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帝王私心
作者:山予云      更新:2020-05-08 11:52      字数:4393

今日的永平公主穿了一袭大红色织锦海棠纹样千水裙,梳着精致的流仙髻,戴着纯金的七尾凤钗和华美的流苏步摇,额间坠着红色的梅花玉坠,精致的妆容叫人挑不出一丝诟病。

“也不知是否错觉,蜀王妃比起当初大婚之时,容颜竟是更加美艳了许多。”

“我还以为是自己看错了,原来你也有这样的感觉。莫非……”

“莫非那传闻是真的?”

“什么传闻?”

“周相不知道?据说微山上有仙人暂居,温溪边的那庄事儿该知道吧?有传言,蜀王和蜀王妃遭遇那么多高手围攻而毫发无伤,就是被仙人所救。”

“相比其蜀王府的安逸舒适,微山上何其寒冷清苦,若是夏日避暑也就罢了,这可是寒冬里……若不是得了仙缘,那永平公主千金之躯,娇滴滴的姑娘怎肯长居于微山?”

“可不是,如今微山上,太子别院所在的两个山头,一旦走入山脚范围便会迷路,绕个一天一夜又走出来,进都进不去。偏蜀王每日下值后都会不辞幸劳赶回去……”

“莫非是孙道长回来了?”

“不该,若是孙老神仙回来了,太子殿下该常伴左右才是,不会整个冬日都随陛下在汤山……”

“说到这里,蜀王这些日子的行径,不像是要入朝为官,倒像是……”像是要狠狠的干完一票就跑。

“真有仙缘,什么荣华富贵得不到?”

半真半假的流言和揣测早已在帝国高层间流传开来。

而作为故事男主角的李诀,入了宫门不远,见左右人少了,忙不着痕迹的与身旁的女子拉开了距离。

“长姐,方才得罪了。”李诀低声道。

分明旁边这人才是假冒的,他却更紧张些。

倒不是怕被看穿,这皇宫里也没啥高人,而是这般与寒伪装亲密的过程,让他压力非常大。

是不是太子殿下心口上的人他没看出来,但那位他只见了三两次,被太子殿下称为兄长的前辈……以他作为男人的经验来看,绝对是个醋王。

鬼知道那位现在是否就在某个角落里瞧着。

寒微微摇头,不觉得有什么得罪的。

习武之人,切磋的时候磕磕碰碰的多了去了,方才不过是扶了一下手,昨日李诀后背的伤还是她给包扎的呢。

至于寒为何会变化成云蔷的模样,又随李诀前来参加除夕宫宴,还得从下午说起。

寒炼了两炉丹药后从炼丹房里出来的时候,见大师兄和二师兄还是没有回来,便打算用了晚膳继续回去炼丹的,便遇上在房檐下不知等了她多久的云蔷。

自云蔷来到唐国,与唐皇李言庆见了不过两面。然而就是这两次见面,让她对唐皇生出极不好的观感。

唐皇看云蔷的眼神……很奇怪。她不是通过一个眼神就能解读对方心思的高人,但那眼神让她很不舒服。

尤其是,昨日中午,唐皇召李诀去长生殿谈话,还格外关切了云蔷的情况,让他今日宫宴一定要带云蔷参加。

两国邦交,唐皇关心一下云蔷这个和亲公主,这本也没有什么不对的。

如果不是李诀的修为已经练气一层,神识已经凝聚,感知格外敏锐,以至于捕捉到那一丝急切的话。

所以云蔷不想去这宫宴,如今的她不过才开启了心窍,就算有万花伞和法器防身,但宫廷之中,很多阴暗的手段并不在明面上。

但她作为秦国联姻的公主,这是她嫁入唐国皇室后的第一年,又恰在盛京,若是不去参加宫宴,也不妥当。

云蔷想找寒商量一个两全之法。

用她的话来说:“我宁愿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若是真发生什么我们不希望的事……这对很多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陪李诀前来参加宫宴的人变成了寒。

如此,不论宫宴上发生何种变故,以寒的实力都能从容应对。

若是什么都没有发生,那自然最好不过,反正等怀硕王氏的事情解决之后,李诀也不会继续在朝中任职,到时候这太极宫,不愿来就不用来。

那些大臣的议论虽然压低了声音,但以李诀的修为,自然是听得清的,所以他一边有意控制着两人之间的距离,一边又忍不住用眼角的余光打量寒。

“看我做什么?”寒问道。

这才分开多久,就忍不住多看看云蔷的脸以解相思了?

