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作者:玄峰舞      更新:2019-09-12 13:21      字数:5115

尴尬的场面尴尬的我,小姨则全当没事一样,只放开了我的手,脸上满是喜色,真诚地望着我说:“真的,我算是明白了——既然看好的人和事,就当努力争取,等什么、犹豫什么呢?”我不知道小姨接下来想要怎么做?但肯定是与我有关——我微笑着,还是显得有点尴尬。

红涛有心解围,随意地拍着手,嗓音也故意提高了:“……驯养有素的锦鲤不但能从主人手中取食,还能任人用手托起;投饵时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并且可伴随人们池边散步——”红涛说着就从员工手中拿了两包鱼饵,投饵演示起来,看她姿态优美,动作轻盈,脸上泛光,举手投足之间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

红涛洒着鱼饵吹着口哨,慢步朝前走着;成群结队的锦鲤鱼欢快地游蹦着抢食鱼饵,并跟着女主人的身影朝前嬉游——大家好奇地跟在红涛身后观赏着鱼群撒欢,朝长廊尽头的大红房子走去……

“前面的房子是旗袍样品间——右边的是现代时装工作室;左边那间是艺术剧装加工屋…我们也跟去看看啊——”我有点愣神,脑子里还琢磨小姨刚才的话意;在她的提醒、轻推下,我才机械地点着头跟着朝前走。刚走两步,小姨又接着了她刚才的话题,看来她的确是心里有数:“小肖老师,你看江上美子是好女性吧?唐武仕先生是棒男人吧?可都薄命……还等什么呢?今生有缘,既然遇上了你——”我看时间和场合都不宜让小姨再说下去,本想打断她的话,却被她坚定的信念和语气止住;“虽然你已经口头答应愿收雪儿为徒,但我总觉得不踏实……”

哦,原来还是为雪雪习武的事——我舒了一口气,轻松地笑道:“放心小杜老师,雪雪的事我一定记在心里啊……现在我们跟上队伍,要不你们的红儿又得担心了——”说罢,我不由加快了脚步,跟进了旗袍样品间。

“嗨——听我说啊小肖老师,我们雪儿……”小姨在我身后还坚持着她的话题,我想还是等进去看看再说。

前脚刚跨入旗袍样品间的门,当看到雕梁画栋、高大宽敞、古香古色的老屋建筑加上几十个整体模特穿着款式各异、色彩艳丽、面料独特的旗袍、竖立造型于满屋合适的位置时,顿感步入了艺术的殿堂……

我不由退了出来,转身扫视了一圈水池四周的大红房屋——共有大小基本相同的六间这样的双层楼房,皆是雕梁画栋的古楼建筑;四周是清一色的游廊、栅栏靠背长条木椅。

小姨既告诉我说左边环绕的两间大房,是人体艺术及模特排练室和艺术创作室与值班室;右边环绕的两间大屋就是餐厅和办公室与库房了。

我心里佩服,人生喜欢的事业,若能搞到这样的程度,真是享受呐!每当看到别人的成功,佩服之余,也难免不叹息自己的不顺……不过现在已经不去埋怨所遭冤孽了,很快就把思绪跳开,而尽情感悟起杜红涛的成功来。

与小姨再次跨进旗袍样品间的大厅,小姨说现在工作人员们都在餐厅里吃饭去了,屋里只有科室值班人员。

杜红涛则热情地给大家讲解介绍着公司的旗袍业务:“我们公司的所有服装业务都以研发新款为主,一般不批量接受服装的生产加工业务……”

小姨在我耳边低声说:“红儿这人很有头脑,颇具独创精神,产品的艺术风格及新颖款式都非常有特点——这里可谓是精品生产和领导时装新潮流的研发中心,集中了不少服装界的精英,经济效益蛮不错的……”

看来小姨老想抓紧时间让我多了解一点这里的情况,这倒与她所说的“人对了,总想说”的观点相符。我点头扫视着大厅里的装饰摆设及旗袍样品,留心听着红涛的讲解:

“……旗袍的发源地是上海,是民国的国服,盛行于三四十年代。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是旗袍流行的起点,三十年代到了顶峰状态,很快风靡至全国各地。旗袍文化追随着时代的脉搏,承载着风雅和文明,以其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体现了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性情与气质。旗袍连接起过去和未来,连接起生活与艺术,将美的风韵洒满人间。我们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旗袍的继承和追随时代的需求——改良及新创是代表我们公司实力与精神的标杆……”

“嘻嘻,我以为旗袍好像早在清朝时期就有了呐——”不知雪红是有意还是随意地这么向阿香道,阿香摇头说,“这我搞不懂,你还是请教红涛姐吧——”沙利莉颔首道:“对,我的印象也是在清朝的时候就有了。”

