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变天☉第二十七回(四)
作者:水蠆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063

从面子上看,这一席酒宴,宾主皆欢。张嘉策与俞咨皋谈笑风生,下面的将领们,也有来有往,有说有笑。可是,人们隐藏在背后的心思,却是难说。

李一官与徐一鸣并无交往,除了那日在船上匆匆一晤,李一官甚至没有再去见过他。李一官对俞咨皋在意,主要集中在船炮上。

借着为徐一鸣他们安顿的当,李一官已经在俞咨皋的船上看了个大概。福船、广船,纵向虽有龙骨,然其横向仅靠隔板支撑,过于单薄,是以难受红夷炮的后劲。而俞咨皋的坐船在隔板之外,又借鉴了红毛船的技巧,以排列紧凑肋强化,同时,船壳与甲板的厚度也大大增强,是以能用红夷炮。李一官估计,俞咨皋的坐船,便是全部配上红夷炮,也是承受得住的。

其实,这个法门李家早已知晓。只是,李家的船,毕竟是用来运货的,李家又没有这些红夷炮好用。因此,李家的大船只是略略加强了船体,以抵御风浪和炮弹罢了,却不曾有像俞咨皋做得这么极致。

至为关键的,却是红夷炮。此刻,李一官另有了自己的打算。这造红夷炮与造佛郎机本是相通的,只是材料、火候不好掌握,需要丰富的经验和技巧。佛郎机在香山澳把守森严,李一官不敢冒险去佛郎机的枪炮场抢人,但时下大明既然已经有了这样的能人,李一官便盘算着回去探探消息,看是否有机会了。至于红夷炮的造价,俞咨皋不说,李一官也能猜到个大概。无非是造炮的材料加上损耗和工夫钱,只要自己掌握了造炮的法门,这又算得了什么?

当日,李一官安顿了徐一鸣一行人的食宿后,便有专人负责伺候,他便再也不与徐一鸣有所瓜葛。此时,他李一官不过是刘英手下的一个小小捕盗①,如何能引得俞咨皋手下大将徐一鸣折节下交?那几杯酒,那几句话,看起来寻常,但是李一官却敏锐地嗅到了一丝阴谋的味道,俞咨皋要对张嘉策下手了!

酒席散了,李一官依旧回到自己的船上。这半年多来,除了偶尔几次上岸休息,平日里,李一官都是歇在船上。李忠和张弘那边没有消息,城里还有许家那两个畜牲,住在岸上,李一官总觉睡不踏实。船上的船舱虽小,但他却能够感到几丝安稳。船上有林福盯着,有跟着他从陈家村出来的一帮手下,一旦有什么变故,李一官也好抬腿跑路。

回到船上,李一官例行公事一般,将船里船外查了一遍。这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有助于他时刻了解自己的处境,也有助于沟通和属下的联系。

查看完毕,因林福在外当值,李一官便同陈勋下到船舱。现在,李忠和张弘不在,老人之中,只有林福一人在侧,李一官的臂膀不免单薄,所以,陈勋得以出头。如今,林福和陈勋共用一个卧舱,便在李国助的隔壁。

待陈勋进了自己的卧舱,李一官也关上了舱门。李一官坐在床头,将随身的弯刀擦拭一番,放在枕头下面压着,又取出一柄长管的火枪,重新装上弹药。上回在陈家村一战,李一官抢得一十八杆火枪,他来到刘英手下后不久,便差人去将这批隐藏的火器搬了回来。过去,李一官习惯于手边有一杆火枪,所以留了一杆在身边,只是从前那杆短柄火枪是自来打火,这一杆却要用火绳。不过,李一官自己知自己事,如今也不好挑剔什么。

李一官今日吃了不少酒,这会子被海浪一摇,也就有了几分酒意。他将火枪也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摆好,李一官踢掉鞋子,侧了身子躺上床去,准备休息。

“笃,笃,笃。”

朦胧之间,李一官听到有人敲门,他下意识握住了头边的刀柄,问道:“谁?”

门口传来的,却是林福的声音。但听他道:“阿兄,俞爷麾下徐一鸣来了!”

李一官缓缓撑开双眼,起身将火枪收了,道:“请!”

随后,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舱门打开后,便见林福领着徐一鸣出现在李一官的眼前。李一官警惕地看了眼前之人,给林福递个眼色,叫他到门口盯着。然后,李一官请徐一鸣坐了,两人便互相打量了半晌,却谁都没有说话。最后,还是李一官率先开口,道:“李某人微位卑,徐爷深夜来此,不知有何贵干。”

徐一鸣洒然一笑,道:“李兄弟,明人不说暗话,我今次来,是俞爷的意思。”

酒席上,徐一鸣找上自己说话,李一官便猜到俞咨皋的心思了。俞咨皋这是要拿张嘉策开刀。当然,如果李一官没有猜错,俞咨皋只是打算杀鸡骇猴,并没有大开杀戒的心思。所以,若不出意料,俞咨皋是想拿张嘉策的脑袋立威,至于张嘉策麾下的人,则是拉一帮打一帮。只有如此,俞咨皋方能一面树立自己威信,一面尽快控制住福建水师。

李一官心里揣测,俞咨皋找上的,定然不止自己一人。李耀,袁进,甚至是王梦熊,俞咨皋都可能派人去拜访。当然,这时间顺序上,可能有先有后。李一官心下明白,面子上却是茫然无知,他故作疑惑地说道:“俞爷?”

徐一鸣见他如此,只好说:“呵呵,徐某与李兄弟一见如故,又见李兄弟日日练兵不辍,便寻人打听了一番。原来,李兄弟便是上回驾船,焚掉红毛一船的壮士,徐某更是佩服。

时下,红毛寇边,俞爷奉旨来闽主持战局,正需李兄弟这般能征惯战之人。徐某将李兄弟荐于俞爷知道,俞爷亦颇有爱才之心,有心将李兄弟招归帐下。不知,李兄弟意下如何?”

“蒙俞爷、徐爷看得起,有幸与俞爷、徐爷并肩杀贼,是李某几世修来的福分。只是,李某身为张爷下属,俞爷、徐爷的好意,恕李某愧不能受,请!”

──────────────

①捕盗,即船长。

──────────────

?

<style>

.pp a{color:#f00;text-decoration:underline;}

&lt;/style&gt; <!--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