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乱局
作者:剑非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156

话说到这个份上,若是赵桓还不知道情况的险峻,那他也就不配张继先刚刚的称赞了,连身边最亲密的挚友都是魔门精心安排的棋子,还有什么人值得相信?现在赵桓能够控制的军队仅仅只有羽林一支不足两百人而已,敌人的势力听张继先的口气只怕强大得超乎想象……

张继先沉呤片刻,云目骤然一睁“赶快去收拾收拾,情况不对马上突围,虽然天意已定,但是说不得老夫要逆天一次了。.”

赵桓精神一振,有张继先这句话,他逃跑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连忙果决的答道“是,桓这就去准备。”

赵桓渐渐去远,张继先蓦然道“你不走了么?”

“呵呵”一个与张继先同样挺拔的身影出现在其身后,白衣白衫,相貌俊朗不凡,没人看到了他的步伐,就如凌空虚渡过来的一样。

“不走了!应天书院的根本就在汴梁,逃,又能逃得到哪去?何况,现在连皇上都要南下,若大宋没有一人死节,岂不是叫那些蛮子笑话?”

张继先苦笑回头,略带责备道“你还是一身的酸味,迂腐!”

来人身高八尺,在宋人中也算是高挑的了,其一身官服,头戴长翅羽纱,活脱脱的一个朝廷官员。不过,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此人没有朝堂之上那些官员的傲气,显得出尘脱凡,要是他换上别的衣装,想来更像山林中的隐士一些。

他,正是应天书院本代府主,以丹青冠绝当代的画界宗匠,“秃笔点苍”张择端!当然,他不但丹青之技颇负盛名,在武林中更是可堪与海品高手媲美的武学宗师,只不过其身为朝廷中人,未能名列《靖海榜》罢了。

在汴梁城中,能得张继先接见的人加起来也不会超过一手之数,而张择端正是其中之一。

“迂腐?”张择端喃喃自语,嘲讽道“要是多一些迂腐的人,朝廷怎么可能搞成今天这般模样?一个个像是赶着投胎般向金人献媚,也不想现在汴梁还是姓赵的!”

张继先懒得去辩驳这些,政治上的东西一向都是乱七八糟,说是说不清楚的。

张择端看着赵桓的身影消失,长叹问道“他逃得出去么?”

张继先双眼一阖“不知道。林灵素的先天卦数远在我之上,现在连他都已经抛弃了大宋,想来就是算定了赵氏江山气数已尽。”

不知道,也就代表连天品高手张继先都没有把握送其出城,看来事情已经岌岌可危。

张择端没有再问,随手丢出一包事物,转身就走,迅即去远。

张继先皱眉看了看包袱,他不用打开也可以知道里面是什么。

×;×;×;×;×;×;×;×;×;×;

时近黄昏,现在汴梁城里再迟钝的人都已经得到了金兵压境的消息。许多人已经收拾了行装,准备出城避祸,不过,大多数人都和朱福升一家一样,被城门卫戎部队挡在了门口。

“大爷,你就行行好吧,我们这种小商小贩的,打战又上不了阵,也没劳力帮朝廷帮拾东西,除开一点微薄的家底,实在对这打战起不了什么作用,就让我们一家出城逃难去吧。”朱福升声情并茂,眼泪鼻涕宛如潮涌,袖口下却悄悄的递了一块足银给那守卫。

守卫苦笑着看了看手中的大锭银子,心中那是一千个一万个愿意,可是上头说了,要是今天放走任何一个人头,那都是要掉脑袋的。想着,白花花的银子又回到了朱福升的手中“对不起,朱老板,要是平常,兄弟我怎么也得看着嫂子的面子上行个方便。可是这次种大将军说了‘走人掉头,收贿断手’,我也没有办法啊!”

