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烟花问琴
作者:风寻梦      更新:2019-10-11 10:10      字数:3282

第二百四十五章烟花问琴

“小姐,你已经有八个多月身孕了,外表都完全掩饰不住了,你就别再弹琴了。这几个月里,我们已经赚了不少银两了,没必要再如此辛苦嘛!”一个看上去十五六岁,鹅蛋脸、大眼睛梳着双丫髻的俏丽小丫鬟说道。

“心梨,弹琴不纯粹是为了赚银两,而是我生命的一部分,这些你是不会明白的。何况我在珠帘后弹琴,外面的人也看不见。”说话的人是一个看上去双十出头的女子。她一袭白纱长裙,乌黑的青丝如瀑布一样披散到腰际,肌肤胜雪,晶莹如玉。她拥有一副美得令人窒息的容颜,可以说世界上最优美的词语都无法对她作出形容。她额上有一个殷虹的梨花印记,让她清丽脱俗的气息中又闪烁着丝丝妩媚。这种气质,给人一种飘渺虚无的感觉,仿佛让人觉得她根本就是个流落凡间的仙子。她的腹部明显隆起,想是已经怀孕有一定时间了。但这些丝毫没有影响她绝伦的美艳,反而更增加了几分特殊的迷人韵味。

这个女子不是别人,正是叶凌霜。

她没有嫁给申屠青山,最终选择了离开。她留书一封后,收拾了些随身细软,背起“碎雪”古筝,拿着“凝碧”玉箫就不辞而别离开了海心国皇宫。

经过这几年江湖的磨练,她各方面都比以前强了很多,但她天生柔弱的性格始终是难以磨灭。如果腹中没有孩子,孑然一身的话,她可以做到马上离开申屠青山。但有了他的骨肉,就很难做到了。这是女人的天性,一旦做了母亲,就会把自己的全部奉献给了孩子。因此,在申屠明浩来之前,她的想法是趋向于为了腹中的孩子,放弃自己的追求嫁给申屠青山的。但听了申屠明浩的那番话后,她改变了想法。

她明白到,让申屠青山放弃江山是不现实的,他背负着江山和家族的重担,根本身不由己。如果申屠青山因为她而把江山社稷、黎民百姓、家族荣誉于不顾的话,不用说,留下千古骂名的人就是她这个“红颜祸水”的妖姬叶凌霜了。妲己、赵飞燕、杨贵妃、陈圆圆的故事不就证明了这些吗?世人会把责任些全推到一个女子的身上。因此让申屠青山放弃江山这条路根本是行不通的。

申屠青山不能放弃的话,放弃的就只能是她了。她可不是水性杨花的人,也不是一个不注重别人看法的人,哪有不希望从一而终和一个男人走完人生之路呢?更重要的她还有了他的骨肉。如果放弃了自己的追求,能换回一个看似完整的家,她也是愿意的。

正当她打算答应嫁给申屠青山的时候,申屠明浩来了。他的一番话让她想到了第三条路,那就是怀着他们的骨肉离开。

这时她想到就算自己为了孩子留下了,也是委曲求全,绝不是出于自愿。这必定会为以后的生活埋下危险的种子,只怕最终也是如申屠明浩和宫紫雨的下场一样,谁都没有得到幸福。她心中憧憬的幸福是一种双方都是出于自愿、发自内心的融合,而不是其中一个要委曲求全勉强拼凑出来的幸福。

叶凌霜当时的确是这么想的。但究竟这个世界上是否真存在着这种近乎完美的幸福就真是见仁见智了。

她认为离开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自己有孩子并不孤独,申屠青山也可另外娶妻生子,他的江山不用放弃,自己逍遥江湖的追求也不用放弃,更不用背负红颜祸水的千古骂名。

只是有一样她一直不明白,申屠明浩在病重之中还亲自前来和她说这番话的真正用意究竟是什么呢?既不像是帮自己的儿子,也不像帮她。

叶凌霜只是三个月的身孕,对于行动没有太大的影响,只要不随便动真气就没问了。她想到自己根本没有生儿育女的经验,不可能一个人去那海上的仙岛隐居,更不希望生出来的孩子和她小时候一样,思想闭塞,以至于长大后毫无人生经验。于是她打算去须弥国。因为海心国和乌兰国都是申屠青山的天下,以现在的情况看,那儿是最适合呆的地方了。

在她征战海心国的期间,须弥国也统一了。东方节最终归顺了东方奕,但他仍是神武王,仍留在郦川管辖他原来属于神武国的领地。以叶凌霜看来,这两表兄弟的结局还算很完美的了。

叶凌霜为了避免麻烦,路上是改变了容貌,让自己变得极其普通。她走的时候,只是带了几件衣服、一些碎银和这几年来存下的首饰。这里不属于她的东西她是一件都没带。这就是她的性格。

