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拘捕手令
作者:江东大汉      更新:2019-10-30 23:55      字数:2937

李东帮许雅岚摆好餐桌和餐具,柳阿姨已把几个炒菜用盘子端了过来。顾书记让李东坐下,李东还想推辞,谢凯说:“李东,别拘谨,坐下吧。”

李东顺从地坐下,顾书记随口问了句:“李东,你父母身体还好吧?有兄弟姐妹吗?”

“我爸在我六岁的时候去世了,现在家里就我母亲一个人,我是独生子。”

顾书记又问了李东的上学和工作情况。李东一五一十地做了回答。当李东讲到小的时候家里穷困潦倒,身上穿的衣服都是邻居家孩子不要了,送给自己穿的时候,许雅岚有点心酸说:“李东,你受苦了。”

“还行,许阿姨!”

“李东,在村里工作还顺利吗?”

“还行,村里工作虽然事情多一点,但也是一个锻炼机会。”李东心性善良,不想在省委书记面前告县乡领导的状。

可能是屋里空调开的足的缘故,加上有点拘谨,李东的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谢凯见此,说:“李东啊,把大衣脱了吧。别拘束,到这里就和自己家一样。”

李东也觉得穿着大衣吃饭不妥,就把大衣脱了,挂在椅背上。此时脖子上露出了一圈红绳,这是虚云法师还给李东的玉佩,平时李东一直带在脖子上。

顾书记看到李东的脖子上有一圈红绳,笑着问:“李东,看起来你还挺迷信啊,脖子上还带着东西。可以给我看看吗?”

“这是我爸留给我的,说是长命符。我也不相信,只是带着纪念父亲。”说完,拿下玉佩,双手递给顾书记。

顾书记接过玉佩,忽然间神色大变,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僵住了,他怔怔地盯着玉佩正面的“东东”两个字,大吃一惊,声音颤抖地说:“李东,东东,这是你的长命符啊!”

李东点点头,说:“这是父亲留给我的唯一纪念物品,我对父亲完全没有印象了。看到这个玉佩,才能想到我曾经有过一个父亲。”许雅岚此时心酸到极点,从顾书记手里接过玉佩,摩挲了好久,好不容易才把情绪控制住,哽咽着说:“东东,你受委屈了。这些年,你是怎么熬过来的?孩子啊,我,我……”话没说完,跑进了书房。

顾书记此时双手颤抖,跟着走进书房,随手把房门关上。

谢凯此时看到顾书记和爱人的表情,心中已经肯定李东就是顾书记丢失多年的儿子。见李东用疑虑的眼光看着书房的房门,就说:“李东,顾书记是一个重感情的人,身边没有孩子,看到你,是触景生情了。”李东对谢凯的话似信非信,也许顾书记和许阿姨被自己的苦难身世感动,才如此悲伤。

过了许久,顾书记手里拿着玉佩,和爱人一起从书房里走了出来,两人的眼睛都是红红的。但是,他们的表情已很自然,看不出刚才的悲伤模样。李东虽然疑惑,又猜不透所以然。拿起酒瓶,给顾书记几个人的酒杯斟满酒。

顾书记把手里的玉佩交给李东,说道:“李东,这个玉佩价值连城,好好保管,别丢了。”

“我会的。”说完,把玉佩挂着脖子上,小心地掖在怀里。随后,双手端起酒杯,说道:“顾书记,感谢您今晚款待。我敬你两杯。”

顾书记喝了两杯酒。放下酒杯,看向李东问道:“李东,你是京大毕业的?”

“是的,顾书记。”李东放下筷子,恭敬地回答。

“是学什么专业?”顾书记端起酒杯,和谢凯碰杯,随口干了,又问了李东一句。

“是汉语言文学专业,顾书记!”

“哦?这么巧,我大学也是这个专业。”顾书记放下酒杯,说道:“你知道你这个李字的李,是怎么得来的吗?”

