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作者:清涵101228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816

从杨玉奶奶家后面的山坡往上走到山顶,一眼望去都是连绵的小山,这里本就是丘陵地带,山虽多但都不太高,沿着山脊向东北方向走,一路都是密密的山林,都是些杨玉认识和不认识的树种,林中的小道很寂静,只听见小鸟在欢唱,走过几个山头,眼前的树林突然消失,前面是一处陡峭的山崖,崖下就是从北向南纵穿整个县域的大江,远远地能看见整个县城。

江水在崖下咆哮而过,看来上游下的雨真的很大,整个江水都是浑浊的,湍急的江水扑在岸边的岩石上发出巨大的声响,江水不时在边上回旋,卷起一个个旋窝,江水夹带着一些小的木块杂草被卷进旋窝转着圈,圈越转小,最后被吸进去,又在不远处冒出来。

杨玉和哥哥们都兴奋地看着奔腾的江水,不时相互指点着看到的旋窝,杨忠文告诉孩子们:“你们看这些旋窝虽小,但吸力很大,人要是被卷进去根本挣不出来,多半只有死路一条,所以一定要小心,在河沟里玩耍的时候也要离旋窝远一些。”

“就是,要是我的话,还没被吸进去,先被转晕了。”杨玉的话说得大家哈哈大笑。

几个孩子继续看水面,指着水面漂浮的东西叽叽喳喳地说着,以前没人带他们出来看大水,这次看见都很兴奋。

杨忠文的目光随着江水看向远处,忽然,他愣住了,仔细地分辩了一下,吃惊地说:“糟了!河堤好象被冲垮了,水肯定进了县城。”

他的话把孩子产的目光也吸引了过去,杨玉视力很好,仔细地看了一下,他们站的位置很高,江面是反光的亮色,河堤里面怎么也象是一片水光,难道江提真的被冲垮了吗?

杨忠文又跑到一个更高的地方观看,这时山坡上也聚集了一些当地的农民,大家也发现了这个状况,议论纷纷:“完了,你看,县城肯定进水了。”

“真的啊,我家还有亲戚在城里呢,完了完了,我得赶紧回家,是不是进城去看一看。”

“你还想进城,你看渡口那里,平时在这都能看到船的,现在江面上哪有船,根本过不了江嘛。”

“我看看,真的呢,不行,我还是要先回家商量一下。这水要是进了城,家里的东西还不冲跑完了。”

一时间,有些人匆忙跑回家。

杨忠文也非常着急,二弟和小舅子他们还在城里呢,现在消息也不灵通,还不知道城里情况到底怎么样,还是先回家和父母说一下,商量一下再说,想罢,带着孩子们急忙回到家里,杨兵他们向个还不知道厉害,晓得水进城了还觉得很好玩,正在那里开着玩笑:“哥,你说水进屋子了,会不会有鱼也游进去,要是拿个盆舀鱼多好玩。“

“就是,上街也不用走路了,就拿个盆,人坐在盆里象划船一样。“杨兵也是充满着想象。

杨忠文急了拍了杨兵的脑袋一下:“还好玩,你二叔和舅舅他们还在城里呢,要是水进屋了,屋里的货都打湿了,卖给谁去?”

又拍了杨勇一下:“你也是,你爸他们现在怎么样都不知道呢,你还高兴。”

几个小家伙这才意识到问题可能很严重。

回到家里,杨忠文给父母说了江堤被冲垮了的事,杨有康很吃惊:“不会了,江堤不是很高吗?发那么大的水?你没看错吧。“

“爸,没看错,江堤虽高,但都是土堤,以前进城的时候,我看到有的地方已经有一些小缺口了,早就该修整一下了,这个江堤还是三十年代发完大水以后修的,都四五十年了吧。这次咱们这都下了将近一天的雨,上游山里肯定比我们这里还厉害江水已经涨了很多了,加上雨水冲刷土堤哪里经得住。我看,不止咱们这里遭灾,下游也够呛。”杨忠文分析说。

“那怎么办呢,忠武还在城里呢,也不知城里水有多深,会不会有危险,你们也只是远远看见,还不知城里水有多深,水什么时候进的城,如果是昨天晚上的话,大家都在睡觉,人安全不,这可怎么办呀。”杨老太焦急地说。

李秀菊和陈启英也赶来了:“大哥,到底怎么回事,刚才小勇跑来说水进城了,我还不信,刚刚在门外碰到几个人也在议论说发大水了,真的吗?”

“是真的,我们刚刚在山顶上看见了,好多人都看到了。”杨忠文说:“现在还不知道城里的情况,我们商量一下再说。”

杨有康说:“忠文,现在渡船还开不?”

“我们刚刚没看到船,很可能已经停渡了。”

“那可咋办呢,也不知道他们现在安全不,水进屋了,东西泡坏不要紧,关键是人可别出事啊。”李秀菊急得不得了。

陈启英也很害怕,她弟弟陈启明也在城里呢,她可就只有这一个弟弟呢。

“弟妹,你先别急,这样吧,我先过去看一看,如果有船的话我就进城,一定要找到二弟和启明他们,他们都是年轻小伙子,反应快,也都会水,应该没事的。“杨忠文说。

“也行,忠文你把雨具带好,这天说不定还要下雨,你先去江边看看,有船就坐船过去,没船的话也探听一下消息,咱们在家里什么都不知道着急啊。”杨老太也说。

杨忠文答应一声,就回家准备去了,陈启英也急急地跟了回去。

杨玉心里也很急,上世她知道这一年要发洪水,也知道县城被淹,但那里没有家人在里面,和自己关系不大,就没怎么在意,光顾着看热闹了,现在有自己的亲人被困在那里,心情完全不一样了。现在的通讯也不发达,完全不知道那边的情形,哪象后世二三十年后,不管什么事,一有风吹草到马上发到网上,一瞬间全球都知道了。二OO八的大地震,不到半小时新闻里就播报了,哪象现在,大水很可能昨天就进城了,可现在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全kao口耳相传。

杨忠文匆匆地走了,全家都在焦急地等待着他的消息,天黑尽时候他又回来了。水都没顾上喝一口,就赶到父母家里,一时间大人孩子都挤在堂屋里听他说。

杨忠文又累又渴,浑知是汗,看来也是走得急了。杨兰见状赶紧给他倒了一杯水,杨忠文接过也不嫌烫,三口两口就喝光了。见大家都焦急地望着他,也不罗嗦,把打听的都说了。

原来杨忠文根本到不了原先的江水,江水也把江东的几个村子淹了,还好这边地势高一些,情况还不算严重,原先的渡口早就被淹在水下了,这种情况车船所也不能开船,渡口原有一棵百年的老黄果树,现在已经淹到树腰了。江东这国也聚集好多人,基本都是想过江探望亲人的人,但大家急也没法,就是有船,江面这么宽,江水这么急也没有人敢开船的。看来只能等洪峰过去以后才能坐船过江了,要是有座桥就好了,现在江那面的情况也没法知道,不过从这边看过去,情况似乎还不是最糟,具体情况也只能等过江才知道了,说不定江那边的人也急着想过来呢。他准备明天再去看看。

说完安慰李秀菊说:“弟那你别着急,城里那么多人,二弟是个很聪明机智的人,年纪轻身身又棒,不可能出事的,我明天早上去看看,一有船我过去,放心吧,一定会没事的。”

话虽这么说,其实他也是非常担心的。这一天晚上大家心时挂念着亲人,都没睡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