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从比尔看米国
作者:肖明涛      更新:2019-10-11 07:29      字数:3172

半个小时后,在一番和谐的氛围中,一顿早餐吃完了。

希拉夫人和切尔西自觉地收拾好餐具,然后退了出去,把空间让给屋子里的比尔和罗明。

“坐!”

两人互相招呼致礼,然后也没有多做客气,双双在两条互相垂直的沙发上坐下,接着相互看着彼此,屋子里静悄悄的。

罗明和比尔两人都用手抓着沙发的扶手,环顾了四周一圈,谁也没开口说话,都等着各自先开口说第一句话。

而在此时,一边假装消食,罗明一边侧头看着眼前这位米国总统,回忆起他的种种。

尽管他在任时,米国和天朝关系并不怎么好,但罗明心中还是不由佩服面前的这位米国总统。

罗明知道,下半年的11月份,比尔将再次赢得大选,获取连任。

相比今年年底的大选,92年从老布什手里夺权,那才是真正虎口夺食的大事!瞧瞧他身前和身后的两位总统,比尔没有被干掉都是个奇迹。

比起开挂穿越的自己,人家的人生经历才称传奇……

第一次看这位米国总统的生平时,罗明的感悟就是:人生是不讲道理的起起伏伏,有高山,也有低谷,当然也有平原,只是平原都在谷底和高山之上。

读完他的基本资料,罗明又萌发出了一个新的疑问:难道人生早点经历低谷,真的会早早活成高山?

等深入了解过以后,罗明又有了别样的感悟,答案是:当然是!不过谷底平原除外!因为有的人的人生一辈子就是看不到阳光的谷底,偶尔一次的坎坎坷坷、毛毛细雨,也能变成淹死自己的汪洋大海。

对大部分的人来说,人生的低谷是用来给人生反思、学习、沉淀、总结、成长的。

然后去攀登,爬向高处。这一路有人勇猛精进、有人徐徐前行,有人还在武装自己、有人再跌入谷……

但只要是人就有低谷,否则老天爷怎么收你?

和大多数人一样,罗明第一次知道克林,不是因为他的位置,更多是因为好色,是那则性丑闻!

毕竟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香飘只十里,臭气可熏天!更别说是位高权重者的丑闻了。

而更深的了解,是他的自传。

“1946年5月17日,父亲把家具搬进他们的新家后,便从芝加哥开车前往霍普镇去接他的妻子。那天深夜,在密苏里州萨克斯顿外的60号公路上,父亲的车,在潮湿的路面上右前轮突然爆胎,失去了控制。父亲被抛出窗外,落在一个用来改造沼泽地的下水道中。沟内水深三英尺。经过两小时的搜寻,父亲被找到了。他的手紧紧地抓住水面上的一根树枝。他努力想爬出水面,但没有成功。父亲淹死了,年仅28岁,结婚两年零八个月,和母亲在一起的时间只有七个月。”

这是罗明记忆里,比尔卸任以后的自传中写的。在他的父亲死的时候,还有三个月比尔才会出生。

1946年8月19日比尔出生于阿肯色州的霍普,然后在温泉城长大。他的亲生父亲小威廉·杰斐逊·布莱斯是一名推销员,当然他没有亲眼见过他。

比尔出生后,他的母亲弗吉尼亚·德尔·卡西迪独自一人前往新奥尔良学习护理,将比尔留在了开杂货店的外祖父母身边。

四年后,也就是1950年,比尔的母亲从护士学校毕业回到霍普。

也就是在这一年,他的母亲和温泉城里的汽车经销商罗杰·克林顿结为夫妻。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比尔就一直与母亲和继父共同生活在温泉城。由母亲和这个叫克林顿的继父抚养长大。

不过比尔的童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在一个暴力家庭中长大。他的继父克林顿是一个酒鬼和赌徒,经常虐待克林顿的母亲。

