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算是故人?
作者:虎尔      更新:2020-04-29 17:53      字数:4625

。。。“你想吃这个吗?”张七指着摊位上的果脯,问小和尚。

小和尚喉头滚动了几下,点点头。自从拒绝与清儿见面之后,小和尚虽然少了很多苦恼,但是却再也没吃过这些玩意儿了,要知道,张七一直在忙着自己的事情,根本没空带他出来逛街。

“老板,把这些果脯一样给我来一斤。”张七对老板说道。

“好嘞!”老板见来了生意,热情道。

老板很快将果脯称量好,打包递给张七。

张七接过纸包,将之扔给小和尚。带着小和尚继续向前溜达。

“你说你去找清儿多好,还不用我花钱给你买零食吃。”张七看着小和尚在纸包上扣了个洞,抠出一个果脯扔进嘴里,便笑道。

小和尚却是嚼了嚼嘴里的果脯,没有理他。

二人往前走了一会,见到一群人围着在一起,不知道在做什么。

张七来了兴致,拉着小和尚凑了过去,才发现原来这些百姓是在看一则告示——自然便是新政的告示。

“这上面写的是啥玩意儿啊,跟咱有啥关系?”一个老汉嚷嚷道。

“是要重新登记户籍!”有一个人给他解释道。

“啥?登记户籍?”老汉一愣。

“你不知道啊,以后想有地种的都必须登记在册啊!”那人又道。

老汉还没明白,又嚷道,“这有啥用?咱们以前不登记不也一样种!?”

“现在不行啦!这上面写了,不登记种地被发现,可是要抓去吃牢饭的!”又一人说道。

这下人群中可就炸锅了,议论纷纷。

“这凭啥啊?”“对啊!以前也没这规矩啊!”“这不是脱了裤子放屁吗?”

看着人群炸锅,张七在一旁插嘴道,“大家再往下看!上面规定了!以后地主对佃户的抽成最多两成!”

“是吗?”那老汉似乎不相信。

“那肯定的,白纸黑字不是写着呢吗?而且以后地主敢多收佃租的,土地会被官府没收的!”张七大声道。

“那感情好啊!真是大好事啊!”老汉突然兴奋了起来。

一瞬间人群又议论纷纷。

张七看着身旁的百姓们,摇了摇头,转身离去了。

“泥蛋儿,你看到那个老头没?这就是没文化的后果,大字不认识,就算有好事也不知道!”路上,张七对小和尚教育道。

小和尚撅了撅嘴,没有理会张七的教育。

二人走着走着,竟然走到了一个茶楼旁。张七一看是茶楼,想到自己二人已经走了半天了,也该歇歇了,便想进去坐坐,于是拉着小和尚进了门。

小二看到张七二人进来,笑嘻嘻的凑上来,问道,“大爷您请上楼!这一楼已经坐满了!”

张七四处望了一圈,可不是么,这一楼早已人满为患了!

跟着小二上了楼,恰巧还是坐在了围栏边上,往下看去,正好可以看到中间的舞台。

“来壶酒,来两盘煮花生。”张七对小二说道,张七今天不知怎地,突然想喝点酒。

“好嘞!”小二高声应了一声,扭头下楼去了。

于是张七跟小和尚两个人就看起楼下的表演来。

楼下舞台上一堆人大概是在表演类似于话剧一类,几个人画着大花脸乌乌伢伢的倒也热闹。台下时不时传出几声叫好声,大笑声,也可见得这节目确实不错。

一旁的小和尚直勾勾的看着底下的表演,小嘴张的大大的,仿佛从未看过表演似得。

张七看着好笑,这小和尚平时一副小大人的模样,像眼前的呆萌样子却少之又少。

不过张七却看的索然无味,毕竟是从21世纪信息大爆炸时代穿越过来的人,看这种东西,怎么也欣赏不来。

“客官,您的东西!”这时候,一旁的小二将张七要得东西端了上来。

张七突然问道,“你们这除了这种表演有没有其他的什么?比如那种说书的人物?”