“是耶,雪红姐的说法也是对的——”红涛微笑道:“旗袍改自满族妇女的服装(旗服)。区别于沿袭了3000多年的汉服服制,清朝三百余年的中国女装以旗服为主流。而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妇女开始领悟到‘曲线’美,对旗袍不断改进,推陈出新,力求把自己优美的身材曲线表现出来……二十世纪初期,盛行‘旗袍马甲’。也就是内穿喇叭型宽大袖子的短袄,外套前后摆及地的无袖长马甲。到了一九二六年,短袄和长马甲合二为一,成为现代旗袍的最初款式。以后两年,旗袍在边、袖、襟、领等处作了一些改动,增加了装饰,出现繁复的变化。但继续保持着旧式旗袍马甲的平直宽大风格,袭用传统的直线裁制方式,显露不出女性的窈窕身段。二十年代后期和三十年代,围绕思想潮流的议变,旗袍在长短、宽窄、开衩高低以及袖长袖短、领高领低等方面展开了‘较量’……也就是说,旗袍文化同社会文化的发展与开明是息息相关的耶。”

这时午餐后的职员们陆续回到了大厅,亲切地与杜红涛打着招呼;夏超然过来告诉杜红涛说,20分以钟后就可到餐厅二楼就餐了——

红涛点头,接着又领着大家分别参观浏览了现代时装和艺术剧装工作室,的确都很有特点;我最感兴趣的还是人体艺术模特排练厅和屋后的五大花园——

排练厅一楼是模特的t型台……我纳闷地问小姨咋两月前我为模特队排练节目时不像是这里呢——小姨一头雾水地摇头说她也不清楚……巧,一旁的红涛听见了,轻声告诉我说那是城东分公司的场地——

这么一说,小姨立刻有了反应:“哦,对,你去的是建设路的分公司,那是红儿专门对外加工生产的公司。”

说话间我们上了二楼练功房,这是可供专业练功的高档练功房——厚厚的天蓝色绒毛地毯,四周明镜环绕,随时都可看到动作姿态的正确与否——宽敞明亮,空气流通,真是清心提神,看了就想动起来……

“红儿说了,你要是收了雪雪为徒,这里也是可以训练的——”我看小姨说起这事就挺兴奋,心想她这是谜进去了,为了女儿学武竟这么上心?我这样想着,她还真答上了:“嗨,雪雪若能跟上你这样的好教练,也就了却了我多年来的心愿,可以给她冤死的父亲有所交待了!”

见她如此尽心,我坦言道:“放心,待我处理好琐事后,就给雪雪落实具体的训练计划……”

小姨脸上总算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说是开心,未必开心——在大家浏览屋后的梅竹桃梨桂花园时,我说看到竹园就不由联想到锦城望江公园竹林里晨练的情景——小姨突然问我说:“要不请我月明大哥把雪雪带来你看看,雪雪在他家里;大哥他很支持雪雪学武的……他要是知道了我给雪雪请的是你这位大师——”

“小杜老师,你这提议好倒是好,但你看今天这么多朋友在场……是不是急了点?”我轻声在小姨耳边解释道:“更主要的是我感觉你们的红儿今天好像有什么重要的事想给我们大家讲,你看这……”

我用诚挚的眼光看着小姨,小姨似乎也觉得我说的在理,似自语地:“好吧,那就只好另选时间了——可是、可是你……可是我……”

这时杜红涛似乎又在替我“解围”了,她走近我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带我们穿过竹园,绕到餐厅红房外的一排排芙蓉树前,深情地说:“这些芙蓉树和那边创作室屋前的芙蓉树是唐先生曾喜欢的,以前都在大门外的两旁墙下‘站岗’,先生走后,我怕它们有啥闪失,就全部移栽到锦鲤鱼们水池两旁‘站岗’了……”

“嗨,我是说,这芙蓉树肯定很有意思的嘛!”大哥叹道。

邓老师赞道:“我想也是,杜总这里都是宝;芙蓉花好看,是女人都喜欢;芙蓉树皮和叶子都可做药哦——四季可采,鲜的更好。说是有一定的抗癌功效,抑制癌细胞扩散。散瘀消肿,止血止痒。外用治跌打肿痛,创伤出血,皮肤瘙痒,麻风,癞痢头,慢性溃疡,关节挫伤,湿疹,脚癣。”

雪红一听“瘙痒”二字,早就忍不住笑了起来,“嘻嘻,邓老师完全可以去卖打药了,嘻嘻嘻……”大家都笑了。

“唐先生文武全才,喜欢看书,知道不少典故;特别对家乡热土很有感情,说芙蓉树是锦城的象征……他经商了发财,买下这大院后就沿墙上下种了很多芙蓉花树——”小姨在我耳边这么一说,我顿悟唐武仕先生的家乡情怀……颇感兴趣地道:

