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再次相遇
作者:杜平生      更新:2020-04-04 05:59      字数:2306

走到南陵的集市,陈昭方才感受到了作为昔日隗国国都本该有的样子。商贩的叫卖声,巷弄口的炊烟,茶馆酒肆的喧闹……

这才是属于人间的烟火气息。

陈昭牵着马与百里芸霓走在南陵的街道上,跟着来的还有两个当地的随从,百里延担心他们二人初来乍到,人不生地不熟,万一遇到危险就不好了。

没想到这倒是一语成谶。

陈昭发现这一路上,不知何时身后被人跟踪了,陈昭边走边观察,发现对方是一群人,至少不下十五人,伪装成百姓模样散落在他们身后。

“那个就是百里延的女儿。”

“杀不了百里延,这次一定要抓了他女儿,为大哥报仇。”

陈昭走到一处客栈门口停了下来,对百里芸霓说道:“芸霓,你发现了吗?”

她点了点头。

“进了客栈,你先找个地方藏起来,我引他们走,你再趁机回去。”陈昭抓着她的手,“待会儿,我们就先一起跑进客栈去。”

“我不走,我走了那你怎么办啊?”她担忧道。

“他们的目标是你,你若留下来一起,我们都走不了。我先引他们走,他们发现跟错人了,自然就会放弃的。”

“万一他们对你紧追不舍呢?”

“你不必担心,我也学过两招,虽说不精,但逃跑是没多大问题的。”他转过身来面向随从,“还请二位将芸霓带回将军身边。”

陈昭进入了客栈,在百里芸霓躲藏好之后,从窗户跳下,牵了马就跑。这一举动成功引起了身后那群人的注意。

陈昭一路跑,后面的人一路追,这是他第一次遇到如此危急的情形。他想象过无数次,当他面对敌人时,他该用什么样的招式,一次能打多少人。

但没想到真正来临的时候,他竟然如此落魄地在逃跑。

他拼了命催着马儿跑,马儿比那晚随师父回梁淮跑得还要快,穿过大大小小的巷弄,惊得路人四处避开。马儿的嘶鸣声和他喘气的声音,混在一块,他有那么一瞬间,都怀疑自己成了一匹马。

其实当一匹马也挺好的,它只要一直向前跑就行了。

一直跑一直跑,他也忘记到底跑了多远,跑了多久。等回过神来,他发现自己不在身在何处了。

他迷路了。

他又累又饿,四处并无炊烟人家,烈日当头,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你醒过来了啊?”陈昭一睁眼,眼前是一个少女模样的人对他说话。恍惚间他觉得上天一定是什么地方弄错了,每次昏倒醒来一睁眼都有一个面容姣好的女子。

“我……我这是在哪儿……”陈昭盯着看她好一会儿,自觉有些失礼,方才开口问道。

“我出了村子,发现你在河边晕倒了。所以把你带了回来。”她说道。

“多谢姑娘了。”

“不用多谢,我马上就要赶你走了。夕阳都落了,要是我家人知道我无故深夜收留陌生男子,就要责罚我了。”她开口说道,就像一个耍性子的小孩儿一般。

“哦……真是打扰了。我也赶紧回去了,不然师父要担心我了。”陈昭说道。

“你也有师父啊。”她笑着说道,“我也有一个师父。”

“是啊。”陈昭起身,“我的马儿还在外面吗?”

“在外面呢,我给你绑着呢,这匹马性子还真不小,好容易我才拽了回来。”她抱怨道。

“劳烦姑娘了。这儿往南陵该怎么走呢?”

“骑着马儿一直往西走三个时辰就到了。”她拿出一袋干粮,“这个你拿着,免得在路上又饿晕过去。”

“谢谢姑娘了,我这就走,不打搅了。”

陈昭出了门,上了马,说道:“对了,我叫陈昭。还未请教姑娘芳名?”

“等下次有缘再见的话,我再告诉你吧。”

她倚着门墙,妩媚一笑,一双眉目似要摄人魂魄一般。陈昭看着她,在满月之下,竟看到她的发丝变成暗红色,他揉揉了眼,再看时她已关了门,她心想自己一定是饿晕了头出现了错觉。

“灵均,当日你在他身上施了什么术?”

“师父多虑了,我只不过是按照师父的吩咐而已。这次只是他误入,还是让他暂时远离琉河,远离河魅吧。既然他的命运自是如此,我们也不必急于一时。”

“不管他是不是我的孙儿,他都要站在我们这一边。不要忘了,那些流散的力量,总有一天会威胁到我们。”

她不语。

孤叶城的另一边,东止的军队渡过了芦水。

敌军已经兵临城下了,白清吟站在城墙之上,看着敌军的气势,却表现得十分泰然自若,仿佛自己只是一个置身事外的旁人。

“将军,敌军在城外叫阵,是否要去迎战。”

“守着。”他望着天边的一朵云。

“恕末将直言!将军,敌军已在城外连着叫嚣三日了,什么难听的话都说尽了。我军战又不战,是何意思。”

“他们很快就会退兵的。”白清吟转身过去,不再看城外的世界。

“再这样下去,敌军就要强攻了。即使十天半个月攻不下来,也不见得他们就会退兵,这次东止显然是蓄谋已久,有备而来,粮草后备准备充足。若将军执意守而不攻,恐伤士气。”这是一位偏将,他试着陈说利害。

“哈哈哈……”白清吟大笑,“你怕什么,这仗若是输了,就算要责怪也是责怪我。你且先回去帮我打壶酒来……”

“将军……”

“不必再说了,我自有分寸。”

偏将心有怨言,却不敢发作,只好离去。

白清吟按住剑柄,心中想道,邺安的消息,就要传来了吧。

第二日,东止的士卒并未前来叫阵,待探子前去探查,结果令休国大军十分诧异——严穹退兵了。

这的确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东止行军千里,耗费了大量的物力,绝对不只是为了前来叫阵几番就离去的。

几日后,确定严穹所率的大军的确撤去了,有人问道,是否可以解除戒备的状态了。

白清吟却说道:“传令三军,原地待命,还没到班师回朝的时候。”

这些年来,六国间并无战事,这次东止国的进击看起来也只不过是虚张声势。所有人都认为,天下仍是太平的,就像过去那些年一样。

那些从山谷吹来的风,没有人能说清楚它们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