小二听得张七询问,随即笑道,“自然是有的,只不过说书的早就登过台了,不知道多久才能再轮到他上场。”

张七点了点头,说道,“那我这想听听故事,可否将那先生叫来?说得好,我自然是有赏钱的。”张七突然想听一些江湖上的故事。

“那我可得帮您问下了。”小二一愣,答道。

“行,你去问一下。”张七点点头。

在张七掰扯花生的功夫,旁边一道苍老的声音响起,“可是这桌的客人找老头儿我?”

张七转过头,看到一大一小两个身影,再抬头向上看,这一看便愣住了——这不是在余杭城茶馆说书的那爷俩儿吗?

老头见得张七面容也愣住了,仿佛想起了什么。

一旁的小和尚也扭过头来,看向来人,结果这一眼便惊呆了。

“你!”张七伸出手指,说道,“你不是余杭城那个说书的吗?怎么会在这里?”

老头也仿佛是记起了张七,笑着说道,“原来是小兄弟你啊!小兄弟你怎么会在这里?”

“先坐吧。这小人儿该累了。”张七张罗着叫这爷俩坐下。

坐在一处,张七又找小二要了两个小菜,又要了一壶酒。

然后张七就跟这老头儿聊开了。

原来,这老头那天在余杭茶馆与张七分别后,就带着孙女离开余杭城了。老头不是余杭城本地人士,而是益州人士,如今上了岁数,怕自己的孙女儿以后没了照顾,便想带着自家孙女去京城投亲。只不过并无多少盘缠,二人花完盘缠便就先安顿下来,靠老头说书赚些银两,然后再上路。

“您老带个小孩也够辛苦的。”张七感慨者说道。

老头儿一摆手,说道,“诶,这些都不必说了。小兄弟你身边这个小孩是?”

张七听到老人问起小和尚,便笑着将如何捡到小和尚,如何给他洗澡,如何取名的故事又滔滔不绝的讲了一遍。

只不过这一次,小和尚却没有脸红,只是直勾勾的看着眼前的人。

“你看啥呢?看人家小女孩呢是不?”张七见到小和尚呆愣的表情,不由得拍了一下小和尚的头。

这话说的对面的小女孩将头低了下去,脸红到了脖子跟。要知道,这个年代的孩子普遍早熟。。。。。

老头不在意,反而笑呵呵的说道,“小兄弟真是个菩萨般的人物!竟然能如此对待一个本不相干的小人儿。老头佩服啊。”

“哪里哪里。”张七不好意思的道,“反正我这一个人,也没个伴。有个人陪着也好。”

老头看着小和尚,对张七说道,“小兄弟,老头我会看面相,你收留的这个小娃娃可不一般呢!”

张七一愣,“您老会看面相?怎么,泥蛋儿这孩子还有什么讲究?”

“这个娃娃福源深厚,且天资绝顶,聪慧过人,生的一副七窍玲珑的心肝儿,将来必有大作为!”老头认真道。

张七闻言捏了捏小和尚的脸蛋儿,惊讶道,“这小子这么有前途?我咋没看出来?而且他还说不得话,能有什么作为?”

“这个世道,万事万物都说不准哦,说不定哪天这小娃娃张嘴说话,到那时。。。咳咳,不可说、不可说。”老头儿说着,突然一顿,露出了一丝莫名的微笑。

张七见老头儿一副神棍样,心中暗笑,也不戳破,“哈!好吧!要是有一天泥蛋儿能开口说话,我就相信他像您老说的一般!”

“话说,您老看我面相如何?”张七来了兴趣,想逗逗老头。

老头凝神看着张七,突然道,“小兄弟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张七笑道,“自然是真话。”

老头正色道,“那我便胡说一番,我观小兄弟福源浅薄,且眉宇之间煞气极重,有早夭之相。。。咦!。。。。不对啊。。。按理说你早该死了!”

张七听到这,浑身一震!

“您看我不是好好的在这坐着呢吗?您怎么就咒我早死呢?”张七干干巴巴的说道。

老头似笑非笑的看着张七,道,“小兄弟之前可有大难?”

张七犹豫了一下,说道,“之前的确生了大病,卧床数月。”

“那就对了!”老头拍手笑道,“大难不死,肯定是得了贵人相助!”

