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拜师
作者:梁杉      更新:2020-04-04 23:43      字数:3586

因为早上和中午自己吃的太丰盛了,王氏肚子有些胀气,晚上便吩咐韩氏拌了些萝卜丝,馏了几个高粱面馒头,煮了一锅麦仁粥,预备简简单单吃一顿。

听了青芷的话,王氏懒洋洋靠在圈椅上,道:“你也不用拿食盒来装了,提个盛粥的罐子,罐子上面放一个碗,用来盛菜和馒头!”

青芷答应了一声,去灶屋准备去了。

用罢晚饭,青芷提了一罐麦仁汤出了大门向东而去。

青芷走进学堂院子的时候,夕阳散尽,暮色苍茫,只有西方还残余一抹绯红。

她刚走到学堂门外,便看到学堂还没散学,里面灯火通明,虞世清坐在书案后面,下面齐刷刷坐满了学生,而钟佳霖背对着她立在门内正在背书:“......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蔡羽背脊挺直坐在第二排,听钟佳霖背得一字不差,便含笑道:“先生,对佳霖兄来说,《论语》太简单了,不如换一个考察吧!”

虞世清微微颔首,道:“佳霖,你背诵《书经》的《立政》篇吧!”

钟佳霖垂下眼帘,略一思索,便开始背诵了起来:“周公若曰,‘拜手稽首,告嗣天子王矣。’用咸戒于王曰......”

虞世清一直不说停,钟佳霖便一直往下背,一直背诵到了最后一句“太史!司寇苏公式敬尔由狱,以长我王国。兹式有慎,以列用中罚”这才停了下来,抬眼看向虞世清:“先生,《立政》篇背诵完了!”

蔡羽一直在翻看着《书经》,到了此时,这才肯定钟佳霖一个字都没有背错,心情不由有些复杂,抬眼看着钟佳霖。

他自己也算是聪明了,《书经》也是下功夫背过的,可是距离钟佳霖随意指一处就一字不差背下来还有距离。

钟佳霖迎上蔡羽的视线,神情平静,不卑不亢。

蔡羽心中还有些不服气,心道:不过是会背而已,也不算是本事!

他面上却是不显,微微一笑,看向先生。

钟佳霖没有说话,也看向虞世清,等着虞世清的回答。

虞世清身子缓缓靠回椅背,专心致志观察着钟佳霖。

要收钟佳霖为养子,这件事可不是小事,须得小心谨慎做出决定。

学堂里的其他学生不知道内情,见学堂内氛围肃然,也都不由自主肃静了下来。

正在这时候,门外传来娇嫩可爱的小女孩的声音:“爹爹,祖母让我来给您送晚饭来了!”

随着说话声,一个玉雪可爱的小姑娘探头进来,大眼睛水汪汪的,正是虞先生的独生女虞青芷。

蔡羽一见虞青芷便心中欢喜,当即笑了起来,起身道:“先生该用晚饭了,学生告退!”

其余学生都是蔡羽的小喽啰,见蔡羽要告辞,跟着纷纷起身告辞。

蔡羽走到门口,见青芷笑盈盈看自己,不禁有些手痒,等他意识到,他的手已经捏上了青芷的脸颊,觉得柔软得很,便意犹未尽又捏了一下。

青芷嘟着嘴皱着眉头看了蔡羽一眼,倒是没说什么,蔡羽以后可是大人物,她怎么敢得罪?

再说了,她如今虽然十二岁了,可是因为长得瘦小,说是十岁也行。

十岁的小姑娘被蔡羽捏了脸,也不算什么,蔡羽想捏就捏吧!

虞世清含笑起身送众学生离开。

钟佳霖见青芷来了,便出去洗了手,进来和青芷一起摆饭。

他虽然沉默寡言,可是做事极有条理,干活很利索,很快就摆好了饭。

用罢晚饭,虞世清吩咐钟佳霖:“佳霖,把《论语》拿过来,我从论语开始给你补!”

钟佳霖闻言,眼睛亮晶晶看向虞世清,眼中满是不可置信:先生这是肯收我为弟子了?

青芷笑嘻嘻道:“哥哥,还不去拿书!”

钟佳霖深吸一口气,恭谨地面向虞世清,端端正正行了个礼:“是,先生!”

他果真拿《论语》去了。

虞世清给钟佳霖重新讲解论语的时候,青芷在一边听了一会儿,觉得有些无聊,便交代了一声,起身去找荀红玉去了。

荀家庭院里挂着灯笼,院子里亮堂堂的,荀红玉就拉着青芷去院子里荡秋千。

她家院子里的秋千绑在两棵高大的白杨树上,麻绳留的很长,能够荡很高。

青芷坐在秋千上,掏出给荀红玉绣的荷包,笑着递给立在一边的荀红玉:“看看怎么样!”

荀红玉接过荷包,见绣工精致,便翻来覆去赏鉴起来。

看了一会儿,她看向青芷:“青芷,你的绣工怎么比先前好这么多呀?这个荷包是你娘绣的吧?”

青芷笑了起来,道:“是我绣的,我最近认真跟我娘学了,自然绣的比先前好了!”

荀红玉笑着来缠青芷:“那你也教教我呗!好不好呀!”

青芷被她缠得受不了,便笑着道:“你若是想学,有空就拿了针线簸箩去我家,我教你!”

