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8章:今非昔比是河庄 二更
作者:笑波客      更新:2019-10-02 08:20      字数:2265

第1248章:今非昔比是河庄

正月十五这一天,是河庄历史上最为热闹的一天!

这天上午,大约九点半,刘铁一家三口,坐着公交车来到了河庄村。原本,刘铁的司机是要送他们过来的,可是,被刘铁严词拒绝了。

他们是在记忆中的岔路口下的车!这还是刘家一家三口,通过记忆中的情形,找到的!公共汽车一过黄中街,他们仨就趴在车窗口,仔细地辨认着下车的那个小路口!生怕坐过了!毕竟这些年,农村变化挺大的,出了冶州城,他们就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一点!过了黄中街,这种感觉就更加强烈了!

改革开放后的冶州,处处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地处冶州西南不远处的黄中乡,自然也不例外!甚至,黄中乡的河庄村表现得更加激进些,这才让刘铁一家有了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一下了公共汽车,迎面便是通往河庄村的岔路口。而岔路口的两边已经不再是原来的田地了!一望无际的绿茵茵的麦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连三个大院落,自左到右,依次写着河庄雄起饭店、河庄竹制品工艺厂、河庄新颖家具厂。

今天是元宵节,两个工厂院子里静悄悄的,没有一丝声音,甚至连铁大门也是虚掩着,有几个保卫人员在坐着,一边悠闲地喝着茶水,一边认真地看着报纸,似乎对报纸以外的任何事情都不关心。岔路口西边的雄起饭店,倒是没有那么冷清,里面有人走动,但是也不多,毕竟还没有到吃饭的时候,没有顾客,哪里来的人头攒动?

这三个大院里的人,没有人认识他们,所以,也都没有人上前跟他们搭讪。只是有人觉得,他们的衣着打扮,还有神态气质,不像是附近村庄的农民,倒像是冶州城来的市民,对着他们仨远远地多看了两眼而已。毕竟,雄起饭店的名声比较大,生意比较好,前来吃放的不少就是城里来的客人,大家对此也不足为奇了!

刘铁一家三口,对着岔路口两边的饭店和工厂,注视了片刻,没有做过多地停留,便顺着岔路口向村子方向走去。

过了岔路口,道路两边依然是绿茵茵的地毯一般的麦田。现在已经是春天,小麦已经返青,蹿升的很快,冬天还是稀拉拉的田地,转眼之间,已经是充盈眼帘的翠绿了!期间,还有一些叫灯笼草和面条菜的野菜,生长的更快,不少都已经越过了麦苗了!探头探脑地在春风中摇曳着。

从柏油马路到河庄村之间是一段不足五米的土石路!土石路的两边是一排高大的杨树,气温转暖,杨树的枝条上已经鼓胀着一个个嫩芽。有的已经开裂,露出了鹅黄色的叶片;有的尚未开裂,鼓鼓囊囊的,活像一个个尚未启用毛笔的笔头,光洁又美丽。枝头上不时飞来一群群麻雀,叽叽咋咋叫个不停,好像在开会一样;还有三两只喜鹊,也飞来凑热闹,它们不时地从一棵树飞往另一棵树,像是在留恋嬉戏,又像是欢迎贵宾的到来!

走在这条土石路上,刘铁发出了感慨,“河庄村子经济发展的不错,道路怎么还是老样子,一点没有改变!坑坑洼洼的,这天晴了还可以,如果是下雨天,到处是泥水,到处是泥泞,怎么走?”

“爸,你没有看到,河庄已经把主要的产业都搬迁到了村后的马路边,他们是不需要过度依赖这条土石路了!”刘鹿鸣解释道。

“那也不行!经济要发展,民生也要兼顾!不能为了经济发展而牺牲掉民生事业!经济发展的意义何在?不是为了提高人民的幸福感指数?让大家生活得更快乐?”刘铁仔细地审视着脚下的路面,给儿子讲着道理。

“对!等下见到白支书,我给他提个醒!”刘鹿鸣应了一声。

说话间,刘家三口人便走到了河庄的西村口。望着村口的机械停泊大院,刘鹿鸣喃喃自语道,“哎呀,河庄村这些年进步可真快,置办了这么多农机!看来,他们是要率先在冶州实现农业机械化了!”

刘铁缓步走了过去,隔着铁栅栏大铁门,向里面望去。只见整个大院里,车辆停泊的井井有条,最里面是几台收割机,靠着东侧的墙壁一字码放着。然后是耕地播种的拖拉机,靠着南墙有序地停放着。靠近西墙的是三辆大卡车。估计是为了使用方便,故意放在了离大门口最近的地方。

望着大卡车,万媚儿感慨道,“河庄村发展的不错嘛!已经有了三辆汽车了!这在整个冶州城也是很少见的!一个大工厂,也没有多少辆汽车!”

“哪里呀?他们村一共只有三辆汽车,这是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冶州城里的一个工厂,一般都是十来辆汽车!”刘铁反驳道。

就在他们三个人站在停车棚门口议论纷纷的时候,不知何时,白天雷带领着村里的一些干部,已经来到了他们的身边。

白天雷气喘吁吁地说道,“刘市长,万团长,你们来河庄,怎么也不提前说一声,我好去到岔路口迎接你们,让你们都快要进村了,我才慌里慌张地赶了过来。走走走,赶紧进村吧,坐下喝口茶,歇歇脚!”

“天雷,你啥时间也学会了这些客套话,我们跟前就不要这样了!随意些,自然些!”万媚儿批评道。

“是是是!姨你说的对!我还是私底下这样称呼你,更亲切些!不过,在公众场合,这样叫就有些不合适了!”白天雷看了一眼刘铁,怯怯地说道。

“其实也没什么!不过,官场上有些人比较在乎这个!还是应该注意些!我们是自己人,不必要讲究这些繁文缛节的东西!”刘铁客观地说了出来。

“我爸说得对!的确需要分场合,有些人在乎!咱们之间就是亲戚关系,不讲究那个!”刘鹿鸣也肯定了父亲说的话。

突然,万媚儿指着左手边那个预制板场地,惊讶地说道,“天雷,我记得,这个地方原来是个麦场子呀!怎么变成楼板厂了?我曾经还在这里唱过大调曲哩!”

“姨的记性记性真好!是的!这就是西麦场!不过,现在实行机器收割了,直接出来就是麦子,不需要堆放在麦场里,晾晒、脱粒、碾压了!所以,麦场子留着也没有多少用途了!”白天雷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