“是这样的,顾书记。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李姓是出自皋陶,皋陶曾担任大理的职务,就是一个掌管刑狱的官。他的儿子伯益被舜帝赐姓嬴,后子孙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他们就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后来,到商纣王时期,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被处死,他的妻子契和氏带着儿子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把道理的理,改成木子李。另一种说法是源自老子李耳。不过哪个说法准确,现在无法考证了。”此时,李东看到顾书记和许姨对自己的态度很亲切,说话自然流畅了许多。

顾书记赞许地点点头,接着问:“《史记》读过没?”

“读过,但是没有深读。”

“嗯。第七卷名字还记不记得?”

李东知道这是顾书记在考自己的学识,于是从容答道:“记得!是《项羽本纪》。”

“开头忘记没?”顾书记接着问。

“没有。”李东背诵道:“项藉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寄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故姓项氏。”

“好,不简单。虎父无犬子啊!”谢凯一直没说话,静静地听着顾书记和李东的对话,想起顾书记在开会作报告的时候,经常引经据典。这时,忍不住的赞叹了一句。

“是啊,说明李东的父母很会教育孩子啊。哦对了,李东,你的父母是什么文化?”顾书记巧妙地把话题引开。

“父母亲都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没有多少文化。我6岁的时候,父亲车祸去世,母亲一个人种地、喂鸡养猪,把我养大,培养我读完了大学。”李东平静地说着。

许雅岚就坐在李东的右手边,这时,拿起面巾纸,擦了擦眼睛,说道:“孩子,你受苦了。”说完,再也控住不住自己的情感,捂着嘴,走了出去。

李东仍然认为顾书记和许雅岚是看到自己可怜,生出的恻隐之心,没有往深处去想。于是说:“不好意思,顾书记,我不该说这些。”

此时,谢凯感觉到应该帮助李东什么,问道:“李东,你的母亲叫什么名字?马上过年了,我让地方政府对你们家适当照顾一下。”

李东推辞道:“不用了,谢叔。我在水泥厂打工,工资也还可以。”

“东东啊,就让你谢叔安排一下吧,只要在政策许可范围内,不过分就行。把你母亲名字告诉你谢叔吧!”顾书记护犊之情溢于言表,此时已把李东改称东东。

看到顾书记这样说,李东不能再推辞,或则就是矫情了。说道:“我母亲姓季,叫季冬梅。”

“什么,你母亲叫季冬梅?你父亲呢?”顾书记急急地问。许雅岚这时已回到座位上,也睁大双眼,看向李东。

“父亲叫李健康。顾书记,你原来认识我父母吗?”

“当啷”一声,顾书记手中的玻璃酒杯掉地摔得粉碎,吃惊的神色在他的脸上一闪而过。他极力克制自己波澜起伏的心情,用一种平淡的语气说:“老了,酒杯都端不稳了。老谢啊,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这一代人马上就要让贤喽!”顾书记顾左右而言他,把自己的失态掩饰了过去。

许雅岚这个时候已经要控制不住自己。她强忍着怒火,问道:“东东,你的父母,他们对你好吗?”

李东面露不解,但是,还是用缓慢的语调回答:“许姨,哪有父母对儿女不好的呢?!这些年,母亲为了培养我读大学,十几年没有买新衣服,没有买过一双鞋。身上的衣服和鞋子都是邻居穿旧了送给她的。不过,乡里也年年救济我们家,大前年还给我们家办了低保,生活还过得去。”

这时,顾书记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虽然贵为省委书记,但是,现在,他握紧拳头,坐在桌子前,心潮起伏,两眼要喷出烈火似的。李东以为自己那就话说错了,惴惴不安,低头思索着。

顾书记内心斗争了许久,最后,站起来,走进了书房。

这时,桌子前的三个人都无心喝酒,一时间出现了冷场。

几分钟功夫,顾书记放开书房门,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张纸条,递给谢凯。说道:“老谢,天晚了,早点回去休息吧。今晚东东就在我书房睡”。

李东也想告辞,看到顾书记严肃的表情,就没再坚持要离开。

谢凯匆匆看了看字条,只见纸条上赫然七个大字:“立即拘捕季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