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上学了
作者:清涵101228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969

八月三十一日,是公社小学报名的日子,杨忠武特地请了半天假,带着三个孩子到学校报名。杨兰几天前去医学院报道了,杨芳今天也要到县中报名,杨忠文假期已完,已经回到部队去了,杨兵今年该升二年级了,杨勇也该上一年级了,杨玉今年也上一年级。这下子,杨家除了奶奶在家,其余的都上学的上学,上工的上工。本来杨玉只有六岁多,不到上学的年龄,现在的学校里规定不到七岁是不能上学的,但杨玉早早地央求了父母,让她早点上学,说是在家里不好玩,喜欢上学,其实杨玉实在不想再做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了,明明内在是个大人,却得装成个小孩子,心里知道很多东西却什么也不能表现出来,早一年上学,在学校也能多认识一些人,虽然是些小孩子也比在家里好吧。学点东西,稍微表现一下自己,也不算太出格吧,早一年上学就能早点毕业,对以后的发展也能有些用吧。

到了学校,杨忠武先让杨兵去找自己的老师报名,老师都是从一年级带到三年级的,杨兵现在还是一年级的老师,对学校也熟悉,就自已去了。

杨忠武带着杨勇和杨玉来到一年级新生报名的教室,里面已经有很多人在里面了,都是大人带着孩子来报名的。轮到他们的时候,听说是杨兰的侄儿侄女要报名,报名的老师显得很亲切,杨兰以前在这里教过书,和她们的关系都很好,杨兰考上大学也让她们羡慕。老师给杨勇报了名,看到杨玉,得知她不到七岁,有点为难,因为按规定是不能报名的。考虑了一下,让杨忠武带着杨玉去找一下校长,如果校长说能报的话就行。

杨忠武带着杨玉来到校长室,校长姓刘,四十多岁,看着很严肃,很有威严的样子,也是,校长嘛,哪能见人就笑。听到杨忠武的请求,他把杨玉叫到跟前:“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会认字吗?数数能数到多少?”

杨玉知道这算是测试了,看着刘校长,一点也不害怕,脆生生地说:“我叫杨玉,现在六岁半了,大姑在家教了我好多字,我和勇哥把哥哥一年级的书都看了,里面的字我们都认识,数数也会,我和勇哥还会做算术题,加法减法都会。”

看着杨玉站在那里象个小大人似地一本正经地回答,刘校长严肃的脸上也有了笑容:“哦,是吗,你大姑是谁啊,还有你哥哥和勇哥又是谁啊。”

杨玉指了指站在杨忠武身边的杨勇,“他就是我勇哥,勇哥今天也报名了,我大姑是杨兰,她考上大学了,以后是个医生,我哥哥是杨兵,他在班上成绩也很好的。”

刘校长看杨回答得很清晰,也很有条理,赞许地点了点头。“可是你不够年龄啊,上学很辛苦的,能跟得上吗?明年再上不好吗?”其实很多孩子上学前都是一张白纸,什么都不会。

“我不怕辛苦,我可以和勇哥他们一起上学,现在我都学了好多东西了,我能跟得上。”杨玉回答。

都是乡里乡亲的,杨兰还在这里教过书,这点小忙还是能帮的,再说杨家的人读书成绩都很不错,刘校长又拉过杨勇问了几个问题,看着两个可爱的孩子,也就同意让杨玉提前入学。

只要校长同意了就好办了,接下来的时间,杨忠文顺利地给杨玉也报了名,交了学费,现在的学费很少,也就几毛钱的事。老师嘱咐孩子们明天早八点以前到校,杨忠文就带着三个孩子回家了。

杨玉心里很高兴,终于可以上学了,不再关在家里的那一方天地了,虽然小学的课程对她来说很枯燥乏味,但可以走出家门,和更多的孩子接触,她还是很高兴的,按照原来的发展,这些现在的同学以后好多都出去打工了,再过三年杨玉也要离开这个地方随军到部队,那时想见也不能了。

晚上杨兵在整理暑假作业,陈启英在赶制一个小书包,那是给杨玉用的,学习用具早就准备好了,那是杨忠文还没走的时候就置好的,杨忠文也很支持杨玉早点上学,他一直也想让杨兵早点上学,只是杨兵以前身体不好只好作罢。

一会儿,书包缝好了,杨玉欣喜地接过来看,陈启英特地找了两块以前做衣服剩下的花布缝的,很简单,就是一个长方形的布口袋,用一根长带子缝在口袋上方,杨玉却很喜欢,这将是自己的第一个书包,虽然没有后世孩子们的书包那么结实好看,这个却是纯手工作的,杨玉在书包里装上铅笔橡皮练习本,背在身上,转了几圈,问陈启英:“我象不象小学生?”

