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前途 5 1
作者:庞芳      更新:2019-10-11 18:27      字数:3617

至于李雪彦,那肯定是顾建平的“贴身小棉袄”了,和罗正宇一样听话好使,不过,她只能负责行政事务,她曾经也想转到人力资源管理业务领域,但顾建平认为她的潜力有限,劝她就在行政线上继续发展,空间也许更大。所以,办公室那块的业务,顾建平基本上就交给李雪彦打理了。李雪彦其实是一个很有原则和执行力的人,事情到她手上一定会按部就班一丝不苟地完成,否则顾建平也不会一直带着她,让她负责行政后勤工作这一块。当时整个分公司大楼建成的时候,装修这么巨大的工程就是李雪彦一手操办的,不仅提前保质保量完工,而且还搞定了最难处理的各部门对所在楼层和人员座位安排上的争执和矛盾,这让顾建平省了很多心。

对于顾建平对罗正宇的格外器重,谢灵倒不觉有什么,因为对她来说,凭着自己的能力,只要在培训主管的岗位上一直稳定地做下去就可以了,至于升职,她不是特别渴望,因为升了职就意味着更多的责任,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加班更是不可避免,这是她最不能容忍的,因为孩子和家庭需要她有更多的付出。再加上她对管人不太感兴趣,只要能做实事,干好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不去管别人只管好自己,就行了。正因为谢灵抱着这样一种心态,她的身上就少了股冲劲和激情。办公室里那些暗地里的较劲,她也把自己置之度外,只要不威胁到自己的利益,一切都好说。

季华欣却不这么想,她一向自视甚高,认为部门里最有能力的就是她了,而且自己在外企待过,其他人不过是些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连洋文也听不懂几个。不用加班,那是因为自己能力强、效率高,属于worksmart一族,不像罗正宇整天泡在办公室里,只知道workhard,如果不是能力有问题、效率低下,那么就是故意做给领导看的,不然的话,为何需要天天加班?可是,顾建平对待罗正宇的态度的明显倾向让她从里到外都冒着不服气的泡泡,再加上罗正宇也越来越把自己当回事,本来大家都是平级,却不时摆出一副领导谱儿,真让她难以忍受。她认为,顾建平把是否加班以及加班时间长短作为评价一个人的标准是非常不公平的,关键要看一个人是worksmart还是workhard,只要漂亮地完成手头上的工作,不就成了吗?所以,季华欣表面上对罗正宇依然热情有加,暗地里总是在等着他犯错,找机会抓他的小辫儿,这样,顾建平想袒护也袒护不了了。

可是,季华欣却被自己的那点聪明和能力蒙住了双眼。顾建平虽然自己很少加班,但他喜欢部门里的员工们加班,这样显得人力资源部整天忙忙碌碌,事务繁杂,任务繁重,在老板面前,怎么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还有重要的一点是,顾建平非常不喜欢员工跟他谈条件,这在他看来有些威胁的意思,而且他自认为自己还是很懂管理的,奖罚分明,公正客观,这种谈条件的方式不是摆明了说他管理不到位吗?

李雪彦从来不和这三个人有任何的冲突,首先业务范围就不一样,大家彼此井水不犯河水,尽管她看不惯罗正宇不知道自己有几两重的那股子劲儿,也看不惯季华欣的恃才自傲、嫉贤妒能、锱铢必较、睚眦必报,以及谢灵的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漠然和冷淡,她什么也不说,她知道自己只适合做行政后勤,所以对于人力资源部部长这个职位,想都没想过要去争取。但她心里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她不想等顾建平退休之后,部长职位由罗正宇或季华欣来接任,那样她的日子会比较难过,因为她对这两个人都不服气,罗正宇没有管理之才,季华欣则会将她死死踩在脚下,而她不想踩别人,更不愿意被人踩。所以,李雪彦也在时刻关注部门人员的变化。

对于这些,童莳当然只知道个皮毛,再心无旁骛无心政治的她也能看出来,顾建平对罗正宇的态度明显不一般,在办公室里,听到最多的是“小罗,你到我这儿来一下”这句话,然后随着一声干脆高扬的“好嘞,顾总”,罗正宇就屁颠屁颠地跑过去了。再接着,童莳发现,每当这个时候,另一个隔间里的季华欣,哪怕正在和别人说话或者打电话也会马上终止一切可以发出声响的行为。由于童莳坐得离顾建平最近,所以中午吃饭的时候,季华欣都会问童莳有没有听见顾建平跟罗正宇说了些什么,童莳总是一句话回应她:“对不起,我没注意。”接下来就像背台词一样,季华欣肯定会说罗正宇如何如何矫情,如何喜欢拿着鸡毛当令箭,如何只知道workhard拍领导马屁,还会抱怨顾建平如何如何偏心,如何不知道用人,童莳可以体会到她从骨子里冒出来的那股不忿。可是一转脸,她又能一副笑脸对罗正宇相迎,一副无比顺从的样子对着顾建平,脸色变得比翻书还要快,童莳心想,季华欣没去当演员,真是演艺圈的一大遗憾啊,要是她出马,什么章子怡、徐静蕾之类的四小花旦,估计得统统靠边,奥斯卡金像奖没准都能替咱中国人捧一个回来。

