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神教
作者:骑鹿渡沧海      更新:2019-11-06 12:09      字数:2561

李易藏身在一处悬崖间的洞穴之中,借着火光烘烤自己湿漉漉的衣服。距离锦衣卫的追击已经过去两天三夜了,终于甩掉了那群烦人的家伙。

那日金童召集了锦衣卫之后,李易立刻转身奔逃。在战场上搏杀的经验告诉他,不要让自己陷入敌人的包围当中。双拳难敌四手,就算再高的武功,总有疲惫的那一刻。况且还有一个李易无法击杀的金童,若是他在一旁虎视眈眈,一旦陷入锦衣卫的围堵,他恐怕无法全身而退。

还是因为没有内力呀!若是他能修炼内力,达到先天境界,哪里还用怵一个金童!

金童发现他的手段,恐怕是镶嵌在李易肌肉中的几发弹丸。以李易强悍的躯体,那弹丸无法穿透他的身体,却浅浅的镶嵌在他的皮肉当中。这种弹丸散发着人类恐不能觉察的气味,然后吸引着那种不知名的甲虫。显然李易的行踪,就是被这种甲虫暴露的!

在跑出几里地之后,李易发现身边始终飞舞着这些甲虫,便知道身上很有些锦衣卫的暗手。然而自己并没有同他们有过过多的接触,给自己下手段的方法无外乎在剑和弹丸上涂抹些东西了。

李易觉得,以金童的脾气秉性,在他的剑上应该没有什么“佐料”,也只有那些弹丸有问题了。所以在他凭借速度逃出锦衣卫的视线之后,立刻用刀尖剔出了弹丸。因为不放心锦衣卫的追踪手段,所以他发现一条小河之后,立刻跳入水中,沿着河道奔逃,直至来到这里。因为水隔绝了气味,所以锦衣卫果然跟丢了他的行迹。

李易看着跳动的火光,也在沉思着朝廷对于江湖的一个干预。

说实话,对于朝廷的插手,李易并不觉得有多么惊奇,甚至觉得这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事。或许是因为记忆中的世界吧,他更认为朝廷加强对于武林人物的管控是必要的。不然会有更多的牛岳无法无天,也会有更多的秀儿无辜受害。

武林人物比之于普通人,他们太强大了。以至于就算他们杀了人,给他们的惩罚远远不能抵算他们所做的事。甚至于因为他们的个体实力和门派势力,也许一辈子不会受到惩罚。

也许是因为在大唐服役了十来年的缘故,他对于朝廷的印象远远好过门派。然而理解归理解,但依然无法容忍朝廷对他无理的管控和要求。况且这个朝廷也并非他的大唐,就算大唐的府衙也不行!这就是唐人的品行,这就是打得突厥抬不起头的大唐军人!

从金童的话来看,也许东方不败就有些朝廷的身份在。在模糊的记忆里,东方不败整垮了任我行之后,放手教务,让整个日月神教变成一盘散沙。要知道,当任我行执政的时期,日月神教是直接打上了当时的正道魁首的华山的!

不过这些并不是什么太重要的事,因为李易并不在乎,甚至可以说两方人打起来才最好。至少能运作一番,也有了一个回到大唐的机会!

他看着跳动的火焰,沉思了片刻,又才小心的睡下了。

……

宿城县的城门口聚集了许多人,平时并不太严厉的兵丁都格外的严谨,逐个检查,有几个赶考的书生正在门口同他们理论,因为有着县学出具的文书,同时身上都挎着宝剑,因此也没有人招惹。

这些个书生并不会什么武艺,顶多会一些基础的击剑!然而他们却真正有佩剑的权利,太祖赋予了他们与众不同的权利。事实上,什么华山、恒山、武当……的少侠们,都是没有权利佩戴刀剑的,只是官府没有较真儿而已。

李易自然老早就知道了,加上遇到了锦衣卫以后,他就格外小心不在这一方面落下把柄,所以他扮作成樵夫模样,将刀藏在柴草中。穿着短衫赤着胳膊,拥在人群里进了城。

他身上沾染了许多泥土灰尘,甚至有一股淡淡的粪便的臭味,让人不愿意看第二眼。

君子远庖厨的书生们自然不会愿意搭理他,普通的进城百姓也没闲钱搭理他,所以等他进城之后,身边就没有其他人了。

他庆幸与自己的谨慎,因为在城门口他看到了自己的画像,已经成为了江洋大盗。他瞄了一眼他的悬红,竟然高达三百两白银。

他在未遇到锦衣卫之前,想着去少林一趟,然而见过锦衣卫之后,他觉得整个江湖的关键还是在日月神教!

江湖纷争多为名利,如青城派谋夺《辟邪剑谱》一事,归根结底还是强大一身,谋求更高的江湖地位,分得更多的利益而已。然则整个江湖的蛋糕就那么大,甚至很多事已经同朝廷有了牵扯。这其中自然而然有朝廷的插手。

纵观整个江湖,除去不入的小门户之外,就分为正魔两道。少林武当虽数百年来皆为魁首,然而在与日月神教的大战中,确非主力,始终是嵩山派强出头,这当中岂没有少林在里头?若无少林的放纵,哪儿来的嵩山派呢!

不过正是因为少林似乎隐藏于幕后,李易猜想他恐怕也找不到想要的答案,于是乎不入换个方向,如黑木崖看一看!

李易在城中逡巡了一阵,果然看见许多江湖人。他们大多没有拿着刀剑,然而也有明目张胆携带武器的,想来应该有合理的身份。

宿城县只是下等县,然而却有着在李易看来比较畸形的繁华。偏僻的地理位置让县城周围没有富饶土地,但城中商业却格外发达。妓院、赌档、客栈、酒楼……这恰恰是武林人士最喜爱流连的地方,整个宿城,几乎算是一座“娱乐”之城了!

宿城之所以如此富饶,恰恰是在日月神教和嵩山派的势力范围重叠的地方,算是一个灰色的缓冲区。

别看那日费彬对魔教喊打喊杀,嵩山派的产业还不是一样和日月神教的产业做生意。而且相互之间既有合作,也有竞争……当然是两方竞争的多!李易微微嘲讽的笑了笑,这才是正邪不两立的原因吧!

自从嵩山派在刘府吃了大亏之后,没有找到李易去寻麻烦。加上嵩山本就霸道,引得许多人反感,故而最近的嵩山收缩了势力,宿城之中,却是日月神教的人居多了。

嵩山派正如同一个暴发户,他崛起时间不过近百年而已,所以才以霸道示人,这也是为什么,嵩山派在金盆洗手大会之上近乎欺辱一般对付刘正风。然而其崛起之势快则快矣,却十分脆弱。一但失利,也会遭受成倍的打击!

李易看着一些公然带着刀剑的几个江湖中人,猜想他们必定是日月神教的人,正品头论足的看着悬红画像。显然是想借机发点小财,找一找外快。

李易在正道当中的名头还算大,毕竟一招斩断了“大嵩阳掌”的手。不过对于魔教的人来说:呵……试了才知道!

李易思索了片刻,装作神情诡秘地靠近告示,装模作样的看了一眼之后,“颜色大变”转身离开。果然,后面就跟了三个尾巴!

李易左拐右拐的来到一条偏僻小巷中,放下了担子,安静的等着来人。

“日月神教啊……那词儿是什么来着?”李易笑着自言自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