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神秘势力的来历!
作者:品茗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600

怒先生在得知他也被列入了跟随栾提大军出征的修士名单中后,倒也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毕竟他欠了这个势力天大的人情,虽然他已经为势力培养了无数高手也算抵消了一大部分,但此等人情可不是那么好还的,尤其是他还需要势力继续为他寻找九九返生丹的材料,因此怒先生对此并无任何异议。

然而就在出征前夕,那个亲自出马将怒先生招揽进势力的高层,却找上了怒先生,说出了一个令怒先生十分震惊的秘密。

原来那个神秘势力的前身,是由一群受到中原各派排挤,在中原已经混不下去的汉人修士所组建。而他们组建这个势力的缘由却也很简单,那就是彼此抱成一团,好与强势的中原各派一较高下。

不过随着势力的逐渐壮大,势力中却越来越多的出现了异族之人。因为他们的势力为了能扎根在大草原之上,不可避免的会与草原各部产生交集,当然这只是一方面的原因。而另一方面,却是因为势力中有些人在大权在握之后,渐渐滋生出了庞大的野心来,组建这个势力的最初目的,早已被他们抛诸脑后了。

只可惜,令那部分已产生出野心的修士们想不到的是,随着在势力中掌权的异族之人越来越多时,人数上完全出于劣势的汉人修士们,已渐渐出现了号令不通的局面。

这一下汉人修士们开始惊慌了,要知道他们才是这个势力的创始人,而如今大权尽然全被异族之人所掌,这让他们一众汉人修士,情何以堪啊?

于是汉人修士们又开始相互联合起来,在他们的密谋之下,发动了一场夺权行动。那时候异族之人掌权者虽众,但属下的高手却完全不能和汉人修士相比,因此夺权行动,进行的十分顺利。

不过就在汉人修士们将所有异族掌权者制服之后,却又开始犯难了。因为那些掌权者无一不是草原各部的实权人物,在如今势力已与草原各部有着千丝万缕的亲密关系后,如何在不惹怒草原各部的前提下,妥善的处置这些人,成了令汉人修士们头疼的问题。

最终,夺权成功的汉人修士们,在面对现实时,不得不选择了屈服。他们只清理掉了一部分实力较弱的小部落掌权者,至于其他大部落的掌权者,汉人修士们却不敢下手了。

好在这些异族掌权者,在见到此等状况时,也知道草原各部以前确实是有点过分了,不管怎么说,那些汉人修士也是这个势力的创建者,却落得个完全被架空的局面,换成谁,谁都会对此感到愤怒。

因此,异族掌权者们也开始做出了让步,他们交出了部分权利,甚至还答应从汉人修士中选出一个有威望之人,来担任这个势力的最高领袖。

异族掌权者们的退让,也让汉人修士们有了下台的阶梯。双方在祥商之后,终于达成了某种平衡,而势力的最高领袖——国师,也由汉人修士中最服众者来担任。

内乱平息之后,双方看起来似乎一如往昔般亲密无间,对于先前的不快完全没放在心上。但双方之间,谁都知道这只不过是暂时的。

汉人修士们不甘心他们身为势力的创始之人,却只有这么一点点权利,虽说国师是由他们汉人修士来担任,但在这部落繁多的大草原之上,区区一个汉人国师,又真的能号令各部落吗?无非就是这个国师地位比较超然一点,在没有涉及到各部落利益之时,各部落出于对势力的承认,也会对势力的最高领袖——国师,表现出尊敬而已。

而那些异族之人,当初选择退让,也并非是心甘情愿的,毕竟做出退让之时,他们可完全是被汉人修士掌控了起来,在形势之下,不得不选择退让。于是异族掌权者们也开始在背后密谋起来。

异族掌权者们最大的劣势,却是在于草原上大大小小的部落,实在是太多了,完全就是一盘散沙。也正因为如此看似人数繁多的异族掌权者们,彼此间也并非完全是一条心的,所以当初汉人修士们才会如此轻易的便将那些异族掌权者们完全掌控起来。

几个势力最大,又颇有远见的异族掌权者们在详商以后,准备暗中扶持起一个能一统草原的部落来。当然出于相互间彼此保持平衡的缘由,他们放弃了自己身后各自代表的大部落,而是选择了一个和他们,和势力完全没有任何关系的小部落。

那个小部落,就是后来的栾提部落。他们选择栾提部,一方面是因为栾提部是匈奴人的直系后裔,在草原上有着强大无比的号召力,这种号召力甚至是他们身后所代表的大部落都不能与其相比。

二来是栾提部有够听话。在面对着抛出的橄榄枝时,无日不梦想着恢复祖先荣光的栾提人,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来。甚至栾提部族长还表示,只要神秘势力真的能帮助栾提部恢复祖先的荣光,那么日后势力无论要他们栾提部做什么,他们栾提部无所不从。

因此,幸运的栾提部落,就在神秘势力的全力支持下,开始一天天壮大起来。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数十年,这期间那些异族掌权者,似乎完全将精力放在了如今已隐隐有草原第一部落的栾提人身上,对于势力中的各种明争暗斗,开始节节败退。

终于在双方势力在达到一个绝对平衡之时,那些异族掌权者们开始发话了,他们要求汉人修士们停止下,这种毫无意义的内斗。当然已被汉人修士们夺去的权利,他们可以不用再交还出来,双方就保持在这种平衡状态。

