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夏虫劳碌,奔走终日尚无眠 1
作者:俞杭      更新:2019-09-24 02:43      字数:3184

五老见龙紫阳已为孙晢所毙,无不额手称庆。法媞梅因为天方教和五毒教互为同盟之故,想到龙紫阳一死,哈德桑一定高兴不起来,于天方教而言也不是好事,低头没有出声。

程在天却仍对龙紫阳所说耿耿于怀,他知道五毒教虽有龙紫阳、高蕙、李耀威、萧如南这样的凶徒,却也还有芸茹、湘竹、彬儿这类本性不坏的人,龙紫阳一死,如若整个五毒教土崩瓦解,真是有益无害么?只弄得无辜的人流离失所罢了。他眼界既阔,思虑也渐入深处,到了这时,早已不迷信于“以杀止杀”四字,转而笃信:无论杀了好人坏人,终归是造了杀孽,造完这一杀孽后,倘使被杀之人有亲友不忿,又来寻仇觅恨,如此冤冤相报,何时到头?他不断地往下直想,终于想出来一句话作结:“天有好生之德,若非必要,不杀人总比杀人要好。”

孙晢没注意到程在天深思之状,他此时还沉浸于击杀贼首的快意之中,洋洋自得。倒是五老先说道:“老孙,咱们先回你的庄园去罢。那里事体繁乱,三天两头离不开你。”“可不是么,洞庭湖的风光,以后再来细赏不迟。”“有什么好赏的?洞庭湖再美,怎及得上西湖那般美?不如及早回去的好。”孙晢戏言道:“好好好,就依五位‘卿家’所奏!”

走出三五步,忽的一掌挥出,五指在空中转了一个圆,只见那地上便似被巨石砸中一样,被他的掌力压出来一个大大的坑。程在天心想:“他的掌力好生厉害!如此神力,恐怕师父也难有,只有搬出太师父才可一比了。”孙晢道:“龙教主生前为非作歹,自然不是善类。但毕竟死者为大,自古吊民伐罪,也不及于逝者之身,我等还是挖个坑把他埋了,免得让他的尸身风吹日晒。”程在天和船中五老自然称好,动手把龙紫阳的躯体埋进坑内,又到水边洗干净了手。

法媞梅却耷拉着头,闷闷不乐。程在天忙问:“梅梅,怎么了?”法媞梅道:“龙教主不是好人,他如今死了,这本该是好事才对。但我爹听说孙先生杀了他,我俩却都是站在孙先生一边的,那就不好了。我是他独生女儿,他再生气,也不会怪罪于我;但你就不一样啦。他本就对你不甚喜欢,听说这事后难免愈加恨你,说不定不让我们在一块了……”孙晢笑道:“人是我孙晢杀的,与程少侠有何相干?更何况我们不说,又有谁人知道?”法媞梅郑重其事道:“请孙先生和五位老人家不要说出去。”孙晢和五老点头允诺,法媞梅这才重绽欢颜。

孙晢道:“景也赏了,病也治了;人也杀了,尸也埋了,咱们走罢。”法媞梅道:“咱们去的真是西湖么?我听说西湖风景秀丽,天下莫比,不知道是怎样好法,早想亲自去瞧瞧啦。”孙晢道:“好固然是好;但我在西湖住得久了,早就腻啦。”程在天道:“青山绿水,看久了也会腻么?”孙晢笑道:“人性本来如此。譬如美味吃多了,再尝一口便味同嚼蜡;花草看多了,再看一眼便淡然无趣。我再加一句,武林高手杀人多了,也嫌杀人太烦呢。”程在天真情流露,叹道:“要是天下人人安居乐业、讲信修睦,使得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也就免去无数杀人被杀的惨剧了。”孙晢笑道:“到了春园,你决计看不到这样的惨剧。”

八人向东飞奔,对路上的人事都不暇多顾。走了一盏茶时分,却有不少江湖豪客认出孙晢的,卑谄足恭,低声下气地叫道:“恭迎春光先生!”有几个自报家门,自称是什么“海沙帮”“忠义门”“毒蝎派”的,说到自己门派时,先把低垂的头往上一翘,神气活现,响了七分、高了八度地用力喊出。又有一些手头带着钱货的,干脆对着孙晢双手奉上。孙晢道:“孙某何德何能,受诸位如此盛待?”眼前黑压压的人群一涌而上,孙晢苦笑道:“告辞!”既不收礼、也不推让,凌空一跃,便远远避开了他们。

其余七人也赶紧跟上孙晢。法媞梅道:“孙先生,穆圣说过,‘不贪图他人之财,方得民众之欢心。’你虽不是我教中人,但做出的事情,却正好和穆圣的圣训暗合,真主见了也喜欢。”孙晢哈哈笑道:“照你说来,老孙也该算作天方教的一员了。不过布施行善,万法归宗,是佛家也好,道家也罢;信天方教也好,信明教也罢,只要秉心持正、多行善事,便都该算作善人,实不该有门户帮派之别。”五老笑道:“说得真好!”程在天也道:“孙先生高见,晚辈敬服。”

