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前途 7 1
作者:庞芳      更新:2019-10-11 18:27      字数:3773

“adela,你举个杯子站在这儿干吗呢,发什么愣啊?”谢灵也拿着杯子过来接水,看见季华欣无声无息地戳在饮水机边儿上,不禁用胳膊肘碰了她一下。

“哦!”季华欣回过神来,“没什么,呵呵,刚才正在考虑一个问题,不过是稍稍发扬了一下陈景润同志走路撞头对电线杆子说对不起的精神,呵呵。”

“得瑟吧你就,谁不知道你那张嘴和那副小心眼儿。”谢灵在北京读的大学,童莳的到来令她不禁怀念起难得的四年时光,现在一张口,除了“阿拉”“侬”“老好老好”之类的吴侬软语,偶尔也会蹦出一两句北方语言。而且对季华欣,谢灵说话一向不太客气,她太了解季华欣了,不,应该说她了解部门里的每一个人,只是她没啥野心,在没有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她不会去趟浑水。

“呵呵。”季华欣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居然没答话,接完水,径直回自己的座位了。

顾建平可没有注意到饮水机旁的这一幕,他回到座位上,打开电脑,上公司内部网站查阅罗正宇他们几个人提交的个人述职报告。内容最简单的莫过于童莳的那份,一页纸还不到,她只是一条条列出了调到上海分公司后所做的各项工作,没有具体细节描述,没有任何前提设置,如困难程度、时间紧迫性等。最冗长和详细的当属季华欣的了,她总是这样,每次的述职报告都写得洋洋洒洒不亚于一个中篇小说,生怕漏了任何一个细节,生怕领导不知道她的工作内容。

童莳之所以一直如此简约地对待自己的述职报告,除了性格使然,还在于从秦昀到简天浩,她所做的每一项成绩、所取得的每一个进步,他们均看在眼里,并且给予了她客观公平及时的认可和肯定,无论在精神上还是在物质上。这让童莳渐渐形成了一个观念,如果需要拍马溜须向领导无限靠近,或者耍手腕儿跟领导提要求,而不是凭借真才实学,才能得到与自己的工作业绩相对应的回报,那么这样不开眼的领导不跟也罢,趁早离开为妙。她所尊敬的领导应该是像秦昀他们那样的,对踏实认真下业绩突出的下属能及时进行肯定和奖励,业绩才是硬道理。

这一点,无疑也是顾建平所欣赏的。顾建平自认为是个公平客观的领导,根据多年的为“官”经验,尽管拍马溜须这一套也不排斥,但任用优秀人才不断提升部门业绩的基本原则还是必须坚持的,否则就算把马屁拍到出神入化的地步,要是没有业绩支撑,为“官”之路也走不长的。原来做大区老总的时候,对于喜欢和自己谈各种条件的销售人员,顾建平从不妥协和手软,他在自己的领地内给所有下属牢牢灌输了一个铁的理念,只要签下单做出业绩的人,自己绝对不会亏待,因为领导的眼睛是雪亮的,不要把领导当成傻子、瞎子或聋子。顾建平是这么说的,当然也是这么做的,对于每一个为大区销售业绩立下汗马功劳的销售人员,他都尽其所能地为他们争取更多的利益,因而也在员工中树立了较高的威信。

到了上海分公司人力资源部后,顾建平发现管人力资源和管销售完全两样,对于前者不可能再用像销售人员那样的量化指标进行管理,很多时候彼此的业绩无法用数字来比较衡量,工作态度、完成质量、服务满意度和总部排名就成了对主管们的评价要点。

罗正宇的工作态度绝对没有问题,其他部门对他的服务满意度也比较高,在工作的完成质量方面,罗正宇顶多只能算中等偏上,主要是对细节不太关注,总会出一些无伤大雅却叫人看着来气的小毛病。

季华欣的工作质量在几个人当中最高,除了文件排版和整齐性方面可以改善外,基本上无可挑剔,可是在工作态度和服务满意度上,却令顾建平很是郁结。工作态度就不用说了,讲条件是她的专长,她总认为顾建平偏心眼儿,亏待了她,要是搁在以前,顾建平早就让她走人了,然而今非昔比,一是人家的活儿确实干得不错,二是人家还有朱总的“推荐”,总不能以她喜欢谈条件为理由就不要她了吧。服务满意度方面,所有部长职位以上的管理者对她的工作都很满意,可员工们对她的评价却普遍较低。

谢灵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满意度则处于不上不下的状态,但她所在做培训工作的总部排名和罗正宇、季华欣一样,每次都在前三名之列。顾建平对此也相对比较满意。

李雪彦就更不用说了,这是顾建平一手培养起来的跟班儿,他对她的信任度比对罗正宇还要高,只是李雪彦所做的行政工作不在总部对人力资源部的考核指标范围内,因而也没有排名,但是她的总体服务满意度一直都很高,无论是管理层还是普通员工的评价。

按照以往顾建平给自己定下的考核潜规则,除非几个主管中有谁当期的业绩格外突出,比如在总部排名第一,那部门里唯一一个a级优秀员工的名额肯定非其莫属,在他们彼此之间的差距不是特别明显、综合实力基本势均力敌的通常情况下,这个a名额只能轮流由大家分享了。其实,这也是整个公司都在遵循的潜规则,领导和员工全都默认的潜规则。

