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引起公愤
作者:江东大汉      更新:2019-10-30 23:55      字数:2363

李东完全没有想到,自己就是写了一篇调研报告,想引起上级重视,把夏台山和回龙湖开发利用起来,造福全村百姓,没想到,会引起如此轩然大波。

这天中午,李东正在村里和计生专干一起整理育龄妇女台账,就看到村支部书记夏雨田阴沉着脸,走了进来。

“李东,没有经过乡领导同意,你怎么在报纸上乱发东西?”夏雨田开口就问。

由于邮局送村一级的报纸要到下午,李东还没有看到当日的报纸。听了夏雨田的质问,才明白,自己写的调研报告被省报刊登了。但是,自己是出于公心,夏雨田不应该这样啊?于是,他小心地说:“是这样,夏书记,我想引起上级领导的重视,把回龙湖好好地开发利用起来。这样,对我们村的经济发展有好处。”

“你太幼稚了,回龙湖是你一个小小的村官说开发就开发的?这么多年,为什么上级没有过问此事,你知道什么原因?你真会添乱。这次,我也没法替你说话了,你自己去乡里找蔡书记解释吧。刚才党政办来电话,要你马上到乡里一趟。”说完,转身走了出去。

李东估计去乡里会是什么结果,大不了挨蔡书记一顿批评。于是,他骑上自行车,直奔乡政府。

大概一个多小时,李东来到乡政府,和门卫老蔡打了声招呼,就往党政办走去。

刚上二楼,就见党政办主任王涛站在门口,看到李东进来,连忙走上前去,语气有点神秘:“老板找你,一定不能狡辩,要虚心接受批评,切记切记。”李东不置可否地笑笑,谢过王涛,来到了隔壁蔡书记的办公室。

“蔡书记,您找我?”李东见蔡志远低头看报纸,小心地问道。

“这篇文章是你写的?”蔡书记抬起头来,把手中的报纸扬了扬,语气威严地问道。

“是的,蔡书记。”

“是谁让你写的?你才上班不久,不可能知道得这么详细,一定有人指使你。”

“没有任何人指使我。是我看到我们村这么多年来,经济发展一直停滞不前,本着一个村干部的良知,把夏台山和回龙湖的现状写出来,想引起上级领导的重视,没有别的目的。”

“你还狡辩?你知不知道,你这样做,是把市县两级领导架在火上烤?你是倒逼上级拿措施,拿计划,来满足你的虚荣心。如果市县投入资金开发,那功劳就是你的!因为是你的一篇文章引起领导重视,才开发夏台山的。如果市县不投入不开发,就会给人以口实,认为市县两级政府不作为。你的心何其毒也!”

李东本来想装哑巴,任由蔡志远批评一顿。哪知,最后的一句话让他心中的怒火一下子升了起来。他站起来,语气强硬地说:“蔡书记,你的话我不敢苟同。我没有任何私心,只是凭着自己的良知写这篇文章。我认为,不管是市里的领导,还是县里的领导,都要以群众的利益为重。”

“你放肆!难道只有你重视群众的利益?我问你,你口口声声说开发,那么烈士墓怎么办?60多户群众的拆迁怎么办?”蔡志远用一种轻蔑的眼光看着李东,等待他的回答。

李东看到蔡志远的目光不友善,只能强压自己心中的怒火。他语气平和地说:“蔡书记,这件事我也考虑好了。我想试试,直接去找周副省长,请他同意,把烈士墓给搬迁了。至于群众的拆迁问题,我认为,只要我们的态度坚决,补偿合理,群众会支持我们。”

“你很幼稚。小李,周副省长是你说见就见的?凭你的一篇文章就让副省长听你的?你做梦吧?回去准备在全村党员干部大会上检讨。这次大会,我要亲自参加。”说完,挥挥手,让李东出去。

李东站了起来,坚定地说:“蔡书记,别忙让我做检讨。我想试试!”

“呵呵,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也好,我给你一周时间,如果你能让周副省长同意搬迁,那么,我就让你折腾。如果你办不成,也别怪我不客气。上次你弄虚作假的事情加上这件事,给你一个处分,合情合理。”说完,不再理睬李东。拿出一份文件看了起来。

李东见状,知道再说无益。于是,告辞走出了蔡志远的办公室。

看到李东走出办公室,蔡志远拿起手机,拨通了县委书记曹德坤的电话,把刚才的事情说了一遍。

只见曹德坤在那头沉默了许久,才回答道:“这篇文章我也看到了。这件事,我们要边走边看,暂时不忙下结论。一个村官的文章能在《江南日报》上发表,而且,还加了编者按,估计事情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简单。省领导的事情,我们不便揣测。当前,要静以待变,等市委拿出意见再说吧。至于那个李东,先由他折腾。”

其实,今天蔡志远对李东发了那么大的火,是因为早上看到了李东的文章以后,感觉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李东事先没有征求他的意见,擅自在省委机关报上发表文章,说明在李东的眼里,没有他这个乡委书记。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他记得去年清明节市县两级领导来回龙村给烈士扫墓的时候,明确表示,要好好把烈士墓管护好,还要重新修缮。这次李东在文章里虽然没有提到搬迁烈士墓的事情,但是,了解情况的人都知道,开发回龙湖,首要的就是搬迁烈士墓。所以,如果周副省长认为是自己授意李东写这篇文章的,那就糟了。蔡志远心里越想越紧张,于是,打电话给夏雨田,让李东过来。而李东的态度,让蔡志远感到愤怒又有点无奈。他估计既然李东能敢这样写,应该是有高人指点,很可能是省一级的高官。但是,李东就是本乡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没有任何背景。他攀上谁呢?也许是同学帮忙吧?所以,当李东要去找周副省长,他表示同意。如果在周副省长哪里碰了钉子,那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开除他。但是,刚才他给曹书记的电话中,曹书记的分析很有道理,一个大学生村官,能在省委机关报上发表这么大的篇幅文章,凭他的视野和阅历,难以写出这么有深度的文章。而且,编者按的指向及针对性非常强。曹书记说的对,这里面有省委高层的影子。想到这里,不禁为刚才对李东的激烈言辞感到后悔。如果真的有省委高层支持,自己一个小小正科级干部,和省委高层作对,那不是自寻绝路吗?自己现在进退两难,该怎么办呢?想到这里,蔡志远觉得虽然才到秋天,但是,一股寒意已经悄然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