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穷山佳景地
作者:旭空      更新:2020-03-02 09:42      字数:2206

看人都齐了,栓牢先拿出礼物分给大家。

打开箱子,给李薇爹的是一条陕西烟、一瓶西凤酒、一支蓝田玉嘴的烟锅;李薇爹拿在手中装做矜持,却能看出心中欢喜,将那支乌木杆、玉嘴的烟袋暗暗摸来摸去。

给李薇娘的是一只蓝田玉的镯子;她有些不好意思的暗暗欢喜就不必说了。

给李薇哥哥的一块手表。

给李薇的是一把檀香木的木梳。李薇心里欢喜,还要佯装不满的样子,说给大家都是那样好的礼物,偏只给她了一把木梳。

惹得大家笑,李薇娘悄嗔女儿不懂事。

给李薇已出嫁未在现场的大姐也是一只玉镯。

给李薇大伯的是一条陕西烟——栓牢是未准备李薇大伯的,现在他在,本给李薇爹是两条烟,现在分了一条给李薇的大伯。

李薇大伯招呼栓牢快吃饭。

栓牢肚子确实很饿了,也不客气,端起碗来吃了起来。所做的菜无什么高档食材,无非就是些山里的野菜、藤根、野菌,心实的每样都配了腊肉,却也吃着爽口、很对栓牢的脾胃。

李薇大伯让栓牢尝尝他酿得米酒,栓牢才想起自己只顾吃,竟忘了先敬长辈。

他端起黑瓷小酒碗来,一一敬了长辈——嗯,这米酒的滋味还真不错。

饭毕,又换了茶水,喝着茶抽烟说话。

谈着话,栓牢能看出李薇爹娘也是老实巴交的山民。自己的情况早“交待”清楚了,闲谈中栓牢就问一些这边的事情。知道了马上就要到这里农忙的时分——田里的水稻快要成熟了;现在国家对山上的动物保护的越来越严,比原来少了下套捕猎的一项收入——所以很可惜也不能用野味来招待栓牢这个客人。

看得出来,李薇家人虽生活清贫,但懂得知足,对靠着几亩田、采药材换一点零钱的日子很知足;唯一忧心的就是李薇的哥哥——快三十、一个勤恳朴实的年轻人,却难寻一个“堂客”——山里的姑娘都一心想往外嫁,也容易些;但外面的哪个姑娘愿意嫁到山里来,更何况他们家又穷——这时才意识到了无钱的难处,不是知足的心理能解决的。

听话逮音,栓牢知道李薇哥哥是她父母最大的心病。他大包大揽,讲:“让靠山哥跟我回陕西,先报名学驾照,报名费什么的你们就不用管了;出来跟我开出租,保证每月收入在千元以上,一月的收入比你们一亩地一季的收成还高;到时在咱们镇上买房子,保证有大把的姑娘愿意跟他——你们要愿意,我想办法给靠山哥在我们那儿找个媳妇。”

话说到这儿,虽李靠山的事儿还未定,但谈话间已越来越亲近、也放松。

却见李薇正翻译着却不翻了,栓牢问,李薇不满地噘着嘴说,哼,我爸也是,光揭我的短。

栓牢好奇地笑问:连你从小是个野丫头、爱光脚满山跑,谁知长大却成了这一处最出挑的女孩子的事情都说了,还有什么事情不能说的?

李薇经不住栓牢再三的追问,这才不情愿地说了。原来是她原名并不叫李薇,而是叫李妮子,初中毕业后在家里呆了两年,后来要去深圳打工,嫌自己名字难听,就缠着家人,拿着户口薄到镇上派出所改了名字。

栓牢笑着说,李妮子——妮子这名字很好听啊,我以后就叫你妮子好了。

李薇“生气”地冲栓牢皱了一下鼻子;要不是家人在场,她一定就要用拳头来捶栓牢了。

~

晚上,栓牢就睡在西边那间木屋里,和李薇的哥哥同床对脚而眠。

外面山风簌簌,各样虫鸣仿佛就在窗根下,间或还有啾啾呜呜的声音在不远处传来。不知为什么,栓牢一点也没有害怕的感觉,虽也一时半会儿难以入睡,但是反还觉挺享受;想着白日李家人对自己的态度,知这一趟顺利、马到成功,心中泛着丝丝喜悦,不知何时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李薇的哥哥出门;到中午李薇的姐姐也带着两个孩子赶回娘家了。

栓牢虽准备得礼物周到,也未做到面面俱到,两个孩子的礼物没有准备。他和李薇将两个孩子领到了镇上,放“豪言”想要什么“姨夫”就给买什么。两个小孩子能要什么,挑了两包干吃面、一袋小馒头就满足得不象啥了;何况栓牢又给每人买了一怀抱,只喜得眉梢眼角都带笑收不住。

~

栓牢在李家住了三天,将李家上下哄得无一不开心。

栓牢又到镇上给李家几千元买了一台32吋新潮的液晶电视、带一套卫星锅,替换了李家12吋的黑白电视;栓牢又亲自上到屋顶,照着说明书安装卫星锅、调试。

这两天李薇也带着栓牢登崀山、到扶夷江边玩;刘栓牢真的被这里美丽的风景给迷住了。在崀山山坡的草地中,两人热烈拥抱、激情相吻,要不是李薇的半推半就、栓牢还保有一丝清明,两人真的就能在这露天地里胡天胡地起来。

李家的几亩田再过几天就要收割了,他们还用的是原始的镰刀收割——五亩地,其中两亩田确实是因为收割机难进,而另三亩多则纯粹是为了省钱。

栓牢表示要帮助李家收秋。其实别看他是个壮小伙子,要真干起收割这活儿来真还受不住——小时没干过,大了家乡那边收麦都叫了收割机。

李薇说他:好了,别逞能了,心意有了就行了。

李家人也催他回去。怎么能让尊贵的客人做这事情呢,留下他大忙时节还得分人来陪;再说知道栓牢在这里多呆一天,就要少收入大几十块这许多钱呢。

栓牢于是返家。走时提了一皮箱的山货——要不是他极力阻挡说路上难带,还得再带准备好的一蛇皮袋呢。

.

宋援朝孙子的准“满月宴”办得很热闹,自然前后少不了四毛忙个不亦乐乎。

王嘉丽也雇了保姆。保姆现在能轻松些,因为有妈妈在跟前带着。

王嘉丽心想,哼,谁说了党员干部不能雇保姆,额现在是给孙子雇的,谁能说个什么。

她也准备年底办内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