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东亭侯府暗潮涌
作者:七弦儿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833

“你这个逆子!”

吴府内堂传来一声怒骂。.

吴邦柱、吴邦安兄弟缩着脖子跪在堂前,脑袋垂得低低的。

对面铁青着脸大声斥骂地是吴邦柱的父亲——吴府二老爷吴敬容。

“你与那李家小子的恩怨我不管,你牵涉到文砚斋做什么?如今丁家的产业俱入李氏之中,为父一番筹划尽付东流!你做的好事!我怎么生了你这个孽子!”

饶是吴敬容文士出身,此时火冒三丈,骂起儿子来也是口不择言。

又骂了好一阵子,吴敬容觉得口中有些发干,怒火未消地在座椅上坐了下来,拿起案上的茶杯。

吴邦柱这才小声嘀咕一了句,“我此前也不知道文砚斋的事情啊……”

吴敬容火又上来了,胡子翘得老高:“你不知道?你整天都想着什么事情了?连李家的人都知道了,你……你……真真是个草包!”

这时吴邦安偷看了他一眼,小心翼翼地说道:“二伯父息怒,此事四哥也是无心之失,况且……咱们虽然损失了丁家的产业,四哥也借着此事……和琅琊王氏的子弟拉上了关系……”

“琅琊王氏?”吴敬容冷笑一声,“他是为人利用了尚不自知!”

吴邦安虽是庶出子弟,却是吴家三老爷的独子,在家中很是得宠,故而对吴敬容反没有那么畏惧,他与堂兄吴邦安一向亲近,此时自然为兄弟说上几句好话。

他想了想又说道:“就为人利用又有何妨?琅琊王氏中原大家,那王守真据说是明远公极为看重的后辈,这次四哥与他一同做下的事情,却是四哥一个儿担当了,怎么说他也算欠下了一个人情吧?”

“哼,王明远是个老狐狸,你们小娃子的事情还能影响到王家与我吴家的关系不成?”吴敬容不屑地说,不过此时的口气已经和缓了许多。

长安吴家,其实地位上颇有些尴尬,即不似冯家、陈家那样的小世族抱做一团自守中立,却也比不得韩家那样的军功世家地位超然。因此,吴家一贯的奉行策略,其实就是左右摇摆、见利而行。

****************************************************************************

“此事湛儿你做的欠妥啊!”

东亭侯府内畅春园中,一位身着缃色轻衫的老者悠闲地靠坐在逍遥椅上,淡淡地说道。

“还请祖爷爷指点!”对面一位丰神俊雅的少年恭谨而立,正是将李青筠那幅黄槐公真迹《松涛阁诗帖》掉了包的王湛王守真。

那位靠坐在逍遥椅上的老人自然是琅琊王氏的现任家主、王湛的祖父王明远了。

王明远其名王瞻,时为光禄大夫,世爵东亭侯。

琅琊王氏素来名士辈出,这位王明远更是少年成名,士林关于他的轶事流传很多,其中一则故事更是美誉远扬,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

据说王明远年少读书之时,偶有名伎从门前经过,同学们都跑出去瞧热闹,只有他竟似没有看到一样,习诵如初。他的表叔尚书仆射王柳听到此事后大感惊异,对王明远的父亲说:“吾宗不衰,寄之此子!”对他期许至深。

这个故事近年来已经成为了师长们劝学的典范,当然也有如李青筠那样持阴谋论的人难免会恶意猜测,王明远是否有意为之?王柳是否借此在为他造势?……不过这些都不能影响王明远在士林中的诺大声望。

“我要你去留心那个李亦筠,谁让你去与他正面为敌的?”王明远话语中虽有不满,却依然心平气和。

王湛脸上微微一红,“早前祖爷爷说时,湛儿还不曾将他放在眼中。只是近日留意观察,才觉其果不寻常。此人惯会处事,书院师长同学多对其赞誉有加,长安大家子弟也多与之交好。就连一向眼高于顶的杜子华都对他赞赏不已……”

“是以你就心生妒意,不惜以家族声名作赌来诬其才名?”

王明远语气依然,王湛的脸色却有些变了,他惶然跪倒道:“祖父大人明鉴,孙儿虽对其心生妒意,却不会因为此等小事陷家族于不义!”

“起来吧!”王明远看了他一眼,声音渐缓:“我自己的孙子,怎会不了解呢?”

王湛抬眼看了看祖父的神色,却没有站起来。

王明远叹了口气,“湛儿,你是否觉得这个人让你感到威胁?”

王湛凝思片刻,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

“爷爷说你此事办得欠妥,并非是因你与之正面为敌,也没怪你所用的手段策略。而是你做事之前没有想清因果!”

王明远坐直了身体,很有耐心地说:“那孩子不过李氏一个庶子之后,纵使声名渐扬、手里头有个凤栖阁,又能掀起多大的风浪?值得我费心让你留意于他吗!你可曾想明白过?”

王湛迟疑地答道:“陇西李氏军功世家……向不以文名见长,若是李家出了位名士,会否影响中原世家的地位?”

赞许地看了孙子一眼,王明远叹道:“李氏雄据一方,却为天下豪门所轻,这就是势!中原豪门因何排斥李氏?也并非因其实力雄厚,而是防患于未然之时!近百年来我中原世家纷争不断,李氏却得以偏安一隅,如何不为我所忌?如今天下乱象已呈端倪,一旦事起,李氏却可坐山观虎,收取渔人之利!此间之事识见明白之人会看不到吗?自然不能容许其轻易做大!”

王湛思索着说:“那么李氏家族中从未出现过名士,是豪门世家共同遏制的缘故吗?”

“也不尽然!如今中原大小势力都在努力扩大自己的实力,谁还去深思这里面的关联所在?当真可叹!”王明远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

见到王湛紧皱着眉头,王明远转而又莫测高深地一笑:“不过此事却确与我王家大有干系!”

“怎么讲?”王湛好奇地追问道。

“你看门阀世家中哪一个不是才俊云集?可有名士愿意投效于李氏门下?”

“祖爷爷是说我们王家从中做了些什么?!”

“此事我只说到这里,你要自己好好去深思!”王明远却不直接回答,慢慢地靠回椅背上,眯着眼睛慢悠悠说道:“我只告诉你一件事,昔日李稷的庶子李少昕,曾有机会成为四舆学士……”

“李亦筠的父亲景明先生?”王湛轻声惊呼一声。

王明远不再答话,眼睛已经闭上,只唇角隐隐一丝笑意几不可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