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鬼将显锋芒 一
作者:刁民甲      更新:2019-11-11 07:46      字数:2720

时至七月中旬,已近深秋。建康城内天气慢慢变凉,百姓们都在田间忙碌着。在这个以农业为本的时代,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贩夫皂隶都十分关心农业的收成。大梁占据长江以南的地区,由于今年雨水非富,稻米长的极其丰盛。百姓们在田间埋头农作,官员们则伏在书案边绞尽脑汁的上表吟诵天威。

此时,永兴公主成婚已经一月有余,豫章王北逃这等惊天大事也已经被平淡的日子冲刷的越来越淡。

梁武帝萧衍因为豫章王萧综之事备受打击,开始更加虔诚的躬身事佛,搬到同泰寺居住,除了上早朝以外,都埋头在同泰寺研读佛经,国家要事都交予太子与威王处理,朝廷众臣亦各司其职,十分平静。

但很快,一份战报犹如一颗石子一般投进了平静的湖面,朝中泛起了波澜。

安南将军王僧辩在寿春与北魏作战,遭遇北魏豫州刺史李宪的袭击,被围在了寿春,请求派兵增援。

萧衍拿着战报,问群臣道:“众卿家认为此事当如何处置?”

尚书令范云率先站了出来,说道:“启禀皇上,臣以为此时真是秋收时节,不是大动干戈的好时机。更何况一个月前,大梁在徐州作战失利,此时还是避战休养生息为宜。”

萧衍躬身于佛事,自然不喜刀兵,于是说道:“尚书令所言整合我意,妄动刀兵,受苦的是边境百姓。那卿家认为王僧辩被围寿春该如何解决?”

范云说道:“臣以为寿春本是北魏之地,既然王将军攻城不下,那就率兵突围,日后再想办法。”

萧衍点头说道:“只好如此了,这王僧辩是护军将军王茂之子,王茂乃朕的早年好友,替朕南征北战才有了今天的大梁,可惜已经仙逝。王僧辩此次虽然是贸然行动,但朕看在王茂的面子上不予追究,令他突围即可!”

“皇上,臣有疑虑!”右仆射沈约站出来说道。

萧衍看了沈约一眼,问道:“沈卿家认为有什么不妥吗?”

“回陛下,臣以为这寿春是豫州的门户,三国时期,曹操便与袁邵在寿春几多征战。臣以为此等兵家必争之地,此时北魏与柔然之间又有战乱,而六镇叛军虽已平定但余党依然猖獗于北边,此时节北魏根基已经有些不稳,我们应该增派援王僧辩军拿下寿春才是。”沈约说道。

萧衍低头沉思了片刻说道:“沈卿所言不无道理,只是此时节我军都有些疲惫,不适合作战。沈爱卿还是不要操之过急。”

沈约继续说道:“圣上,王僧辩被围寿春,呈上此战报恐怕是难以突围,臣以为还是派以为武将前去营救。”

萧衍点头说道:“爱卿说的有理,那你认为何人可以去营救王僧辩?”

“启禀圣上,臣以为韦睿之子韦放此时节正在涡阳,可以去营救王僧辩。”沈约说道。

陈庆之在后边对沈约的举荐有些摸不着头脑,此次不过是解救王僧辩之围,那韦放乃是大梁有着“韦虎”之称的韦睿的儿子,派他去营救王僧辩,这太过于大材小用了吧。但陈庆之转念一想,立刻想明白了沈约的用意。这个老狐狸见萧衍不肯出兵攻占寿春,于是让韦放带兵,名义上是营救王僧辩,但那韦放久在边关,自然知道寿春的重要性,一定会继续攻占寿春的。陈庆之想明白后,对沈约的暗度陈仓有些寒意。

兵部尚书萧道立刻反对道:“皇上,此事万万不可!北魏此时对涡阳虎视眈眈,幸好有韦放与曹景宗镇守,才不至于失陷。此时万万不可调任韦放。”

萧衍也点点头说道:“派韦放去太过于大材小用。诸位卿家谁愿意解救寿春之围啊?”