1956年的时候,家里有了一个新生命——他同母异父的兄弟小罗杰。而比尔直到15岁那年,也就是弟弟三岁的时候,他才正式将姓氏改为“克林顿”。

接下来,比尔的人生就像开了挂一样,是八头牛都拉不住的一路狂飙。

1962年,16岁,也就是刚上高中的第一年,比尔作为阿肯色州学生代表,到首都华府出席了全国青少年团体代表大会。

两年后,高中毕业的他刚好18岁,在这一年里他考入米国名校乔治敦大学。乔治敦大学距离白宫只有两英里,在华盛顿特区里。

这所大学常年在米国大学中排名前二十,并且是米国爱国者联盟十二所盟校之一。在政治学,国际关系学以及众多社会科学领域,乔治敦大学遥遥领先于其他常春藤学校。

有许多外国使节的子女在此念书,因而赋予了该大学很浓的国际色彩,并由此获得了“政客乐园”的称誉。

乔治敦大学里的沃尔什外交学院,更是世界著名的王牌学院。与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保罗·尼采高级国际研究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齐名,直接为米国及世界各国政府机构、政策智库输送大量杰出的政治人才与著名学者,高度精英化。

而比尔主修的正是外交专业!所以他对自己想要什么、未来要做什么、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有着明确的认知。这对一个18岁的年轻人难能可贵!

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名校里,比尔,一个阿肯色州的孩子,担任了大学学生会主席,并且在后面的实习中协助联邦参议员工作。

1968年,22岁的克林顿大学毕业,获国际政治学学士学位,并考取罗兹奖学金赴鹰国牛津大学学习。

1970年,24岁的他考入米国耶鲁大学法学院(主要是希拉夫人在那里)。

三年后他修完学分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同年到阿肯色州州立大学担任教授,这一年他27岁。

1976年,也就是三十而立这一年,比尔出任阿肯色州司法部长!

这背后有没有什么样的力量,罗明不知道,但罗明只佩服一件事,那就是:他时时刻刻都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为了这个目标,比尔大部分的学习一直是在弥补自己的不足上!

1978年至1980年任阿肯色州州长,中间隔了两年,接下来的十年里,比尔又连续5次担任阿肯色州州长。

在他担任州长期间,推动州教育改革和实施经济发展计划方面取得成就,然后顺理成章的被选为米国南部经济发展政策委员会主席,兼任全美州长联席会议主席。也曾在这段时间里协助当时的总统主持国家最高教育当局的工作。

1990年,他正式被选为民主党最高委员会主席!!!(民主党已经压宝了!)

1992年,46岁的他击败米国第41任总统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也就是老布什,成功当选为米国总统。

要知道当时的老布什携海湾战争的大胜,几乎是铁定的连任。可惜的是,谁也没想到(这个说不好,老布什让米联储降税不降,格林斯潘在老布什手里连任,在小布什手里卸任)他却被一个和他儿子同岁,来自阿肯色州的“年轻人”击败了!

暂且不论这背后的博弈,这里就体现了米国作为国际一极中存在的一个风险平衡问题:是关注国外还是关注国内!

往往外交胜利的时候,国内却是一团糟!而国内胜利的时候,国外就是一地鸡毛!

在国际大环境下,她的精力不允许她两手抓!政策、资源、人才……往往会向一侧倾斜!

这是全球化下,甚至每一个时代下都存在的一个问题!——只能有一个中心!

无论是一个组织还是个人!只能有一个中心!为了成功总要舍弃点什么!比如兴趣、爱好、某些擅长的东西……

在外交领域,41任总统老布什和他的儿子,43任总统小布什一样坚定有力。老布什自信善断,海湾大战后声望极高;但在内政方面,老布什却平庸胆怯,束手无策,面对经济难题一筹莫展。

这时,反而是外交学院毕业的比尔,首先关注国内经济,提出他那句著名的口号:“it'stheeconomy,stupid!”

米国的战斗“英雄”,却在这场大选中被他骂成了傻蛋。

在92年大选结果出来后,比尔和老布什交错而过时,比尔差点被揍,不过比尔确实被老布什教训了一顿,尽管他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2000年比尔卸任,年底大选,小布什赢得胜利。紧接着在2001年,小布什一登上总统宝座就立马进攻阿富汗,不能说这背后没有米联储与军火集团的博弈。(911太巧了)

从这上面看,米联储无愧于米国的定海神针,一次次把米国从不理性的边缘拉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