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诗林大会
作者:64513514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952

“什么?父皇怎么可以这样?不经我的同意,就随便将我许配给他人?”宋佳虽然已经接受了自己来到古代的现实,但是仍然不能接受这种结婚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这种思想实在是很难改变的。那小宫女满眼的小星星道:“公主,你是不知道,听京城里的人说,那个陶侯爷长的可俊俏了,而且被京城里的人评为了四大才子,他所做的那两首诗也好好咯!”言道此也并高身的将陶应所做的两首诗给高声的朗诵出来。宋佳娇笑道:“犯花痴拉!”小宫女两个脸颊爬上了两朵红云,道:“公主,你取笑我,我不依啊!”言完,就挠宋佳的痒,宋佳当然反击咯,顿时,子露宫中,陷入一片“大战”之中。许久,宋佳停止了嬉戏,严肃问小宫女道:“下个月的十五京城的凌云轩是不是要开展一个诗林大会?”小宫女奇问道:“公主,你是怎么知道的咯?”宋佳故做神秘道:“我是怎么知道滴,这件事情我是不会告诉你滴,你只要告诉我是还不是就可以了滴?”小宫女点了点那小脑袋道:“公主真是神机妙算咯!在宫里足不出户,却能知道外面的时间,好厉害咯!”宋佳道:“恩,好不错,那我们一个月十五就溜出宫去。好好的见识,见识一下,父皇到底为我选了一个什么样的夫婿?”从小宫女的口中,宋佳知道了陶应所做的那两首诗,心里更加肯定此人并是来至现代的。在这种时空中能遇到与自己一样是来至同样时空的人,那绝对是有共同话题的,在一起也不错,但是他人长的咋样?不知道能不能配上我呢,一定要溜出去看一下,想着想着,两片脸颊上也不自觉的爬上了两朵红云,小宫女当然全看到了眼里,“嘻嘻”在心里笑了一会,用调笑的口气嬉笑道:“公主,在想些什么吗?”宋佳也注意到自己有点失态了,用自己得到小手敲了一下小宫女的小脑袋道:“要你管咯!”

“少爷,外面有人求见!”小马对着自己正安详躺于榻上休息的陶应道。虽然陶应已经被皇上封为了关内侯,按理应该叫其侯爷,但是陶应觉得别人叫他侯爷听过来不习惯,所以还是让府中众人在外人面前叫自己侯爷,没外人的情况下,仍然还是叫少爷的好。陶应眯着双眼懒散的对小马道:“着他进来!”小马“诶~!”了一身,不一时,带进了一个年青人,来至陶应跟前之时,那年青人恭敬道:“侯爷,奉苏馑儿小姐的邀请,请侯爷参加下个月十五举行的一年一度的诗林大会?”苏馑儿,京城最大的烟花之地如梦阁的当红花旦,长的国色天香,一手的好琴艺比之蔡邕之女蔡琰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因为其卖艺不卖身,在这青楼烟花之地仍然能保持处子之身,无数的王公贵族都拜倒在其的石榴裙下,但是苏谨儿却不为所动,使其在那些文士中,名声大噪,所以其前几年京城举行的诗林大会,都请苏馑儿主持,今年也是不例外。

陶应懒散的根本没有半点起身意思,懒懒的对小马道:“小马。奉茶!这位公子辛苦了,在下知道了,下月十五,在下一定准时到达,还请你先去奉茶休息先!”那年青人见陶应如此的态度,心生不满,冷声道:“不用了,既然已经送信到了,我也不便打扰了。”陶应“哦”了声,后道:“那走好,小马送客。”小马说了声:“公子,这边请!”便为那年青人引起路来,年青人大怒,一甩袖口,冷哼一声,理都没理小马就转身离开了,这种傲慢的态度看的小马心里恼火,正想发怒,陶应轻声道:“算了小马!”并又再次陷入沉默之中。

诗林大会的场地在凌云轩,这个全京城平时最多文人雅士聚集在此的茶楼里,今天竟然没开门做生意,而用来招呼这班京城的文人雅士们,因为今天这个凌云轩已经被那些仰慕苏谨儿公子给包下来了。而凌云轩的老板当然乐意了,今天包楼的费用顶的上他一个月所赚的收入了。