陈启英笑着说:“象,象一个小小的学生。”

杨兵在一旁说:“你明天就是一名学生了,怎么不象呢?”

陈启英说:“这下子你们两个都上学了,上学就是大孩子了,杨兵,妹妹在学校里你多看着点,她还小,如果有人欺负她,你要帮她哦,杨玉有什么事就去找哥哥,勇哥和你一个班,你们平时都要相互帮助,你们三个是一家人。”

杨兵点点头:“知道,谁敢欺负妹妹和小勇,我就打他。”

陈启英说:“也不能光打,要看他干什么了,不能处理的就告诉老师。”

看不出来,老妈还挺护短嘛,这还没开学呢,就支持哥哥使用暴力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杨兵牵着杨玉的手到杨忠文家叫杨勇,杨勇也正好刚吃完饭,也同样背着一个小书包出来了,二婶李秀菊也跟出来,对杨兵说:“小兵,你是哥哥,要照顾好弟弟妹妹,放学的时候你们三个要一齐回来哦。”

杨兵说:“知道了,二婶。”

到了学校,杨兵把两个小的送到一年级,就到自己班上去了。教室里,昨天报名的老师已经在了,她在安排新学生的座位,看到杨勇和杨兵,忙招呼他们进来,看了看两个孩子的个头,把他们安排在中间,离黑板不远也不近,现在教室里还没有电灯,光线不太好,这个位置正好,不伤眼睛,看来还是有点照顾他们,是因为杨兰的原因吧,两个孩子正好坐一桌。

她微笑着对两个孩子说:“你们的姑姑成绩好,都考上大学了,你们也要认真学习哦。”

杨兵用力地点了点头,还挺了挺小胸脯,看来小孩子真的是需要激励啊。

学生到齐了,老师走到讲台上,用教鞭敲了敲讲桌,教室里一下子静了下来,学生们都端端正正地坐在座位上看着老师。

“同学们好,我姓马,是你们的班主任,你们以后叫我马老师。我教你们语文,还有一数学老师,以后上课的时候就能见到,数学老师是石老师。”马老师站在讲台上说。

然后马老师跟学生们讲了一些上课的规矩,比如坐姿啦,上课说话要举手啦,下课时上厕所之类的,农村的孩子没上过幼儿园学前班,现在要从头教起,想想都累人,老师真是一门操劳的业啊。

上了一节课后,马老师让大家支操场上集合,举行开学典礼,杨玉细细地打量了一下,公社小学规模不大,一个年级才两个班,杨玉所在是一年级一班,现在实行五年制小学,全校也才十个班,老师也不多,大概十几个吧,公办老师占一半,民办老师一半,杨兰以前就是民办老师。学校的南面是大门,北面有六间教室分别是一至三年级,东面有六间教室,除了四五年级,有一间作为老师办公室,另一间用作仓库,西面也修了一排屋子,除了校长室,还有财务室,剩下的是老师们的住处,有些老师是外乡的,平时就住在学校里。中间是操场,不是很大,但很平整,还立着一个木制的篮球架。

开学典礼后,各班回到教室发了新书,看着散发着油墨的新书,学生们个个都很兴奋,叽叽喳喳,交头接耳地互相说着话。马老师又说了一些上课的事,让孩子们准备铅笔本子什么的,并且通知孩子们下午到学校里打扫卫生后,就放学了。

下午没有上课,学生们都在打扫卫生,每个班都分到一块区域,一年级的学生小,就拔草,放了一个暑假,操场边上长了一杂草,学生们蹲在地上扯着草,感觉到很新奇,活也不多,做完就放学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