办公室和分公司里的很多信息,应该说童莳都是从季华欣的八卦嘴里得知的。要不然,童莳还真不知道表面上一团和气、很有凝聚力的人力资源部,实际上是暗流汹涌。

谢灵算是中间最不具威胁性的一个人,她对谁来掌舵毫不关心,她只在乎自己的价值和不可替代性,这样不管领导是谁,她的位置都是稳定的。

李雪彦虽然不想争权,但她关心谁来掌权,这对她将来的走向很重要,行政主管的位置本来就有些特殊,必须和领导之间建立双向的充分信任,否则日子就很难过。

针尖和麦芒,说的就是罗正宇和季华欣。罗正宇其实并没有把季华欣视为竞争对手,他尽管没有季华欣聪明,但他很清楚顾建平并不喜欢季华欣那样的类型,也许她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仗着自己有能力和那点所谓的关系就觉得领导应该重视她,要不是她能力不错、业绩好,估计早就被顾建平想办法扫出部门了。

季华欣则把罗正宇看做唯一的挡路石,顾建平对他的器重自己无法扭转,但她也有自己的招,就是把部门里除罗正宇之外的人都拉到自己这一边,因为等到顾建平退休推荐罗正宇做部长时,按照公司规定,必须做一个部门人员对他的价值观、领导力、团队精神、协调能力等方面素质的问卷调查,如果平均分数低于80分,则不符合晋升的标准。罗正宇要是被拉下马,部门里剩下的人中就只有季华欣最符合条件,虽说机会不是百分百,那也比不作任何努力的概率高多了。所以,季华欣的拉拢目的就是为了这个分数作准备的。刚来部门的童莳,当然也在她的统一战线策略范围之内。

顾建平也不是不知道部门里面几个骨干员工之间的摩擦和小算盘,谢灵是个没有任何野心只顾耕耘自己的一亩三分田的人。季华欣的能力在现有几个人中的确是最强的,脑子转得快,学习能力强,工作效率高,思路清楚点子多,但就是太过于计较,动不动就谈条件,而且自傲、多舌,心胸狭窄容不下人。至于罗正宇,踏实勤奋不叫苦叫累,不计较得失,但最近心态有些膨胀,虽然把他作为后备在培养,但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成为接班人,而且他的管理能力确实也差了点意思,可他现在俨然已经把自己看成接班人了。顾建平最放心的,还是李雪彦,她很清楚自己的定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把自己放在恰当的位置上,做合适的事,说合适的话。说实话,重用罗正宇,顾建平也不过是在矬子里面拔将军,他必须得培养出来一两个对自己忠心耿耿的人。现在又来了个童莳,顾建平不知道她能不能肩负起自己的厚望。

对于这个厚望,童莳压根儿没朝这方面想,对她来说,在人力资源部获得锻炼和学习的机会才是最重要的。虽然童莳的笔杆子在公司上下闻名,但笔杆子和人力资源完全是两码事,会写并不等于会干,会干也不等于能干得好。再加上童莳一贯平易近人的温和低调作风,其他几个人对童莳的态度各不相同。

罗正宇纯粹把童莳看做一个新人,把自己当做她的指导老师了,顾建平没有说过类似于让罗正宇带童莳的话,而罗正宇认为,不用说理所应当也应该是他,只有他有这个资格。因而,跟童莳说话的时候,罗正宇不自觉就会流露出领导派头。童莳并不介意,罗正宇本来就是老资格的专业人才,是她的前辈,自己不过是个初级入门者,他有这种心理优越感也属正常。

季华欣认为童莳尚不构成威胁,顶多是写得一手好文章,让顾建平有些另眼相看,况且她一直觉得童莳辞去前途无限的助理来做主管,一定是和简天浩之间发生了什么矛盾,或者得罪了简天浩,否则谁会傻到就低不就高呢?由此,季华欣判定童莳已经失去了唯一的靠山,在她眼里,童莳是被简天浩放逐来的,想要翻身就没那么容易了,而自己的身后不是还站着一个朱总嘛。所以,对待童莳,季华欣的策略仍然是统战,基于此,她才会每天中午都拉着童莳和她们一起吃饭,通过攻心手段来共同对抗罗正宇。

李雪彦对童莳很有好感,她觉得这个女孩子跟办公室里现有的人都不太一样。她看过童莳写的企业文化重点项目策划,顾建平让她全力协助童莳开展这两个项目,借此她亲身感受到了童莳的工作能力和为人,安静,谦和,办事利索,乐于帮人,又不张扬、不计较,尊重这里的每一个人,包括职位比她低的专员和文员司机们。直觉告诉李雪彦,童莳不可小觑,她身上散发着一种让人值得信赖的吸引力,没准儿能取代罗正宇成为顾建平心目中的最佳人选。如果真是这样,李雪彦倒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