凌云轩今天聚集了众多的文人雅士。一班班熟悉人都聚集在一起,讨论着一些学识上的问题。而京城里的大四大才子已经来到了两位,并是不学无术的袁术和超厚脸皮的何苗,西园八校尉之一的典军校尉敦于琼,也到来,坐于袁术一桌。而曹操和袁绍却珊珊来迟。紧接着,门外一阵骚乱,进来了三名大约都是在十三四岁左右的少年,尤其当先那位,唇红齿白,长的非常英俊,虽然三人孩童年纪虽小,但是那些个文人雅士却不敢小看,还纷纷对其三人行礼问好,此三人不是别人,正是京城小四大才子中的三人,周瑜、杨修、严嵩,当先的那个少年并是周瑜。三人走到了前排,坐于了前排的桌上。

这时,门外又是一阵的骚动,而且其中夹带了无数少女的尖叫之声,周瑜三人郁闷,到底是何方神圣的到来,竟然引起如此的骚动,比他们三人还要厉害。但是出于面子的问题,不好争相想看。待所有人让出了一条道之后,周瑜等人才看清楚了来人,赫然是现在在京城名声正大噪的陶应以及其的手下赵云、赵清、高顺、张辽等一班英俊小生。看着陶应比自己更受欢迎,而且小小年纪就被封侯爷,周瑜心底的妒忌心更强,发誓在此次的诗林大会上一定要好好的羞辱他一番。

陶应对着周喻三人打了楫表示有理,望向了其他桌,正好看到了曹操、荀攸、荀彧以及一个英俊的青年正坐于一起,陶应对曹操等人颔了颔首,打了个招呼,曹操三人也回应了一下。而赵云等人也坐到了陶应旁边的一张空桌之上。

这时,只听门外一声吆喝:“苏小姐到~!”众人纷纷的从位置上站了起来,来至门外欢迎。原来是苏谨儿到来了,陶应到是要好好的看看这个风靡了整个京城,令无数王公贵族拜倒在其石榴裙下的女子到底长的怎样?

待苏谨儿走出了众人的“包围圈”后,陶应也被苏谨儿的样貌给惊呆住。苏谨儿在四名女婢侍候下,身穿湖水绿色的衣裙,肩披轻纱,垂青燕尾形的发髻,令她优美的娇躯彷若蒙上一层薄雾,正风姿绰约、轻盈地移步走向靠近凌云轩的一扇窗门,似要欣赏窗外迷人的春光湖色。身子原来是走向那当中的主席位.

苏谨儿直直来到陶应面前,轻笑一下,那笑宛如万朵牡丹在其脸上开绽般,把陶应再次明显的看了一楞,更不用说那些喜欢苏谨儿到疯狂地步的文人雅士们了。柔声问道:“这位必是名动京城的四大才子,如今贵为关内侯的陶应陶侯爷了吧!”陶应忙从自己的位置上站了起来,打了楫道:“正是在下!”苏谨儿再次一轻笑,仍然还是将陶应迷住了会,行了礼道:“苏谨儿这厢有礼!”陶应慌忙道:“苏姑娘客气了!”苏谨儿转身道:“好吧!那诗林大会正式开始!”言完转身,走上了自己的主席位。

周瑜首先从自己的位置上站了起来,对苏谨打个楫,苏谨儿颔首表示回礼。周瑜道:“听闻陶侯爷所做两首诗,连朝中一些大儒都自愧不如,”陶应忙谦虚道:“太过谦了!”周瑜道:“陶侯爷真谦虚,所以在此出一上联,还望陶侯爷对上一对!”陶应也从位置上站了起来,道:“请!”周瑜想了会,出了上联:“十口心思思家思国思社稷!”苏谨儿赞赏道:“好上联,十口心三字组成了一个思字!”陶应一瞥嘴,脱口就来,暗道:真是小儿科,这个对联在前世经常被人盗用。“八目共赏赏花赏月赏秋香!”苏谨儿出声赞道:“对的太好了,八对十,目对口,并且其中也是有字组成。”周瑜恨恨道:“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洽洽!”陶应心里暗道:大哥,你不会是唐伯虎他大哥吧!则么又是这里面的台词咯!陶应对道:“雨雨风风花花叶叶年年暮暮朝朝!”众人又暴声“好~!”周瑜见出了两句联都被对上了,姗姗然的退了下来,杨修从位上站了出来,出一上联:“曲溪曲曲龙戏水!”陶应想了下,对道:“陇埔陇陇凤簪花!”杨修不想自己想了如此之久的对联会被陶应轻松的对上,非常的不服气,又出一上联:“珠联璧合璧联珠!”对道:“舟随浪潮浪随舟!”可恶,又被对上了,杨修也姗姗然的退下。

