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汉帝国简史 上
作者:大fff团      更新:2020-05-07 08:30      字数:3668

由窗户射入的刺眼阳光,让任海济不得不睁开双眼。在见到那熟悉又陌生的天花板后,他长舒一口气。

被尼禄揍飞后,自己居然睡了整整一晚……

从床上坐起身,任海济略微活动了一下自己的脖子,又捏了两下自己的鼻子。

嗯~嗯~鼻梁骨已经修复好了……应该是屋大维娅的功劳吧……

虽然很想感谢小萝莉,但是一想到自己会被尼禄直接揍晕过去,全是因为小萝莉那充满活力的叫唤声,任海济便不由一阵胃疼。

一个随时都会变成⑨的暴力执政官。

一个不搞清状况,就随便发言的小萝莉。

一个虽然有常识,但不会说话的少女。

一个没有常识,却和屋大维娅一样随便发言的小女孩。

再加上一个有事没事,就喜欢戏弄尼禄的腹黑魔女……

啊~啊~真是前途堪忧啊~我当初是不是做出了什么错误的选择啊?

任海济扭头看向窗外。

蔚蓝的天空中漂浮着朵朵白云,明亮的阳光照耀的大地,庭院内的树木在海风中微微摇晃着树枝。

一片和平景象啊~真好……

房间的大门被一脚跩开,木门撞击墙壁发出了巨大的声响。

“哦~汝已经醒了?正好,快点跟余出发吧!”

一片和平……

和平……

任海济机械的扭头向房门处望去,在那里尼禄正略微岔开双腿,双手叉腰,抬头挺胸看着自己。少女脸上一如往常带着高傲的自信笑容。

天空一声巨响,尼禄闪亮登场!

“那个……殿下。我才刚刚醒来。”

“所以快点跟余走啊!”

“那个……早餐……”

“早餐?反正等汝上了船后,汝很快就会全部吐出来的!所以汝吃不吃都一样!”

说得好有道理,但为什么我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啊!

好像吃不吃早餐是一回事,等一下吐不吐是另外一回事吧。

等一下,“上船”?“吐”?

“殿下,我们要去哪里?”

“汝在说什么傻话?!当然是要去余的‘东方要塞’啊!快点!大家都准备好了,就等汝了!”

---

一只庞大的船队在大海上缓慢航行着,翻滚的浪花拍打在巨大的船体上,飞溅出大片银白的水花。

船队领头一艘大船,船长四十四丈,船宽一十八丈(大约150米和50米),宽阔的甲板上高高竖起的4根桅杆一字排开。10张巨大的船帆为大船带来充足的动力。

略微高于水平线的船尾甲板上,身穿白色汉服的年轻将自己的双臂搁在扶手上,耷拉着双眼看着下方甲板上围成一圈的人群。在他身边,一名身穿青色汉服的中年黑肤男子与他并肩而立。

下方甲板上,船上的水手们,身穿明光铠的士兵们自动围成一个圈,不时发出高声吆喝。

被人群围在中间的是两个身穿便服,年龄相仿的俊俏少年,其中一人手持七尺亮银枪,另一人则是双手握着两把六尺红缨银白双头枪。

“陆文龙,你身上的伤还没痊愈,不要勉强。”

“哈哈~这点小伤对某家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倒是赵大人,不要疏忽大意。”

陆文龙说着舞动起手中的双枪。六尺红缨银白双头枪在他的舞动下在空中画出一条条绚丽、刺眼的光芒。引来四周围观众人一阵叫好声。

见陆文龙不顾身上伤势,战意高昂,赵云轻叹口气。

经过长时间接触,赵云知道对方和自己一样,是个高傲的人。在对武艺的追求上,他的执着不输给自己。想让对方放弃这次比武切磋,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赵云双手握枪,放低枪尖。右腿后撤,略微侧转身子。

“那么,请吧。”

“赵大人请小心了!”

在略微起伏的甲板上,陆文龙如履平地,手持双枪冲向已准备好的赵云。

双枪在手中不停旋转,化为速度快到如高速滚动的车轮一般。不停前后左右甩动双臂,手中的双枪也随着时隐时现。

不停变换着位置让人难以判断陆文龙会先刺出那只手中的长枪。然而赵云不为所动,双眼紧盯着对方。

无论对方如何舞动双枪,隐藏枪头位置。无论对方如何交换左右手的位置。在刺出长枪的一瞬间必定是直线。

“先得一分!”

陆文龙率先向着赵云刺出了右手的双头枪,长枪化为一条带着红线的银白色闪电袭向赵云的左肩。

“太天真了!”

赵云手腕一抖,亮银枪同时迎上前去。

亮银枪枪尖只是轻轻一磕对方枪身,便轻易改变了陆文龙手中长枪的前进方向。

但是……这破解的也太容易了……以陆文龙的武艺,他的长枪不应该这么简单就被弹开。

“是赵大人你太天真了!”

