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出宫
作者:凌沧州      更新:2020-02-25 03:34      字数:3139

水汷从大明宫回到王府,恰从窗户处看到南安太妃携卫若兰而来。

连忙回到床上躺好,低咳几声,做出一副病弱模样。

南安太妃眼眶微红,拿着帕子擦着泪,引着卫若兰前来看水汷。

南安太妃道:“到底是至亲的骨肉,出了围猎场那档子事,别人都远着我们王府,只有兰儿,还时不时的来走动。”

卫若兰笑道:“舅母这是哪里话?莫说表哥现在只是被奸人冤枉,纵然此事是他做的,铸成大错,我也是要来看表哥的。”

水汷笑了笑,毕竟有着上一世并肩作战,一同战死的同生共死经历,对于这个表弟,他还是非常喜欢的。

斜倚着靠枕,与卫若兰说着话。

卫若兰唯恐打扰了水汷休息,略坐了一坐,起身告辞。

水汷正欲起身送他,便被他按在床上,道:“表哥什么时候也在意这些虚礼了?早日将伤养好才是正理。”

卫若兰一面走,一面与南安太妃话着家常:“怎么不见表妹?”

南安太妃道:“小雯被我宠坏了,越发的没规矩。你过来了,她也不来迎迎你。”

说着,带着卫若兰来到水雯的院子。

水雯一身戎装,手中□□翻转,荡起一片雪花。

见南安太妃与卫若兰来了,忙收了枪,扔给丫鬟,让她放回兵器架。

“表妹的枪法越发精益了。”

鼓掌称赞,卫若兰话锋一转,笑道:“还以为你长大之后会好一点,哪曾想还跟小时候一样,这么喜欢舞枪弄棒。”

南安太妃一手牵着卫若兰,一手牵着水雯,道:“她比小时候好多了,也不那么调皮了。只是从狩猎场回来之后,不知怎地,又耍起了枪。”

狩猎场的事情,卫若兰也略知一二,水汷与水雯被强弩所指向的事情,王府上下都瞒着南安太妃,因而他也不挑破,只是与水雯聊着江城风光,不谈京城之事。

南安太妃见他俩聊的开心,想着水汷这个时间也要喝汤药了,于是起身去了水汷院子。

送走南安太妃,卫若兰与水雯也就不再像刚才那般顾忌,谈起狩猎场之事,卫若兰一阵唏嘘,温声细语,好生的开解水雯。

见水雯面色渐缓,卫若兰一杯又一杯喝着茶,几杯茶下肚,好半晌,方鼓起勇气,问道:“那日跟在你身后的,是什么人呢?”

晚间,水晏与秦远来到水汷屋内。

水汷披衣起来,手里拿着水晏抄好的天家秘事档案。

太子一事,年久日深,档案上所记载的,也不过几时几辰废太子如何如何,再详细的,便没有了。

水汷揉了揉眉心,把档案放在一边,喝了清茶提神,将今日去清思殿遇公主之事讲给他俩听。

水晏听了,微微皱眉,道:“如此看来,确是北静王无疑了。”

水汷点头,又道:“公主告诉我此事,不过为求保命。我答应了她,三日后送她出宫。”

见水晏与秦远面有担忧,于是解释道:“我已经想好了法子。”

抿了一口茶,将在清思殿与宝钗商议的事情娓娓托出。

水晏手指摩挲着白玉扳指,缓缓道:“倒也可以一试。”

目光看向秦远,面有征询之意。

秦远点点头,道:“此事交给我去处理。”

是夜,冷月当空,诸星暗淡,大明宫清思殿里的一偏殿中,红光满室。

次日早朝,钦天监监正上疏请奏:“臣夜观天象,七星移位,萤火当空,紫微星晦暗不明,此乃大凶之兆。紫微颤动则征兆国祚有动,紫微星晦暗...”

话未说完,偷偷地瞄了一眼高坐龙椅的太上皇,只见素来喜怒不形于色的太上皇眉头紧锁,心下惶惶,声音也跟着低了下去:“紫微星晦暗,则帝星不稳。”

此话一出,满朝文武皆是一惊,联想到前几日的狩猎场一事,不禁心惊肉跳。

新帝重伤,无暇理政,太上皇重新复位,王不王,皇非皇,可不就是帝星不稳吗?

太上皇目光缓缓扫过下面大臣脸色,过了一会儿,冷冷道:“可有破解之法?”