一行人走到天黑,将就着住宿了一夜,第二日清早便又往前进发。他们的轻功虽快,怎奈从洞庭湖到西湖路途甚远,横跨了半个大唐,因而他们走到傍晚,一问人才知道他们身在彭泽县,距那西湖尚有千里之遥。

正寻思要找个住宿的所在,孙晢却眼力过人,目光落在一处祠堂门前,凝视着匾额上的“狄公祠”三字,说道:“咱们进去看一看。”程在天心想:“狄公狄公,莫非这祠堂供奉的是百余年前本朝的贤相狄梁公?那可真要好好瞻仰一番。”快步跟上孙晢。法媞梅嘟了嘟嘴:“祠堂不是你们用来供奉死者的么?我不要进去,怪吓人的。”程在天走到祠堂前,往里瞄了几眼,道:“梅梅,里面的都是活人,个个会张口说话,你不必怕。”法媞梅道:“好啦好啦,你在我身旁,我就不怕了。”五老笑声不止,先跟着孙晢、程在天进去了。程在天和法媞梅也挽手慢慢进了祠堂。

但见那祠堂里头围着二三十个人,官吏、百姓、豪绅、书生,无所不有。这些人有的仰望着祠堂中央的雕像,有的对那雕像行跪拜之礼,有的忙着在香案点上香烛、奉上贡品。孙晢轻轻拨开人群,走到那雕像最前方,对着那雕像长揖不止,口里如同求神拜佛似的念道:“狄公亮节,孙某拜服!”船中五老虽不走近,却也像孙晢一样作揖,不敢对那雕像有丝毫不敬。程在天和法媞梅万分好奇,一看那雕像:是个文官打扮,正襟危坐,神情却犹如一个驰骋疆场的大将军般,庄重威严。

程在天带着法媞梅挤到孙晢身边,问道:“孙先生,这里供奉的就是本朝狄梁公么?”孙晢笑道:“由古至今,当得起‘狄公’之称的,除却本朝狄梁公,尚有何人?当年狄公任彭泽令时泽惠百姓,大家对他感恩戴德,为他立了生祠,据闻过了将近二百载,如今仍是香火鼎盛。此时天色又暗,还有数十多个人来这祠堂,如此受人爱戴,更是只此一人了。”程在天问那二三十个人,人人都说那雕像正是大唐名相狄仁杰不错。程在天也听父亲讲过狄仁杰的事迹,知道这位狄大人为官时替民除害伸冤,百姓无不把他视若父母,宁州、彭泽、魏州三地的老百姓还为他立了生祠,世世代代不忘他的恩德。便也低头垂眉,拱手对那狄仁杰的雕像行了个礼。法媞梅既觉奇怪,又觉好玩,学着程在天的模样照做了。孙晢作完了揖,伫立良久,开口道:“咱们走罢!”大家又朝那狄仁杰的雕像多看了几眼,才紧随孙晢出门。

是时怕已到了酉牌时分,又正值隆冬,昼短夜长,伸手已然看不清五指。却说当时秋雁子传授程在天武功时,也教了他听声辨位的本领,只是他待人时往往胸无城府、心口如一,自然不擅提防算计,对这本领少有习练,可说是荒废了很久。但近来吃了龙紫阳的亏,他心地再好,也难免多留了些心眼,此时又像狄大人的精魄附体了一般,神志清醒至极,耳朵轻轻一抖,听出了风声有异。他二话不说,运起了全身内力,到处张望,十分警惕。

孙晢何等样人,当然也察知了异状,以他走江湖的经历看来,如今风速骤然转快,快得异乎寻常,定有绝顶高手逼近,并且功力绝不在自己之下。因此他也暗暗运劲,做好了万全准备。船中五老和法媞梅却仍旧浑然不觉。

蓦然地上一震,远方飘来阵阵低沉的蛙声,听起来不是一只蛙在独自鸣叫,却像有千只万只蛙齐奏。这蛙鸣沉中带重,不堪入耳,船中五老、法媞梅只听了片刻,立地不稳,耳膜几乎震裂。程在天和孙晢仔细听了那蛙声,辨明了来向,两人便不约而同向后转了身。果不其然,一个身披红衣的人呼啸而过,一瞬间便到了他们面前。程在天想道:“来者不善!”谁知孙晢却先叫出了声:“夏老弟!”

对面那红衣人右手拿着短棒,左手如虎爪般张开,似乎下一刻便要使出杀招来,但听完孙晢这句话,立时便愣住了。借着祠堂那边的灯光,程在天看他身材极为高大,长着丹凤眼、卧蚕眉,威风凛凛。程在天越看越觉此人熟悉,但一时之间,如何想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