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左相公孙白(下)
作者:落叶漂飘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487

公孙白此行所带的护卫不可谓不精锐,虽然因为预测到没有人会对他动手,所以公孙白此行也并未大张旗鼓携带大量的人手,不过他生性毕竟谨慎,即使没有大张旗鼓,他也带出了自己手底下最精锐的一股力量。

跟随在他身边的二百余骑手和八十余步卒都是他的好友,也是大赵国的大将军李牧邯亲自训练。李牧邯被称为大赵国的军方第一人,一生威名显赫,无论是收复辽东还是平了当年大赵国最大的祸乱鄞王之乱,或是独自镇守边关十多年,让渐渐强大起来的西秦不敢轻举妄动,这些事情都可以看出他统帅军队之才。

作为一个好统帅,他对于练兵自然很有一套,能参与那么多的战事而至今没有受过重伤,可见他身边的护卫力量是多么的强大。而李牧邯身边的亲兵家将或是护卫之类的人手,大都是他亲自训练而成。可想而知,他为好友公孙白训练出的护卫人员会有如何的强大。

其实训练这些人手也是李牧邯特意为公孙白训练的,倒不是公孙白的要求。因为公孙白虽然很的民心,但是他一贯的做法也触犯了很多的利益阶层,为了天下的利益公孙白自然会选择牺牲小部分特权阶层的利益,这就不可避免的得罪了一部分人,而且是一部分丧心病狂胆大包天的人。李牧邯为官多年,深知这些胆大包天之人的厉害,为了利益什么样的事情都敢做,甚至于他们到了一定程度还会生了刺杀左相的心思。李牧邯与公孙白交好,自然不希望他就这样死于宵小手中,所以特意秘密为他训练了一支五百人的骑兵和二百人的步卒。这些人个个战斗力不俗,都是军中的百战精锐,而且难得的是这些人都绝对可靠,一定不会背叛,都是李牧邯亲自挑选训练。

公孙白自然不会拒绝李牧邯这样的好意,他深知自己这些年来触犯了不少人的利益,想要他死的人不少,既然李牧邯有这样的心思,他是求之不得的。这些年找公孙白寻仇的人不少,当初的那些人手也死了不少,公孙白这次出行,那些人除了留了少量的人手护卫京城的府邸外,其余的人手全部带着上路。一来他不想大张旗鼓,这些人加起来不过三百余人,恰好轻装上路;二来这些人的战斗力和护卫的经验是异常丰富的,帮他挡过了好多次的暗杀,他对于这些人手是绝对放心的,带着他们他才能安心上路。所以,堂堂的大赵国宰相归乡祭祖,才不过有三百余人相随。

当然,除了这些李大将军所训练的人手,公孙白手底下自然还有其他的护卫力量,隶属于他自己的武装力量。他不可能把护卫自己安全上面的事情完全指望李牧邯训练的人,万一其中出个差池,那他可就要限于万劫不复的境地了。君子还不立于危墙之下,公孙白纵然与李大将军乃是好友,可是也不能把自己的性命完全交付到他人的手上,是以他必须有自己的护卫力量。他虽然背后没有宗族力量或是世家门阀、江南富商的支持,可是他能从幼年的一个逃荒之人到现今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赵国宰相,他自然有自己的手腕,有自己的护卫人马也就不出奇了。

再说,天下间受过他的恩惠的人不计其数,其中不泛武功高强之辈,这些人里边有不少人都愿意为他卖命。公孙白此次出行也是大意了,自己手底下的原班人马除了斗魁海和镇齐元,其余的大都没有带,他手底下的其他人虽然武功不见得有镇齐元和斗魁海那样高强,可是也相当的不俗,而且不止一个两个。他也是错估了形势,高估了李多祚,没成想李多祚为了四年前他弟弟李子通之死,竟然能背着尹逸辰做出此等的事情,确实让公孙白很是诧异,也让他有些措手不及。

若是按照他以前谨慎的性格,是断然不会只带着斗魁海和镇齐元两个高手护卫就出远门的,每次出巡视察,不仅有大队的官兵相随,便是自己身边的高手护卫也一般都有好几个跟着。这次他是私事,没有劳动地方官府兴师动众,京师中也是多事之秋,他手底下不少的人也被身边的事情缠住,他也没有让下边的人赶紧脱身相随。现在仔细想来,京中的事情怕是李多祚为今天的事做准备,特意搞了些事情来拖住自己身边的高手。当时因为自己没有想到现在这种时候会有人丧心病狂的来刺杀自己,所以考虑问题也没有多想,京师中的事情也都不是什么大事,没有什么引人注意的,自己也就忽略了。现在看来,其中的额疑点还是颇多的,若是仔细想也能发现一些问题。可惜啊,自己急于归乡,好多事情都没有认真去考虑。若是当时多想想,今天可能也不会出了这样的事情。

