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京师来信的影响
作者:水罙      更新:2019-10-13 16:25      字数:2546

“这孟湛倒是很知礼。”街道上沈行书一手提着花灯,一手牵着沈昭护着她在人群里走。

沈昭闻言便想起之前孟湛站在台阶上朝她微笑的模样,态度倒是十分好,只是事后送盏灯就能算知礼了吗?

真要知礼,之前季槐说话的时候他怎么不堵他的嘴呢,还让他说那么多不堪入耳的话。

“不过一盏灯而已,倒是把父亲给收买了。就是他再好,可是既然会跟季槐那种人来往,那也打折了。”

沈行书听她语气不算好,脸上就带了几分无奈之色,道:“不过小辈而已,说话不好听不听便是了,难道还能与他计较不成?”

说道这,他顿了会儿,语气又放软了些,“倒是囡囡,以后气性可别这么大了。气不气着别人无所谓,就是别坏了自己的兴致。”

沈昭就说道:“父亲的性子总是这么好,难怪人家常说谦谦君子,说的就是您这样的吧。”

“囡囡这么夸父亲,父亲心里很受用。”沈行书笑道,“囡囡往后也要做个谦谦姑娘才对。”

沈昭嘟囔着应了声,心里却想她今日已经是十分谦和了,换成她以前的时候,那等嘴贱之人,怎么也要教训一顿才能让他长长记性。要是不把他撕下一层皮来,她都不姓沈。

只是,今时不同往日。她若是不知道季槐的身份还好,教训了就教训了,也不会在心里头留下什么疙瘩。可现在知道他背景不俗,她还真是下不了手。她现在是有惹麻烦的本事,可收拾首尾的本事太小啊。当然只能不了了之。

她想起那一天去参加孟府寿宴时,沈行书沉凝如水的脸色,心里也清楚父亲不是那性子太软的人,只是不想惹麻烦而已,或者说季槐没有触碰到他的底线而已。

要是今日季槐说的不是父亲,而是他们其余人中的任何一个,他怕是一开始就忍不住。

沈行书见她仍有点不情愿的样子,忍不住露出无奈的笑容,又细声哄道:“既然今晚出来了,索性就把想玩的都玩个遍,囡囡还想要什么?父亲给你买。”

沈昭闻言也笑了起来,有人宠的感觉总归不错的,就是连因季槐产生的那点不快也少了许多。

因为沈余氏管得严,往年的中秋她是很少出门的,至多是在巷子里看看别家的小孩放花灯。今年能同意,可能也是觉得沈昭自己主意多了吧。

“我听说街上还有耍杂的,不如去看看吧。”

“那好,都听你的。”

……

中秋过后,沈昭的日子便又空闲了。也是因为空闲,这两日沈余氏一直压着她学女红,各种花样子都让她学着做。

沈余氏的话说得轻松,可就难为沈昭了,她以前就不碰这些女儿家的东西,现在更是养成了习惯。

别说女红,便是寻常姑娘要学的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她也不过是会点儿书法和围棋,其余的是真的半点不通。谁让她以前舞刀弄枪,行军布阵做习惯了呢。

书香世家里出个她这样的也算败坏门风了。

以前沈余氏见她这样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好歹会点儿东西,可是现在态度就截然不同了。

好像自从沈行书有意愿将她送到京师后,沈余氏对她就没有一刻松懈的,偶尔还会问起她对归善县那些大户人家的公子的印象。

她当然是没有的。

最近几天沈余氏的心思更活络了,居然想在家里举办一场赏花宴,说是他们来惠州好几年,从来没有宴请过什么人家,实在不合情理。

沈昭一听赏花宴这种东西就觉得头大,当然更多的是莫名其妙,她母亲平常根本就不是那种喜欢热闹的人,怎么好端端的想办宴会了,这有些不合常理。

又想起她之前有意无意地提起各家公子,便觉得她母亲不会是想让她跟惠州府的公子结亲吧,以此来断绝父亲把她送往京师的念头。

可是这么说也不对,她母亲又不是不知道她的打算,怎么还会让她早早地定亲呢?

又或者她其实是想让她传个好名声出去,要是她在各家太太心里都是端庄贤惠的,自然会有人上门求娶,也未尝遇不到好人家。

这样一来,他父亲可能真的就不会把她送到京师了。看来沈余氏和她的想法都是一样,觉得沈行书最忧心的是不能给他们一个好的未来。

这一日,沈余氏又把她喊过去,商议赏花宴的事,说是宴请一些什么人家比较好。

沈昭听她这么问,当下就反对起来,“母亲,我觉得赏花宴就不必了,实在太麻烦。再者,最近这段时间事又多,突然办个赏花宴,又没什么由头。是不是也不太好啊。”

“有什么不好的,我看你就是不愿意忙活。”沈余氏瞪了她一眼,“虽说你要做的事也不少,可年纪也不小了,总不让人家都不知道梧桐巷沈家有个姑娘吧。”

沈昭听她这意思,就明白她的想法了,果然是担心父亲把她送到京师去,她有点无奈。虽说她已经向母亲摊了大部分的牌,可母亲显然还是不放心。

她到觉得母亲这么想是多余的,她能把目光放到朝政上,难道还会怕一个内宅妇人不成?况且,能不能去还不一定呢,虽说父命难为,但哥哥肯定会想办法阻止的。

“母亲是不是担心我父亲把我送到京师去?”沈昭偏着头问沈余氏,没等她回答又道,“母亲不必担心,就是我真的去了京师,她一个内宅妇人,眼界还是窄了点,不能奈我何的。”

沈余氏见她心里清清楚楚,不免放心了些,不过看她毫不在意的模样,又忍不住叮嘱起来。

“你可别大意,这后院里整治人的法子多了去了,她又是你名正言顺的祖母,她要你做什么难道还能不做不成?你要不做转眼一个不孝的名头给扣下了,就真的败坏你的名声了。”

沈昭是真没见过什么后院争斗的,以前的时候沈家规矩严,沈家男丁到了三十还未有子的才会纳妾,所以她没有见过什么主母姨娘嫡庶争斗的情况。

现在沈行书又洁身自好,就是她外家舅舅们纳了妾那也是安分守己的,没有那么多腌臜事。

不过她也是听过一些的,想来她那名义上的祖母会的也就那些东西。可就算再怎么想对付他们,也得顾忌着沈家别的姑娘的闺誉,总归不能太过了。

“母亲放心,我还不至于那么笨呢?再说了,这去不去还不一定呢,哥哥如今还在豫东学府读书,要是贸然去了京师,就只能想办法进国子监了。

依我们家现在的情况,国子监也不是那么好进的,就是进了,国子监未必就比豫东学府好。父亲哪能想不到这些,他那日也是一时着急。”

“这事我倒忘了。”听沈昭这么一提,沈余氏倒是也想起来了,京师国子监虽说名气大,可都是些官家子弟,不务正业的也多,风气不如豫东学府正。

“可就是不冲着这事,举办一场赏花宴也是可以的,你该在惠州府的太太们面前露个脸了。”沈余氏想了想又忍不住打起主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