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回 赤火未凉
作者:方五斜七      更新:2019-10-03 13:35      字数:6326

赤凉城,不仅是火族根基更是北方重镇,要想前去必须通过一处山坳。这处山坳道路宽敞,足以容纳五六辆马车并排而行,平日里往来行人络绎不绝,路边摊贩吆喝声此起彼伏。

然而今日的山坳却静得很,不见一个行人,不见一处摊贩,飞鸟都扑扇着翅膀绕着飞过去。

只见宽敞的大道上聚集了两对人马,数千人浩浩荡荡封住了这条咽喉之路,一派风雨欲来之势!

如火的日头将地面晒得燥热,升腾的气流将远处景物映照得如水波般晃动。斑驳树影随着阵阵疾风来回晃动,知了藏于树影之下焦躁地鸣叫着,为午时的天气更添了几分燥热。

其中一方身穿赤衣手握刀剑,列着整齐队伍站在荒野之上如同燃起的一团火般分外醒目。山坳里的疾风吹在衣衫之上呼呼作响,阳光照在刀剑之上泛起一片银光,明晃晃透着彻骨的寒意,几面大旗迎风招展,一个艳红的“火”字书在其上。

队伍之前昂首三匹烈马,上面分别坐着火贞、火吉、火如。三人均身披火红铠甲,目光狠厉地望向对面之人。

只见对面浩浩荡荡排开两千人手,所有人都是一身黑衣显得冷酷非常,黑影满布山口如同大山的影子一般盖住了宽敞的道路。队伍之中数面黑色大旗立在四角,上书一个偌大的“天”字。

当前一人身穿白袍头戴方巾面带浅笑,便是玄教天部之主徐青墨。

火贞望着前方绵延数里的人马,侧了侧头向身旁火吉问道:“派出去的人手可曾寻到梁子书?”

火吉皱了皱眉,面带难色说道:“我们唯一能够找到梁子书的办法就是通过鬼族,只是鬼族最近销声匿迹,不光我们赤凉城,便是中原也很难寻到。我们派出去三十多人如今回来了二十人,莫说梁子书了,就连鬼族一个鬼影都没见到。”

火贞心中一沉,说道:“如今看来鬼族可能遇到了什么事,剩下送信之人八成也会无功而返,今日之战就只能靠我们自己了。”

火吉也知剩下人寻到梁子书的可能微乎其微,心中暗暗埋怨自己连一个人都找不到。

一旁火如听见二人谈话,伸手拉了拉火贞衣角,说道:“三哥莫急,海先生他一定会来的,即使他没有收到你的信也一定会来的。”

火贞见昔日柔柔弱弱的四妹如今眼中满是坚强,嘴角一笑说道:“四妹说的是,他一定会来。”

他心中知道火如所说不过是她自己的臆想罢了。

梁子书混入赤凉城只是为了给火族找麻烦,怎么可能平白无故自己回来,即使回来也不会趟浑水与玄教为敌。

见火如穿着沉重的铠甲,粉嫩小手握着腰间细剑,火贞心中一阵心酸,侧头看向火如旁边的杨卫官。

杨卫官会意,向他暗暗点了点头。

临行之前火贞交代过杨卫官,交战之时一旦情形不好立刻带着火如远走他乡,不必管其他人的死活。杨卫官身为兵将不愿独自逃生,但为了四小姐安危还是答应了他。

火贞心中没有了牵挂神情顿时一松,干咳两声向着对面徐青墨拱了拱手,朗声说道:“玄教天部之主大驾前来,我赤凉城不胜荣幸。我乃城主火贞,见过阁下。”

俗话说先礼后兵,虽然他知道玄教前来所图不轨,但面上的礼数还是不能丢。

对面骑在马上到徐青墨脸带随和笑容,客气说道:“族长大人客气,我们玄教建教不过数十年,照比赤凉城数百年基业还是差得远,该是我们之幸。小生玄教徐青墨,见过城主大人。”

说着微微躬了躬身。

徐青墨和火贞都是文人书生,两人谈话没有武人的霸道气势,反倒是客气有礼。

要是换做隋天意和火吉估计早已经恶言相向打半个时辰了。

火贞假意一笑,说道:“玄教虽然建教不久但却是能人众多,我们五族都有所不如。要不是劳你们将赤帝尸骨送回,恐怕我家祖上还在暴尸荒野。”

他这句话可谓是话中带刺用意颇深,一方面指责玄教杀了赤帝,另一方面扇起身后火族子弟心中的怒火。

果不其然,他话音一落身后队伍之中传来阵阵怒骂之声。

徐青墨岂能不知他话中意思,面上神情不变含笑说道:“赤帝老人家赴我玄教之会意外而亡我们深表自责,将老人家尸骨送回也是分内之事。今日前来便想在他老人家灵柩之前扣个头,以表我们追思之意。”

听闻此言火吉怒不可遏,冷哼一声说道:“虚情假意,既然就是为了扣个头何必带来如此多的人马!”

