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却的往事 二
作者:黎墨华      更新:2019-11-05 17:20      字数:2142

周朝灭了。

这一消息来得太突然,宣离听到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可周围人的反应却印证了。

所有的宫女,太监都背着包袱匆忙的离去,偌大的王宫一时间便没了一人。

“这位公公,这是怎么一回事?”宣离被人流冲撞,好不容易拉住了一个人。

“宣王,快逃吧,楚国叛军已经包围了皇城,周朝要没了。”说完,他仰天长叹一声,眼里满是悲戚之色。

“那皇上呢,太子呢,他们不是去杀敌了吗,他们人去哪了?”

“皇上,皇上他被叛军抓去了,太子殿下也战死了。”

宣离松开了手,望着周围匆忙逃离的人群,呆呆地站在那里,两行清泪顺着脸颊流下,她蹲下来,双手死死地拽着自己的衣袖,泪水模糊了她的双眼,似乎又回想起了从前的事情:

自从那天悬崖边一别,她便一直待在自己的居所里养伤,由专门的人来传递消息,她与他再没有相见过,直到那一天:

龙阳被奸人所害,身受重伤,太子之争愈发激烈,不少本来站在龙阳这边的人全都倒戈,一时间,五皇子呼声最高。皇帝已经年迈,但始终没有另立之意。或许五皇子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他没有耐心去揣摩皇帝的心思,于是,他发起了逼宫。

那一天,天上下起了大雪,年迈的皇帝站在大殿前,面对他的儿子,心里不由得感慨万千。宣离早就知道了这个消息,不过她还在犹豫,犹豫着要不要告诉龙阳,其实在养伤的那几天,她就已经与外界取得了联系,找好了出路。她在犹豫,如果五皇子成功登上了皇位,那她便不用再受太子的束缚,如果是另一种情况,那么她很可能在他登上皇位那天就死于非命,她知道了他那么多事,为了封住她的嘴,这会是最好的方法。

那一天,雪下得很大,但宣离却没有停下脚步,她拼命的向太子宫殿跑去,现在正是他最困难的时候,她必须得帮他,就算报答他给了她一次重生的机会,至于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

进了宫门,里面一个人也没有,宣离猛的推开门,一个人背对着她,没有转身,似乎是已经知道了来人是谁。

“太子殿下,是你吗?”宣离慢慢凑过去,轻声问道。那人没有说话,宣离的心里又增添了几分警惕,右手从腰间拔出一把小刀,又问了一遍。

那人突然转身,宣离猛的向他刺去,一双粗糙的大手握住了她的手腕,刀瞬间滑落。

宣离才看清楚了眼前的人,正是龙阳。

“哦,宣王是来刺杀本宫的吗?”龙阳向她微微一笑,即使依旧带着病态,可王者风范依旧不减,话一出口,宣离便感到有几分威压。

宣离从他手中挣脱出来,没好气地答到:“太子殿下可真有耐心,我好心来救你,既然你这么不领情,那只能怪我自作多情了,不过我可提醒你一句,五皇子已经集结军队保卫了太极殿,殿下还是自求多福吧。”说完,宣离便要离去。

龙阳没有拦她,右手背在身后,勾了勾嘴角,笑着看着她离去。

宣离一出殿门便感到有些不对劲,周围实在是太安静了,一个人影都没有,宣离试探性的往前走,一名黑衣人突然从天而降,宣离赶紧往旁边闪躲,右手往腰间摸去,脸色大变。怪不得她感觉好像少了点什么,她的刀还遗落在内殿。周围的黑衣人渐渐多了起来,宣离感到情况对她不利,慢慢往回退去。

进了内殿,宣离赶紧把门关上,透过窗上的细缝,仍然可以看见几个黑衣人在门外徘徊。

“怎么不走了,还是想同本宫一起在黄泉路上做一对亡命鸳鸯。”

宣离忍下心中的怒火,她现在可没时间与他开完笑,“外面的那些人是怎么回事,他们是来杀你的吗?”

“真不知道刚才你哪来的胆子闯入我的寝殿,现在又害怕了?”

宣离不再说话,拿起地上的刀,准备冲出去。就在她开门的一刹那,一只冰凉的手握住了她,周围的黑衣人一窝蜂的全都涌了出来,宣离此时正在他的怀里,龙阳抱着她在黑衣人之间穿梭,不一会便倒下一片。

龙阳因为抱着她,本来敏捷的身手变得迟缓,背后不知何时来了一个黑衣人,长剑笔直地向他刺去。

宣离惊呼:“小心。”说着,猛的把龙阳推开,右手死死握住刺来的剑,鲜血一滴一滴从掌间滑落。

龙阳反应过来,一个箭步,瞬间毙命。

龙阳丢下手中的刀,撕下身上一块锦布,为她包扎伤口。而他的周围不知何时又来了一群侍卫,保护着龙阳与宣离,与黑衣人厮杀起来。

宣离低着头,不敢看他,他的动作是如此温柔,让她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宣离别过头,看向身后厮杀的场面,胃里一阵翻滚。

“不想看就别看了,我已经召集了兵马,五弟的野心要破灭了。”

“太子殿下,既然你已经没事了,皇位也保住了,那么我什么时候可以离开这里。”宣离觉得自己好傻,自己不过是他的一颗棋子,即使没了她,他一样可以傲视这天下。

“本宫说过准你离开了吗,我要你做我的皇后,与我一起俯视这天下。”

“太子殿下别开玩笑了,即使你现在没有一个妃子,为了巩固你的帝位,未来还会有千千万万的女人愿意投怀送抱,我说的没错吧。”

“那我们走着瞧。”龙阳大笑,带着一群人离开了太子殿。

经过这件事后,他们的接触渐渐多了起来,龙阳也是如鱼得水,朝政已经由他完全把持,他履行了承诺,无论有多少大臣劝他纳妃,他都挡了下去。直到那一次周朝的大饥荒,北边的楚国又蠢蠢欲动,周朝如同雨中的木屋,随时可能被推翻。皇帝与太子不得已才御驾亲征。

还记得临走前龙阳对她说的一番话:

“宣儿,你一定要等我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