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朋友
作者:旭空      更新:2020-03-02 09:42      字数:2650

厂结晶车间半米高的混凝土“战场”已清理干净了,大部分的男青工都转战于楼外,清理所扔下的“山堆”;任军强“幸运”地和另八个人继续留在二楼。

六月中旬的楼外骄阳似火,只站着便要晒脱一身皮,何况还要清理掉那如山的混凝土块——在连续的大强度劳动之后——虽然现在厂里开始供应绿豆凉汤。

任军强能幸运地留在二楼,完全得力于自己——在山东干部询问谁会使用电铲的时候,任军强在稍犹豫了一下后,就坚决举了手,说“额!额会用!”他就同另八个人得以留在了二楼——而其实他根本就没用过电铲这玩意儿。

看着空荡荡的二楼,其实地面并不平。他们九人的任务就是用电铲将不平处全部铲平。

女青工们已转入车间大楼内,要打扫楼内的卫生、擦拭一至五楼的机器;有六个女青工被分在二楼,清理男青工铲下的块屑。也有三个幸运儿女青工,专门负责熬绿豆汤的。

幸福啊!任军强想。虽然二楼九个电铲此起彼伏的巨大声响在回响着、激起的灰尘弥漫着,但比起在楼外酷日下干重苦力活的工友来说,确实是幸福的;何况旁边还有几个年轻女工。

他先是滥竽充数,装模做样地开了电铲,其实并没有加力;偷偷看别人怎么用。也就半个多小时,他就初步掌握了电铲的用法——原来很简单嘛!他想。

幸福是什么啊?任军强想:幸福不是你享多大福、有多少东西;他娘的幸福就是个比较;比如象老人说的六零年人饿得眼发蓝,别人都没啥吃,你能有个玉面馍偷偷躲在屋里吃,那就是天大的幸福。

同理,他想,好些不幸的人,其实都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也有个别x骚轻、刚得好就张狂的,就象史参军——电铲停下女工们打扫能歇一下的空当,史参军这货就嘻皮笑脸地搭讪一个不认识的年轻女娃——“苏糖三厂”也招进了三十几名非原渝兴厂的——本就有原渝兴厂的青工在南方打工并未回来,再者大浪淘沙,初期肯定会有一些人受不了会离开;而且“苏糖三厂”虽工艺上比渝兴厂简化了,但个别岗位上却比渝兴厂细分了,所以实际上用人还比渝兴厂多一些。

.

隔一天,从山东来的十六名“工人”到了。这十六个小伙子清一色来自临沂地区。他们来“苏糖三厂”并不是到车间做工人的,而是做保卫科工作。

下午这些人就换上了整齐的制服,远远地列队站在树荫下,正在接受孙副厂长的训话。

任军强他们九人此时正占据了二楼的两扇大窗——那六个女工打扫小石块的时候,正是他们难得的休息一会儿的时间。窗户这边是最好的地方,能呼吸到外面新鲜的空气,借机还能抽根烟。

远远看着那边两排整齐的“蓝制服”,有人说:“不就做个看门的嘛,还值得从山东拉人来!”

“估计工资要比咱们高,毕竟是大老板家乡的人。”

“差不多;至少说明人家相信自己人,不相信咱们啊。”

“这么热的天,还穿着长袖制服;也不怕一个个捂死。”

说人家,其实他们的夏工装也是长袖的。不过他们都一个个袖子挽得多高、且解了几个扣子的;而远远看去,那些“蓝制服”扣子扣得整齐,头上还扣着一顶大盖帽。

同样是坐在窗台上、抽着烟,史参军的注意力可没在外面,而是一双色眯眯的眼盯在正打扫的女青工身上。

虽然淡淡的尘雾中、几个女工都还脸蒙着纱巾;但他想,身材好的还是身材好,哪怕是都穿着偏大些的工作服。

这时候,一个山东干部领着个人上到了二楼。

坐在窗台上的九人立马都坐好了身子、未抽完烟的也将香烟扔到了窗外,抹汗的抹汗、摘身上石屑的装模作样的摘着,都装做一副刚忙完坐下的样子。

任军强想,人也就是“世下”的;现在被人家山东干部“笼头”挽得紧,见了人家还规规矩矩的;早先渝兴厂的干部管得松,见了干部还二五.不挂的。

这时候,任军强才看见跟在山东干部后面的是赵越岭;任军强跟他关系还挺好。

这家伙不是到南方打工去了吗,什么时候回来的?他想。

“都站起来。”山东干部说。

九个人都站了起来。

“站好!”山东干部声音严厉了些。

九个人的身子又挺了挺。

“这是赵越岭;原先跟你们是一个厂的,我也就不多说了。”山东干部说:“你们这一组没有组长,赵越岭暂任你们组长。好了,就是这样。”

山东干部说完,对赵越岭说声“小赵,这里就交给你了”就离去了。

待山东干部的身影一消失在楼梯转弯处,队伍马上就散了,都想要向窗台那边走去;任军强则想向前和赵越岭叙叙旧。

却听到一声喝:“都站好队!”

众人一愣。是从赵越岭嘴里发出的。

狐假虎威,众人均想。

任军强也是在愣了一下后,在心里好笑。但与赵越岭是朋友,要给朋友面子;所以他往回退了一步,还故意夸张地将身子站得笔直。

但不知为什么,赵越岭本就绷得严肃的脸上还有点儿难看;他认为任军强是故意耍宝,不给自己面子——以他的个性来说。

其余人也站好了队。

赵越岭扶了扶眼镜,面容严肃:“给大家说两句话。额在南方工作了几年,思想上有了许多改变,希望大家的观念也能有所改变。工厂就是军营、进厂就变成了战士,就要认真地付出自己所有的精力来;当然下班后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过去那种思想要不得。想一想‘苏糖三厂’来到咱们县,等于让咱们不用到南方去就可以打工,所以一定要珍惜!”

他又看了一下九人:“好了,稍息一下。”

赵越岭去看女工们打扫的情况去了。

“真他妈拿鸡毛当令箭了!”有人说。

赵越岭的话让这些男青工很厌烦。因为都是成年人,最烦象对不懂事小孩子一样的说教。

“就没当过官,屁大个官你看张成熊样了!”

“也x张不了几天!山东人给你戴帽子摘帽子跟耍的一样。”

......

赵越岭原先也不过是个普通工人;况这些青工也并不是纯粹随意发泄,已经有三个组长被换人了,这三人还都是原先当过大组长的。

任军强的心当然是和“战友”们在一起的,但还是为朋友分辩一句:“哎,越岭也是吃人家的饭听人家的话啊,身不由已啊;你问他心里怎么想,肯定跟咱们是一心的。”

赵越岭巡视了一圈,

转了一圈后,他又让散站着的九人站好队;九人不情不愿地站好了队。

赵越岭说:“额刚转了一圈。三天,三天要把这里的工作做完!”

啊,三天!他的话刚说完,就被这些人在心里不知又骂了多少遍。

这九人每天忙忙碌碌,并没有偷懒,毕竟山东干部会随时来转;但说实话并未用全力,并不是想耍奸,而是楼外的工作太艰苦,想着能在二楼多呆一天就是一天。现在赵越岭为了讨好山东人,要他们使出吃奶的劲儿三天内完成,能不在心里将他祖宗十八代x个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