徐青墨回头看了眼身后的玄教子弟,拱手说道:“这位想必是副城主大人,幸会幸会。小生听说赤凉城最近出了乱子,被贼人一把火烧了许多屋舍。所以便想带些人来为诸位守着赤凉城,以免贼人趁赤帝新亡借机作乱。”

火吉将眼睛一瞪,抻着脖子便要咒骂几句。

火贞一摆手止住了他的话,向着徐青墨冷冷说道:“让徐大人费心了,只是这赤凉城是祖宗的基业,祖上有明示绝对不允许外人入城,尤其是邪教匪人!”

话中意思再明显不过了,挑明了说玄教是邪教匪人。

听闻此言徐青墨面露惋惜神情,言语诚恳说道:“城主大人看来对我玄教有所误解,我们行事确实强硬了些,但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天下太平。如今江湖四分五裂各怀异心,只有天下归一才能避免门派之间杀伐争斗,五族存世百年应该懂得这个道理。”

火贞知道他说这些不过是推脱之言,但凡恶人行恶事都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玄教自然也不例外。

他懒得同徐青墨理论,将面色一板铿锵有力说道:“勿要多言,只要我火贞在便不会让玄教踏入赤凉城半步!”

徐青墨见他已经打定主意与玄教为敌,叹了口气说道:“如此看来这一战是免不了的了。”

说着回头看了眼身后跟着的两千人众,目光之中满是狠厉。

身后玄教之人“唰唰唰”举起了刀剑,向前倾了倾身子眼中泛出杀意,已经做好了一战的准备。

火贞将眼睛一瞪,说道:“我火族存世数百年岂能屈服于威势,赤凉城便是只有一兵一将也与你们硬拼到底!”

说着将手凭空一抬,只听身后传来一阵呼喊之声,七八百名兵将抽出了兵刃摆好了架势,眼看便要向前而战!

风停了下来,树枝也不再晃动,知了止住了鸣叫,所有人眼中都带着凶光,手上握紧了明晃晃的大刀,高举着泛着冷光的利剑!

山坳之内一副剑拔弩张景象,眼见一场恶斗便要开始!

就在此时,一旁小路之上缓缓走出来一人,这人一身白衣手握折扇,脸色淡定从容,笑眯眯看着对峙的双方,不是梁子书更是何人?

一见此人火如眼眶顿时泛红,言语哽咽低声唤道:“海先生……”

火吉顺着她的视线看去,脸上顿时一阵迷惘,口中喃喃自语道:“他真的来了……”

徐青墨见几人神情有异,转头看向一旁,待看清来人心中一阵不解。

他不明白梁子书为何会此时出现在这里。

火贞见梁子书到来心中顿时大喜,急着问道:“梁兄来得及时,可按我信中所说行事了?”

听闻此言梁子书一怔,满脸茫然问道:“什么信?”

火贞笑容僵在了脸上,心中发虚问道:“你不是接到我的信才来的?”

梁子书摇了摇折扇说道:“不是,我从未接到过你的来信。”

火贞心中一沉,不死心继续问道:“那你来所为何事?”

梁子书将折扇一合,面露歉疚说道:“是这样的,前些日子我带人烧了你们不少屋舍心中实在过意不去,便想着过来陪个不是。这两天恰好听闻火泰城主英年早逝,心中愧疚是不是当日我们冲突所致,所以便赶过来祭拜一番。”

火贞愣了住,沉默半晌摇了摇头说道:“梁兄不必自责,我大哥死前也说此事不怪你,虽然你烧了我们屋舍但也治好了我四妹的病,我们算是两清了。”

他看了眼对面浩浩荡荡的玄教人马,神情决绝小声说道:“梁兄还是趁早走吧,要是我能活下来再与你饮酒论画。”

梁子书也看出来两方剑拔弩张不是说话的时候,略微思索眼睛一亮说道:“我认识对面那个人,我去给你们说和说和,大家都是读书人好说话。”

说完一溜烟向徐青墨跑了过去,火贞想要阻拦已是不及,眨眼间便到了徐青墨马前。

徐青墨骑在马上低了低身子,客气说道:“我们又见面了,在望月山之时没能比试一番,不知今日可否赏光?”