钦天监监正额上汗珠滚落,小心翼翼道:“臣昨夜见天降异象,红光坠地,臣追随而去,只见那红光入了大明宫,想是破解之法,当在这红光之中。”

大业六年,新帝重伤难愈,昏迷不醒,永昌公主感念兄妹情深,出宫入道门,为兄长祈福。

道观定在离城三十里的白云观,因公主入主道观祈福,又名公主观。

宝钗作为公主侍读,自然要追随左右。

离宫那日,太后携宫中诸太妃以及新帝妃子来送。

离了大明宫,道路上早被肃清,羽林卫衣甲鲜明,旌旗蔽日,在前开路。

公主銮驾上,永昌公主端坐中间,苦熬了几日,早憔悴的不成样子,唯有一双眼睛亮晶晶的,手里摆弄着鎏金小暖炉,喃喃道:“可算离了宫。”

銮驾后面的一座轿撵,宝钗放下绣着簪花小楷,微微挑起珠帘,复而又放下。

道观早被打理好,公主住正殿,宝钗住偏殿,其他随行宫女彩娥,按照品阶,安置在其他殿中。

到了晚间,伺候公主睡下,宝钗回到屋里,穿针引线,刚绣好一行字,忽然烛火一晃,眼前一花,便知水汷又来了。

放下了绣品,眉眼一点点抬起,恰看到水汷端坐在对面椅上。

他没有穿夜行衣,只穿着家常衣衫,轻衣缓裘,额间勒着蟠龙戏水抹额,鬓角几缕未束起的青丝,在脸侧微微荡着。

“你怎地又来了?”

宝钗起身,找到从宫中带出来的白玉罐子,取出里面的茶叶,冲上茶。

水汷笑道:“怕你与公主不习惯道观环境,我来看看。”

宝钗将茶端到他身边,道:“宫中的茶,也不知你喜不喜欢。”

“公主逃出生天,自然是十分欢喜的。”

水汷接过茶,低头轻嗅,茶香扑鼻,沁人心扉,虽不是他最爱的华顶云雾,但是他最喜爱的人冲泡的,比之华顶云雾,他还要喜欢上三分。

轻啜一口茶,顿感五脏六腑皆是一片清明。

烛光下,他最爱的女子笑颜浅浅,手指附在白玉杯子上,竟比那白玉还要白上几分。

水汷不敢再看,低头饮茶,眼睛盯着脚尖。

生死场合上,他都能镇定自若,偏偏到了她这,话未说上几句,便开始脸红心热起来。

水汷想不通,唯恐宝钗看出端倪,清了清嗓子,道:“公主为国祈福,旁人怕是再不会打她主意的。”

眼睛偷偷瞄着她的侧脸,道:“况左立一守几日,也不曾得到只字片言,想是从其他地方去探查狩猎场一事了。”

宝钗点点头,须臾又摇摇头,眉头轻蹙,咬着唇,轻声道:“我倒是觉得,左统领不像是这么容易放弃的人。”

南安王府,一轮冷月下,高高竖起马尾的少女□□落地,激起一片雪花。

雪花纷纷扬扬,落在她的眉梢肩头,她像是没有发现一般,手中□□并不停止,反而越舞越快。

良久,她的动作缓慢起来,胸口微微起伏,额上香汗淋淋,手中□□脱手,斜插在兵器架中,转身回屋,喝上一口温热的乌鸡汤。

树枝上,银光一闪而过,左立离去,脚踏屋脊无声,目光落在戒备森严的水晏的房顶上。

南安王府,左立来了无数次,次次都不曾闯入过水晏的院子。

明哨暗桩,大明宫与它尚不能比。

不过一个病怏怏的庶子,竟也值得王府花费这么大的力气?

眼中冷光一闪,怀中抽出一片树叶,运起内功,甩到不远处的院子中。

树叶刚到空中,七八道剑光闪过,落地时,已碎成粉末。

左立不再逗留,迎风而上,去往公主观。

公主观中,羽林卫护卫在周围,天家旌旗飘飘。

左立避过羽林卫,落地无声。

屋内烛光冉冉,隐约映着两个人的侧影。

走到窗户边,屋里少女容颜难以描画,在烛火映照下,一颦一笑,般般入画。

她对面坐着一个少年,英姿勃发,俊脸微红。

一枚树叶,悄无声息地送了进去,落在少年微红的耳朵上。

水汷一惊,不动声色取下,攥在手心。

水汷知晓左立在窗外,不敢再待,又唯恐宝钗知晓了担心,面色不改,笑着与她告别。

宝钗站在窗户下,水汷身影矫健,转眼间便消失不见。

送走了水汷,宝钗关上窗户,微微皱起了眉。

宝钗素来心细如发,她眼前恍惚有绿色飘过,水汷再与她言谈,便不似刚才手足无措。

手里捧着尚温的茶,一声轻叹,他面色如旧与她告别,显然是不想让她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