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债要用血来偿☉第三十五回(二)
作者:水蠆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154

明天启三年九月初五壬辰,基督一六二三年九月廿七。

厦门。

南路副总兵衙门。

衙门仍是这个衙门,便是南路副总兵衙门的牌子亦不曾改动,但是院子的主人,却已换了人。自张嘉策被捕以后,俞咨皋便正式住了进来。俞咨皋在浯屿一战,打出了威风,加之他有巡抚衙门的文书,俞咨皋接手兵权,倒也顺利。水师里,有少部分人物伤其类,对张嘉策心生怜悯。但是,因为王梦熊等一干将领表示领命,倒也无人做出甚么出格的事来。

南居益为俞咨皋请功的折子,早已递了上去,虽说俞咨皋如今仍是副总兵衔,但是正名的时日,并不远了。

李一官在平户费尽心机,俞咨皋这边备战也是刻不容缓。俞咨皋年过花甲,经历了数十载沉浮,早已对朝政理解极深。俞咨皋心头明白,他这番来闽,叶向高不仅是要他了结红毛,而且还要从速奏凯,因为朝廷是等不起太长时间的。

欲复澎湖,水师是根本!奈何福建水师败坏多年,五座水寨之中,只有浯屿水寨还算有个样子,而其他四寨,则几乎形同虚设。如此局面,整军精武便刻不容缓。但是,俞咨皋明白,大明军备松弛,军制败坏,此乃是百年积弊,他纵有叶向高与南居益支持,也无法将福建水师洗个干净。他若是拿军中的积弊说事,翻出来这些肮脏,除了取走张嘉策的性命之外,毫无用处,反会使军队更加慌乱。所以,俞咨皋在接手福建水师后,只是查实员额,打发军中老弱回家种地,留下精壮操练,然后,又张榜招兵,以补足缺员。

照俞咨皋的打算,他需要理出三支队伍。其中一军为六百料大船十号,三四百料战船十号,另备小船二十五只为辅。另外两军,各有六百料船五号,三四百料大船二十,并小船二十五为辅。如此,每军大船二十五号,小船二十五,兵夫二千三五百,三军总计员额七千上下。

选练水师关乎成败,俞咨皋自然是要亲力亲为。不过,这日俞咨皋未到营中,却是为了海禁一事,来面对漳、泉两地派来的商家代表。

这领头的一个是许素心,一个叫做黄明佐。许素心背后有李家作靠山,始终是中左洋商的魁首,这回要同衙门交涉,他是不能不来。黄明佐却只是一个普通商户,开了一家“黄合兴”的商号,这番能够出头,却另有缘由。

年初,商周祚与雷也山面谈之后,为了稳住红毛,刺探红毛虚实,商周祚命程再伊找人南下,往红毛城走一遭。商周祚有意派一正一副两人前去,正使为军中小校,副使为中等身家的商户。如此,一军中小校即可体现朝廷的诚意,又不会低了姿态,边上有一商户辅佐,则有助于事情办得圆满。于是,“黄合兴”的东家黄明佐,便恰巧得了这个副使之职。

当时,黄明佐与正使陈士瑛各领一船结伴南下,结果,出海后不久,他们便被一场风暴给打散了!黄明佐的坐船受了些损伤,待躲过风暴后,竟漂到了吕宋。虽说他这般办的公事,但黄明佐本为商家,岂能不随船带些货物?他既不知陈士瑛的生死,船只又受了损伤,便干脆在吕宋将货物抛了。因红毛阻断航路,吕宋断货已久,黄明佐反倒因祸得福,大赚了一笔。

赚钱之后,黄明佐不愿继续南下,便修了船后折回。不过,他此行虽未到达红毛城,商周祚却也没有怪他。一则,商周祚本来对红毛便是敷衍,更视与夷交涉为耻,一则,黄明佐多少打探了一些番鬼的近况,也算不辱使命了。

黄明佐借着这次机会,不但赚了银钱,名声也大了不少,所以,这番被众商家推出,前来与俞咨皋交涉。

早在提出海禁之初,俞咨皋便料到,事情不会没有反复。如今看来,果不其然!抚台衙门的告示一出,便立刻就掀起轩然大波,俞咨皋也成了众矢之的。面对红毛,俞咨皋毫不含糊,那是说打就打,但是面对大明的子民,他却不敢倒行逆施。俞咨皋来闽,是建功立业来的,却不是要来遗臭万年。

俞咨皋本是闽人,面对聒噪的商人,开始倒是勉强能够善言以对。不过,这些商人们说来说去只那么几句,说得久了,俞咨皋终究没了耐性。他摆摆手,打断了商户的话头,道:“诸位父老所言,虽有道理,不过老夫以为,却是多虑。

俞某人亦为闽人,焉能不知海禁之祸?此番海禁,绝非要长久之计,仅为困敌,不得不尔。红毛盘踞澎湖,海路断绝,洋船本来也出不去的。所以,此次海禁,禁的只是些心怀叵测之徒,诸位又何必多心呢?

朝廷剿灭红毛,也是为了父老乡亲。诸位放心不下,俞某人愿签字画押,待红毛去后,定说服台院开海贸易。然,列位若仍是不满,老夫也无能为力了!”

“这……这……

俞咨皋这些话说出来,众人便知,俞咨皋在海禁一事,是不会让步了。许素心对这类的交涉根本不抱希望,他此番来,只是抹不开面子,所以,他自始至终也不怎么开口。但是,黄明佐却与许素心所念不同。黄明佐最近借出使的风头向前迈了一步,这番,他有幸得到众人推举,前来与俞咨皋交涉,黄明佐心说,如何要办出些名堂来才好。黄明佐偷眼看看许素心,见他眼睛都要闭上了,便心思一转,道:“老将军既这般说,我等又岂能不信。不过……

“不过甚么?”

“不过,另有一事,还望老将军为民做主!”

“说。”

“巡抚衙门张榜说要征用洋船,不知老将军可知此事?”

“嗯,是有此事。怎么,你有何说法不成?”

“不敢,不敢!小民也知南巡抚这般,全是为了打红毛。我等小民原不该多口,只是……只是三百料的大船,衙门给五十两银子,这……这只怕不妥啊!这兵凶战危的,万一有个闪失,却叫小民等如何担待?用船是大事,小民不敢阻挠,只是这银子……还望老将军代为转圜!”

──────────────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font-size:16px;>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