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盗当兵☉第十四回(四)
作者:水蠆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114

雷也山与王梦熊交涉数日,这气氛虽说有礼有节,但是双方所言却完全是鸡同鸭讲。雷也山意图得寸进尺,而朝廷连澎湖尚不会放弃,又如何能叫雷也山满意?几番交涉下来,雷也山终究不愿放弃澎湖而转往蛮荒的大员,而雷也山占着澎湖,王梦熊亦不能允他们到福建近海贸易,最后两边也谈不出个所以然来。

不过,双方虽未能有所进展,但是大明朝廷派遣官员前来交涉,这在雷也山看来也算聊以自慰。因此,他并未为难王梦熊一行,最终放他们平安离去。

在澎湖谈判的这些日子里,王梦熊面子上镇静非常,心里终究是没有底气的。他也是满心满眼地希望能够早日离开,不过正经要走的时候,王梦熊却不敢走的太急,以免叫红毛瞧出什么端倪来。所以他强自镇定,压着船队先是缓缓西行,直到澎湖消失在身后,王梦熊才紧忙下令各船张满风帆,全速西行返回福建。而直到距离澎湖已有一日的水程的时候,王梦熊才真个放下了心来。

……

王梦熊一行四船列队西归,仍是王梦熊的坐船打头,袁进紧随其后。

碧空之下,李一官一脸无奈地坐在甲板上,望着脚下的朵朵浪花,脸上却是尽颓丧之气。

这番出来,李一官本打定主意乘机跑路的,而这场混乱也确实给了他千载难逢的机会。李忠等人脑子何等明白,李一官一个眼神,他四人便心灵相通。李忠陪着李一官在前面出头,林福、张弘则混入人群呼应,那夜在人群中闹得最欢的,不是张弘、林福又是谁人?

福建水师的士卒,不论是原先在籍的,还是新近拉来的丁壮,多是闽省子弟。接连数月,红毛在福建烧杀劫掠,早已犯了众怒。在水师与红毛之间,本是一触即发,那两个落跑不成的汉人及风柜子上头近千汉人苦力,其景况之悲惨,更是触动了水师官兵。李一官等人上下呼应,煽动一场暴乱还不是手到擒来。

李一官汲水完毕的时候,天色已暗,待火并开始,最后一抹阳光也早已沉入了海平面下。黑夜为李一官提供了有效的掩护,也使得他们脱逃成为可能。火并一起,便立刻揪住了所有人的目光。在沙滩上,那是一片混乱,汉人、红毛你来我往,血溅五步,人群都已杀红了眼,却哪里有人关注李一官等人的去向。

可惜,李一官本以为时来运转,奈何妈祖娘娘这番却没有照顾于他。由于场面混乱非常,李一官却又是正处在人群的最中央,是以他从乱群之中脱身出来,很是费了不少功夫。待到李一官和李忠等人都从混乱的人群中脱身出来,再冲到海滩打算乘夜逃跑之时,李一官却发现,不远处的海上有三条红毛小船已经围上来封锁了海岸。

原来这红毛着实有些能耐。他们来到澎湖,为防福建水师来袭,这一番戒备也是森严。李一官等人虽将岸上搅和成了一锅粥,但是红毛在水上的反应却十分迅速。说时迟那时快,李一官虽只耽误了片刻的功夫,红毛的小船已经上来,他也得徒呼奈何。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当时天色已晚,红毛认不出罪魁祸首,水师官兵们群情激奋之下,也不曾记住他这个新丁。至于王梦熊和雷也山二人,因他们另有要事操心,且都有息事宁人的心思,却也不曾深究此事。是以火并平息之后,李一官和他的一伙帮凶,居然得以脱身却不曾被人追究。只是逃脱不成,他们不得已只能重新回到了袁进的船上。

洗完甲板,李忠等人围着李一官靠在船舷,一个个大眼瞪小眼,也不知说些甚么好了。李一官眼角转动,瞥看见袁进的义子袁阿根正从船舱里出来,连忙起身迎了上去。李一官陪着笑脸说,道:“小袁爷,您看小的那事……

此时已经是八月三十①。其实在出来之初,李一官便有两层考虑。一头,他希望成功逃离,一头,他也想过,万一逃脱不成自己也要有个退路。所以借着这回出海领了王梦熊的些许银子,李一官便着意巴结起了袁阿根。

这番逃脱果然不成,李一官更需妥当善后。李一官自道,如今关防甚严,再要抓到如此良机却不知要到甚么年月,说不得,短期之内他便难以脱离水师。如此,他不得不有所准备。袁阿根是袁进的义子,从袁进做海盗的时候便跟随在袁进身边,现在更是袁进的心腹。因此李一官在出航前便找到袁阿根,拿出这番王梦熊允诺打赏得全部银子,希望袁阿根能将李忠、林福、张弘调到他所在的船上当差。

李一官出身大户人家,人情世故甚是练达,这一路行来他便和袁阿根混了个脸熟。一路上他对袁阿根礼敬有加,这番又是出手便是二十两银子,礼不可谓不重。事情倒也做得妥当。

要说袁阿根也是有一番计较。军里拉帮结派,是时下的规矩,袁阿根自然不能免俗。袁进跟着王梦熊由匪入官,袁阿根也是水涨船高。照例,他袁阿根外放是迟早的事。只是他作为袁进的义子和亲兵,这些年来始终跟在袁进身边,却少有培养自己力量的机会,将来一旦外放,这无疑是他的障碍。

袁阿根混了这些年,识人的本事还是有一些的。这李一官虽是新抓的壮丁,但是瞧他颇通人情世故,登船不久便将他那一班水手聚拢起来,想来也是有几分能耐。现在正赶上战时,说不得李一官何时立了军功,便能向上爬一爬。对袁阿根来说,调动人手不过举手之劳,而这般调动并非坏了规矩,且又能得了人情,还有这二十两银子进帐。再则袁阿根自念外头的人手不足,此时帮李一官一把,说不定日后便是自己的助力。如若李一官运气不好没有混起来,又或者阵亡了,他袁阿根倒也没有损失。如此稳赚不赔的买卖,何乐而不为?

因为有这般渊源,袁阿根出来便见李一官上来说话,倒也没有因为他出身低微而有不悦。见袁阿根不咸不淡地点了点头,李一官便知道事情成了,也不多说,他向袁阿根拱一拱手,便转身离去,似乎方才什么也没发生一般。

──────────────

①天启二年八月三十癸巳,既基督一六二二年十月初四。

──────────────

?

<style>

.pp a{color:#f00;text-decoration:underline;}

&lt;/style&gt; <!--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