顾建平看完了所有主管的述职报告,这个a级员工的名额该给谁,他心里十分清楚,无论从进步程度、考核排名、工作态度,还是服务满意度,童莳都是实至名归。但上次半年考核的a名额给了罗正宇,以顺序推算,这次轮到季华欣了。如果名额给了童莳,估计季华欣定有一番理论,她似乎就没有服气的时候。想到这儿,顾建平不禁皱了皱眉头,当初接了季华欣这个烫手的山芋,实非所愿,可是又没办法推辞。唉,顾建平叹了口气,脑海中浮现出那天朱总来电话的情形。

“老顾啊,刚接手了一个新部门,怎么样啊?”

虽然自己没做什么亏心事,但是朱总亲自打电话来,肯定不会是单纯的问候和关心,顾建平心里顿时一咯噔。“谢谢朱总的关心,我还行,以后还得请朱总多来我们上海分公司指导和支持工作啊!”

“呵呵,老顾,你可是公司里有名的用人高手呀,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谦虚啦。有什么需要总部支持的,直接找简天浩就行了。”

顾建平听出电话那边的朱总一脸笑意,可他究竟想说什么呢?“朱总您过奖了,我哪里算得上什么高手啊,都是些自创的土办法,登不了大雅之堂的,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啊,呵呵。”

“土办法就是创新呀,管理也需要创新。”朱总在引用总裁常说的话,“而如何用人就是管理的核心问题,所以呀,你看你上任后的第一件事不就是招兵买马、广罗人才嘛,从其他分公司挖了不少人吧,哈哈,你还挺会走捷径的,净等着兄弟单位给你培养人才了。”朱总笑得顾建平心里有些发毛,难道有人告自己的黑状了吗?

“哎呀,朱总,您这话说得我可真是惭愧极了,其实呀,是兄弟单位看我势单力薄起点低,大家又都是一个系统的,都为了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因此特地支持我的,我感谢都还来不及呢!”

“嗯,那这次你得感谢感谢我了。”朱总接茬儿说道,“听说你正在招聘薪酬主管,我给你推荐个人选吧,是个女孩儿,名叫季华欣,在外企干了两年的薪酬主管,工作能力和外语水平都还不错,人嘛,也挺聪明机灵的,否则我也不会推荐给你啊,呵呵。你看你什么时候有时间,面试她一下吧。”

“没问题,您的眼光我当然相信啦。”顾建平知道这个“推荐”分量有点重,基本上属于非接不可的那种,要不是关系不一般,朱总也不会亲自打电话过来。“那您让她明天上午就来面试吧,或者您把她的电话给我,我打电话约她。”

“不用了,我让她直接打电话给你约时间吧。那,老顾,你先面试,要是觉得不合适就算了,我也只是推荐一下,关键还得看她自己的实力够不够踏进你的门槛儿呀!”

“好的,朱总,我明白。”顾建平已经在考虑如果这个女孩无法胜任薪酬考核主管的职位,那要把她放在哪里比较合适。

好在季华欣的工作能力并没有让顾建平失望,可从性格上,顾建平的直觉告诉他季华欣不是善茬儿,将来在部门里可能是个不安分因素。

“顾总,这会儿有空吗?”童莳的一句问话把顾建平从回忆中拽了回来。

“有啊,有什么事吗?”顾建平对着童莳,坐正了身子。

“是这样的,顾总,现在又是一个半年的考核开始了,我做了一份新的企业文化半年策划方案,想请您得空时审阅一下,提提意见和建议。”童莳把打印好的策划案递给了顾建平。

“这么快,呵呵,那先搁我这儿,等我看完了再找你沟通。”顾建平看到出自童莳之手的工整美观、格式统一的文件,眼睛都觉得清爽了许多。

“好的,那您看完了随时叫我。”童莳说完就转身回到自己座位去了。

顾建平看着童莳的背影,似乎她的身体里总是蕴涵着一种喷薄欲出的热情,没错,她无论做什么,都是满怀着难得的激情和责任,正是这份激情和责任,使得她在工作上主动、积极、认真、及时。她像是在定期为自己绘制精确无比的甘特图(注:甘特图指以图示的方式通过活动列表和时间刻度形象地表示出任何特定项目的活动顺序与持续时间),并严格按其运作执行,不需要监督,不需要提醒,不需要追问,比罗正宇还要任劳任怨。在部门所有人员中,童莳是唯一一个让顾建平在布置完任务后不需要给予任何形式的操心的人,也是让顾建平最不担心任务完成效果的人。

这样的员工不得a,还有谁能得a呢?

季华欣可不这么想,她笃定地认为这个a属于自己:一是自己负责的薪酬考核排名升至第一,二是这次考核也轮到自己得a了,三是即使童莳也排在第一,但她毕竟刚来半年,怎么说也应该在得a的道路上多走一段时间。可是,季华欣没想到的是,考核的结果却远远超出了自己的三个“笃定”。

“丁零零……”童莳在铃声响了一声后立马拿起了电话。

“您好,我是童莳!”这是童莳每次接电话的开场白。

“童莳,是我,孟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