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三选一
作者:好大一颗树呢      更新:2019-09-13 20:59      字数:2854

自从知晓了钟老这样的背景经历后,黄必健和伊蒂丝便十分期望能从钟老那里,听到些关于修真的“内幕”消息!

而这些天里,已从伊蒂丝那里获得大量新奇知识的钟老,对于伊蒂丝所提的那些问题,他肯定是有问必答的。

而他知道那些关于修真的东西,除了武阳国里各种稀奇古怪的修真传闻外,更多是他在成为这个修真书童后,所亲眼见闻的。

原来,这“凌云大陆”的修真之事,还要从一万多年前的“坤虚大陆”说起。

那时的坤虚大陆,各类丹药、符咒、炼器、阵法盛行。

而在大陆的极北境,有个叫紫阳宗的修仙宗门。这紫阳宗原本是个不起眼的门派,可一次意外的事故,却让这紫阳宗闻名极北!

原来,这门派里有个名叫张行的修真者,天生痴迷于阵法之道。一次,在一个传送大阵失败后,却让他意外地被传送到至一个灵气稀薄且未知的大陆。

这消息一传出,在当时,立马引起了一阵轰动!

但这个未知大陆,因灵气不足,在天灵地宝数量稀少不说,这灵宝质量,和坤虚大陆相比,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区别。

可尽管这样,拥有一个大陆资源的紫阳宗,还是从一个不知名的小门派,摇身一变成了极北境最大的宗门!

可故事到这里却是只开了头。

之后的一年内,这个名叫张行的阵法大师,在这个传送大阵的启发下,连连制作出十多个类似的“传送”阵法。

不知是巧合还是天意如此,在连续八次传至不明虚空后,第九次传送阵那边,居然是一个比“坤虚大陆”更广阔的空间!

那个未知大陆,不光灵气上比“归元大陆”更为充沛浓厚,那不知积累了多少年的天灵地宝,更是数量多得数不胜数!

这样的消息早晚是瞒不住的,利益动人心。

几年之后,这个极北境当时的第一宗门——“紫阳宗”,便消失在历史中。而那个创造了一个新时代的阵法大师——张行,也随着“紫阳宗”的覆灭一同消失……

可“紫阳宗”的覆灭并没有给“坤虚大陆”上的其他门派敲响警钟!

不知为何,几年后,这张行所研究的传送阵居然在“坤虚大陆”内秘密地传了开来。

之后的十多年内,又有几十个凡人大陆被发现。可是向之前那样的面积广大的福天洞地却是再也没有找到!

事情的转折出现在一个叫做“万剑宗”的小门派,这门派的掌门为了门派的兴旺,花了大价钱从别处买了这个传送阵法。

在几次传送失败后,倒是真的叫他们发现了一个比之前“紫阳宗”更好的修仙大陆!

可令人惊奇的是,这个陌生大陆上居然也存在着一群修真者!

这个名叫“天元大陆”的修真体系不同于“坤虚大陆”。这群异大陆的修真者,不仅不会将精力花费在丹药、符咒、炼器、阵法上,反而会更注重自己突破自身的修为。

一开始时,“坤虚大陆”的修真者并没有将这些陌生大陆的修真者放在眼里。

他们向对待之前的那些被发现的大陆一样,向“天元大陆”的各种天材地宝伸出了贪婪的双手。

可这次他们却找错了对象,“天元大陆”修真者可不像他们之前遇到的那些软柿子一样好欺负,“坤虚大陆”的挑衅引起来“天元大陆”各门派的一致抵抗。

甚至到后期,这不死不休的混战波及到那“坤虚大陆”掌控的上百个凡人大陆里……

在这场混战的初期,“坤虚大陆”还占些上风,可等到“天元大陆”的修真者将那些丹药、符咒、炼器、阵法学透之后。

之后的二十多年内,“天元大陆”便以压倒性的实力,迅速占领了包括“坤虚大陆”在内的所有大陆。

战后,属于胜利一方的那些修仙门派,十分迅速地瓜分了这几个百凡人大陆……

这武阳国便是天元大陆的大派灵虚宗的属地。

每五年一次的修真科大考,则是灵虚宗在自己的属地内吸收弟子的入门考核!