他知道梁子书到来肯定是帮着火族的。

梁子书摆了摆手,说道:“我今日前来不是为了比斗的,而是劝你退兵。”

徐青墨笑了笑,看了眼对面火族人马,说道:“你看他们只有不到千人,而我带的人是他们的一倍有余,我为何要退兵?”

他这句话说的声音大了些,对面火贞也听了见。

火贞眉头一皱,面带怒气朗声说道:“梁兄弟你的好意我心领了,虽然我们火族人寡但也不惧怕他们玄教,你莫要与他再谈!”

梁子书挠了挠头快步跑了回来,抬头望着火贞说道:“你先别急,人手的事我替你解决。”

火贞不明白他话中意思,满脸茫然地骑在马上看着他一举一动。

梁子书走到火如马前,抬头望着娇小可人的面容,问道:“四小姐,你看对面人多,我们怎么能吓跑他们?”

火如脸上一红,偷偷看了他一眼,低了低头小声答道:“我们人比他们多就是了。”

梁子书一拍手说道:“四小姐见识不凡,今日我将你的人马带来了,只要你高呼一声他们就会出来帮你们。”

火如脸上一阵错愕,呆呆问道:“我的人马……我哪有人马的……”

她不明白怎么回事,一旁火贞心却是猛地一跳,牵着缰绳的手微微颤抖起来。

梁子书见火如羞涩模样心中一急,说道:“你只需要高呼一声今日火族就不会有事。”

火如见四周兵将都看着自己,脸上顿时绯红,小声说道:“我哪有那本事的,海先生莫要说笑。”

梁子书一把抓住她的手,说道:“你相信我,你只要高呼一声便可。”

火如看着他认真的眼神,心中莫名生出一股勇气来,犹豫片刻说道:“那我试试。”

说完她清了清嗓子,喊道:“来人听命!”

声音细若蚊蝇,连另一边的火吉都听不到。

喊完之后她也知道声音有些小,不好意思说道:“有些小声,我再试试。”

说着又喊了一声“来人听命!”

这次声音大了些,不过还是不够响亮。

梁子书鼓励道:“很好,要是再大点声就更好了。”

火如心中忽地生出一股豪气,长吸一口气大声喝道:“来人听命!”

她话音一落,只听四面八方传来一阵声响,“轰轰”之声犹如雷动一般,仔细一听均在喊着:“唯四小姐是从!”

场上之人被响声一震均大惊失色,抬眼望去只见两侧山上密密麻麻站起来无数人众。

这些人服饰各异手持各样兵刃,面目凝历地看着山坳里的两队人马。

徐青墨脸上顿时煞白,心怦怦直跳。

这漫山遍野的人手莫说对付他带的这些人,就是算上火族也不在话下。

这些人虽然有老有少形貌各异,但他们浩浩荡荡绵延数里山头,没有八千也有六千,在如此悬殊的人数上功法招式已经不重要了。

火吉满脸惊愕地看着火如,不明白她一声呼唤为何会召出如此多的人,而且这些人看起来还听命于她。

火贞看着满山遍野的人马便知道他们来自何处,他们是东北各个山头的匪寇,往常分布各地今日却全都聚集在此。

火如不敢相信自己真的召出了人手,面上顿时羞红,双手握着缰绳不知所措。

梁子书向着远处山头的赵文龙席德虎暗暗点了点头。

赵文龙捋了捋胡须,眯着眼睛向他嘿嘿一笑。席德虎手握大刀目光狠狠地瞪着徐青墨,挥刀一下一下砍着身旁一颗枯树。

这满山的匪寇当然都是梁子书召来的,其中带头的便是龙虎帮。

前些日子龙虎帮在梁子书的计策下挫了火族锐气,一时之间名声大噪,各帮各派隐隐视其为东北帮派的执牛耳。

梁子书知道只要龙虎帮决定出手相助火族,其余帮派自然会依附而来,于是他离了往生谷便去了龙虎山。

他找到赵文龙和席德虎后,告诉他们火族要是被玄教所灭他们东北帮派绝对讨不到好处。正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要是帮着火族抵御了玄教,火族感恩戴德一定会善待东北之民。

龙虎帮之人虽然对梁子书十分信服,但心中憎恨火族均不愿意为他们出力。

后来梁子书便想出了个办法,他们此行前来打着的名义不是救火族,而是救四小姐火如。

火如虽是火族中人但对待贫民十分和善,在东北匪寇之中名声颇好,得知她有难都愿意为其卖命出力。

于是便有了火如登高一呼,群匪起身应声之事。

火贞眼中闪出光来,对梁子书说道:“妙,妙,梁兄虽未接到我的信,但想法却与我一般无二!”