朱福升也知道这些兵哥儿都是小角色,做不了什么出格的事情,所以无奈的絮叨一番,告罪牵着老婆和林翊往回就走。因为之前朱福升已经遣散了所有的人手,现在人去楼空,萧瑟非常,映衬着朱福升三人凄然的心情。

金人历来下城都要劫掠一番,所以汴梁的老百姓个个都畏之如虎,要是不加制止,只怕战还没开始打,汴梁就变成了空城。种师道此举也是逼不得已,若是汴梁城里的人都跑光了,要拿什么理由留下本来就心志不坚的赵桓?若是皇帝也跑了,估计大宋朝廷也就到此为止,以后的天下姓甚名谁,各凭造化。届时无论怎样,必将又是一场乱局,这是种师道所不愿意看到的。

不去说城里的纷乱,当朝大将军种师道此刻正在李纲的府上,听着兵部最近的消息。

“伯纪(李纲的字),按照你的推测,粘没喝到达汴梁城外最多不会超过后天?”种师道肃眉看着手中的卷轴,早已没有白天在金銮殿上的那份从容。

李纲无奈的笑笑“若是我猜得没错,应该是在今天晚上到达!”

种师道剑眉更加紧锁“那各地勤王的部队都是来不及的……”

李纲点头同意“肯定如此,不然今天我也不会这么着急遴选将领,来上城墙御敌了。”

种师道长叹一声“真是个艰巨的任务。”

李纲摇头苦笑“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种师道神色一动,意外道“还有什么麻烦么?”

李纲推开厢房小窗,淡淡的道“我发现朝堂之上,混进了不少渣滓!”

种师道眼中精光一闪“哦?何以见得?”

李纲脸上微现黯然“现今朝堂,像你我这般力主抗金的早已是凤毛麟角,多数人苟且乞身,希望皇上纳供朝降,保全残境。”

种师道一副了然神态,点头轻叹道“此事我也早有耳闻,不过主和之风极盛,牵连亦广,现在断不是追究的时候。”

李纲嘿然自嘲道“纲为官数十年,从未争权夺势,怎会在这国家存亡的时候言及风纪之事?”

种师道微微脸红,宋朝文官之中明争暗斗也不是一两天了,他刚刚还真有点误会李纲的意思“师道失言了,未知伯纪所说‘渣滓’所指为何?”

李纲捏紧双拳,薄怒道“外寇入侵,我们尚可以提戈以御之;但是内臣谄媚,祸国殃民,我们却束手无策。以前我也是认为他们这些人乃是慕权争宠,只要国之存亡,当会一意为国,谁知道经过我散播人手调查,却查探出某些人竟然是魔教‘朱门’的狗贼!”

“嘭!”

种师道震惊之下,右掌不自主的将茶几击个粉碎,手掌指节赫然铿锵作响“什么?”

朱门,就是与天海阁齐名的那个魔门。这个门派创派年代和天海阁一般难以考究,现在人们大都认为与天海阁出现时间仿佛。天海阁为中原汉族正统圣地,强调“道、儒、法、理”相合,是为玄门正宗,对于许多汉人王朝建立均有不少的帮携,比如太祖立朝的开国宰相“云龙三现”曹彬就是天海阁入世弟子;而朱门却是商贾、农、贩,三教九流无所不包,对血统民族毫无区别,其门人行事乖张,善恶仅凭个人喜好,被中原不喜。但是由于其包容并蓄的作风,却渐渐被异族所接受,五胡乱华以及后来十国纷争之时,那些番王也着实受了朱门不少的好处。而且当今之世,金朝立国也正是依靠朱门的势力。正因为有此一例,宋朝武林对于朱门避讳甚深,说起来时多称其为“魔门”,也难怪种师道听到李纲的这番话会如此震惊了。

李纲似乎没有注意到种师道的反应,犹自喃喃道“其他人我不好断言,但是吏部侍郎耿南仲,翰林院撰修、符宝郎唐恪却是确定无疑的。”说着,转身凝视着种师道“‘黯阴指’耿南天、‘无缝毒网’唐戈你是否认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