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9.第四百二十九章 担心
作者:姑苏羡      更新:2019-11-29 06:56      字数:2198

第四百二十九章担心

除了要知道广阳王和萧佛之是何时狼狈为奸,起了谋逆之心以外,崔长陵自然又细细的问过,如今他二人手上,到底都捏了什么样的底牌。

然而于琅给他的答案,又实在是不出他早前所料,至少这襄阳城,早就在他二人控制之中了。

萧佛之借自己的职权之便,将襄阳政务几次大改过,原来郑檀道这个襄阳别驾,也只不过是被他架空的一颗棋子而已。

每年萧佛之贪墨来的银子,都会分给郑檀道一半,当然了,也只是郑檀道所知的一半而已,他便是借此收买了郑檀道,原本这位襄阳别驾该时时刻刻监督着萧佛之这个使持节刺史,一旦发现他有任何古怪之处,都该上报朝廷知晓,并不至于把事情弄到今天这地步,只是可惜了,郑檀道为了银子,便把其他的,都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崔长陵想来他大约也是仗着郑家手上有先帝的一道恩典,才敢如此放肆。

不过按于琅的话来说,郑檀道是并未附逆的,他只是糊涂了些,也贪财了些,仅此而已。

该问的问完了,该说的,也都说过了,崔长陵打发了于琅去,又叮嘱了他好些话。

虽然事发了,但是能够尽力保全他这样的话,崔长陵是说不出口的,想一想于琅干过的那些事,助纣为虐,他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将来会在御前替他说项这样的话,更何况,于琅的手上,还有柳琬之一条命。

于琅大概本来就不指望,是以从头到尾,根本就没有开口向崔长陵求请过。

只是他站起了身,一递一步往门口方向挪去的动作却极其缓慢,等人快到了门口的时候,又突然收住了脚步,转过身来,目光灼灼的望向崔长陵。

崔长陵心中咯噔一声:“该说的都说完了,剩下的,就是不必开口的,于琅?”

于琅面色一沉,眸色也跟着一起暗下去:“我知道,我……我没有打算求令君来日保全我。”

崔长陵便眯起眼来:“那你是还有什么事情没说?”

“令君,祸不及亲眷,这句话,不知道您听过没有?”

祸不及亲,其实先帝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崔长陵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那些事,可他却全都知道,也一直牢记着。

先帝虽是个雷霆手腕的人,擅制衡,攻心计,但在祸不及亲这四个字上,可以说是做到了极致,就连昔年的琅琊王氏与河东柳氏,不是也没有将他们满门赶尽杀绝吗?

世人总是会说,百年望族,哪里是一朝一夕之间,便能够屠戮殆尽的,可是崔长陵知道,并不是那样的。

那也只不过是先帝的心中存了那么一丝的善念仁心,不论如何,不累及族中亲眷罢了。

于琅见他不言声,只当他不愿答应,这才有些紧张起来:“我不是宗子,我在外做的一切,都同于氏无关,至于我爷娘及我众兄妹,更是一概不知我在襄阳所为,令君,该认的罪我都认了,你要的供词,我也全都给了,我不敢在事情败露之后求令君放我一条生路,可我的亲眷,都是无辜的。我知道附逆与谋逆本是同罪,该满门抄斩,株连九族,但先帝在时,琅琊王氏与河东柳氏,不也照样是祸不及亲吗?”

从于琅进到屋中,一直到他打算离开,他没有跪过,此刻却双膝一并,直挺挺的冲着崔长陵跪了下去:“我只身在襄阳,从前路途走得并不顺,过了好几年才把发妻接到襄阳来同住,我的长女今岁才十四,尚没有许配人家,我的幼子才只有八岁而已,令君,他们都是无辜的!”

果然人心再坏,也总有一处柔软,是留给身边最亲近的人的。

也或许,于琅本就不是个坏的,只是他一开始的身不由己,逼着他一步步走到了今天而已。

崔长陵揉着眉心,没再看他:“你去吧。”

于琅长松了口气,缓缓站起身,又同崔长陵见过一个官礼,再三的谢过他,这才头也不回的离开了这间屋子。

他人一出门,王羡便撇着嘴叫了崔长陵一声:“我心里不怎么好受。”

崔长陵侧目过去:“你既同情于琅,又觉得他罪有应得,本觉得他没有坏透了,至少是真心关切他族人与妻儿,可想想柳六娘子一条命,便又觉得他十恶不赦,羡羡,记得我从前教过你的吗?”

人心复杂的很,是这世上最难测的一样东西,没有人一定是好的,也没有人一定是坏的。

王羡没有忘记,也知道他想说什么。

当初她还没有进廷尉府,崔长陵就告诉过她,凡事没有什么绝对,便是将来她在廷尉府经办了什么案子,也要永远记住这句话。

其实不管什么时候,她都只是旁观者,不该感同身受,一旦感同身受了,总容易把自己陷进去。

到后来崔长陵知道她实则是女儿身,便又把这样的道理再三的与她重复过,慢慢的王羡明白过来,崔长陵是怕她感情用事,不顾后果。

今日大概也是如此……

“其实我刚刚一直在想,于琅总说他胆子小,柳六娘子也是这样说的,可是我觉得,他并不是个胆小如鼠的人。”

崔长陵便笑了:“我从没有信他胆小如鼠。”

王羡眼神一亮:“真的吗?”

他点头:“这条路上,没有胆小如鼠的人。”

他同她的想法果然是一样的,她莫名的欢喜起来,可是等到欢喜过后,便又只剩下担忧:“我们要把于琅的供词送回京城,一来一去少不了耽误工夫,我不放心于琅……广阳王和萧佛之早在废王之乱时便已然打算兴兵起事,之后又沉寂多年,那是时也命也,我总觉得不安心,现在僵在这里了,他们要是动手了呢?我就怕等不及陛下召他们回京去……还有凉州,他们孤注一掷选了这条路,真的会坐以待毙吗?”

萧佛之,从来就不是个坐以待毙的人。

而崔长陵也始终相信,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今日他见过了于琅,保不齐什么时候,萧佛之就会知道此事,到那个时候,王羡的所有担心,就都会变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