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滴水石穿
作者:金古传奇      更新:2020-04-27 13:24      字数:2323

那人见六儿转过头来,重重哼了一声,道:“本事不大,脾气倒不小!”言语虽是训斥,但心中却极为欢喜。他说了胡人驯马的道理,竟比之前的哄骗还要管用,六儿虽未开口跟他说话,但这一转身,足以证明他对这番道理有所领悟,那人自然欢喜。

只听那人又问道:“老妖怪说的这些你可领会了?”六儿若有所思,不知是点头还是摇头,那人道:“若让你一朝一夕之间全部领悟,确实有些强人所难,你领悟到什么就说什么,领悟了多少就说多少。”说完哈哈大笑,极为高兴,也学着六儿的样子,坐在当地,双目直勾勾的盯着他,颇为期待他的回答。

六儿不善言辞,想到了一些道理也说不出来,紧紧皱着眉头,支支吾吾不知如何回答。那人等了半晌,见六儿一语不发,忽又发怒,叹息一声,道:“哎!愚笨!愚笨至极!”六儿思考了半日,始终说不出一句话,那人只管发怒,大骂不已。六儿被他骂的心烦,跳起来道:“我不知怎么说,可我知怎么打了。我们再来打过,这次定不会再摔了!”

那人想到:“初汉有个名将李广,号称飞将军,箭术精湛,无人能及。北却匈奴几十年,匈奴听到他的名字就望风而逃。飞将军李广不善辞令,就连请功行赏时也很少说话,是以官不至侯爵,但却能震慑匈奴百年有余。这娃娃难道便像李广一般,已将道理吃在肚子里了?”心中又是一喜,道:“好,再打过!”

两人兴致盎然,复又打斗起来。六儿听了他一番话,出拳力道果然有所节制。接下了那人一拳,但第二拳却又被那人摔在地上,只不过这一摔不像之前那般疼痛,六儿已留了些许余力在身。那人听他说的自信,谁知斗不到第二拳,便又摔出,冷笑道:“说大话,吹牛皮!愚笨,愚笨至极!”六儿性格倔强,偏不服输,一边思索一边出拳。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六儿又已摔了十来个筋斗。

如此一来,六儿领悟更深,起初摔在第二拳,跟着是第三拳、第五拳、第八拳,待到后来,竟可与那人拆斗二十拳上下。那人心中大喜,也起了相斗之心,叫道:“小心了!”双拳斜出,分别打向六儿肩头。六儿见他拳势威猛,提了十足的力气在双臂,挥拳打出,但又怕他忽然撤力,自己也留了五分后劲,只打出五分力。

那人见他已懂得存留余力,喝彩一声:“好!”两拳已然相抵,六儿觉那人这一拳刚猛,方要提气相抗,忽觉又有一股大力打来,比之前任何一拳都要威猛强劲。六儿大惊失色,方要再提气相抗,猛听那人喊道:“快躲开!”六儿不假思索,抵掉那人三分拳力,腰背向后一扭,低头躲了过去。还未起身,只听身后山壁发出“嘭嘭”两声闷响,坚硬的山壁上赫然出现一对深深的拳印,足有两寸深浅。

六儿愣愣的看着那对拳印,惊出一身冷汗,心道:“若是我方才硬与他对抗,这双臂膀早就被震碎无遗了。一人的力气怎么可能如此之大?”就算这人内功再高,人力也不至如此,可这人就是用一双肉拳打出拳印,却又不能不信。

六儿惊愕未定,听那人道:“哎,是我太过着急了!你只领会到了皮毛,我便出拳打你,若不是你学了灵智和尚的泥鳅功,这条命便毁在我手里了。”说着极为歉然,待到后来,又自责道:“无怪老和尚们怪我性子太急,险些又造罪孽。”

他若是开口喝骂,六儿有气可生,说不定便会回怼过去,岂料他竟破天荒的自责起来,反而让六儿有些过意不去,回过神来,歉然道:“不,都是我太笨,没学全了你的拳理,不能怪你。”那人摇头道:“不,这后边的道理我想了十年,你又怎么一下子就能领悟的了?还是怪我太急。”六儿则道:“不,你悟了十年,是无中生有,自然比我这侧耳倾听要难的多,还是怪我太笨。”那人又道:“不,我早知道你笨,强求不来,却还是一昧的求快,怪我太急。”

六儿愣了半晌,不知如何回答,呐呐道:“嗯,都怪你。”

那人闻言也是稍稍一呆,两人均无话可说。忽听洞外赵灵秋大喊道:“小无赖,你还活着吗?洞里的老妖怪听着,你快放了他,不然本姑娘就回少林寺,将庙里的大小佛像拿来丢进洞去,还将老少和尚全部喊来,一齐降你这妖魔,将你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两人闻言又是一呆,想不到她一直在外守候,未曾离去。那人对六儿道:“你心里只有小岚,这丫头对你却也痴情,你当如何?”六儿自然想不明白应当如何,这道理似乎比深奥的拳理更加难懂,呐呐的说不出话。那人又道:“小丫头气息不顺,看来要大病一场咯。”

六儿闻言一震,随即想到:“这人内功修为匪夷所思,定是听到了什么。”急问道:“你说什么病?赵姑娘有什么病?”那人见他如此心急,微微冷笑,一撇嘴,道:“风华正茂,能有什么大病?风寒咯。”六儿“啊呦”一声,这才想到外面秋风瑟瑟,赵灵秋又在半山腰,吹了一晚上的冷风,便扯着嗓子喊道:“赵姑娘,我没事!外面风大,你快快回少林寺去,免得着凉。”只听赵灵秋道:“小无赖,你没被老妖怪吃掉真是太好了!快出来吧,我们回去好不好?”六儿劝道:“这人是武功高强的老前辈,不是老妖怪,不吃人的。你不用担心我,快快下山去吧。”赵灵秋在外“哦”了一声,便没了声音。

六儿以为她已下山,总算放下心来,对那人道:“这后面一拳又是什么道理?”竟颇感兴趣的先问起来。那人本有些轻蔑的神色,听六儿问话,随即大喜,道:“你可知江海波涛,一浪强过一浪?”六儿之前被胡大志所掳,险些与小岚双双丧命在江中,对他这番话理解的尤为明了,狠狠的点了点头。

那人又接着道:“若江海只有一浪,任其再大再猛,也有比这浪头更大的高山阻拦。可是它们却深知此理,将一股猛浪之劲化为千万股波涛,一浪胜过一浪的拍打,纵有万丈高山,也终有被推动之时!连这些浪花都能懂得道理,世人怎么想不明白?”六儿嘴上不说,心里却笑道:“这道理分明是你想出来的,浪花又岂能懂的?”愈发佩服这人的心思。

两人就这样一说一听,直到天微微明,日出东山方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