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改革深入
作者:律修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070

却说赵雨将手往深水处一探,结果还是温的。诸葛亮郁闷不已:“那若再深一些呢?”

“再深我如何够得着呢?”赵雨无奈问道。

“雨儿可会水?”刘辨插言问道。

“早已学会了。”赵雨答道。

“可能潜水?”刘辨又问。

“不是我吹,想沉都沉不了。哪里潜得下去。”赵雨还想炫耀一下。

连潜水都不会你还号称会游泳?刘辨郁闷的想,又道:“你把腹中的气都呼出来,就可以沉下去了。”

“那样岂不溺水,太危险了。”蔡琰已阻止道。

“无妨,不是还有朕在吗?”刘辨道。

“那也不行,这堂堂女儿家,大白日的跳入湖中,不合礼法且不说,衣物湿了可如何是好。”蔡琰继续阻止。

“无妨无妨,你等速去娘娘宫中,准备一套干净服饰来。”刘辨已向随行的众宫女吩咐道。

“诺,陛下。”自有两名宫女闻言而退。

“这……”蔡琰不明白,些许小事用得着这么大张旗鼓,非要验证一番吗?

刘辨知道众人心中也有疑惑,便道:“朕所以教雨儿一定要下水一探,乃是为告知尔等一个真理:实践方能出真知,一切不可只凭猜测。”说话时却是意味深长地盯着小诸葛和小刘协。

小猪哥亮和小刘协点点头,一副受教的模样,刘辨很有成就感。

不多时,宫女已经返回。赵雨便“扑通”一声跳进水里,而刘辨早就将众宦官赶走,出水芙蓉岂是人人都能一饱眼福的,即便是不完整的男人也不行。

赵雨沉在水中半天也不见出来,貂蝉、蔡琰不禁大急,催促着要人去救,刘辨也正准备跳出水中,湖中却突然冒出一个脑袋,欢喜地叫道:“当真是越望下沉,湖水便越是清凉耶!”

蔡琰、貂蝉一惊。。。

自有宫女伺候赵雨更衣。待众人又在亭中坐定,刘辨又对二小童道:“虽然经过此次验证,的确是温水在上,凉水在下,然而却并不能因此证明热物便一定在凉物之上,你二人还须谨记,所以上面的湖水温度较高,亦有表面的湖水能得太阳的照射的原因,你等切不可草率的下定论。”

“亮受教了。”诸葛亮施礼谢道,刘协虽只是吐了口舌头,不过刘辨了解这孩子,心下必定还是记下了自己之言。

刘辨又道:“不过你等已经初窥门径,知道了孔明灯可以升上天空的原理,乃是热气较之一般的气要轻,正所谓轻清者上浮。”刘辨今日可谓是一时兴起,开始把后世有限的物理知识宣泄而出,对于热胀冷缩、固液气三态转换、体积与质量的变化、杠杆、齿轮、地心引力、地球是圆的等等一股脑的灌输到诸葛亮与刘协耳中。

诸葛亮慌忙掏出随身小本记个不停,小刘协则在一旁提醒有什么记漏的。

不说两个小童对刘辨惊佩不已,就是三女也对刘辨的博学疑为天人。

而刘辨已经做好打算,带到方便之时,他也要去太学上几堂课,把后世的一些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的原理全都传授出去,至于会引起多大的反响刘辨不管,只希望这些东西能提前生根发芽,好叫众汉人能在后世巨人的肩膀上成长。

终于讲得差不多了,刘辨又开始聊起别的话题,闻刘协、诸葛亮道:“那司马家的二儿子,怎的没和你们在一起?”

刘协道:“那司马懿忒的烦人,我和小亮都不喜欢他,每常用个小计羞辱他他也不计较,总爱缠着我俩,今日休息,若是我俩不躲到宫里来,那小子又要跟来。”

刘辨哈哈大笑,心道:这司马懿和诸葛亮还真像是天敌,强把他俩扭到一起,似乎也不行啊,不过听说诸葛亮倒是挺粘周瑜的,经常过去和周瑜探讨音律,不过这周瑜倒也有意思,和这么个小屁孩也玩得鬼死大劲。

刘辨只顾着和两个小孩聊天,却忽略了三女,待反应过来,发现赵雨早就倒在貂蝉怀中睡着了。

刘辨对蔡琰、貂蝉歉意的一笑,对两个小子道:“你俩快去游泳,去水中凉快。”

“才不要呢,现在日头正辣,奶奶说,此时游泳必会晒黑身子。”刘协立即不同意。

臭小子,一点眼力劲都没有,没发现老哥现在是来谈情说爱的吗?再说了,你个大老爷们……额,不,小老爷们怕什么黑呀,要不要我给你做把太阳伞遮太阳啊!真是的!