“长姐,蔷儿这段时间容貌当真变化很大?”

以袅娜万千变幻容貌,再以敛息玉佩收敛气息,寒变化成云蔷模样的时候他就在当场,虽能从气质和神情区分出来,但只看外貌的话,确实是一般无二的。

所以那些人口中蔷儿的变化必然与袅娜万千无关。

“她变化大不大,你自己不清楚?”寒反问。

灵根未完全修复,云蔷修为的增长全靠与李诀的双修,看两人修为增长的速度,就知道两人新婚燕尔有多黏的慌了。

李诀认真的想了想:“蔷儿一直很美,没发现有什么变化……”他每日都见着蔷儿,确实没察觉到什么变化。

寒沉吟片刻,突然想逗一逗这人:“那道清你说……我和蔷儿谁更美丽呢?”

窝在寒识海里窥屏的长生抖了抖尾巴。

哎哟,送命题!

果然,李诀露出为难的神色来,但不过片刻就恢复正常。

“长姐美若天仙,但对诀而言,蔷儿更美。”

长生:“……”你们一个个看自家人的时候都是带着滤镜的吧?

寒自然没啥还生气的,只道:“开始修炼之后,灵气入体,自然将人往完美的方向改造,心窍顺利开启,体内杂质渐渐排出。不仅云蔷,便是你,容貌气质也自然会比从前更加出众。不过……”

“长姐但讲无妨。”李诀和声道。

“不过蔷儿与旁人不同,雾灵根的体质加上所修的功法,她日后身上的气息只会越发的勾魂夺魄。”寒道,“我的建议是,在你们有能力保护自己、或者能够妥善隐藏气息之前,最好寻个安稳的地方好好修炼,不要四处走动。”

这也是寒决定代替云蔷前来这场宫宴的真正原因。

唐皇是个聪明人,寒不认为对方在明知自己和寒天能力的情况下,会轻易对云蔷做出什么不妥的举动来。

但是,却也不能不防。

李承钰的这个爹,在男女之事上可算不得什么高风亮节。寒还记得白荻与她八卦过,李承钰某个弟弟的母亲,便是当年隐太子的太子侧妃。

隐太子,也就是李言庆嫡亲的大哥,那个十年前争夺皇位失败被杀的倒霉鬼。

尤其是宴席上必然喝酒,酒壮人胆,唐皇实在不是那种喝得烂醉还能为心爱女子守身如玉的男人……若是此等情形下,很难说对方会不会对云蔷生出什么心思来。

关于唐皇李言庆……寥寥几次见面足以让寒看个大概,野心、城府、掌控欲,以及帝王心术,说是大奸大恶不至于,但哪天要是被人刺杀了,那九成不会是冤死。

所以这位皇帝的节操真的没什么可信度。

这太极宫从里到外都是唐皇的地盘,其间高手无数,光是供奉在宫中的那些练气一二层的所谓【仙师】便有近十人,再加上皇家豢养的武林高手,若是唐皇真的发疯想在宫宴上做点什么的话,以李诀和云蔷的实力,还真的难以全身而退。

至于李承钰?

且不说他能不能管住他家那坑儿的爹,就他一国储君的身份,在这样的宫宴上要让他分身乏术实在太容易不过了。

李诀颔首表示受教。对于云蔷,他是真心的呵护,比谁都在乎她的安危。

宴会地点在太极宫中的龙章台,由唐皇主办,本该是皇后相伴,但文德皇后仙逝,便由淑妃相陪。

说起这淑妃,便是唐皇第三子,吴王李运的生母,如今的唐国后宫便是由其暂代凤印。

与两月前的万邦来朝盛典相比,这次宫宴的规模要小上许多。

唐皇与淑妃居首位,太子李承钰局次席,余者由身份高低先列宗亲,再列朝臣。

且因为文德皇后去世不到一年的缘故,宴会场地布置得颇为素净,更没有歌舞助兴。

加上有皇帝在,谁也玩不开。

所以若从玩乐方面来看,这场宫宴无疑是非常无聊的,这一点从不远处李微的神情就能得到印证。

但对于朝臣们而言,能参加这场宴会,就代表着身居帝国权利中心的身份,谁又在乎这一夕的享乐?

