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了☉第三十六回(一)
作者:水蠆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175

十月五日。科内利斯?雷也山司令及其评议会命令我们五艘船在克利斯蒂安?佛朗斯司令的率领下前往漳州河,占领那条河,不让任何中国帆船开往马尼拉群岛或其他掌握在我们敌人手中的地方;并如我们时常和不断提出的要求,同他们在台湾进行自由贸易,在那种情况下,完全可以同他们和平友好相处,但是如果他们不答应,那么应在海陆两方面与他们作战,使有利和有益于公司的上述情况可以产生……

二十八日,我们抵达上述河流……

[侯恩]威廉?伊斯布兰茨?邦特库的东印度航海日记。

明天启三年十月戊初一午,基督一六二三年十月廿四。

鸡笼①。

李一官筹备妥当之后,终于率队离开了平户。他首先越过琉球,最后却在鸡笼的社寮岛旁落了锚。

鸡笼位于大员以北,正在大明通往琉球的航道上。鸡笼及不远处的淡水两地,都是淡水充沛、港湾宁静的所在。早些年,大明与琉球之间贸易繁盛,往来航船,便常在这两处中转落脚。

这处海湾的东、南、西三面为陆地,独留一个北面与大海相接。湾内,南北狭长,有石硬、田寮、西定等五条溪水汇入,其风波平静,淡水充沛。湾口靠东的一面,有社寮、桶盘一大一小两座岛屿,其中,社寮岛的东畔,与台湾本岛间有一狭长水道,曰八尺门。

李一官登上社寮岛的高处,正介黎明时分。借着东升旭日,他眼看脚下的壮美河山,李一官的心情格外爽朗。这回出海,李一官留下了林福在平户看家,所以,站在他身畔的心腹,便只有李忠和张弘了。

从前,李一官领着一两船在海上奔波,船少,队伍也小,他倒不曾觉察什么。现在,他渐渐接手了偌大的家业,李一官便顿时感到人手不足了。这番,林福留在了平户,他身边尚有李忠和张弘,可是,随着摊子越来越大,李忠和张弘迟早也要放出去独当一面的,李一官不仅担心,届时他又该指望谁呢?手边无人可是大忌啊!

惦记着这般问题,李一官的目光,便悄无声息地自四周流过。在他身边,另有两个两个书生打扮的男子。那中年的一人,叫做邬龙。此人年已不惑,是泉州人士。他自幼读书,本想取个功名,奈何时运不济,屡试不中,后来家道中落,便出洋谋生。此人先在东印度公司做过财副,后来投了李家。如今,邬龙在大员负责货栈的经营,这回李一官来到鸡笼之后,便差张弘将他请了来。

另一人是十四五岁的孩子,却是李一官的二弟李二官了。正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尽管李一官眼见了李旦与李华宇间曾有诸般问题,但是,当他感到人手不足,李一官还是最先想到了这个弟弟。

李二官是李一官的异母弟。此子道是聪明,只是自小读书迂了,性子有些柔弱。李一官看着这个弟弟,便忍不住回想起自己当年。想当初,在二官这个年龄,他已在风浪里拼杀了四五个年头,哪里是这般的柔柔弱弱?李一官心里明白,父亲这样安排,是对他好,奈何时下缺人,倒叫李一官忍不住在心里感叹。

李一官盘算着,从今以后,要让这个弟弟杀人见血,再丢到风浪里耍几回,历练个几年,总该有些长进。李一官不免想到,若二官果然成了李华宇第二,对自己的儿子,究竟是吉是凶。他联系自己想了一想,最后却发现这是好事。李一官心说,有这么个压力在,自己的儿子将来就孬不了。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再说,不是还有自己看着!

如此这般,李一官便这样转来转去,将身边的人盘算了一遍。邬龙感到李一官的目光,在自己的身上一扫而过,他便拿眼角的余光,看了看下面沙滩上忙碌的人群,然后微微侧身,轻声道:“少东家真非常人!瞧少东家这番动作,是要谋一个长远了?”

此处与大明相比,完全是一蛮荒之地。此地丛林茂密,鸟兽繁多,除了偶尔路过的商船,鸡笼附近,便只有几个尚未开化的土人部落。社寮岛地界不大,鸟兽相对不多,是以岛上的土人亦少,倒是李一官一行人,打破了此处的宁静。

下面的营寨且不论,引起邬龙注意的,却是两处工地。一处在沙滩上,另一处,却在不远处的一小块高地上。

那沙滩上,是李一官修船的所在。自大明朝廷禁民间私造大船之后,海上的人家为了安身立命,便不得不另谋出路。于是,到海外造船,或者干脆找一处荒岛悄悄造船,便成了人们的解决之道。本来,李家在平户和长崎都有船坞,只是如今幕府已不比从前,而李一官要造的,又是八百料的大船。为了避免惹出麻烦,李一官便带足的工具、人手和材料,跑来这里打造。

另一处工地,却是在修一个土台。

邬龙出海闯荡的时日,比李一官要长,东洋,南洋,到处都有邬龙的足迹。他见多识广,却如何看不出,那是个炮台的基座!从前,李一官带船在海上奔走,与邬龙有几次交往,却并不深刻,但是,现在他对李一官却又一些寄期。

二三月间,曾有两条红毛船到了大员,与邬龙谈些办货的事情。好巧不巧,为那般红毛作通译的,竟是邬龙认识的郭鸿泰。邬龙从郭鸿泰口中,首次听说李一官大难得脱一事。当时,邬龙虽将信将疑,但不久之后,平户那边便有消息说李一官尚在。不久前,邬龙又去澎湖打探消息,知道“格罗宁根”号在抢劫两条大明商船的时候受了伤,他又通过水手的嘴巴,知道那两条船都是李家的。邬龙结合李一官回到平户的时间,自然不难推出,那一战便是李一官打的。

李一官虽在海上闯了多年,但他毕竟是李旦的儿子。所以,原本在邬龙看来,李一官不过一个略有些能耐的二世祖,但是,现在邬龙却另有一般看法。李一官虽有郭鸿泰的帮助,但是,能够抓住机会逃脱,又能在海上与红毛一番拼杀而不落下风,这已经说明李一官的能耐。邬龙心说,不论李一官这一年里躲在何处,但是这段经历,着实让李一官成长了。

──────────────

①鸡笼,台湾基隆旧称。

──────────────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font-size:16px;>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