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见李巨
作者:鱼唐      更新:2020-05-31 09:20      字数:2182

袁晁在那个仅能容一人躺下的客房里睡下,带着疲累的身体早早进入梦乡,一夜无话,直到天明。

简单用过早饭,袁晁付了三十几文铜钱的房费后,便随着络绎不绝的行人一起向彭城赶去。

经过了一番简单却严格的盘查后,袁晁很快便进到城内。

这是他第一次来到彭城,看着繁华热闹的城内景象,袁晁只得漫无目的地在城里东逛西逛,而张巡三人刚至城门,便被守城的军士认了出来,领着他们一路直接向彭城府衙行去。

张巡身为河南道节度副使,带着南霁云和雷万春出入彭城府衙。三人也不拘束,随着带队的军士很快便入了彭城府衙。

虢王李巨早已收到张巡如此的消息,领着一众文武官员在府衙门口迎接。

远远见到张巡只带了南霁云和雷万春三人回来,他脸上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领着尚衡等官员快步上前,朗声道:“张将军一路辛苦,怎地昨夜不进城啊?害得你和二位将军还露宿荒野?”

李巨之所以知道张巡在城外住了一宿,全是因为现在的时辰尚早,城内官员百姓刚刚用过早饭而已。

“卑职见过殿下。”张巡对虢王李巨抱拳行了一礼,然后笑道:“劳殿下挂念,卑职深感惭愧。昨日行到彭城二十里外,已是天黑。彭城乃河南道府城,末将怎敢破了殿下宵禁的规矩?还好,城外官道上留宿地方甚多,我们三人昨夜睡得还算踏实。”

李巨闻言,哈哈一笑,伸手搂着张巡的肩头道:“大家都说张将军严于律己,刚正不阿,由此小事,也足见一斑。好啦,我们到里面再说。”

说着,与张巡并肩进入府衙。雷万春和南霁云也随身跟上,迈过府衙大门,再来到内堂。

李巨与张巡以及一干文武七人进入内堂,而南霁云和雷万春以及另外十几人却被拦在了内堂外。

他两人虽然被称为张巡的左膀右臂,但却只是六品的果毅都尉,远远没有资格进入内堂之中。

其实,唐肃宗得知张巡的事迹后,十分欣慰,专门颁发敕文予以嘉奖,任命张巡为河南节度副使,在江淮指挥抗敌事宜。

张巡当时为了激励部下,派人向虢王李巨请求空名的委任状,但李巨只给了三十个折冲都尉和果毅都尉的委任状,令张巡大失所望,他写信责备李巨,“大唐社稷危在旦夕,正是朝廷用人之际,怎能吝惜些许赏赐”,李巨占不住道理,竟然不予回信。

由此可见,李巨在张巡被任命为河南道节度副使后,嫉妒之心大盛,更不愿意对追随张巡的一干文武大将进行提拔。

好在跟随张巡一起抗贼的众人并非为了求取功名利禄,而真正是愿上阵杀敌的好汉,因而虽有怨言,但对张巡还是忠心不二。

南霁云和雷万春被守在内堂门口的虢王亲卫拦住,只得停住,四目对望,都看出了彼此眼神中的不安。

如果李巨此刻真要对张巡下手,张巡没有左膀右臂在身旁,只有束手就擒的份儿。

但即便真是那样,两人也并没有什么办法,只寄希望与李巨不会那么明目张胆地急切动手。

此刻,进了内堂的李巨和尚衡、张巡等七人分宾主坐下,所有人的目光都凝聚在张巡身上。

张巡环目向各位同僚抱拳示意,这几人,都是他熟识之人,有些曾经还是他的顶头上司。但因为他在雍丘、睢阳抗贼,屡立大功,短短一年多时间里,由一个小小的真源县令升至河南道节度副使。在座众人之中,除了李巨,可说其余人在官职上,全都在他之下了。

他看得出来,坐在堂内的众人虽然也笑着与他招呼,但表情却颇不自然。显然是对于如今的地位悬殊,心中有着各自的打算。

张巡心里亮堂,但面上却不会表现出来,依旧笑意盈盈地对着众人。

李巨暗暗打量了一下张巡,见他面容虽然消瘦憔悴,但眉宇之间依旧英气勃勃,身上散发着一股难言的杀气。这是久经战阵、杀人无数的沙场大将所特有的气质。

这等气质,与场中安于享乐的众人相比,明显有不同之处。

见到张巡顾盼间都有自生的威严,李巨也不由得心中暗赞,知道此人是真正在兴大事抗贼军。奈何,他崛起速度实在太快,已经严重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了。

等亲兵为众人上了好茶,李巨才对张巡开口道:“张将军,哦不,应该叫张节度了。此次招你回到彭城,实在是迫不得已之举啊。现在济阴大乱,郓州又有龙影义军这等悍匪起事,西面儿尹子奇率六万大军来攻,彭城实在需要将军如此大才前来坐镇调度啊。”

李巨此话一出,满场众人都是一惊,他们心内暗忖,莫不是虢王转了性子,真的要将整个河南道的抗贼大事交到张巡手中了?

不过,张巡闻言后,苍老的双目一闪,眼角余光已瞥到坐于对面首席的尚衡神色淡定,与众人目光不同。

此人算是李巨的心腹了,他有如此表情,那必然是已知晓了李巨的打算。

“欲擒故纵么?”

张巡心中揣测,开口道:“多谢殿下盛赞。不过张巡只是阵前一走卒,承蒙皇上厚爱,才委了副使这一虚职,却哪里能够真正担负起抗贼大计?河南道有殿下如此大才运筹帷幄,我等只需戮力效命,怎愁贼军不破?”

“说得好!”张巡话刚说完,坐在自己旁边的一名将领已击掌大声道:“张副使果然是一心抗贼之人,难怪能够屡立奇功。不过嘛,河南道要是没了虢王殿下的雄才大略从中调度,恐怕贼军早已挥军南下,将江淮占据了。所以嘛,末将以为,这居中调度之责,还是殿下兼着才好。”

说话这人,李钰也识得,乃现在的真源令邓平,也是典型的观望派。

听到邓平所言,坐在对面一列的一人也起身附和道:“邓县令所言甚是,副使抗贼有功,殿下更是大才,我等唯殿下马首是瞻!”

阅读最新章节请关注微信号:rdww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