为了不让神秘势力彻底陷入内乱,汉人修士们也就见好就收了,反正他们已夺得了大量的权势,那些异族之人,再也不能压在他们头上了。

再这之后,双方一度保持了互不相犯的平衡。只不过异族之人更多的将精力放在壮大栾提部落身上,而汉人修士则鉴于己方人少,开始大肆拉拢、招揽在中原混不下去的汉人修士。

也就在这个时候,怒先生等一干汉人修士纷纷被招揽进势力。而这些人的加入,也进一步提升了汉人修士的声势。尤其是怒先生,由于他身负培养高手的职责,一些受到他尽心指导的异族修士和数量不等的小部落,也渐渐倒向了汉人一方。

只可惜,就在汉人修士们纷纷庆幸己方声势越加壮大时,异族掌权者们开始了反击。首先就是已隐隐成为草原第一部落的栾提人,开始出兵吞并周边的小部落。

汉人修士们虽然知道这是异族掌权者们搞的鬼,但他们却对此完全没有任何办法,甚至连插手的理由都没有,因为栾提人的举动完全草原上的规则。

栾提人不断的东征西讨,无数小部落纷纷被强大栾提给征服、吞并。甚至是一些势力较大的部落,也在那些异族掌权者们的操控之下,逐渐臣服于栾提人。

到了这一步,汉人修士们也都知道,栾提人其势已成,却是再也奈何不得他们了。失了先机的汉人修士们,不得不停下不断扩充己方势力的举动,因为如今的草原再也不是以前一样一盘散沙了。

然而异族掌权者们却并未放过已经收手的汉人修士们,就在栾提人一统草原后不久,他们的单于郅支,开始集结大军,准备和中原的大夏王朝来一场角逐了。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汉人修士们纷纷措手不及,他们强烈的反对栾提部丝毫没有征兆的兴兵南侵之举。

要知道那些汉人修士们,虽然已经在草原扎跟多年,但他们所想的也只不过是,在草原上组建起一支强大的势力后,与中原各派一较高下,从而夺回他们应得的东西罢了。

从始到终他们都未想过要支持草原部落,对中原进行侵略。他们来到草原也是情非得已,这不代表他们就会出卖自己的祖国。

要知道自从汉朝起,中原王朝雄霸天下的局面就从未改变过。无论是击溃匈奴的汉朝,还是之后剿灭突厥的唐朝,抑或是代唐而起的大夏朝,都是武功赫赫的朝代,它们对于异族的威慑力、影响力都极其深远。

就像如今的大夏朝,在开国之初,连续扫灭了无数个草原部落,使得大草原之上出现了群雄无主的局面,近千年之久。

因此身为汉人、身为中原人,那些汉人修士又岂容许栾提人触犯大夏王朝的天威?

汉人修士们的反对之强烈,也完全出乎了异族之人意料,尤其是汉人修士中一些精明之辈,根本就绕过了华夷之防这点,反而从出兵的时机是否合适来对他们进行反驳。

这一下,让准备已久的异族之人纷纷措手不及。在他们原先的意料中,那些汉人修士应该会对势弱已久的蛮人轻易触犯天朝威仪,大肆喷击才对。这样一来,那些一直之人,也就有了说词,要知道这里毕竟是大草原,只要汉人修士们真的拿华夷之防这点来反对栾提出兵,他们完全可以借此让草原各部产生同仇敌忾之心,从而一举将汉人修士们的权势全部剥夺。

然而那些汉人修士们却完全没有提及华夷之防这点,反而对栾提人的出兵时机进行了分析,从而一致认为,如今根本就不是出兵的好时机,此战必败无疑,甚至还会因为这次盲目的出兵,而给大草原带来灾难。

不得不说那些汉人修士们避开令人敏感的华夷之防,做得十分正确,而且他们的这番分析,也十分合情合理,不仅许多小部落对此纷纷出言赞同,就连栾提人内部也开始有人反对起郅支这不合情理的盲目出兵。

其实那些异族掌权者们又何尝不知栾提部落如今才统一草原各部,正是修生养息的时机,若因为匆匆出兵,从而大败给大夏朝的话,那么这个新兴的草原王者,很可能就因为这一场失败,而陷入一蹶不振的局面。

只可惜,异族掌权者们如今也是骑虎难下了,汉人修士们在草原上的威望越来越高,势力也越来越强。而他们却因为将精力全部放在发展栾提人身上,不免使得自身对于草原其他部落和神秘势力中的掌控力越来越弱了。

甚至还有不少异族掌权者暗暗懊悔起,当初为何要赞同暗中操控、壮大一个部落这种看上去十分愚蠢的主意。

就在异族掌权者们也有些犹豫不决时,栾提单于郅支却给了他们一个惊喜,野心勃勃的郅支,在一夜之间就将那些反对他出兵的各部全部屠杀。

郅支的强势让草原各部心有余悸,为了自己和部落的安危,他们退缩了。虽然他们明知道这次出兵未必能讨到什么好处,但在见识到郅支的雷霆手段后,却再也没有一人敢对此表示异议。

与此同时,那些异族掌权者们也纷纷松了一口气,只要草原各部没人反对郅支出兵,那么他们接下来的事就好办了。

果然,在草原各部无人表示有异议之后,汉人修士们就对局面失去了掌控,他们再也找不到任何理由来反对栾提人出兵。而就在这时,异族掌权者们也开始了对这场战事进行人员上的调动,不少汉人修士也纷纷因此而受到架空、排挤。

就连怒先生这个受到不少异族之人尊敬的高手,也被派去了前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