一路上,由于手头上银两不多,就靠自己的老本行弹琴卖艺赚点盘川路费,虽然清苦,但却是觉得很逍遥自在。而那个叫“心梨”的小丫头是她在路上救起的一个父母双亡,快要饿死街头的小女孩。那小女孩感恩戴德,又无依无靠,愿意永跟着她。叶凌霜也想到,自己是越来越不方便了,身边还真得要有个人照顾,于是就收留了她。

一个多月后,叶凌霜和心梨来到了须弥国江阴重镇丹州。叶凌霜此时已经是四个多月身孕,她身材高挑所以几乎看不出来,但她知道已经是不再适合在江湖上行走了。于是她当了些首饰买了一间小院落住了下来。

丹州在合江边,合江支流漱梨河在城中穿过。这里盛产梨花,风景优美,是名副其实的水乡,同时这里也是须弥国出名的高级烟花之地。每当入夜,花前月下,漱梨河畔荡漾着无数画舫灯船,到处飘荡着红裙绿袖,一片莺歌燕舞,不知吸引了多少达官贵人、文人雅士在此流连忘返。

歌舞可以说是叶凌霜人生唯一的爱好,再加上这里的美景和文化氛围,令到她一来到这里就喜欢上了这个地方。因此她把房子买在了漱梨河的河边,在院门外题名“梨苑”。

这个“梨”字有双重涵义,这地方有很多梨花,她也喜欢梨花,而“梨”和“离”同音,寄托着她的离情。

叶凌霜买下了梨苑后,身上的积蓄已经是所剩无多,她得为以后的生计考虑。她的专长也是歌舞,但现在身怀六甲是不大方便再抛头露面了。于是,她把余下积蓄的大半用来把梨苑的风格布置得清幽淡雅和设立了一个琴舍,准备了点香茗,摆了几张桌椅。并在梨苑门口种满梨花,好吸引游客,还让心梨在门外适时招揽生意。

开始的三天,虽然门口繁密的梨花吸引了不少路人的注意,心梨也卖力地招揽游客,但就是没有人进来。可把心梨这小丫头给急坏了。

叶凌霜也知道这个问题的严重,这里的投资几乎是她全部身家,再这么下去真是只能喝西北风了。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她让梨花弄了个珠帘,挂在她琴台的面前,把外面的门关上,并吩咐她如果有人来,得让来人先递拜帖报名排期。还定下规矩,每天只表演两场,每场是一个时辰,上午一场,下午一场。每场次最多三人进来,每人收费二两银。每人每天最多听一场,想要再听就只有重新报名排期。最后她还为自己起了个艺名叫“问琴”,让心梨以后有人没人都必须叫她“问琴”。

心梨对于这位“问琴”小姐的安排是百思不得其解,别人是打开门做生意,她却把门关上了。别人是希望客人多多益善,她是每天还限制人数。别人弹琴卖艺,收费不过是几文钱,她倒好,收费二两。二两银子啊!什么概念呢?在这里,十两银子能买一个丫鬟,可想二两银子是一个什么样的数目了。

叶凌霜见她疑惑,就对她说:“奇货可居,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就没人会珍惜的了”。

一切办妥后,叶凌霜就焚起檀香,弹起古筝来。她有意在弹琴的时候用了一点内力,让琴音能够飘得更远。

叶凌霜的琴音乃是天下一绝,真要施为起来的话,足以蛊惑众生。要么就别听到,听到就欲罢不能。她还有意定下如此多规矩,无疑是设下一个很高的门槛。她也不是贪财,但她不得不要为自己孩子的未来着想。这样做还有两个好处,一来可以隔绝一大批“素质不高”的人,免得多生事端;二来还可以加重她“奇货可居”的分量。

果不然,不一会儿就已经有人寻着琴音而来敲门造访了。开头,心梨抬出叶凌霜的那些苛刻规矩时还是战战兢兢,生怕吓着人了。没想到不少人却非常乐意接受这些规矩。这下可把心梨给乐坏了。

当然了,出入漱梨河畔此等高级烟花之地的人,很多都是达官贵人,非富则贵。只要他们认为值得,银两根本不成问题。

有了第一批客人,叶凌霜又改变策略了,她不再把琴音远远送出去了,而是把琴音控制在梨苑之内。这样苑外的人想偷听都不能,只能乖乖给银子报名排期了。她每次演奏都是在珠帘后面,只让人见影闻声,却见不到她的真容,这又令到听琴的人对她唯有靠心中遐想了。她把这心理营销策略是运用得淋漓尽致。

一传十,十传百,没过多久,“漱梨河畔,梨苑琴音。烟花飞雨,疏影问琴。”在这一带已经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