年轻的陆文龙打了一个时间差,在刺出右手长枪的同时,左手也同时刺出长枪。

在陆文龙看来赵云手中只有一把长枪,只要引诱对方出枪,就能破开对方的长枪防御。

双头长枪直奔赵云右肩,陆文龙从一开始就将目标定在了赵云的惯用右手上。

双头长枪直奔而来,想要用亮银枪再度弹开从时间上来说是不可能的,赵云现在能做的似乎就只有闪避。

然而赵云依然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之见他松开左手,转动右腕,将亮银枪枪尖向下后反手横挥。

亮银枪枪尾的三菱破甲锥敲击在刺向自己右肩的双头枪枪尖,在弹开对方长枪的同时顺势横挥。像棍子一样扫向陆文龙的腰侧。

陆文龙不得不急忙后退,避开挥向自己的亮银枪。双脚站定后,他大笑着再次舞动起手中的双枪。

“厉害!厉害!真不愧是赵大人。”

赵云也是站定身子,重新双手握枪。他看着陆文龙道:“彼此,彼此。”

“那么赵大人请出招吧!”

……

船尾甲板上,陈庆之俯身压在扶手上,懒洋洋地看着下方正打个不停的赵云与陆文龙两人,随后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

“子云,对于陆文龙和赵云两人的武艺,你怎么看?”

“怎么看啊~当然是用眼睛看啊~”

站在陈庆之身边的王玄策用他那砂锅般大的拳头狠狠砸在对方头上。

明明是可能将成为大汉下一任“军神”的人,为什么他的性格就不能像他的老师那样稍微认真一些!

挨了王玄策一拳后,陈庆之终于睁开了之前一直耷拉着的双眼。

“陆文龙的枪术很华丽。一般人与他对战时,可能根本就看不清楚他手中的枪。但也仅此而已,过于追求华丽的枪术,让他对基本功的磨炼不如赵云那般扎实。在一对一战斗时,只要对手看不清他的长枪,他就不会败。但是如果遇到了像赵云那样的对手,胜负就很难说了。而且过于华丽的枪术,并不适合在战场上带队冲锋。在战场上,需要的是简单的一击必杀。而基本功不够扎实的陆文龙可能比赵云要差上一点。”

陈庆之的评价让王玄策点了点头。

王玄策承认陆文龙是很强,一对一战斗时,他未必会败给赵云。但是在战场上,一个人的武勇是没有太大用处的。将军领兵冲锋,需要的是在短时间内解决对手,作为枪尖为身后的队伍在对方整列中打开一个缺口。王玄策并不怀疑陆文龙能做到这一点,只是花费的时间肯定要比赵云多。

王玄策挠了挠自己的络腮胡,低声道:“希望在天竺的那场武艺切磋能让陆文龙意识到这点。”

“啊~啊~希望是吧……”

---

汉帝国使节团在走出波斯帝国的势力范围后终于进入了汉帝国控制下的“天竺”。在王玄策与陈庆之的牵线下,陆文龙与“天竺”节度使关羽切磋了一场。

陆文龙与关羽的切磋可以说是一面倒。无论陆文龙使出何种招式,关羽都是一刀就将其击败。

不服输的陆文龙屡败屡战,屡战屡败。一直被打倒躺在地上再也无法起身,这场切磋才画上终止符。幸亏关羽在切磋中使用的是一柄没有刀刃的石刀,否则恐怕陈庆之只能将肢体四碎的陆文龙尸体送还给陆登了。

“天竺”节度使关羽给了陆文龙很高的评价,但同时也认为对方有些过于心高气傲。与自身实力不符的高傲会妨碍他的成长。

当然关羽的评价陆文龙本人是听不到了。此刻他已被砸断数根骨头,晕倒在病床上了。

……

“节度使”是汉帝国设立在地方的最高军事长官。他们是唯一有权利在没有接到天子诏书前,就能调动当地所有军队的人。但是与罗马的“执政官”不同,“节度使”只负责军队,不负责地方管理。

天子任命你为“节度使”,就说明天子相信你对天子,对大汉的忠诚。

在与北方匈奴的持续了近百年的战争后,汉帝国终于厌倦了与对方无休止的缠斗。于是发动大军一鼓作气赶走了盘踞在北方草原的匈奴人。

与任海济读过的那本《东方求闻史记》中记载的不同。汉帝国与北方匈奴的战争并不单纯是为了保护自己。除了最初4场赌上汉帝国生死存亡的战争外,剩余数次与匈奴间的战争其实都是汉帝国为了训练军队以及实验各兵种的各种战术。

当匈奴人无法再担任起“陪练”这个角色后,汉帝国发动大军一口气解决了这群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

汉帝国干脆利落的解决匈奴人,不仅仅是因为对方作为“陪练”已经不合格了。更因为汉帝国发现了一个更好的陪练对象——楼兰。

楼兰帝国身处高原地带,仗着自己对高原的适应性,楼兰帝国不停骚扰汉帝国西侧边疆。给汉帝国带来了不少麻烦。

于是楼兰帝国成功取代了匈奴成为了汉帝国下一个陪练对象。

在与楼兰帝国的数次战争中,汉帝国惊讶的发现了来自楼兰帝国南方某个国家派来支援楼兰的士兵。

于是汉帝国大怒。

我大汉铁骑所在之地,皆为我大汉国土。

尔等披坚执锐,不请自来,是要挑战我大汉皇威吗?

凡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