张七想起了药铺众人,心道他们的确是我的贵人。

“常言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那您看我这今候运势如何啊?”张七隐隐对着老头信了三分,又说道。

老头听闻这话,又仔细看了一眼张七,又问道,“小兄弟这次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当然是真话!”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那是常人,小兄弟你可不是寻常人,早夭之相,由死转生实乃逆天而行,这条路难走的很!今后你必定多灾多难。”老头摇了摇头,好似叹息。

“你这老人家,也不知道说些好话!”张七听完这话,心里不是很舒服,只得埋怨老头一句。

老头苦笑连连,不知道该说什么。

说话间小菜上来,缓解了尴尬气氛。

“来来来!咱们先吃饭!可别让孩子饿着!”张七张罗着,毕竟几人能在这里相聚,也算是缘分。

老头笑道,“那就多谢小兄弟款待了!”

“咱们这也算是他乡遇故知啦,能在这相遇真真是缘分!”张七笑着道。

“您孙女挺文静的啊。”张七看着小女孩坐在那里,半天不发一言,不由得说道。

“唉,我这孙女也是个哑巴。”老人叹了口气。

张七楞了一下,说道,“那是我失言了,我自罚一杯!”将酒一口干了,又说道,“那这俩孩子可是同病相怜了!小小的人不能说话,真是可怜!”

“不能说话未必不好。”老头摇了摇头,认真的说道,“有的时候,哑者更能看清这世道。”

张七只当老头是在安慰小女孩,点点头附和道,“此言有理!”

却不知一旁的小和尚听到这句话,眼神幽怨的看着眼前的老头。。。

“咱们聊了这么半天,您老该怎么称呼啊?”张七突然想到还不知道眼前老者的名字。

只听老头喝了一口酒,咂咂嘴道,“本名早就忘了,你就叫我老木就好了。请问小兄弟高姓大名啊?”

“我姓张,弓长张,单名一个七字。”

老头眼睛一亮,道,“小兄弟这名字好!”

张七笑道,“您老别奉承我了,这名字通俗的很,哪里好了?”

“你有所不知,在北三州,有一个豪侠,名字跟你差不多,叫张三!”老头解释道。

“张三?”张七回忆了一下,说道,“这个名字在余杭城里听您老说过。那到底是个什么人物?”

老头闻言,又喝了一口酒,脸微醺着,摇头晃脑般的讲了起来,“这张三,祖上原来是一个杀猪的,据说少年时,遇到了一位武林高人,这位高人见此子天资惊人,便传下了绝顶武功,其年纪轻轻便成为了一方高手,而且生性嫉恶如仇,在其十五岁时,恰逢马匪烧杀抢掠,便一人一刀砍杀了十八名马匪,闻名乡里!二十岁独上雁峰山上怒斩七大盗,一战成名,天下皆知!而且除了武功,其人又古道热肠,乐善好施,喜结交天下英豪,久而久之,被人尊称北地大侠!其实关于张三的传说太多了!要是从现在开始讲,没个一天一夜也说不完!”

张七听着老木的话,不由得叹道,“大丈夫当如是也!真想与之结交一番!”

“不知其武道修为如何?”张七突然好奇道。

“有传言称,十年之前,张三与神秘人在寒山大战一场,临阵突破步入先天!”老木幽幽的说道。

“先天!”张七眼睛直了起来,“那到底是个什么境界?”

老木这次摇了摇头,“老头子也只是道听途说,只道这先天不同寻常,却也不知道那是什么光景啊。”

“唉。”张七闻言失落起来,同时不由得升起了向往之情。

“怎么?小兄弟你也练过武功?”老木问道。

张七叹道,“只是学了些拳脚罢了,想学高深武学,却没有门路。。”

老木眼中闪过一丝异色,说道,“年轻人都是这样,想当年老头子也是这般,一门心思往里钻,就想做一个武林年高手,去闯荡江湖。。。可到现在老头子也明白了,其实这个东西,强求不得!”

“老木啊,你说,什么时候我也能遇到一个武林高人,见我天资惊人,便传我绝世功法?”张七突然说道。

老木一愣,随即笑道,“得了吧,你的天资也就一般!”

“你这顿酒白喝了?连句好话都不会说?”张七翻了翻白眼。

二人说说笑笑间,时间飞逝。

酒足饭饱,老木要去候场了。张七也是起身告辞,临走留了三两银子给这爷俩儿。而临走时,小和尚也将自己包着果脯的布包分了一半,给了那个同病相怜的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