,将其立斩于当场!

“人云郭大侠胆大心雄,今日一见果不虚言!郭大侠亲身涉险于此,足见诚意!”刘正源微微一笑。

郭志雄也是微微一笑,“兹事体大,郭某不敢轻忽!”言罢从袖中掏出一张帖子,从桌上轻轻推了过去。“此地郭某不便久留,公子见谅则个!”

刘正源接过帖子,只展开略看了一下,便即合上放于桌案,笑容中似有别样意味,低声道:“价钱上是没有问题,只是小弟有个疑问,还请郭兄具实告知。兄本任侠江湖,要这许多战马做甚?此事干系重大,这些马匹的去向小弟不得不问!”

郭志雄眉头先是一皱,又舒展开来,淡淡说道:“此中去向请恕郭某不便透露!”随即也将声音放低,意味深长地说道:“不过刘公子当知,以郭某之为人行事,断不会与公子为敌,公子又何需多虑呢?”

刘正源凝思一会儿,手指在桌案上敲了两下,主意乃定。他将桌案上的帖子随手放于袖中,轻笑着道:“好,久闻江湖郭大侠‘言必信,行必果,诺必诚’,既如此说,小弟自无不信之理!”

“多谢公子成全了!”郭志雄抱拳以答。

“此事我会派人与郭兄的从人联络,现下便说另一桩生意吧!”刘正源又道。

郭志雄点头会意,“请公子明示!”却将面前酒杯推至刘正源跟前。

刘正源并没有‘明示’,而是以手指轻轻蘸了一下酒水,在桌案上写了一个名字。于无奈

郭志雄看到这个名字吸了一口气。

刘正源见状眉头一挑,“怎么,以郭兄的行事,莫不是还有什么忌讳不成?”

郭志雄摇了摇头,“实不相瞒,郭某几年前曾出过一回手,当时有些莽撞,只知道是家族内部纠葛,未详查来历,事后了解,应当便是此子。”

“哦?”刘正源感兴趣地问:“郭兄亲自主持,竟没有得手?莫非此人还有靠山不成?”

“不好说!”郭志雄“当时我也怕沾惹麻烦,找了外人动手。事情没办成,过后还被人追查了一段时间!”

“谁的人追查郭兄?”刘正源说着将手中的酒杯又平推了回去。

郭志雄以指沾酒,在桌上写了一个字。

“此事却有些奇了!”刘正源讶然道。

说话间突然有个声音插进来,“两位请了!”

二人一惊,均挥手抹去桌面的水迹,抬头望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