苏谨儿见陶应如此轻松的见对付住了两人,心里佩服陶应的文采,起身对陶应道:“陶侯爷好文采,小女子在此有一上联还望陶侯爷对出下联?”陶应轻轻一笑道:“请~!”“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呗声,总合三百六十天击钟声,无声不寂!”“好~!”场中所有人都暴喝道。陶应想了会,充满自信的笑到,随后对出了下联:“月色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色,更兼四万八千六峰峦色,有色皆空!”苏谨儿轻声鼓掌赞赏道:“陶侯爷果然好文采,小女子佩服!”陶应道声谢道:“多谢~!”荀攸也不甘寂寞,从位置上站了起来,对陶应道:“陶侯爷,在下此有一上联,花花叶叶,翠翠红红,惟司香尉着意扶持,不教雨雨风风,清清冷冷!请对出下联。”陶应一摊开纸扇,轻扇了几下,嘴角再次露出了那充满自信的微笑,轻松的对出下联:“蝶蝶鹣鹣,生生世世,愿有情人都成眷属,长此朝朝暮暮,喜喜欢欢!”荀攸佩服道:“侯爷好文采!”并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于曹操同桌的那英俊男子,站了起来,双目精光一闪而逝,自我介绍道:“在下许攸,在此有一先联,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足,咩咩咩!”“水牛下水,水淹水牛角,哞哞哞!”“陶侯爷好文采,在下佩服!”

荀彧从位置上站了起来,对陶应道:“陶侯爷,见如此之人出对联,在下也有点技痒,我这里也有一副上联,还请侯爷对上一对!”陶应客气道:“文若先生(荀彧字)过谦了,不吝赐教!”“沧海日、赤城霞、峨嵋雪、巫峡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武夷峰、庐山瀑布,合宇宙奇观,绘吾斋壁。”完全的是以景而组成了一副对联,陶应心里暗道:这荀彧果然厉害。随后陷入了微微的沉思。而场中所有人也都在沉思当中,希望能想出一副下联,也一博美女之心。

“哈哈~!”陶应一声大笑,随后道:“有了,请文若先生(荀彧字)好好的听上一听,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司马史、薛涛笺、右军帖、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

全部都是以书本为下联,全场暴起了如雷的掌声,而周瑜、袁术等人的脸色很是不善。但是周瑜的眼中却还有丝丝的佩服。

而在人群中,有两个年约八九岁的少年看着陶应的身影深深的发呆。苏谨儿轻盈的站了起来,对陶应道:“陶侯爷,文采非凡,使谨儿受益非浅,今日也可谓是技压群雄,眼看天色渐渐暗淡下来,我看今日的诗林大会也就此结束,但是在结束前,谨儿有个不请之情,还望侯爷能答应?”面对如此佳人的请求,无论是何人都不忍心的拒绝,陶应轻笑道:“但说无妨!”苏谨儿一笑百媚生的笑容又再次的出来了,笑言道:“就是请陶侯爷在这里再次的吟对一首诗,可行?”陶应笑道:“小小要求,陶因我岂能拒之。”

微一沉吟,陶应吟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那种气势澎湃的将在场所有人都听醉掉。在在场所有人的掌声中,今年的诗林大会终于结束,这此诗林大会,所有的士子们都感到自己是受益非浅,有些从荆扬之地赶来的士子们,也认为此次是不虚此行,不仅见到了娇艳的苏谨儿,更是听到了这么气势澎湃的诗歌,这么多千古的绝对。

陶应等人就要离开的时候,后面一声喊声:“陶应,你给我站住!”陶应转头一看,看到的是周瑜、杨修、严嵩三人在自己府中家丁的包围下,神色古怪的来至陶应面前。

</div> <div align=center><!--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