荀红玉欢喜得很,起身把青芷送她的荷包送到了屋子里,回来的时候却把她大哥荀喜拉过来了:“大哥,我和青芷要荡秋千,你来帮我们推送!”

青芷见了,忙起身叫了声“荀大哥”。

荀喜今年都十五岁了,很疼爱妹妹,爱屋及乌,对妹妹的好友也很友好,笑着点了点头,乖乖过来推着青芷和红玉荡秋千。

青芷已经很久没玩过这些小女孩的游戏了,刚开始还有些放不开,觉得太幼稚了,可是荡了几次之后,就觉得好玩得很,学着荀红玉催促荀喜:“大哥,荡高一些!”

荀喜果真把她用力往前一推,青芷坐在秋千上荡到了高处,因为兴奋和刺激,她不禁笑了起来。

这时候外面有人敲门,荀喜过去开门,很快就带了个人进来。

该荀红玉荡秋千了,青芷刚跳下秋千,就看到荀喜旁边立着一个身材单薄的青衣少年,一双黑泠泠的猫眼正看着自己,正是钟佳霖。

她笑容更加灿烂,脚步轻快走了过去,仰首看着钟佳霖:“哥哥,你来接我么?”

钟佳霖点了点头,声音清澈:“走吧!”

青芷抬起左手抓住了钟佳霖的手。

钟佳霖的手乍一被她抓住,他从来不曾和人如此接近,顿时僵在了那里,下意识就想甩开青芷的手。

他看向青芷,见灯笼昏黄的光晕中,青芷小脸上笑容灿烂,大眼睛熠熠闪光正看着他。

钟佳霖心一软,便任由青芷抓着手指,朝着荀喜微微颔首,然后带着青芷出去了。

第二天王氏果真秤了二两银子给了韩氏,让她带着青芷去买新鲜鲤鱼和做鲤鲊用的各种材料。

韩氏把银子装好,拿了给青芷姥姥做的一双鞋,一起用包袱裹了,带着青芷出了门。

青芷一出门,就拉住了母亲的手:“娘,咱们沿小路先去姥姥家一趟,看大舅母有没有空!”

她大舅母葛氏的娘家在潦河镇开杂货铺,如果大舅母能陪她们去买香料,那些材料说不定能便宜不少钱。

另外青芷找她大舅母,还有一件事要问呢!

韩氏听了,知道女儿的心思,便笑了起来,果真带着青芷沿着小河边的小路往王家营去了。

从蔡家庄去王家营,有大路,也有小路,大路宽阔好走,小路的路程则近一些。

王家营是韩氏的娘家,距离潦河镇很近,她预备先带青芷回去看看,然后再去潦河镇买做鲤鲊用的各种材料。

青芷的姥姥高氏正在鸡舍收鸡蛋,听到敲门声,忙放下盛鸡蛋的竹筐去开门。

见是二女儿和外孙女,高氏的眼睛上上下下打量了她们一番,视线最终落在了韩氏胳膊上挎的包袱上:“我说,这回来看我老人家,终于舍得带礼物了?”

青芷早知自己姥姥就是这么市侩,当即笑道:“姥姥,这次带礼物了,快让我们进去吧!”

高氏这才让开,让韩氏和青芷进了大门。

葛氏正在屋子里做针线,听到青芷的声音,忙笑着迎了出来:“青芷来了!”

她没有女儿,见到丈夫的外甥女,自然是喜欢得很,更何况青芷生得美丽可爱,性格活泼,简直是集中了虞家和韩家两家的所有优点。

青芷知道葛氏疼爱自己,笑盈盈投进葛氏怀里,亲昵得很:“大舅母!”

葛氏身材丰满,怀里也软绵绵的,身上很好闻,青芷前世就喜欢在大舅母怀里撒娇。

葛氏抱着青芷,笑着和韩氏见了礼:“二姑奶奶回来了!”

韩氏笑着回了礼,众人一起进了堂屋。

得知韩氏是要去潦河镇买做鲤鲊用的材料,葛氏自告奋勇道:“二姑奶奶,我陪你和青芷一起去吧!”

韩氏知道自己这个娘待儿媳妇有些严苛,知道葛氏这是想出去松快松快,忙笑着道:“我正担心买的东西多,我和青芷拿不动呢!”

葛氏听了,趁婆婆不注意,悄悄向韩氏眨了眨眼睛。

高氏自然是不乐意儿媳妇出去闲逛,可是出嫁的女儿已经开口了,也不好拂了韩氏的面子,只得点了点头,道:“不要乱逛,早些回来!”

出了家门,葛氏像出笼的小鸟一般,牵着青芷的手大步往前走,口中道:“香料、辣椒面、大酱、料酒和小米就去我家铺子里买,我让我爹按进价卖!”

葛氏的娘家在潦河镇上开了杂货铺,这些材料她家铺子里都有卖的。

青芷目的达到了,心中欢喜,笑盈盈道:“多谢大舅母!”

她想了想,又问葛氏:“大舅母,我大舅舅什么时候回家?”

青芷大舅舅韩成在宛州城开了个小绸缎铺子,常在铺子里住,并不常回家。

葛氏算了算日子,道:“明天傍晚你大舅舅就回来!”

青芷把这件事记在了心里。

她种的玫瑰自然是得施肥的,鸡粪是最好的,只是姥姥高氏太悭吝,须得去求大舅舅韩成出面。

高氏极其疼爱儿子,只要儿子一开口,一筐两筐鸡屎根本不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