公孙白知道李多祚为何会派人来杀他,据说他与他的幼弟李子通关系极好,他们幼年丧母,二人自幼相依为命,李多祚对自己的这个弟弟是极为的溺爱。四年之前,被尹逸辰派到关东协助魏锦祝做大事的李子通在掩护魏大胖子的时候被人引诱射了一箭,最终惨死于连云山脉,虽然最后杀人的凶手“张飞虎”被阳山郡的一个小校巧合之下围杀,可是李阀却把这笔账算在了他们左相一系的官员身上,尤其痛恨公孙白,认为是他害死了李子通。因为当年的事情蹊跷异常,若不是有人故意放出去消息,然后刻意的安排人手去埋伏,他们当年那样精锐的人马怎么也不会连土匪都打不过。而这个放出去消息又策划了一整件事情的人,怎么看也是他们左相一系的人嫌疑最大。

公孙白直到现在也觉得有些冤枉,虽然她派手下一个得力之人饶立源到关东确实是为了牵制魏大胖子行事,也想要趁机刺探他到底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可是李多祚硬把李子通的死归咎于他身上,这却是有些不妥,他从来不觉得那件事与自己有什么关系。虽然作为左相,他和一直支持者右相尹逸辰和他作对的李阀一直没有好感,相互之间的额关系也不见得融洽,可是这件事情确实不是他安排的。

他也把饶立源特意叫来询问过,按照饶立源所说,当初的事情颇有些古怪,虽然魏大胖子归乡的消息确实是他们放出去,可是后续的事情并不是他安排的,他也从来没有派人和连云山的匪徒联系过。因为他在阳山郡多年,深知连云山匪徒的秉性,知道他们闻到肉味一定会来吃的,而且联系匪徒截杀朝廷命官,这向来是官场中忌讳的事情,尤其不为公孙白所喜。所以,作为左相一系又和公孙白比较知心的饶立源是断然不会违背公孙白的意愿去做出那等事情。

既然当初的事情不是饶立源收买土匪做的,那李子通之死也只能说是时运不济运气不好。虽然公孙白因为事情发生的过于古怪、其中的巧合之处又太多,隐隐觉得这其中应该还有什么隐情,可是后续派去调查这件事情的人都没有获得什么有价值的消息,因为当初的知情人大都死光了,包括当初对魏大胖子下手的三个寨子的大当家都陆续死去,最后一个张飞虎也被人围杀,万箭穿心而死,一切的线索都断了,连云山脉显赫一时的五大寨子,飞虎寨和独龙寨、黄蛇岭,这三个下手的寨子完全的灰飞烟灭,底下的小喽啰死的死跑的跑,匪首葛方鞳、张飞虎以及独眼王也都相继死去,什么有用的东西都没有留下来,死无对证,让人完全无法追查出什么线索。而且那里边的巧合之处,偏偏又让人看着即为合理,说不出什么话来。公孙白虽然觉得其中隐隐有些蹊跷,不过什么也查不出来的他最后自然也就只能不了了之,倒是近来听掌管着情报的镇齐元说起,他因为调查桓源祥的玻璃的事情而发现连云山的匪徒现在是一家独大,完全是一个叫黑云寨的天下,也不知道当初的事情是不是和他们有关?公孙白以及吩咐镇齐元要好好探探这个黑云寨的底,不过可惜的是,镇齐元还没有开始打探黑云寨的消息就遇上了今天的事情,而且在他们相互不知道的情况下,他们已经和黑云寨的实际掌舵人,也就是他们的少当家贺川风见了面。

李多祚大概也是因为当初对他弟弟下手的人都死光了,让他想要泄愤都没有目标,这才最后把气撒到了公孙白的头上。

公孙白他们算是为贺川风当初壮大黑云寨的行动背了黑锅,这才找来李多祚丧心病狂胆大包天的截杀,不过却在危难之际又为贺川风他们所救,这其中的因果关系以及其中的额缘分,谁又说得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