还是人家诸葛亮聪明,看见没,诸葛亮若有深意的望了三女一眼,拉起刘辨便退出凉亭,拜道:“陛下与三位娘娘且安坐,我与陈留王去也!”

不多时,两个小子在水中欢快地嬉戏声已经传来。

刘辨倒也不担心他们会有危险,毕竟那四周有无数个会水的宦官在保护,还有人驾舟在一旁警戒,自然不会出事。唉!生活在皇家多爽,连玩起来都有那么多人伺候!

不过这事若教董后知道了,刘辨少不得又得挨一顿批,不过刘辨不在乎,哪个小孩不爱玩啊,不爱玩的小孩子能成大器吗?

蔡琰此刻早已忘了要将刘辨赶走,于是几人互拉家常,谈得不亦乐乎,刘辨身在温柔乡,自然也是爽歪歪。

――――――――――――――――――――

初平二年下半年,改革进一步深入。

九月,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颁布。据史载:初平二年九月初九,帝率文武祭告天地祖宗,天边突显五色神龙,又有八方凤凰来仪。礼毕,天子令人将九钟大鼎置于朱雀楼前,鼎上刻有铭文,谓之曰“宪法”!

这部宪法史称“钦定初平大宪”,其内容规定了皇帝受命于天,故称“天子”,乃万民主,承万世统。凡是与天子作对的,即是天下万民的敌人,人人得而诛之!

国家性质为君主**统治,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为天子,国家结构为统一中央集权的单一制。国家的一切权利集中到中央,中央的一切权利集中到天子手中。

维护政权的机器为军队,大汉子民皆有服兵役的义务,三军皆只听天子号令。本来,草案上写的是“维护政权的机器为军队和衙役”,刘辨是打算将警察职能从军队那里分离开来,往后维护治安由衙役专司,不过考虑到时间尚未成熟,便将此条删了。

规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即天下万民只有土地的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一切土地、山川、自然资源皆属天子所有。

规定了国旗,为红底金龙旗。

规定了国歌,为天子亲自谱写的《精忠报国》。

规定了国徽,也是一条盘绕的金龙,上书汉天子万岁。

规定了首都――洛阳城。

此外,还对官制、军制、爵制都有详细描述,当然也做了许多变革,在此不进行赘述。

刘辨本待将司法权力以及兵权从刺史、郡守的权力中剥离开来,不过考虑到天下未定,地方不能无兵,且又有没有那么多可用之才,便打消此念。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即便是三公、大将军等也不允许私自征辟幕僚,至于其府中臣属,也直接由朝廷配置。当然,这一条公布后,一些官员,如司徒袁隗,虽然还私下召集了一些食客,但这些食客已不再拥有朝廷公职,说白了就是白身。这只是一个过渡,刘辨迟早要废除臣下开府的权利,并废除三公制,设立后世的三省六部制甚至是民主时代的体制,当然不会简单照搬。

军队方面,增加一批常设将军,一军之长尽为将军,中郎将、校尉只是作为将军副手,与都尉、司马等成为中层军官,下级军官自然还是以百人长、什长、伍长等为主。因此,像赵云等人都晋升为将军,如赵云为白马将军,张辽为狼骑将军等等。

除宪法外,又建立起完整的法律体系,将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分离开来,分别立法,当然,这些部门法决不能与作为根本**的宪法相冲突。

宪法若要作出变更,只能经天子提出,百官中有三分之二的人通过,方能作出修改。

这些律法表面上是由郑玄等人在朝议上提出来的,但其实完全是刘辨自己拟定了大致方向,再由他们进行详细和完善。

――――――――――――――――――――――――

十月,中原大地普遍丰收,刘辨治下的万民欢欣雀跃。

十一月,在河南郡进行试点,规定在郡内的小儿,不分男女,都要接受识字教育,有钱的交学费,无钱的可向政府申报,免费入学。

十二月,颁布《钦定科举法》,规定朝廷官员,除继续遵循以前的察举外,能通过官员考核的,亦可选拔入仕。

初平三年二月,匠作府与理财府扩大规模,并从太学中选拔优生。同月颁布《钦定授爵法》,往后除立有军功和在政治上有大贡献之人外,对于在发明创造、文学艺术等方面有极高造诣的人,也可以赐爵。

改革步步深入,自然有一些人不希望既得利益受损。已经有许多酸儒和士大夫已经联合起来,共同抵制变法,看来,想不流血是不可能的了。

(第八十七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