武阳国内,关于那些虚无缥缈的修仙之事的传说,若是说书先生细细讲来,便是连说个三天三夜也是讲不完全。

可这些令人神往的修仙传闻里,十有九层半都是些无据可考的捕风捉影的旧闻!

像这样鲜有人知的修真界“秘辛”,若不是钟老一次无意间,从一群酒醉后,高谈阔论的皇室纨绔子弟的嘴里听得,他也不会有途径得知如此隐秘的修仙秘闻!

这次,要不是钟老看伊蒂丝将她“祖传”的秘技教授给自己,他也不会如此信任她,将自己暗中听得皇室的“秘辛”告知他人!

听了这段修真界秘闻之后,伊蒂丝最感兴趣的,便是那个张行所创的“传送大阵”!

能够直接将人从一个地方传送至另一个遥远的星球,这样的技术在科技发展到现在的深蓝联盟,都是一项高深的技术。

而在这修真界里,这传说中的“归元大陆”,却是连最初始的太空探索部分都给跳过了,直接通过这神秘的“传送阵”,跨过星域直接进入另一个星球。

这怎么听都有些传奇!

到底是怎样逆天的“传送大阵”能实现这么大的空间传送?

此刻,伊蒂丝恨不得马上就能去这天元大陆,亲自去研究研究这神奇的物件……

“那这‘灵虚宗’的入门考试到底考那些?”

黄必健虽然对这些修真旧闻也十分感兴趣,但他更关心那些眼前的东西。

这传说不知真假不说,就算都是真的,这毕竟也是不知多少年前的“历史”故事。

与其为这些未经证实的传闻费脑子,还不如多探听些眼前实在的东西。

例如,这武阳国的“修真大考”可是他们下一步计划里最最关键的环节。

其实,钟老能将憋了这么久的秘密说出来,主要还是因为时间已经过去了太久,他早就不是那个阳王府的书童。

而这些天他又平白学得人家这么精髓的“祖传”秘技,现在兄妹俩想从自己这里探听些修真秘事,他若拒绝了,不是显得自己太忘恩负义?

可现在,这黄必健问的东西,倒不是什么隐秘消息,钟老说出来却是毫无负担。

身为前备考皇家子弟的书童,再加上家中一个准备考试的儿子。

钟老就如同无数个望子成龙的家长一样,对这些考试政策里的每则条目,那是知道得清清楚楚。

“这修真考试的第一科便是四书五经!这关倒是不难,武阳国内,只要是在学堂读个几年的科举学童,便能通过这考试。”

有些口干的钟老接过黄必健递过来的茶水,轻呷一口,接着道:

“这修真大考的第一关重在检验这应考之人的‘忠’、‘孝’、‘义’,只要言之有理,不犯大的忌讳便可通过。”

“这难的却是后面的一科!”

大概是想到自己这几年辛苦的奔波,却是为了家中的大儿子通过这考试,钟老这眉头不由有些紧锁,

“书道、算科、药科,这三门任选其一!”

在一旁听得聚精会神的黄必健,一听说这封建社会,也崇尚先进的“选课”考试,便十分好奇这三门具体的考试内容。

也不知这三门考核里,自己有没有能力也能参加上一科?

“参加考核最多的,便是这书道一科,听闻这测试内容,便是按照要求规定抄写一篇文章。这科考试看上去,最简单,却也是最令人摸不着头脑的。”

“听说那每次考中的反而不是那些书法最为出色的那几人!所以,保险起见,大多数考生便多加选择一门考核内容!”

“有三门全选的么?”

黄必健有些好奇。

“这老夫倒没有听说过。至于那算科和药科考试,没有一定的天赋和名师的教导,却想也不要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