“噢,邓老师所说的花好药用都不错,也不仅是‘止血止痒’治皮肤瘙痒等这些实用意义啊——”这句话我是靠近雪红说的,她心里有数,只挽着阿香的手嘻嘻呵呵地笑过不停。

我转向邓老师认真地道;“芙蓉树的寓意多着呐:它是锦城的市花,锦城又名‘芙蓉城‘——《锦城古今集记》有后唐蜀官孟昶治蜀的‘佳绩’,其中调动大批人力,在城墙上下遍种芙蓉……每到深秋,四十里芙蓉花开美如锦,上下相照,故称锦城。嗨,啥感觉哦——秋天到,是红芙蓉、白芙蓉、醉芙蓉、五色芙蓉等竞相开放,繁花似锦,上下相映,使锦城更加美丽,因此锦城又叫‘芙蓉城’……”

“哟喂,小肖老师硬是整得好呐,有板有眼的说得锦城花儿朵朵开,真是心花怒放哟!”邓老师夸赞道:“这一说,杜总载芙蓉花树的意义远不止是好看和经济效益咯——”

“是这样,我想唐先生留下的这些芙蓉花树意味着乡情人情和深情……”话说到这里,红涛已是热泪盈眶;她感激地朝我点头微笑致谢:“肖教真知音耶,我家唐先生确实是这样……”

大家趣味盎然,纷纷在芙蓉树下摄影留念;雪红瞅准机会在我面前酸酸地来了一句:“嘻嘻,感觉不错嘛,身边有了准‘精神’哟——”说罢就欲离开;我叫住她道:“嗨,还说呐——是谁占了我的车位,让我在‘陌生’的车里‘昏睡’?没事找事,令我从此不知如何是好……”

我想,无论是夫妻还是情人,有感情才会有醋意,雪红与阿香现在对我的反应,不正说明这一现象吗?我与阿香之间连语言都很少了,就更谈不上什么感情了,似乎就什么都无所谓了,遗憾啊!

雪红“嗯哼——”一声,嘻嘻地笑着跑去与阿香她们合影了。我看她们嘻嘻哈哈高兴地做着各种亮相的姿态,实则耳朵却留意着身后大小姨妈的对话(大概是大姨找到说话机会在提醒小姨):

“……月馨你不觉得太难为小肖老师了吗?你也太性急了不是?有点反常哦……”听出来大姨是压着嗓子在说。

“可我觉得特别清醒,知道自己要干啥——”小姨也是压低嗓音在说,“姐,你晓得我是沉默了好多年,今有缘,既然遇到了真人,何须再……”

“可你要理解别人的难处啊——我是懂你的;但他很忙你知道吗?听红儿说他眼前……”

“我理解,我只希望把这事早早定下来——正因为他忙我才看得紧嘛,为了雪儿……能遇到好老师不容易啊——姐,你知道他这一离开要何时才有回音呢?红儿不是说他这次来‘爱心之家’也是下了功夫的哦……”

“我当然清楚咯——哎,总之你也得为红儿想想,难道你没感觉红儿对他是特别在意吗?”

“在意好啊,在意就更应该心连心——若是一家人不就最好?看你们就喜欢把事情搞复杂……坦坦荡荡不行吗?”

“哎,你知道啥,就只知道考虑自己的事——嗨,直说吧,他母亲病危…健身房繁杂事不少…单位上贪官挡道……”

“知道知道,我知道——姐,母亲病危会好起来的嘛;健身房的那些芝麻大点的事也叫事?贪官挡道这不正好回来发展自己的事嘛,我们杜家有的是好事请他……”

“你那是个人的事,即使教了雪儿也是个别行为——别人有大志,希望发展功夫艺术、教更多更广的国家人才……”

“好了好了…姐,不跟你争了——反正我看好的人和事是不会影响谁的,我知道该怎么对待……嗯,只要能教好雪儿,了却我那冤死鬼的心愿,我这当妈的怎么服侍他都可以!”

“嗨,看你,简直是走火入魔了——是为了雪儿,但过头了知道吧……唉,你呀是真不懂还是装糊涂呢?你没看出来红儿对他是……”

“是什么呀姐?不就是为了写三本书嘛,红儿待会吃饭的时候不是说要向这些朋友们致谢吗?都真相大白了,还有啥可保密的嘛……”

“嗨,三本书、三本书——你只知道其一,哪明白红儿她……算了算了,我给你说不清,你还是自己看着办吧……”

大小姨妈的对话使我明白了很多事但也不明白一些事,我想最终还得靠杜红涛把这些谜来解开;感觉杜红涛真是挺坦率的一个人;大姨的确是一位稳重而心慈的人;小姨这人很实在,耿直而心诚,她的希望我想不是问题——只要雪雪身体健康,我可以保证把她培养成现代功夫“女侠”,我也希望能收个好徒儿啊!不管怎么说,估计很多事快有答案了……

是啊,三本书三本书,说书不为书;真真假假,明窗暗道——看来就是大姨所说的,只是表面现象……

;