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作者:清涵101228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518

马老师抱着厚厚的一摞新收进了教室,喧闹的教室一下子静了下来,马老师看着这些两个月没见学生,一年过去了,比起一年前这些孩子大了一岁也少了一些稚气,教了这么多年书,每带一个班都会对学生产生感情,对他们好象自己的孩子一样,两个月的暑假好象过了很久似的,怪想他们的。特别是班上几个学习好又听话的孩子,象杨家两兄妹,眼光看向了杨勇兄妹俩,年龄比班上大多数同学都小一些,学习去非常自觉,在班上也不调皮,对老师也很有礼貌,不管什么时候碰到老师都有礼貌地打招呼,业余时间学习书法也没耽误学习,现在写的字在他们这个年龄段来说也算是出类拔萃地了。除了这些听话懂事的,班上还有几个男孩子,看似非常调皮,坐在座位上好象有刺似的坐不住,但其实非常聪明,学习成绩虽然不是很好,那是他们没用功,调皮的男孩子一旦懂事用功起来,那成绩上升起来非常快,特别是到了高年级,她以前就教过好些这样的学生。在马老师看来,这些学生都是好孩子,就看老师怎么引导了,乡下教学环境差,除了教材也没有多余的书来启迪学生,现在也只能这样了,看将来条件会不会和到改善。想到这些,马老师在心里叹了一口气。

环顾了一眼坐得端端正正的学生们,马老师开口道:“同学们,大家好,今天又是一个新学期的开始了,这个暑假你们过得发吗?在家里帮助大家做事了吗?有些同学是不是光想着玩,作业做得马马虎虎的啊,报名的时候我看了一下,有些的同学只图把作业作完,根本不看是不是正确的,还有个别同学的作业明显看得出来是两个人的字迹,是不是都快开学还没做完,让哥哥姐姐帮着做的啊,这可不行,有这种行为的同学,下课后自觉到老师办公室来。”说着表情严肃的望着大家。

老师话音刚落,班上的学生们都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好多学生都相互打听是谁这么大胆,作业都让别人做。杨小玲这学期坐到了杨玉旁边,侧过身来低声对杨玉说:

“哎,杨玉,是谁啊,也不怕老师处罚,你知道是谁吗,你说老师怎么罚他。”

“我也不知道,老师刚才说才知道的,管他是谁呢,你没这样吧。”杨玉开玩笑地说。

“我才不会呢,我的作业做得可好了,我妈说如果字得不好都要给我撕了,还敢让别人帮着做,那不是找打吗,我想会不会是李前锋啊。“杨小玲说。

杨玉没有接话,李前锋是个男孩,平时在班上就非常调皮,长得又高又胖,还爱欺负一些老实的同学,谁要是惹到他了,他就会动手,听说家里不怎么管他的学习,其实李前锋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就是没把聪明劲放在学习上,平时考试在班上也是倒数几个,要说是他,这也有可能。

杨玉没有按前世的年龄读书,而是提前了一年,班上的这些同学也和以前不一样,不怎么熟悉。

马老师见同学们都议论纷纷的,互相打听,有的心神不宁坐不住样子,见达到了效果,清了清嗓子说:“好了,大家不要再说话了,有这种行为的同学心里有数。新学期开始了,大家都要认真学习,二年级的课程肯定比一年级难一些,所以大家要认真对待,当然只要用上课认真,回家认真做作业,取得好成绩也是很容易的,咱们班上的同学都是聪明的孩子,没有笨学生,老师相信你们有这个能力,你们说是不是?“

同学们被马老师的话激励了,齐声回答:“是“。

“好了,现在我们发新书了,语文和数学,这些书要陪我们整整一个学期,你们要好好爱惜,最好是回家用纸包一下。“

接着,马老师挨着座位发书,每个接到还散发着油墨味的新书都有点激动,连杨玉也不例外,新书总是让人感觉很舒服。

发完书又发了几个练习本,让大家写上自己的名字,马老师又讲了一些课堂纪律之类的话,就听到下课的钟声响了。

下了课,马老师先离开了教室,过了一会,果然看见李前锋磨磨蹭蹭地往老师办公室去了。

杨玉和杨小玲对视一眼,果然没猜错啊。再调皮的学生也怕老师啊。

开学第一天基本上没有课,下午放学杨勇和杨军就回到自己家去了,现在杨军也上学了,杨忠武就让杨勇带着杨军放学就回自己家,现在不象以前,很多时候李秀菊也在家里。杨兵和杨玉也回自己家做作业,现在粮食也收得差不多了,没有前段时间那以忙碌,陈启英回家的时间也要早些,此时正在家里,看到两兄妹回来,说道:“你们放学了,饿了吗,我马上做饭,今天有没有作业,你们先做作业吧。“

杨兵说:“妈妈,今天才是第一天,没有作业,老师让我们包书,我和小玉都不会,小勇说二叔包得好,我们让二叔帮我们包吧。“

“可以呀,那就吃完饭再去吧。“陈启英说。

“我来烧火“杨玉说“妈妈你做饭”

“那我把鸡赶到笼子里去”杨兵说,回来时看到鸡都散在院子里。

“好,你们都是勤快的好孩子。“陈启英在家对自己的孩子也经常夸奖。

“对了,妈妈,爸爸都一年没回来过了,什么时候回来啊,我都想他了。“杨玉一边烧火一边说。

“是想爸爸还是想爸爸带回吃的啊。”陈启英逗杨玉。

“当然是想爸爸了,也想吃的,爸爸经常出差到好多地方去,他来信不是说给我们买了好多各个地方的特产吗?“杨玉才不会不好意思,理直气壮地说。

陈启英笑了:“对,小玉都是对的,你爸爸说这段时间他们任务重,不准休假,可能要过一段时间吧。“

陈启英现在和丈夫通信很勤,对丈夫的情况很了解,也经常给他说些家里的事,比如分土地这事就第一时间告诉了他,丈夫在外面信息来源更多,还对她说,现在才是开始,好日子还在后头呢,现在的生活真是充满盼头啊。

吃过晚饭,杨兵两兄妹带着书到了二叔家里,二叔家也是刚吃完饭,李秀菊忙招呼两个孩子坐下,四个孩子围着桌子看杨忠武包书,杨忠武用油纸就是塑料布包书,一边包还一边教孩子们,杨兵大一些,也在旁边拿过一张学着包,杨玉自忖手法没那么灵巧就坐一旁看。杨忠武一边包书,一边给孩子们讲一些读书的道理,鼓励孩子们认真学习,将来要象大姑一样能干,争取也考上大学,吃上商品粮,有一份旱涝保收的好工作,到那时就住在城里了,想吃什么买什么东西都很方便,随时都可以买。听到二叔规划未来,几个孩子心潮澎湃,恨不能马上就长大。杨玉有些明了为什么前世二叔家两个孩子都能考上大学,看来是二叔家的教育方式起了作用,当然也离不开孩子自己的刻苦努力。

新学期开头的兴奋劲过了几天就平静下来了,一切还是和以前一样,日子过得平静而充实,平时上课,放学做作业,帮着家里做点事,每天还要练习书法,每周去外公家,现在学书法的人又多了一个杨军,看来外公都可以开一个书法培训班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