他送信给梁子书的目的便是为了拉拢东北匪寇共同抵御玄教。

他知道此事不能他们火族出面,他们的名声早已搞臭,恐怕见不到帮派之主就会被人赶出去。

他能够想到的最合适的人选就是梁子书。

梁子书不是东北之人不会与火族有什么瓜葛,他带领人烧了火族屋舍所以肯定不是火族一伙。他为东北之民不惜以身犯险暗闯火族,在东北匪寇之间有一定的威信,由他出面事情肯定会好办。

火贞没想到梁子书竟然与他想法一般无二,真的将东北匪寇聚集一处共同抵御玄教来袭!

他眼中含着泪光,向着四周群山连连拱手,感谢漫山匪寇于危难之时出手帮助火族。

梁子书含笑对徐青墨喊话说道:“徐兄现在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退兵之事?”

徐青墨额上渗出汗来,心中知道此时如果出战非被灭尽不可。连忙翻身下马,向梁子书行了个抱拳礼,说道:“梁兄果然不一般,竟然能将东北匪寇聚于一处。”

梁子书也不理他恭维之言,摇着折扇问道:“如今怎么说?”

徐青墨低头叹了口气,说道:“我本想前往赤帝灵柩之前扣个头,但今日看来城主大人稍有不便,那我们这就告辞了……”

不待他说完火吉冷哼一声,面色不善说道:“如今你们还能走的了吗?”

徐青墨转身看了眼满山遍野的匪寇和火族七八百的人手,微微一笑沉着回道:“虽然你们联络了东北匪寇人手众多,但我们玄教拼死一战的话你们也绝对得不到好处。火族近日连损三大人物,小生劝你们还是细细思量为妙。”

火贞知道以他们现在的人手灭了天部自然不在话下,但如此一来火族必定有所损伤,东北之民也会受到祸连。

赤帝新亡东北动荡,此时实在不适合大动干戈,否则难免落个鱼死网破的局面。

他思索半晌沉声说道:“有劳徐部主前来祭奠我祖,但此时时宜不适,还是请回吧。”

火吉闻言一急,张口便要说什么,火贞转头看向他沉着脸摇了摇头,示意他不宜轻举妄动。

火吉知他心中有所顾虑,低了低头叹了口气暗自惋惜。

徐青墨向火贞微微点了点头,翻身上马,回头对梁子书说道:“我教九月九日于天帝山有一庆典,梁兄好热闹不妨前去一观。”

梁子书知道他指的是什么,满不在乎说道:“旁人可能不会去,但我九命书生弯刀梁子书一定会去。”

徐青墨微微颔首,说道:“小生恭候大驾。”

说完带着玄教人众掉头而走。

火族众人和山头匪寇看着玄教落荒而逃心中好不痛快,纷纷大声呼喝起来。

火吉伸手拍了拍火贞肩膀,说道:“三弟幸好没听我之言递了降书,否则我真的成了火族罪人了。”

火贞苦笑说道:“二哥勿要说此言语,要是梁子书今日不来恐怕我已经成了火族罪人了。”

说着他忽然想到了什么,转了转头四下寻找一番,问道:“梁子书呢?”

一旁火如伸手拉了拉他的衣角,说道:“海先生说他有事先走了,让你们好生对待东北之民,要是你们管不好,他让我……”

说到此处她低了低头,小声说道:“她让我带领东北匪寇推翻你们。”

听闻此言火贞一怔,接着便反应了过来,如今火如是东北匪寇之主,带着的人马远胜于赤凉城卫兵,要想对付他火族确实轻而易举。

之前东北匪寇也是人数众多,但亏就亏在各自为战互相之间并不团结。经此一事之后个帮派联络已经打通,再也不是一盘散沙,如今也是能够与火族抗衡的一股力量。

火贞苦笑说道:“四妹,三哥我以后再不敢小瞧于你了,之前见你每月出城济民觉得耗时耗力,没想到关键时刻竟然能救火族于水火之中。”

火如之所以在东北名声大好,很多都是由城边贫民传出来的。

她每月都出城济民,十年来一直不曾间断,就是这样简简单单一件善举让东北民众心中敬佩。

所以说不以善小而不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能够改变命运的巨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