陈庆之的心脏跳的有些快了,他知道如果他不想碌碌无为的度过此生,那这便是一次机会。

“启禀皇上,臣愿意带兵前去寿春,解救王僧辩。”

萧衍看着缓缓这个走出队伍,举荐自己的大臣有些吃惊。他饶有兴趣的问道:“子云,你当真要去?”

陈庆之跪在地上,斩钉截铁的说道:“臣愿为皇上分忧,万死不辞。”

群臣都有些意外的看着陈庆之,他们都知道这位大人是遇事先躲的人,要不是上个月豫章王北逃之事与他有关的话,群臣都想不起来有这么个人,此时他居然要请战。

“看来这位‘将军’上次瞎猫撞上死耗子后还真把自己当作不世名将了。”群臣们看着陈庆之窃窃私语着,但谁也没有反对。

威王萧续冷冷的看着这位自告奋勇的将军,他曾有意拉拢陈庆之,但陈庆之对他的邀请置之不理,萧续知道他是仗着皇上的恩宠。

“既然不是朋友,那就一律是死敌了。”萧续自言自语的站了出来,说道:“父皇,儿臣认为陈将军上次徐州之战实在是锋芒毕露,既然这次他愿意领兵前往边境,儿臣认为父皇应该准允他的请求。”

兵部尚书萧道看着威王,明白了他的用意,于是说道:“微臣也赞成由陈将军营救王僧辩。”

太子站了出来,迟疑了片刻后说道:“父皇,儿臣以为陈将军对带兵出战还不熟练,还是令换他人吧!”

陈庆之明白太子是为他着想,心中暗暗的感激太子。他自然也知道萧续对他“热情帮助”的用意,但这到是真的帮助了他。

萧衍沉吟了片刻,看着陈庆之说道:“子云,此次出战非同小可,绝不可儿戏之。我看我还是派遣他人去吧!”

“回皇上,臣对此次出征有些许的把握,定不会辜负圣恩,还请陛下恩准臣出战。”陈庆之再此请求道。

萧衍说道:“好吧,既然如此,朕便派遣你去营救王僧辩。萧道,兵部可从石城差遣五千余人随宣猛将军出征。”

“臣谢恩!”陈庆之说道。

退朝之后,陈庆之刚要离开,旁边的一个小宦官拉住了陈庆之,说道:“陈将军稍等片刻,圣上有事找你。”

于是,陈庆之转到偏殿中等待。

不一会儿,萧衍走了进来。陈庆之连忙跪下行礼,说道:“臣拜见吾皇!”

“你我下了朝堂便是主仆,勿需这般繁缛的礼节,起来吧。”

陈庆之站了起来,说道:“谢皇上!”

萧衍看着陈庆之说道:“子云,为何你这次要前往寿春,你我主仆,就不要说什么为朕分忧的话了,你给朕添忧还差不多。”

陈庆之思索片刻说道:“臣出身庶族,承蒙皇上的恩宠,想要报答皇上的恩赐。”

“这么说,你是想要从军来封侯拜相了?”

陈庆之没有迟疑,说道:“圣上明鉴!”

萧衍叹口气,说道:“那你可知这边境的凶险?你若要封侯拜相,朕倒是能够帮你,但此次出征寿春绝非儿戏,你可要想清楚。毕竟上次我见出使徐州任务简单才派你去,结果依然险有不测,此次更加难说了。”

“圣上为臣做的实在是太多了,臣不敢在劳烦圣上,也不敢让圣上有了恩宠弄臣的污名。臣已经下定决心,前去寿春,请陛下恩准。”

萧衍仿佛有些不认识眼前的这位家仆,他点头说道:“好吧,既然如此,我便成全与你。但你救了王僧辩后立刻返还,不可求功心切再生事端,我只与你五千精兵便是这个道理。这五千精兵救下王僧辩是件易事,但你若想要继续踏足豫州,那便难于登天,你可要记好了。”

“谢吾皇恩典!”陈庆之说道,但他心中早已决定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打算。

“要干,那就干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