所以席间始终显得其乐融融。

当然,也还有另一个说法,叫做不温不火。

因为是国宴,大家不能不高兴。

因为今年文德皇后薨逝,大家也不敢太高兴。

这场从天黑后便开始的宫宴,在大家都吃得差不多,菜肴都冷透了之后,桌案被宫人侍女撤下去,又有干红枣、杏仁、柿饼、长生果、年糕等代表着好兆头的瓜果摆了上来。

虽说宴席多半也就是那些内容,但因着今日君臣要一起守岁,因此酒不能多喝,瓜果菜肴要慢慢吃。

至于聊天,只要动作不是太大,换一换位置去相熟的友人处唠嗑也是可以的。

比如继李立轩和李诀成亲之后,终于被唐国宗室长辈们盯上的单身狗李微。整个皇室,除了皇子之外,作为王爷又尚且单身的就只剩下他一人了,旁人都不适合与他一桌,因此没媳妇的他只能独自一张桌案。

唐皇开始和妃子儿子们闲聊,终于盼到了这个大家可以自由活动的隐晦信号,李微麻溜的就抱着一盘子点心蹭到了寒和李诀这一桌。

“少吃些,你回京不到半月,胖了多少了!”李诀丝毫不掩饰语气里的嫌弃。

……

“蜀王兄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府邸做糕点的大厨,手艺不比宫里的御厨差,当然看不上了。”李微一边吃东西一边不屑的抗议,两颊嚼吧嚼吧跟只松鼠似的。

寒看这家伙的精神程度,完全没有昨夜才宿醉后的样子,也是个寻欢作乐的人才。

这种场合,做别的事情不合适,很多话题也不适合聊,左右不过是瞎扯,李诀也没有撵人的意思,就这么东拉西扯的和李微瞎聊打发时间。

寒全程保持着礼貌而不是尴尬的微笑,其实不过留了一缕神识在外监视,元神早就跑进系统书房里看书去了。

好几个时辰呢,她可不耐烦陪着整个龙章台的人浪费时间。

李诀不知道寒进了空间,只以为她在入定,自然会格外注意些,在李微几次提及的时候,也将话题岔开了去。

李微便识趣的不再提及。毕竟,当初他也是永平公主的联姻人选之一,显得太在乎的话,他怕自己会被蜀王兄给一剑捅死。

直到

午夜降临。

十二道钟声从宫城上响起,由近及远传到整个盛京城。

这代表着,九洲历637年的最后一天的结束,638年第一天的来临。

也代表着大庆十一年,即唐皇李言庆继位第十一个年头的到来。

寒也在这时从空间中出来。

龙章台上所有人纷纷起身执酒樽向唐皇言贺,唐皇亦起身发言,说上许多吉庆的话,君臣共饮。

宫人们悄然入了殿中,将各处的灯火挑得更旺。

用黄纸卷成元宝形,粘在芝麻杆上,这便是所谓“聚宝盆”。每张桌案前都摆了一个“聚宝盆”,大家起身用脚将其踩碎,以“碎”谐“岁”,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兴旺,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

到此处,这除夕宫宴的主要内容便算是完结了。

按照礼俗,大家是要守到天明的,但人是活的,自然不会啥都不做的干等着。

首先离开的就是皇帝。

貌似醉醺醺的唐皇起身,带着淑妃来到李诀和寒这一桌,说了几句关切的话,然后便让随侍的太监扶着他离开了。

淑妃自然紧随其后。

老大一走,大家便活跃起来。

喝酒聊天行酒令下棋,只要不在宫里发酒疯,醒着守到天明便是。

到这时,可以说是一切正常。

忽略唐皇李言庆离开前看向寒,或者说应该是看向云蔷的那一眼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